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打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20662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4:06
为解决现有三维打印机在打印大尺寸实体产品时,送丝机构拉动料盘十分吃力,容易造成出丝不顺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维打印机。其包括打印头、导料管和后端送丝机构;所述打印头包括加热喷头机构和前端送丝机构;所述后端送丝机构和所述前端送丝机构之间通过所述导料管相连,所述后端送丝机构和所述前端送丝机构用于同步协作将丝料经导料管输送给所述加热喷头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三维打印机,前端送丝机构和后端送丝机构同步工作,为料盘提供了助力,有效提高其送丝能力,克服丝料在导料管中的摩擦阻力,确保在打印大尺寸实体产品时打印头稳定出丝。避免因手动换丝影响打印质量,而且还可防止“烫伤”事故的发生。

3D printer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three-dimensional printer is used for printing large size entity products, the wire feeding mechanism is very difficult to pull the material tray, and the utility model is easy to cause the yarn to be out of order. It includes a print head, a material guide pipe and the back wire feeding mechanism; the print head includes a heating nozzle mechanism and the front wire feeding mechanism; between the rear end of the wire feeding mechanism and the front end of the wire feed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material guide pipe, the rear end of the wire feeding mechanism and the feeding mechanism for front end the synchronous collaboration of silk through the material guide pipe to the heating nozzle mechanism.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3D printer, the front and rear wire feeder send synchronization wire, to help provide for the material tray,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feeding ability, overcome the friction resistance of silk in the guide tube material,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print head in silk printing large size solid product. Avoid manual change silk, affect the quality of printing, but also can prevent \scald\ accid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维打印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三维打印机领域。
技术介绍
三维打印技术是目前最具有发展潜力的快速成型技术之一,适用于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生物医学等领域的新产品开发。作为一种经济型快速成型技术,它具有成本低、系统可靠性高、设备体积小、噪声小、成型速度快等优点,具有巨大的应用潜能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三维(简称3D)打印机大致分成两大类:前端送丝类打印机和后端送丝类打印机,所谓前端送丝类打印机指将送丝机构集成在打印头上的三维打印机,一般前端送丝类打印机的核心部件包括打印头和工作台面等;打印头一般包括加热喷头机构及送丝机构等,加热喷头机构包括喷头和加热装置;送丝机构从料盘中取丝料(丝状或线状耗材)输送给喷头,加热装置对喷头进行加热,使喷头中的丝料融化并挤出粘接到工作台面,冷却并凝固,每一层截面完成后工作台下降一定高度,然后开始下一层的造型,如此重复直至完成整个实体的三维打印。该种打印头存在结构较复杂,自重大惯性大而不适合高速运动的缺点。后端送丝类打印机采用将送丝机构从打印头分离的方案,该种方式可使得打印头的结构精简。但是,无论哪种类型的打印机,在打印大尺寸的实体产品时,由于提供丝料的料盘重达3千克,送丝机构拉动如此大的料盘都十分吃力,容易造成出丝不顺的情况。且其都需要进行手动换丝,导致在打印高温材料时,手动换丝容易导致烫伤人员,同时容易引起腔体的温度波动,影响打印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三维打印机在打印大尺寸实体产品时,送丝机构拉动料盘十分吃力,容易造成出丝不顺,且其都需要进行手动换丝,在打印高温材料时,手动换丝容易导致烫伤人员,同时容易引起腔体的温度波动,影响打印质量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三维打印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三维打印机,包括打印头、导料管和后端送丝机构;所述打印头包括加热喷头机构和前端送丝机构;所述后端送丝机构和所述前端送丝机构之间通过所述导料管相连,所述后端送丝机构和所述前端送丝机构用于同步协作将丝料经导料管输送给所述加热喷头机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三维打印机,其在打印头中内置前端送丝机构,同时增设后端送丝机构,如此,前端送丝机构和后端送丝机构同步工作,为料盘提供了助力,有效提高其送丝能力,克服丝料在导料管中的摩擦阻力,确保在打印大尺寸实体产品时打印头稳定出丝,使打印过程顺畅进行,同时避免了在打印大尺寸实体产品时的频繁换料操作,在打印高温材料时,无需开门进行手动换丝,不但可避免由开门引起的腔室温度波动,影响打印质量,而且还可防止“烫伤”事故的发生。进一步地,所述打印头还包括一中心块,所述前端送丝机构和所述加热喷头机构安装在所述中心块上。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喷头机构包括喷头机构和安装在喷头机构上的加热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喷头机构上还安装有散热装置。进一步地,所述后端送丝机构和所述前端送丝机构结构均包括送丝电机、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安装于所述送丝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夹持所述丝料,以使所述送丝电机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进而由所述主动轮转动带动夹持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的丝料滑动。进一步地,所述从动轮和/或所述主动轮上设有丝料限位槽。