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剥皮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0864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线缆剥皮机构,包括前置定位组件、后置定位组件、刀具组件、刀架组件及支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组件为可旋转式,所述前置定位组件、刀架组件、后置定位组件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在支撑臂同一侧面上,刀具组件固定在刀架组件上,其刀片为环形合金刀片,下定位轮、由两个相同的锥形圆台将其小面对接而成,对接后中心部位形成较大的“V”形槽结构,上定位轮由两个相同的锥形圆台将其大面对接而成,该大面边缘在对接前做倒角处理,对接后中心部位形成较小的“V”形槽的结构。有益效果为:无需员工单独剥离,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Wire peel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ble peeling mechanism, including pre positioning assembly, rear positioning assembly, tool assembly, carriage assembly and a support arm, wherein the tool assembly for rotary type, the pre positioning assembly, carriage assembly, rear positioning components from left to right are fixed on the same side support on the arm, the tool component is fixed on the carriage assembly, the blade ring alloy blade, positioning wheel, composed of two identical conical cone of the facet docking, docking formed at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larger \V\ shaped groove on the structure, the positioning wheel is composed of two identical conical cone of the face then, the surface edge chamfer processing in docking, docking center parts of the formation of small \V\ - shaped groov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work efficiency is not improved, and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staff is reduced without the need for employees to peel off separat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剥皮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线缆剥皮机构,该机构可设置在线缆包覆工序后,形成自动化设备的延续,尤其适合线缆生产工艺废料的处理及回收。
技术介绍
线缆包覆工艺在每次开机生产时,由于工艺参数不稳定等多方面的原因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工艺废料,有时多达一百米,该废料不符合出厂质量要求,因此开机初期的这一百米都要剪掉,直接扔掉不利于环保,为将废料中的绝缘层及金属线材再次回收利用,需将绝缘皮与金属线芯剥离,通常是由员工利用单独的设备将废料进行剥离,每次都要单独处理,不但工作效率低,还增加了员工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缆剥皮机构,该机构可设置在线缆包覆工序后,调整该机构各部件的相对位置,使线缆经过时直接剥离,无需员工单独剥离及绕盘,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线缆剥皮机构,包括前置定位组件、后置定位组件、刀具组件、刀架组件及支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组件为可旋转式,所述前置定位组件、刀架组件、后置定位组件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在支撑臂同一侧面上,刀具组件固定在刀架组件上。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前置、后置定位组件结构相同,均包括上定位轮、下定位轮及双向丝杠机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刀架组件包括双向丝杠机构、托板、立柱及固定架;所述托板一侧与双向丝杠机构相接,对侧端面与立柱相接;所述固定架位于双向丝杠机构正下方并与之紧密接邻。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前置、后置定位组件、及刀架组件的双向丝杠机构结构相同,所述双向丝杠机构包括双向丝杠、螺母、“C”形套筒、滑套、挡板及手轮;所述双向丝杠通过前后两个形状相同的挡板固定在“C”形套筒内,所述滑套利用铆钉穿过“C”形套筒开口处与丝杠上的螺母相接,所述手轮与丝杠外端相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刀具组件包括下压板、刀片、上压板、锁块、回转轴承及空心柱;所述上、下压板、形状相同,均为锥形圆台且中心设有通孔;所述上、下压板、分别为位于刀片的上、下两侧,安装时均使用小面与刀片相接;所述刀片为环形合金刀片;所述锁块为外周面设有若干个抠槽的环形块,其内周面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空心柱外周面从下到上依次与下压板、刀片、上压板及锁块通孔紧密相接,其外周面上端设与锁块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空心柱内周面与回转轴承外圈紧密相接;所述回转轴承内圈与立柱紧密相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下定位轮、由两个相同的锥形圆台将其小面对接而成,对接后中心部位形成较大的“V”形槽结构;所述上定位轮由两个相同的锥形圆台将其大面对接而成,该大面边缘在对接前做倒角处理,对接后中心部位形成较小的“V”形槽的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无需员工单独剥离,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俯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正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刀具组件俯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刀具组件正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刀具组件双向丝杠机构右视剖面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刀具组件双向丝杠机构正视剖面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上、下定位轮示意图。