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漏播补种装置和马铃薯播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9634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马铃薯漏播补种装置和马铃薯播种装置,该发明专利技术的漏播补种装置包括补种箱,以及导薯单元,其中,补种箱的底部开设有可安装导薯单元的开口,导薯单元包括卡设补种箱底部开口设置的护薯板,护薯板内部形成导薯空间,护薯板与补种箱底部开口相接处形成种薯从补种箱进入至导薯空间内部的通道;护薯板的底部设置有可落下种薯的落薯通道;护薯板内部的导薯空间中设置有转盘,转盘的圆周均布有多个可从补种箱中导入单个种薯的补种座,转盘的中部设置有可驱动转盘转动的转轴,转轴穿设护薯板外连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马铃薯漏播时自动补种,其不仅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且补种效率高、工作可靠。

Potato and potato planting device replant leakage sow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device and a potato seed replant potato planting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replant replant seed box, and a potato unit, wherein, the bottom of the box is provided with a re opening of the guiding unit installation of potato, potato guide unit includes a card box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replant nurse potato board. Support plate internal space formed by the potato tuber,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supporting tuber replant opening box connected formed at the seed from the box to enter into the space by potato replant inside channel; support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potato potato seed tuber can fall down the channel; a rotary table is arranged inside the guide plate supporting the potato tuber space, turntable the circle is distributed with a plurality of box from replant seed into a single resow seat, the turntabl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rotating shaft can drive the rotating shaft penetrates through the support plate, potato even motor. The invention can automatically replant in potato seed, which not only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mall occupied space, high efficiency, reliable work and repl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铃薯漏播补种装置和马铃薯播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马铃薯播种
,尤其涉及一种可在马铃薯漏播时进行补种的马铃薯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是农业大国,随着“十一五”规划的启动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马铃薯播种机械的发展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和支持,而“十二五”更是将“马铃薯主粮化”纳入国家规划中去,农业机械化马铃薯播种机械的研制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勺链式排种器是目前中小型马铃薯播种机普遍采用的一种排种装置,其性能直接影响播种作业质量和效率。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采用切块薯种植,薯块形状、大小不一,使得种勺取种困难,容易产生漏种现象。目前解决漏播问题主要有:(1)优化勺链式排种器的结构和作业参数;(2)人工补种。前者可以降低漏播率,但改进后的排种器仍有7%左右的漏播率,后者不但增加了劳动强度和作业成本,还会因排种器运动速度快、人工补薯不及时造成漏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马铃薯漏播补种装置和马铃薯播种装置,本专利技术可在马铃薯漏播时自动补种,其不仅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且补种效率高、工作可靠。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马铃薯漏播补种装置,用于在马铃薯播种出现漏播时的补种,设置于马铃薯播种装置上,包括盛装有种薯的补种箱,以及可将补种箱中种薯导出至种沟的导薯单元,其中,补种箱的底部开设有可安装导薯单元的开口,导薯单元包括卡设补种箱底部开口设置的护薯板,护薯板内部形成导薯空间,护薯板与补种箱底部开口相接处形成种薯从补种箱进入至导薯空间内部的通道;护薯板的底部设置有可落下种薯的落薯通道;护薯板内部的导薯空间中设置有转盘,转盘的圆周均布有多个可从补种箱中导入单个种薯的补种座,转盘的中部设置有可驱动转盘转动的转轴,转轴穿设护薯板外连电机,以驱动转轴转动;转动转轴,转盘在转轴的作用下带动补种座转动,直至补种座中从落薯通道下落。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护薯板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护薯板和第二护薯板,第一护薯板和第二护薯板相互扣合形成护薯板,第一护薯板和第二护薯板的顶部设置有可卡设在补种箱底部开口两侧面的扇形开口,第一护薯板的底部一体设置有第一落薯片,第二护薯板的底部一体设置有第二落薯片,第一落薯片和第二落薯片扣合形成落薯通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第一护薯板与补种座之间的最大间隔为5mm,第二护薯板与补种座之间的最大间隔为5mm,以防止种薯从补种座与护薯板之间的间隙落下。