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抬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8248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08:59
手臂抬高装置,包括抬高垫,在抬高垫的上部前端安装着具有伸缩性的锻炼球。所述手臂抬高装置能起到抬高患肢,减轻患肢水肿的效果。且可有效实施握拳的康复项目,避免因患者忘记或者主动排斥而没有完成既定握拳康复计划的情况发生,也可应用于熟睡的患者。护理人员无需时刻检查或提醒患者,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其在动静脉瘘手术患者术后护理或上肢肿胀的患者消肿护理中,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Arm lifting device

The arm lifting device comprises an elevation pad, and a telescopic exercise ball is arrang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lifting pad. The arm lifting device can play the effect of lifting affected limbs and reducing edema of affected limbs. The rehabilitation project and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ist, with or without active rejection forget to complete the established fist rehabilitation program, also can be used for sleeping with. Nursing staff do not need to check or remind patients at any moment to reduce the workload of nursing and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It has high clinical value in patients with arteriovenous fistula operation, postoperative care or swelling of the upper lim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臂抬高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康复器械,特别涉及适用于动静脉瘘手术患者或上肢肿胀的患者使用的手臂抬高装置。
技术介绍
动静脉内瘘术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血管通路,是一种血管吻合的手术。其将前臂靠近手腕部位的动脉和邻近的静脉缝合,使吻合后的静脉中流动着动脉血,形成一个动静脉内瘘。动静脉内瘘的血管能为血液透析治疗提供充足的血液,为透析治疗的充分性提供保障。术侧肢体肿胀手综合征是动静脉内瘘术的并发症之一,肿胀发生率可达95%。这是由于静脉回流被阻断或者动脉血流压力的影响,造成肢体远端静脉回流障碍,从而形成肿胀。因此在术后护理中,适当抬高内瘘手术侧肢体,以利静脉回流,可减轻肢体水肿。并可通过握拳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进一步减轻水肿。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动静脉瘘手术患者或上肢肿胀的患者,常使用软枕或具有一定厚度的专用抬高垫垫于术肢,抬高上肢以减轻水肿。但这类抬高垫仅能实现抬高患者上肢的功能,患者往往需要平躺。一旦患者因睡眠而不自知的向患者侧翻身时,患者术侧肢就会被身体压到,或者患者的术侧肢从抬高垫上滑落。握拳运动是靠患者自觉完成的运动,因此常会因为患者忘记或由于手术后疼痛不愿意做这个康复运动。这些都不利于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的康复,需要护理人员不断地提醒和观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方法在临床使用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手臂抬高装置,包括抬高垫,在抬高垫的上部前端安装着具有伸缩性的锻炼球,锻炼球的球胎对应手指位置设有锻炼球的运动部,所述运动部通过牵引装置与伸缩机构连接。进一步地,锻炼球的表皮上放置有手套,手套的手指部正好位于锻炼球的运动部,并与运动部相连接。手臂抬高装置还包括伸缩机构的启动开关。在一个优化的设计方案中,还包括与抬高垫的侧面相连的侧卧支撑件,侧卧支撑件的外侧包括翻滚面、支撑面,翻滚面为圆弧形并与抬高垫的底部相邻,与翻滚面相邻的支撑面为一斜面,侧卧支撑件的内侧包括一托手面,托手面和支撑面之间的距离满足使患者患臂抬高的高度要求。进一步地,托手面和支撑面之间的距离与抬高垫的高度相同。另一个优化的设计方案中,抬高垫为充气囊结构,抬高垫上设置有气道通路,该气道通路头端与锻炼球相连接,气道尾端与抬高垫相连。或者,抬高垫上设置有起伏部,所述起伏部位充气气囊结构,起伏部上设置有气道通路,该气道通路头端与锻炼球相连接,气道尾端与起伏部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手臂抬高装置用于抬高患肢,减轻患肢水肿。可有效实施握拳的康复项目,并且也可以协助患者完成这个康复项目,避免因患者忘记或者主动排斥而没有完成既定握拳康复计划的情况发生。该装置也可用于患者熟睡阶段,由于侧卧支撑件的存在,不用担心患肢被压到或脱离抬高垫。