进一步地,所述后端送丝机构和所述前端送丝机构结构还包括一压紧机构,所述从动轮安装于所述压紧机构上以实现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夹持所述丝料。进一步地,所述后端送丝机构包括后端送丝电机、后端送丝块、后端主动轮、后端从动轮和后端压紧机构;所述后端送丝块安装在所述后端送丝电机的输出轴对应的输出平面上;所述后端送丝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后端送丝块,所述后端主动轮安装在所述后端送丝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后端压紧机构包括后端压轮机构、以及安装在后端送丝块上的后端弹簧支撑板和后端压紧块;所述后端压紧块呈L形,包括中间安装段及连接于中间安装段两侧的横向段和纵向段,所述中间安装段转动安装于所述后端送丝块上;所述后端从动轮安装在所述纵向段上;所述后端压轮弹簧安装于所述横向段和所述后端弹簧支撑板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前端送丝机构包括前端送丝电机、前端送丝块、前端主动轮、前端从动轮和前端压紧机构;所述前端送丝块安装在所述前端送丝电机的输出轴对应的输出平面上;所述前端送丝块上指向所述前端送丝电机的输出轴的方向设有避让空间;所述前端送丝电机的输出轴穿入所述避让空间中,所述前端主动轮安装在所述前端送丝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前端主动轮和所述前端从动轮均位于所述避让空间中;所述前端送丝块在垂直于所述前端送丝电机的输出轴的方向上还设有送入丝料的送丝孔,所述送丝孔与所述避让空间相通,并对准所述前端主动轮和前端从动轮之间;所述前端压紧机构包括前端压轮弹簧和前端压紧块;所述前端送丝块上设有前端弹簧支撑台;所述前端压紧块呈L形,包括中间安装部及连接于中间安装部两侧的横向端和纵向端,所述中间安装部转动安装于所述前端送丝块上;所述前端从动轮安装于所述纵向端上,所述前端压轮弹簧安装于所述横向端和所述前端弹簧支撑台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前端压紧块上设有安装孔,一短头螺钉穿过所述前端从动轮后和垫片后穿入该安装孔中拧紧,将所述前端从动轮安装在所述前端压紧块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三维打印机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后端送丝机构爆炸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后端送丝机构立体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打印头立体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前端送丝机构立体示意图。其中,1、打印头;2、后端送丝机构;3、导料管;4、丝料;21、后端送丝电机;22、后端送丝块;23、后端压紧块;24、后端主动轮;25、后端从动轮;26、后端弹簧支撑板;27、后端压轮弹簧;211、后端电机输出轴;212、第一安装孔;221、第二安装孔;222、第三安装孔;231、第四安装孔;232、纵向段;233、横向段;234、第五安装孔;241、主动限位槽;11、前端送丝机构;12、中心块;13、加热喷头机构;14、散热装置;111、前端送丝电机;1111、前端电机输出轴;112、前端主动轮;113、前端从动轮;1131、从动限位槽;1132、短头螺钉;1133、垫片;114、前端送丝块;115、前端压紧块;116、前端压轮弹簧;1141、避让空间;1142、前端弹簧支撑台;1143、送丝孔;1151、横向端;1152、纵向端;1153、第六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三维打印机进行具体解释说明,如下图1所示,本例中公开的三维打印机包括打印头1、导料管3和后端送丝机构2;当然,三维打印机一般还包括提供三维打印桌面的工作台面以及为打印头1提供三维运动的三维运动机构等,由于其与本申请的专利技术构思并无直接关联,且均可直接采用现有技术,因此,不做进一步具体介绍。其中,如图4所示,所述打印头1包括加热喷头机构13和前端送丝机构11;所述后端送丝机构2和所述前端送丝机构11之间通过所述导料管3相连,所述后端送丝机构2和所述前端送丝机构11用于同步协作将丝料4经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三维打印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维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头、导料管和后端送丝机构;所述打印头包括加热喷头机构和前端送丝机构;所述后端送丝机构和所述前端送丝机构之间通过所述导料管相连,所述后端送丝机构和所述前端送丝机构用于同步协作将丝料经导料管输送给所述加热喷头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维打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打印头、导料管和后端送丝机构;所述打印头包括加热喷头机构和前端送丝机构;所述后端送丝机构和所述前端送丝机构之间通过所述导料管相连,所述后端送丝机构和所述前端送丝机构用于同步协作将丝料经导料管输送给所述加热喷头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头还包括一中心块,所述前端送丝机构和所述加热喷头机构安装在所述中心块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喷头机构包括喷头机构和安装在喷头机构上的加热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喷头机构上还安装有散热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维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送丝机构和所述前端送丝机构结构均包括送丝电机、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安装于所述送丝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夹持所述丝料,以使所述送丝电机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进而由所述主动轮转动带动夹持于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的丝料滑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维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轮和/或所述主动轮上设有丝料限位槽。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维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送丝机构和所述前端送丝机构结构均还包括一压紧机构,所述从动轮安装于所述压紧机构上以实现所述主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之间夹持所述丝料。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维打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送丝机构包括后端送丝电机、后端送丝块、后端主动轮、后端从动轮和后端压紧机构;所述后端送丝块安装在所述后端送丝电机的输出轴对应的输出平面上;所述后端送丝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成超丁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远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