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良肢位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96174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5 09: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良肢位枕,所述的良肢位枕包括上肢支撑体和肩部支撑体,肩部支撑体位于上肢支撑体的一端;所述的上肢支撑体与肩部支撑体呈120度夹角;所述上肢支撑体的厚度大于肩部支撑体的厚度;所述的上肢支撑体和肩部支撑体均包括棉布层、记忆棉枕芯层、填充层;所述的棉布层采用缝制的方式包裹在记忆棉枕芯层的外表面;所述记忆棉枕芯层与棉布层之间的空隙设置有填充层。其优点表现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良肢位枕,能提高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的依从性;能有效固定于患侧肩部,能有效垫起患侧肘关节和腕关节,有利于瘫痪或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操作简单、易于推广、普及,各级医院的脑卒中患者均能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illow for good limb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good limb pillow, the good limb pillow comprises a support body and a support body upper limb shoulder, shoulder support in upper end of the body of the supporting body; the supporting body and the upper limb shoulder support body is a 120 degree angle to the thickness of the upper support body; the supporting body is greater than the shoulder the thickness of the supporting body; upper limb and shoulder support comprises a cotton fabric layer, core layer, memory cotton pillow filling layer; a cotton cloth layer of the sewing way wrapped in cotton pillow core layer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memory; the memory space between the core layer and the layer of cotton cotton pillow filling layer is arranged. Its advantages are that the utility model is a good limb of the pillow, can improve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stroke of good limb position; can be effectively fixed on the ipsilateral shoulder pad can effectively play the ipsilateral elbow and wrist, is conducive to the recovery of paralysis or hemiplegia limb function, simple operation, easy popularization and the popularity of stroke patients in the hospitals at all levels are used, and has broad application prosp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良肢位枕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良肢位枕。
技术介绍
