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微型热电联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20517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13: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新型改进结构的微型热电联供系统包括进气管,进气阀门,安装架,排气管,输电管,房屋,照明灯,固定轴,输水管,喷头,智能显示装置,暖气片,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储水箱,热气机和送水管,所述的进气管安装在热气机的左下部;所述的进气阀门安装在进气管上;所述的安装架设置在热气机的外侧;所述的排气管安装在热气机的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显示器,声光报警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设置,有利于方便知道储水箱和暖气片内的温度和压力信息情况,在储水箱或暖气片内的温度和压力过高或过低时,方便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检查,通过单片机的设置,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智能化程度。

A new type of micro power cogeneration system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new and improved structure of micro thermoelectric cogeneration system comprises an air inlet pipe, inlet valve, exhaust pipe, mounting frame, transmission tube, housing, lighting, fixed shaft, water pipe, nozzle, intelligent display device, a radiator, a first sensor, a second sensor, storage tank, heat and water supply, air intake the pipe is installed on the lower left Stirling engine; intake valve installed on the intake pipe; the mounting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Stirling engine; the air pipe is installed in the Stirling engine.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display, sound and light alarm, temperature sensor and pressure sensor set, which facilitates the know the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information of the storage tank and the radiator, the water storage tank or in the radiator temperature and pressure is too high or too low, easy to check reminding the staff, set by MCU, to reduce the the production cost, improve the level of intellig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微型热电联供系统
本技术属于热电联供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微型热电联供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是能源大国,在不断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能源问题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瓶颈”。能源紧缺、环境恶化是日趋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人类为追求可持续发展,正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CCHP作为一种新型的供能方式,由于其对能源的高效利用,在近些年来正逐渐引起世界各国政府和能源专家的重视。分布式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技术是以小型燃气发电机组为核心,配以余热锅炉及吸收式电制冷机的系统,它首先利用天然气产生的高温烟气在燃机中做功,将一部分热能转化为高品位的电能,再利用发电后的余热制冷和供热。现有的微型热电联供系统还存在着不方便安装,不方便知道储水箱和暖气片内的温度和压力情况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微型热电联供系统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微型热电联供系统包括进气管,进气阀门,安装架,排气管,输电管,房屋,照明灯,固定轴,输水管,喷头,智能显示装置,暖气片,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储水箱,热气机和送水管,所述的进气管安装在热气机的左下部;所述的进气阀门安装在进气管上;所述的安装架设置在热气机的外侧;所述的排气管安装在热气机的上部;所述的照明灯通过输电管与热气机相连接;所述的固定轴安装在输水管的拐角处;所述的输水管焊接在储水箱的上部;所述的喷头安装在输水管的顶端;所述的智能显示装置安装在房屋内;所述的暖气片安装在送水管上;所述的第一传感器安装在暖气片和储水箱的内部;所述的第二传感器安装在储水箱和暖气片的内部;所述的储水箱安装在送水管上;所述的热气机通过安装架安装在房屋的墙壁上;所述的送水管安装在热气机的右下部;所述的安装架包括安装孔,滑槽,支撑杆,调节管,伸缩杆,固定螺栓和安装架,所述的安装孔开设在安装架上;所述的滑槽开设在安装架的内上部;所述的支撑杆通过固定螺栓与安装架相连接;所述的调节管一端连接支撑杆,另一端连接伸缩杆;所述的伸缩杆安装在调节管的内部;所述的固定螺栓一端安装在滑槽的内部,另一端安装在滑槽的表面。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的智能显示装置包括报警器,显示器,控制器,开关,支撑柱和控制箱,所述的报警器安装在控制箱的左下角;所述的显示器安装在控制器的上部;所述的控制器安装在开关的左上方;所述的控制箱安装在支撑柱的上部。所述的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分别采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配合显示器的设置,有利于方便知道储水箱和暖气片内的温度和压力信息情况。所述的报警器具体采用声光报警器,配合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和控制器的设置,有利于在储水箱或暖气片内的温度和压力过高或过低时,方便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检查。