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塑胶及其制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20100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保塑胶及其制程方法,属于化工类;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1%-30%,碳酸钙(CaCO↓[3])1%-40%,矽甲烷(Silane;SiH↓[4])1%-5%,高密度聚乙烯(HDPE)1%-20%,滑剂1%-5%,淀粉1%-40%;优点在于:毒性气体的浓度极低,不会造成空气污染;胶内含有玉米淀粉,其容易吸水的特性使得环保塑胶制品在掩埋之后容易吸水而分解;可依塑胶产品的实际需求利用射出或押出技术形成塑胶袋、容器等任何用品,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类,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随着二十世纪中叶以后石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塑胶材料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材料,如塑胶袋、塑胶杯、大部分家电用品的外壳、雨衣等都是塑胶制品,因此塑胶材料实已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但塑胶材料最大的缺点在于其废弃物的处理,倘若使用掩埋的方式,其千年不化的特性将使垃圾掩埋场的使用年限大幅下降;倘若使用焚化处理,则因塑胶制品在燃烧后会产生戴奥辛、HCN、HF、CO、SO2等有毒气体,不但会使焚化炉周边的空气品质变差或是导致温室效应,更有证据指出其可能导致孕妇流产、肺癌等严重的人体健康问题;近年来,因为焚化炉的空气污染问题发生许多严重的抗争事件,更加突出塑胶制品的废弃物处理的困难与危机,急需加以解决。目前,焚化处理的有毒气体的排放标准常采用ABD-0031测试规范进行,其以燃烧时间4分钟为标准,其规范要求是HF的排放浓度必须小于100ppm,HCI的排放浓度必须小于150ppm,HCN的排放浓度必须小于150ppm,SO2的排放浓度必须小于100ppm,NOx的排放浓度必须小于100ppm,CO的排放浓度必须小于3500ppm。
技术实现思路
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针对上述常用的塑胶用品及其废弃物处理时存在的缺欠,提供一种,其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1-30%,碳酸钙(CaCO3)1-40%,矽甲烷(Silane;SiH4)1-5%,高密度聚乙烯(HDPE)1-20%,滑剂1-5%,玉米淀粉1-40%;将所述环保塑胶燃烧四分钟后,其所排放的HF的浓度不高于0.5ppm,所排放的HCI的浓度不高于0.5ppm,所排放的HCN的浓度不高于1ppm,所排放的SO2的浓度不高于0.5ppm,所排放的NOx的浓度不高于3ppm,所排放CO的浓度不高于100ppm。本专利技术的形成方法是首先将低密度聚乙烯(LDPE)、碳酸钙(CaCO3)与矽甲烷(Silane;SiH4)混合,并在摄氏130度至摄氏170度之间的温度下进行第一次融合;接下来在原有的低密度聚乙烯、碳酸钙与矽甲烷混合物中加入高密度聚乙烯及滑剂,并在摄氏170度至摄氏210度之间的温度下进行第二次融合;然后在原有低密度聚乙烯、碳酸钙、矽甲烷、高密度聚乙烯及滑剂混合物中加入玉米淀粉,其中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1-30%,碳酸钙(CaCO3)1-40%,矽甲烷(Silane;SiH4)1-5%,高密度聚乙烯(HDPE)1-20%,滑剂1-5%,玉米淀粉1-40%,并在摄氏150度至摄氏190度之间的温度下进行第三次融合;最后将融合所得的塑胶利用射出技术或押出技术加以成型。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毒性气体的浓度极低,不会造成空气污染;胶内含有玉米淀粉,其容易吸水的特性使得环保塑胶制品在掩埋之后容易吸水而分解;可依塑胶产品的实际需求利用射出或押出技术形成塑胶袋、容器等任何用品,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制程方法流程图;图2为针对第一样本、第二样本与第三样本依ABD-0031规范测试结果的示意具体实施例方式如附图1所示,首先将低密度聚乙烯(LDPE)、碳酸钙(CaCO3)与矽甲烷(Silane;SiH4)混合(步骤101),接着在第一温度的环镜下进行第一次融合(步骤102),第一温度介于摄氏130度至摄氏170度之间,最佳温度为摄氏150度; 接下来在原有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碳酸钙(CaCO3)与矽甲烷(Silane;SiH4)混合物中加入高密度聚乙烯(HDPE)及滑剂(步骤103),在第二温度的环境下进行第二次融合(步骤104),第二温度介于摄氏170度至摄氏210度之间,最佳温度为摄氏190度;然后在原有低密度聚乙烯(LDPE)、碳酸钙(CaCO3)、矽甲烷(Silane;SiH4)、高密度聚乙烯(HDPE)及滑剂混合物中加入玉米淀粉(步骤105),在第三温度的环境下进行第三次融合(步骤106),并将融合所得的塑胶利用射出技术或押出技术加以成型(步骤107);其中第三温度介于摄氏150度至摄氏190度之间,最佳温度为摄氏170度;本专利技术所形成的塑胶制品中,各成份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1-30%,碳酸钙(CaCO3)1-40%,矽甲烷(Silane;SiH4)1-5%,高密度聚乙烯(HDPE)1-20%,滑剂1-5%,玉米淀粉1-40%。