脑卒中主要是指脑动脉系统疾病引起的血管痉挛,闭塞或破裂,造成急性发展的脑局部循环障碍或移偏瘫为主的肢体功能障碍。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推算,我国每年脑卒中的发病率为217/10万人,全国每年发病人数超过150万人,致残率高达86.5%。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瘫痪或偏瘫肢体功能恢复的程度,而瘫痪或偏瘫肢体功能的恢复则取决于患病早期良肢位的摆放,其干预的时机和方法的正确与否对患者的后续康复治疗及临床结局具有重要意义。脑卒中后大多会引起偏侧肢体功能障碍。为了防止或对抗患侧肢体痉挛姿势的出现,保护患侧肩关节、防止半脱位,防止患侧骨盆后倾和髋关节外展、外旋,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要求严格落实良肢位的摆放。良肢位包括:患侧卧位、健侧卧位、仰卧位。其中仰卧位是所有体位中重要的体位,仰卧位时要求将患侧肩部垫起,使肩部上抬前挺,患侧上臂外旋外展,肘关节、腕关节伸直,掌心朝上,手指分开,整个患侧上肢置于软枕上。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首先,临床实践中,传统枕头的高度、厚度、长度等不能完全满足良肢位摆放的需求,且由于医护人员人手不足、宣教不到位、患者及陪护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依从性差等原因造成良肢位摆放不到位,影响康复的效果。其次,在实际操作中,患者取良肢位时,传统枕头厚度、高度不等,患者感觉不舒适,且枕头容易移动,不能有效固定于患侧肩部。另外,由于枕头长度不够,不能有效垫起患侧肘关节和腕关节。且由于患者及家属缺乏专业知识,不知如何正确使用枕头。再者,由于医护人员工作繁忙、人手不足,健康宣教次数有限,通过常规的良肢位摆放宣教,仍无法提高患者摆放良肢位的正确性与依从性。综上所述,亟需一种能提高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的依从性,预防或减轻偏瘫侧关节挛缩、畸形、预防并发症,且能强化偏瘫侧的伸肌优势,能有效固定于患侧肩部,能有效垫起患侧肘关节和腕关节的良肢位枕。而关于这种良肢位枕目前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依从性好,能有效固定与患侧肩部,能有效垫起患侧肘关节和腕关节的良肢位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良肢位枕,所述的良肢位枕包括上肢支撑体和肩部支撑体,肩部支撑体位于上肢支撑体的一端;所述的上肢支撑体与肩部支撑体呈120度夹角;所述的上肢支撑体的长度为100-140cm;所述上肢支撑体的宽度为20-50cm;所述肩部支撑体的宽度为20-50cm;所述肩部支撑体端部距离上肢支撑体内侧边缘的长度为28-32cm;所述肩部支撑体端部距离上肢支撑体外侧边缘的长度为62-72cm;所述上肢支撑体的厚度大于肩部支撑体的厚度;所述的上肢支撑体以及肩部支撑体的轮廓线均为弧线结构;所述的上肢支撑体和肩部支撑体均包括棉布层、记忆棉枕芯层、填充层;所述的棉布层采用缝制的方式包裹在记忆棉枕芯层的外表面;所述记忆棉枕芯层与棉布层之间的空隙设置有填充层。优选地,所述的上肢体部支撑体与肩部支撑体是一体成型的。优选地,所述的上肢支撑体的长度为120cm;所述上肢支撑体的宽度为30cm;所述肩部支撑体的宽度为30cm;所述肩部支撑体端部距离上肢支撑体内侧边缘的长度为30cm;所述肩部支撑体端部距离上肢支撑体外侧边缘的长度为70cm。优选地,所述的填充层的为球形状的填充物。优选地,所述上肢支撑体中的记忆棉枕芯层的厚度大于位于肩部支撑体中的记忆棉枕芯层的厚度。优选地,所述上肢支撑体中的记忆棉枕芯层的轮廓线两端向中间形成凸起结构,按照人体上肢的生理结构设计而成;所述的肩部支撑体中的记忆棉枕芯层按照人体肩部的生理结构设计而成。本技术优点在于:1、本技术的一种良肢位枕,能提高脑卒中患者良肢位摆放的依从性,预防或减轻偏瘫侧关节挛缩、畸形、预防并发症,且能强化偏瘫侧的伸肌优势,能有效固定于患侧肩部,能有效垫起患侧肘关节和腕关节,有利于瘫痪或偏瘫肢体功能恢复,操作简单、易于推广、普及,各级医院的脑卒中患者均能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上肢支撑体与肩部支撑体的角度设计为120度,能够有效提示患者平卧位时上肢体需外展,能有效预防压疮、肩下垂、肩关节半脱位等继发障碍;患者舒适度好;3、上肢支撑体的尺寸规格根据医院收集的患者人数的平均尺寸而设计的,足够垫起患侧上臂、前臂和手,避免因长度不足而造成腕关节下垂;4、肩部支撑体的尺寸规格根据医院收集的患者人数的平均尺寸而设计的,能有效垫起患侧肩关节,保持肩部上抬前挺;上肢支撑体以及肩部支撑体为一体式设计,便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上肢外展,伸肘伸腕,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工作量,有利于持续的良肢位摆放;5、上肢支撑体以及肩部支撑体均设置有棉布层、记忆棉枕芯层,填充层;其中,棉布层具有吸汗、透气性好,流动性好的功能;记忆棉枕芯层在受压后不会变形,能有效支撑整个患侧上肢,给予各受力点持续支持。