护理人员无需时刻检查或提醒患者,减少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在动静脉瘘手术患者术后护理或上肢肿胀的患者消肿护理中,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包括锻炼球的手臂抬高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手套安装在锻炼球上的手臂抬高垫结构示意图。图3安装有伸缩机构的锻炼球,运动部处于复原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4安装有伸缩机构的锻炼球,运动部处于收紧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5抬高垫侧面安装了侧卧支撑件的示意图。图6抬高垫侧翻后,侧卧支撑件的支撑面处于支撑状态的示意图。图7抬高垫上设置有气道通路的示意图。图8抬高垫上安装了起伏部,起伏部没有气体时的示意图。图9抬高垫上安装了起伏部,起伏部充满气体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手臂抬高装置包括抬高垫1,在抬高垫的上部前端设置有具有一定伸缩性的锻炼球2。锻炼球与抬高垫之间以固定方式或拆卸式连接。拆卸式连接例如包括两者通过魔术贴相互粘连在一起,或以插接的方式相互组装在一起等连接方式。在术后护理过程中,动静脉瘘手术患者将术肢放在抬高垫上,用以减轻水肿。手握锻炼球并定期挤压小球,重复做捏紧和放松小球的动作,模仿康复治疗中的握拳运动。为了协助患者完成握拳的康复运动,如图2至4所示的优化设计中,锻炼球2的球胎21对应患者手指31处设有锻炼球运动部22,所述运动部22通过牵引装置23与伸缩机构24连接。在一个优化的方案中,在锻炼球的表皮上放置有手套3,手套的手指部31正好位于锻炼球运动部22,并与运动部相连接。当患者的手放入手套中后,启动伸缩机构。伸缩机构做上下往复运动,其带动牵引装置23拉动着锻炼球的运动部22处于收紧(如图4)或复原(如图3)状态。与运动部22连接在一起的手套手指也跟着一起做收紧和复原运动,放在手套中的手自然也随之一起运动,从而完成患者握拳动作。伸缩机构的伸缩频率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节。另外,还可进行预约模式,以定期开启伸缩机构。这个设计方案可以帮助患者完成握拳运动,避免因患者忘记或者主动排斥而没有完成既定握拳康复计划的情况发生,无需护理人员时刻监督和提醒,减少护理工作量。伸缩机构与锻炼球组装在一起后,仍然保持着锻炼球的密闭性,避免锻炼球内的气体泄漏或变形。在患者主观积极性比较强的时候,无需启动伸缩机构,患者可自行实施挤压小球的握拳运动。伸缩机构可以安装在锻炼球内,或部分安装在锻炼球内,部分暴露在外部或部分安装在抬高垫内。伸缩机构设置有启动开关25,由患者或护理人员自主决定是否启动伸缩机构以辅助患者完成握拳运动。所述的启动开关可以设置在任何位置,例如抬高垫上。手套可以事先固定连接在锻炼球的表皮上。或者手套和锻炼球的运动部通过魔术贴可拆卸式的连接,例如手套的手指部安装了魔术贴的绒部,锻炼球的运动部安装了魔术贴的钩部。当需要启动伸缩机构辅助患者做手指运动时,将手套的手指部粘帖在锻炼球的运动部即可。在如图5至6的设计方案中,手臂抬高装置还可以包括侧卧支撑件4,该支撑件与抬高垫的侧面相连。所述侧卧支撑件4的外侧包括翻滚面41和支撑面42。翻滚面41为圆弧形并与抬高垫的底部11相邻,与翻滚面41相邻的支撑面42为一斜面(平面结构)。侧卧支撑件4的内侧包括一托手面43,在一个优选的设计中,托手面为一圆弧形。托手面43和支撑面42之间的距离能达到动静脉瘘手术患者或上肢肿胀的患者对垫高高度的要求,例如与抬高垫的高度相同。当患者由平卧转为患肢侧侧卧的翻身过程中,由于翻滚面是圆弧型的,因此阻力较小,抬高垫很容易沿着圆弧形的翻滚面随患者一起翻转,并通过平面结构的支撑面将抬高垫平稳的支撑在床面上(如图6所示)。而患者的手臂由于托手面的阻挡,不会滑出抬高垫,且依然保持手臂抬高的高度要求。图5至6所述的手臂抬高垫在患者熟睡阶段也可使用,不用担心患肢被压到或脱离抬高垫。侧卧支撑件4与抬高垫之间可以固定或拆卸式的连接。在优选的设计方案中,抬高垫的两侧面均有与侧卧支撑件连接的连接结构。在临床使用中,当患者的右肢做了手术,侧卧支撑件连接在抬高垫右侧面的连接结构上。当患者是左肢做了手术,侧卧支撑件就连接在抬高垫的左侧面的连接结构上。如图7所示的优化设计方案中,抬高垫为充气囊结构,手臂抬高装置的抬高垫上设置有气道通路12,该气道通路12头端121与锻炼球2相连接,气道尾端122与抬高垫1相连。如图8至9所示的设计中抬高垫包括起伏部13。起伏部内设置有气道通路12,该气道通路12头端121与锻炼球2相连接,气道尾端122与起伏部13相连。当患者挤压锻炼球2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手臂抬高装置

【技术保护点】
手臂抬高装置,包括抬高垫,在抬高垫的上部前端安装着具有伸缩性的锻炼球,其特征在于,锻炼球的球胎对应患者手指位置设有锻炼球的运动部,所述运动部通过牵引装置与伸缩机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手臂抬高装置,包括抬高垫,在抬高垫的上部前端安装着具有伸缩性的锻炼球,其特征在于,锻炼球的球胎对应患者手指位置设有锻炼球的运动部,所述运动部通过牵引装置与伸缩机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臂抬高装置,其特征在于,锻炼球上放置有手套,手套的手指部正好位于锻炼球的运动部,并与运动部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臂抬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机构的启动开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臂抬高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抬高垫的侧面相连的侧卧支撑件,侧卧支撑件的外侧包括翻滚面、支撑面,翻滚面为圆弧形并与抬高垫的底部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金芳曹敏
申请(专利权)人:金华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