一种大跨度钢‑木‑索混合结构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12743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8: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大跨度钢‑木‑索混合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体系顶部为筒壳结构,沿筒壳结构延伸方向的中间区域为木网壳(1),木网壳(1)两侧连接钢网壳(2),木网壳(1)的弯矩小于钢网壳(2)的弯矩,木网壳(1)底部布置交叉索网支撑结构(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符合现代化公共建筑的审美要求,又考虑了结构内力分布,在弯矩较大处采用钢结构,保证了抗弯能力;木网壳底部布置交叉索网支撑结构,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度,通过对拉索施加预应力,可以提高木结构的竖向刚度。

A large span steel cable wood mixed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large span steel cable wood mixed structur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system of the top of the cylinder shell structure, the middle area along the extension direction of the cylinder shell structure for the wooden shell (1), wood shell (1) is connected with the two sides of steel shell (2), wood shell (1) the bending moment is smaller than the steel shell (2) of the moment, wood shell (1) at the bottom of the cross cable net support structure (3).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invention meets the aesthetic requirements of modern public buildings, and considering the internal force distribution, in the moment of the relatively large steel structure to ensure the bending capacity; wood shell bottom cross cable mesh structure, improve the safety of structures, the prestress of cables, can improve the vertical wood the stiffness of th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跨度钢-木-索混合结构体系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大跨度钢-木-索混合结构体系。
技术介绍
木材因其温暖和自然的特性给人以积极向上、幸福安宁的感觉,同时木材绿色环保、耐久性好,因此在大型的公共建筑(比如游泳馆、体育馆、展览馆)采用木结构较合适。木材的抗拉压能力好,但是抗弯能力差,现代的公共建筑的跨度越来越大,同时由于木材的强度与钢材相比较小,当结构跨度较大时,木构件的截面往往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充分结合木材和钢材特点的大跨度钢-木-索混合结构体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大跨度钢-木-索混合结构体系,所述的体系顶部为筒壳结构,沿筒壳结构延伸方向的中间区域为木网壳,木网壳两侧连接钢网壳,木网壳的弯矩小于钢网壳的弯矩,木网壳底部布置交叉索网支撑结构。所述的体系顶部为交叉菱形单层筒壳结构。所述的交叉索网支撑结构通过撑杆与木网壳连接。所述的撑杆下端为梭子端头,所述的梭子端头伸出4个耳板与交叉索网支撑结构的索头节点连接。所述的筒壳结构下方设有V型支撑柱。所述的木网壳、钢网壳与交叉索网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10/201710363538.html" title="一种大跨度钢‑木‑索混合结构体系原文来自X技术">大跨度钢‑木‑索混合结构体系</a>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跨度钢‑木‑索混合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体系顶部为筒壳结构,沿筒壳结构延伸方向的中间区域为木网壳(1),木网壳(1)两侧连接钢网壳(2),木网壳(1)的弯矩小于钢网壳(2)的弯矩,木网壳(1)底部布置交叉索网支撑结构(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钢-木-索混合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体系顶部为筒壳结构,沿筒壳结构延伸方向的中间区域为木网壳(1),木网壳(1)两侧连接钢网壳(2),木网壳(1)的弯矩小于钢网壳(2)的弯矩,木网壳(1)底部布置交叉索网支撑结构(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钢-木-索混合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体系顶部为交叉菱形单层筒壳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跨度钢-木-索混合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交叉索网支撑结构(3)通过撑杆(4)与木网壳(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跨度钢-木-索混合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撑杆(4)下端为梭子端头,所述的梭子端头伸出4个耳板(5)与交叉索网支撑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洁民张月强张峥黄卓驹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