既确保了良肢位的正确摆放,又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填充层设置在棉布层与记忆棉枕芯层之间的空隙中,一方面使得整个良肢位枕比较紧凑,另一方面,填充层采用球形状的填充物,具有按摩作用,可减轻肢体疲乏和酸痛;良肢位的正确摆放是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基础。6、本技术设计的良肢位枕确保了平卧位摆放的有效性,提高了平卧位摆放的依从性。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良肢位枕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上肢支撑体A-A处横断面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肩部支撑体B-B处横断面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上肢支撑体2.肩部支撑体3.棉布层4.记忆棉枕芯层5.填充层请参照图1,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良肢位枕结构示意图。一种良肢位枕,所述的良肢位枕包括上肢支撑体1和肩部支撑体2;肩部支撑体2位于上肢支撑体1的一端,所述的上肢体部支撑体与肩部支撑体2是一体成型的;所述的上肢支撑体1与肩部支撑体2呈120度夹角;所述的上肢支撑体1的长度为100-140cm,优选为120cm;所述上肢支撑体1的宽度为20-50cm,优选为30cm;所述肩部支撑体2的宽度为20-50cm,优选为30cm;所述肩部支撑体2端部距离上肢支撑体1内侧边缘的长度为28-32cm,优选为30cm;所述肩部支撑体2端部距离上肢支撑体1外侧边缘的长度为62-72cm,优选为70cm;所述上肢支撑体1的厚度大于肩部支撑体2的厚度;所述的上肢支撑体1以及肩部支撑体2的轮廓线均为弧线结构。请参照图2和图3,2为上肢支撑体A-A处横断面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肩部支撑体B-B处横断面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所述的上肢支撑体1和肩部支撑体2均包括棉布层3、记忆棉枕芯层4、填充层5;所述的棉布层3采用缝制的方式包裹在记忆棉枕芯层4的外表面;所述记忆棉枕芯层4与棉布层3之间的空隙设置有填充层5,其填充层5的优选为球形状的填充物。所述上肢支撑体1中的记忆棉枕芯层4的厚度大于位于肩部支撑体2中的记忆棉枕芯层4的厚度;所述上肢支撑体1中的记忆棉枕芯层4的轮廓线两端向中间形成凸起结构,按照人体上肢的生理结构设计而成;所述的肩部支撑体2中的记忆棉枕芯层4按照人体肩部的生理结构设计而成。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良肢位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良肢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良肢位枕包括上肢支撑体和肩部支撑体,肩部支撑体位于上肢支撑体的一端;所述的上肢支撑体与肩部支撑体呈120度夹角;所述的上肢支撑体的长度为100‑140cm;所述上肢支撑体的宽度为20‑50cm;所述肩部支撑体的宽度为20‑50cm;所述肩部支撑体端部距离上肢支撑体内侧边缘的长度为28‑32cm;所述肩部支撑体端部距离上肢支撑体外侧边缘的长度为62‑72cm;所述上肢支撑体的厚度大于肩部支撑体的厚度;所述的上肢支撑体以及肩部支撑体的轮廓线均为弧线结构;所述的上肢支撑体和肩部支撑体均包括棉布层、记忆棉枕芯层、填充层;所述的棉布层采用缝制的方式包裹在记忆棉枕芯层的外表面;所述记忆棉枕芯层与棉布层之间的空隙设置有填充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良肢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良肢位枕包括上肢支撑体和肩部支撑体,肩部支撑体位于上肢支撑体的一端;所述的上肢支撑体与肩部支撑体呈120度夹角;所述的上肢支撑体的长度为100-140cm;所述上肢支撑体的宽度为20-50cm;所述肩部支撑体的宽度为20-50cm;所述肩部支撑体端部距离上肢支撑体内侧边缘的长度为28-32cm;所述肩部支撑体端部距离上肢支撑体外侧边缘的长度为62-72cm;所述上肢支撑体的厚度大于肩部支撑体的厚度;所述的上肢支撑体以及肩部支撑体的轮廓线均为弧线结构;所述的上肢支撑体和肩部支撑体均包括棉布层、记忆棉枕芯层、填充层;所述的棉布层采用缝制的方式包裹在记忆棉枕芯层的外表面;所述记忆棉枕芯层与棉布层之间的空隙设置有填充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良肢位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海琴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静安老年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