其中:1-前置定位组件,2-后置定位组件,3-刀具组件,4-刀架组件,5-支撑臂,6-双向丝杠,7-螺母,8-“C”形套筒,9-滑套,10-挡板,11-手轮,12-线缆,101-上定位轮,102-下定位轮,103-双向丝杠机构,201-上定位轮,202-下定位轮,203-双向丝杠机构,301-下压板,302-刀片,303-上压板,304-锁块,305-回转轴承,306-空心柱,401-双向丝杠机构,402-托板,403-立柱,404-固定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至7所示,一种线缆剥皮机构,包括前置定位组件1、后置定位组件2、刀具组件3、刀架组件4及支撑臂5,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组件3为可旋转式,所述前置定位组件1、刀架组件4、后置定位组件3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在支撑臂5同一侧面上,刀具组件3固定在刀架组件4上。支撑臂5的一端固定于线缆包覆生产线轨道输出端,工艺废料输出后,员工直接将线缆12端头牵引至本技术所述线缆剥皮机构,调整前置、后置定位轮组件1、2的相对位置,使其向中心对合夹紧线缆12,以保持前置、后置定位组件1、2间的线缆12为绷直状态,刀具组件3中刀片的高度应与线缆12高度相同,调整里、外两组刀具组件3的相对位置,使其中的刀片切入到线缆12的目标切割位置,牵引线缆12端头,线缆12被刀片从两侧切开,一分为二(绝缘层及金属线材),该机构后可设置一台电动收线架,将该金属线材端头固定在电动收线架上,由电动收线架提供后续动力,线缆12逐渐被剥离并自动将金属线材缠绕在线盘上,无需员工单独作业,不但提高了工作效率,还降低了员工的劳动强度。电动收线架前还可以设置计米器或其它检知器用于检测已剥离的线缆长度,做到定量剥离。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前置、后置定位组件1、2结构相同,均包括上定位轮101、102、下定位轮102、202及双向丝杠机构103、203。双向丝杠机构103、203可带动定位轮向中心对合或反方向对开从而夹紧或松开线缆12,定位组件应安装在适当高度的位置,以保证线缆夹持时的高度与前工序输出时一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刀架组件4包括双向丝杠机构401、托板402、立柱403及固定架404;所述托板402一侧与双向丝杠机构401相接,对侧端面与立柱403相接,立柱403用于安装插入刀具组件3;所述固定架位于双向丝杠机构正下方并与之紧密接邻,用于承载双向丝杠机构401的重量,保证丝杠机构使用时的稳定性。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前置、后置定位组件1、2及刀架组件4的双向丝杠机构103、203、401结构相同,均包括双向丝杠6、与之配套的两个螺母7、“C”形套筒8、两个可在套筒8外周面上自由滑动的滑套9、挡板10及手轮11;所述双向丝杠6通过前后两个形状相同的挡板10固定在“C”形套筒8内,所述滑套9分别利用铆钉穿过“C”形套筒8开口处与丝杠上的螺母7相接,所述手轮11与双向丝杠6外端相接,旋转手轮11可使套接在丝杠上的两个螺母7做对合或对开运动,从而带动与之相连的滑套9乃至刀具组件3做对开或对合运动,根据线缆线径的不同,旋转手轮11向中心调整刀具组件3到适当位置,使其刀片302切入线缆至目标位置以保证线缆向前运输时时外部绝缘层被充分划开剥离。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刀具组件3包括下压板301、刀片302、上压板303、锁块304、回转轴承305及空心柱306;所述上、下压板303、301形状相同,均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线缆剥皮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缆剥皮机构,包括前置定位组件(1)、后置定位组件(2)、刀具组件(3)、刀架组件(4)及支撑臂(5),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组件(3)为可旋转式,所述前置定位组件(1)、刀架组件(4)、后置定位组件(3)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在支撑臂(5)同一侧面上,刀具组件(3)固定在刀架组件(4)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剥皮机构,包括前置定位组件(1)、后置定位组件(2)、刀具组件(3)、刀架组件(4)及支撑臂(5),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组件(3)为可旋转式,所述前置定位组件(1)、刀架组件(4)、后置定位组件(3)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在支撑臂(5)同一侧面上,刀具组件(3)固定在刀架组件(4)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剥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后置定位组件(1、2)结构相同,均包括上定位轮(101、102)、下定位轮(102、202)及双向丝杠机构(103、2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缆剥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组件(4)包括双向丝杠机构(401)、托板(402)、立柱(403)及固定架(404);所述托板(402)一侧与双向丝杠机构(401)相接,对侧端面与立柱(403)相接;所述固定架(404)位于双向丝杠机构(401)正下方并与之紧密接邻。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线缆剥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后置定位组件(1、2)及刀架组件(4)的双向丝杠机构(103、203、401)结构相同,所述双向丝杠机构(103、203、401)包括双向丝杠(6)、螺母(7)、“C”形套筒(8)、滑套(9)、挡板(10)及手轮(11);所述双向丝杠(6)通过前后两个形状相同的挡板(10)固定在“C”形套筒(8)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弘飞线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