一种马铃薯播种装置,包括机架,设置于机架上方的排种单元,以及设置于排种单元后方的补种装置,排种单元包括有可盛装种薯的排种箱,以及可运送排种箱中种薯下落至种沟的链条,补种装置设置于排种箱的两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补种装置为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马铃薯漏播补种装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排种单元上设置有可检测种薯漏播的检测件,检测件外连控制器,以将漏检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电连可驱动马铃薯补种装置中转轴的电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马铃薯漏播补种装置,其能在马铃薯漏播时起到补种作用,且该装置与马铃薯播种装置中的漏播检测单元均连接于同一控制器,检测更精准,补种效率更高。2、本专利技术的马铃薯漏播补种装置,对马铃薯播种机适应性强,制造方便,结构简单、工作方便、功耗低、操作简单、效率高。3、本专利技术的马铃薯播种装置,其降低了漏播几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马铃薯播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马铃薯补种装置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马铃薯补种装置的立体图;图4为图3中马铃薯补种装置的内剖图;图5为导薯单元的内部示意图。以上各图中:1、机架;2、排钟单元;3、补种箱;4、导薯单元;41、转轴;42、护薯板;421、第一护薯板;422、第二护薯板;43、落薯通道;431、第一落薯片;432、第二落薯片;44、补种座;45、转盘;5、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参见图1-图4,本专利技术的马铃薯漏播补种装置,用于在马铃薯播种出现漏播时的补种,设置于马铃薯播种装置上,包括盛装有种薯的补种箱3,以及可将补种箱3中种薯导出至种沟的导薯单元4,其中,补种箱3的底部开设有可安装导薯单元的开口,导薯单元4包括卡设补种箱3底部开口设置的护薯板42,护薯板42内部形成导薯空间,护薯板42与补种箱3底部开口相接处形成种薯从补种箱进入至导薯空间内部的通道;护薯板42的底部设置有可落下种薯的落薯通道43;护薯板42内部的导薯空间中设置有转盘45,转盘45的圆周均布有多个可从补种箱中导入单个种薯的补种座44,转盘45的中部设置有可驱动转盘转动的转轴41,转轴41穿设护薯板42外连电机5,以驱动转轴转动;转动转轴,转盘在转轴的作用下带动补种座转动,直至补种座中从落薯通道下落。进一步参见图3,护薯板42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护薯板421和第二护薯板422,第一护薯板421和第二护薯板422相互扣合形成护薯板42,第一护薯板421和第二护薯板422的顶部设置有可卡设在补种箱底部开口两侧面的扇形开口,优选的,该扇形开口之间的夹角优选为45度,第一护薯板421的底部一体设置有第一落薯片431,第二护薯板422的底部一体设置有第二落薯片432,第一落薯片431和第二落薯片432扣合形成落薯通道43,其中该处第一落薯片和第二落薯片优选为中空的半圆柱形,这样第一落薯片和第二落薯片扣合后则形成一个完整的中空圆柱形通道,以便于种薯的下落。上述中,护薯板通过对称结构的扣合设置,更利于护薯板的更换,同时,如补种箱中出现阻塞现象,可拆卸护薯板检查,更方便。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护薯板421与补种座44之间的最大间隔为5mm,第二护薯板422与补种座44之间的最大间隔为5mm,以防止种薯从补种座与护薯板之间的间隙落下。继续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同时还提供了一种马铃薯播种装置,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1上方的排种单元2,以及设置于排种单元2后方的补种装置,排种单元2包括有可盛装种薯的排种箱,以及可运送排种箱中种薯下落至种沟的链条,补种装置设置于排种箱的两侧。同时,补种装置为上述的马铃薯漏播补种装置,在此不赘述。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马铃薯播种装置中,排种单元2上设置有可检测种薯漏播的检测件,检测件外连控制器,以将漏检信息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电连可驱动马铃薯补种装置中转轴的电机。马铃薯播种前,需调试,马铃薯播种装置,当检测件检测到恰好有种薯落下时,停止调试。工作时,当控制器检测到链条上有漏种时,启动电机,通过转轴将动力传到转盘上,带动转盘旋转至下方的落薯通道处,从而将种薯从补种箱补到开沟器开出的种沟内,最终一次性完成播种、检测、补种作业,确保了检测补种的可靠高效。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应用于其它领域,但是凡是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马铃薯漏播补种装置和马铃薯播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铃薯漏播补种装置,用于在马铃薯播种出现漏播时的补种,设置于马铃薯播种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盛装有种薯的补种箱,以及可将补种箱中种薯导出至种沟的导薯单元,其中,补种箱的底部开设有可安装导薯单元的开口,导薯单元包括卡设补种箱底部开口设置的护薯板,护薯板内部形成导薯空间,护薯板与补种箱底部开口相接处形成种薯从补种箱进入至导薯空间内部的通道;护薯板的底部设置有可落下种薯的落薯通道;护薯板内部的导薯空间中设置有转盘,转盘的圆周均布有多个可从补种箱中导入单个种薯的补种座,转盘的中部设置有可驱动转盘转动的转轴,转轴穿设护薯板外连电机,以驱动转轴转动;转动转轴,转盘在转轴的作用下带动补种座转动,直至补种座中从落薯通道下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铃薯漏播补种装置,用于在马铃薯播种出现漏播时的补种,设置于马铃薯播种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盛装有种薯的补种箱,以及可将补种箱中种薯导出至种沟的导薯单元,其中,补种箱的底部开设有可安装导薯单元的开口,导薯单元包括卡设补种箱底部开口设置的护薯板,护薯板内部形成导薯空间,护薯板与补种箱底部开口相接处形成种薯从补种箱进入至导薯空间内部的通道;护薯板的底部设置有可落下种薯的落薯通道;护薯板内部的导薯空间中设置有转盘,转盘的圆周均布有多个可从补种箱中导入单个种薯的补种座,转盘的中部设置有可驱动转盘转动的转轴,转轴穿设护薯板外连电机,以驱动转轴转动;转动转轴,转盘在转轴的作用下带动补种座转动,直至补种座中从落薯通道下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马铃薯漏播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护薯板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护薯板和第二护薯板,第一护薯板和第二护薯板相互扣合形成护薯板,第一护薯板和第二护薯板的顶部设置有可卡设在补种箱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然兵连政国郭雯雯张还尚书旗刘志深员玉良潘志国陈明东倪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