所述的控制器具体采用单片机,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智能化程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通过显示器,声光报警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的设置,有利于方便知道储水箱和暖气片内的温度和压力信息情况,在储水箱或暖气片内的温度和压力过高或过低时,方便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检查,通过单片机的设置,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智能化程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进气管,2-进气阀门,3-安装架,31-安装孔,32-滑槽,33-支撑杆,34-调节管,35-伸缩杆,36-固定螺栓,37-安装架,4-排气管,5-输电管,6-房屋,7-照明灯,8-固定轴,9-输水管,10-喷头,11-智能显示装置,111-报警器,112-显示器,113-控制器,114-开关,115-支撑柱,116-控制箱,12-暖气片,13-第一传感器,14-第二传感器,15-储水箱,16-热气机,17-送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微型热电联供系统包括进气管1,进气阀门2,安装架3,排气管4,输电管5,房屋6,照明灯7,固定轴8,输水管9,喷头10,智能显示装置11,暖气片12,第一传感器13,第二传感器14,储水箱15,热气机16和送水管17,所述的进气管1安装在热气机16的左下部;所述的进气阀门12安装在进气管1上;所述的安装架3设置在热气机16的外侧;所述的排气管4安装在热气机16的上部;所述的照明灯7通过输电管5与热气机16相连接;所述的固定轴8安装在输水管9的拐角处;所述的输水管9焊接在储水箱15的上部;所述的喷头10安装在输水管9的顶端;所述的智能显示装置11安装在房屋6内;所述的暖气片12安装在送水管17上;所述的第一传感器13安装在暖气片12和储水箱15的内部;所述的第二传感器14安装在储水箱15和暖气片12的内部;所述的储水箱15安装在送水管17上;所述的热气机16通过安装架3安装在房屋6的墙壁上;所述的送水管17安装在热气机16的右下部;所述的安装架3包括安装孔31,滑槽32,支撑杆33,调节管34,伸缩杆35,固定螺栓36和安装架37,所述的安装孔31开设在安装架37上;所述的滑槽32开设在安装架37的内上部;所述的支撑杆33通过固定螺栓36与安装架37相连接;所述的调节管34一端连接支撑杆33,另一端连接伸缩杆35;所述的伸缩杆35安装在调节管34的内部;所述的固定螺栓36一端安装在滑槽32的内部,另一端安装在滑槽32的表面。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的智能显示装置11包括报警器111,显示器112,控制器113,开关114,支撑柱115和控制箱116,所述的报警器111安装在控制箱116的左下角;所述的显示器112安装在控制器113的上部;所述的控制器113安装在开关114的左上方;所述的控制箱116安装在支撑柱115的上部。所述的第一传感器13和第二传感器14分别采用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配合显示器112的设置,有利于方便知道储水箱15和暖气片12内的温度和压力信息情况。所述的报警器111具体采用声光报警器,配合第一传感器3,第二传感器14和控制器114的设置,有利于在储水箱15或暖气片12内的温度和压力过高或过低时,方便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检查。所述的控制器113具体采用单片机,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智能化程度。工作原理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将热气机16放置在安装架3的内部,并通过移动固定螺栓36在滑槽32上的位置,来调整支撑板33的之间的距离,通过拉伸调节管34,来调节支撑板33之间的高度,打开进气阀门2,使天然气等气体由进气管1进入热气机16,对送水管17内的水进行加热,再由送水管17运送到储水箱15内进行储存,流动到暖气片12内对房屋6进行加温,通过暖气片12和储水箱15内的第一传感器13和第二传感器14,将暖气片12和储水箱15内的温度和压力情况显示到显示器112上,在暖气片12和储水箱15内的温度和压力过高或过低时,电性连接在控制器113的输入端的第一传感器13和第二传感器1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微型热电联供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微型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新型改进结构的微型热电联供系统,包括进气管(1),进气阀门(2),安装架(3),排气管(4),输电管(5),房屋(6),照明灯(7),固定轴(8),输水管(9),喷头(10),智能显示装置(11),暖气片(12),第一传感器(13),第二传感器(14),储水箱(15),热气机(16)和送水管(17),所述的进气管(1)安装在热气机(16)的左下部;所述的进气阀门(2)安装在进气管(1)上;所述的安装架(3)设置在热气机(16)的外侧;所述的排气管(4)安装在热气机(16)的上部;所述的照明灯(7)通过输电管(5)与热气机(16)相连接;所述的固定轴(8)安装在输水管(9)的拐角处;所述的输水管(9)焊接在储水箱(15)的上部;所述的喷头(10)安装在输水管(9)的顶端;所述的智能显示装置(11)安装在房屋(6)内;所述的暖气片(12)安装在送水管(17)上;所述的第一传感器(13)安装在暖气片(12)和储水箱(15)的内部;所述的第二传感器(14)安装在储水箱(15)和暖气片(12)的内部;所述的储水箱(15)安装在送水管(17)上;所述的热气机(16)通过安装架(3)安装在房屋(6)的墙壁上;所述的送水管(17)安装在热气机(16)的右下部;所述的安装架(3)包括安装孔(31),滑槽(32),支撑杆(33),调节管(34),伸缩杆(35),固定螺栓(36)和安装架(37),所述的安装孔(31)开设在安装架(37)上;所述的滑槽(32)开设在安装架(37)的内上部;所述的支撑杆(33)通过固定螺栓(36)与安装架(37)相连接;所述的调节管(34)一端连接支撑杆(33),另一端连接伸缩杆(35);所述的伸缩杆(35)安装在调节管(34)的内部;所述的固定螺栓(36)一端安装在滑槽(32)的内部,另一端安装在滑槽(32)的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改进结构的微型热电联供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新型改进结构的微型热电联供系统,包括进气管(1),进气阀门(2),安装架(3),排气管(4),输电管(5),房屋(6),照明灯(7),固定轴(8),输水管(9),喷头(10),智能显示装置(11),暖气片(12),第一传感器(13),第二传感器(14),储水箱(15),热气机(16)和送水管(17),所述的进气管(1)安装在热气机(16)的左下部;所述的进气阀门(2)安装在进气管(1)上;所述的安装架(3)设置在热气机(16)的外侧;所述的排气管(4)安装在热气机(16)的上部;所述的照明灯(7)通过输电管(5)与热气机(16)相连接;所述的固定轴(8)安装在输水管(9)的拐角处;所述的输水管(9)焊接在储水箱(15)的上部;所述的喷头(10)安装在输水管(9)的顶端;所述的智能显示装置(11)安装在房屋(6)内;所述的暖气片(12)安装在送水管(17)上;所述的第一传感器(13)安装在暖气片(12)和储水箱(15)的内部;所述的第二传感器(14)安装在储水箱(15)和暖气片(12)的内部;所述的储水箱(15)安装在送水管(17)上;所述的热气机(16)通过安装架(3)安装在房屋(6)的墙壁上;所述的送水管(17)安装在热气机(16)的右下部;所述的安装架(3)包括安装孔(31),滑槽(32),支撑杆(33),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勤国李雅莉郭洁张万顺翁常金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耀国光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