如附图2所示,其为针对第一样本、第二样本与第三样本依ABD-0031规范测试的结果;对于HF而言,其燃烧四分钟后浓度必须小于100ppm,测试结果三个样本的浓度皆为0ppm;对于HCI而言,其燃烧四分钟后浓度必须小于150ppm,测试结果三个样本的浓度皆为0ppm;对于HCN而言,其燃烧四分钟后浓度必须小于150ppm,测试结果三个样本的浓度皆为1ppm;对于SO2而言,其燃烧四分钟后浓度必须小于100ppm,测试结果三个样本的浓度皆为0ppm;对于NOx而言,其燃烧四分钟后浓度必须小于100ppm,测试结果第一样本的浓度为2ppm,第二样本的浓度为2ppm,第三样本的浓度为3ppm;对于CO而言,其燃烧四分钟后浓度必须小于3500ppm,测试结果三个样本的浓度皆为100ppm。权利要求1.一种环保塑胶,其特征在于各成份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1%-30%,碳酸钙(CaCO3)1%-40%矽甲烷(Silane;SiH4)1%-5%,高密度聚乙烯(HDPE)1%-20%,滑剂1%-5%,淀粉1%-40%;将所述环保塑胶燃烧四分钟后,其所排放的HF的浓度不高于0.5ppm,所排放的HCI的浓度不高于0.5ppm,所排放的HCN的浓度不高于1ppm,所排放的SO2的浓度不高于0.5ppm,所排放的NOx的浓度不高于3ppm,所排放CO的浓度不高于100pp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塑胶,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淀粉为玉米淀粉。3.一种环保塑胶的制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含将低密度聚乙烯(LDPE)、碳酸钙(CaCO3)与矽甲烷(Silane;SiH4)混合;在摄氏130度至摄氏170度之间的温度下进行第一次融合;在原有的低密度聚乙烯、碳酸钙与矽甲烷混合物中加入高密度聚乙烯及滑剂;在摄氏170度至摄氏210度之间的温度下进行第二次融合;在原有的低密度聚乙烯、碳酸钙、矽甲烷、高密度聚乙烯及滑剂混合物中加入淀粉,并在摄氏150度至摄氏190度之间的温度下进行第三次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保塑胶的制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第一次融合的最佳温度是摄氏150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保塑胶的制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第二次融合的最佳温度是摄氏190度。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保塑胶的制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第三次融合的最佳温度是摄氏170度。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保塑胶的制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各成分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1%-30%,碳酸钙(CaCO3)1%-40%,矽甲烷(Silane;SiH4)1%-5%,高密度聚乙烯(HDPE)1%-20%,滑剂1%-5%,淀粉1%40%。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环保塑胶的制程方法,其特征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保塑胶,其特征在于:各成份的重量百分比分别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1%-30%,碳酸钙(CaCO↓[3])1%-40%,矽甲烷(Silane;SiH↓[4])1%-5%,高密度聚乙烯(HDPE)1%-20%,滑剂1%-5%,淀粉1%-40%;将所述环保塑胶燃烧四分钟后,其所排放的HF的浓度不高于0.5ppm,所排放的HCI的浓度不高于0.5ppm,所排放的HCN的浓度不高于1ppm,所排放的SO↓[2]的浓度不高于0.5ppm,所排放的NO↓[X]的浓度不高于3ppm,所排放CO的浓度不高于100pp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财富
申请(专利权)人:大佳环保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