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楼板厚度检测仪用辅助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92842 阅读:33 留言:1更新日期:2017-09-12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楼板厚度检测仪用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套筒、缓冲管、调节杆、调节管、锁紧螺钉、三根支撑斜杆,套筒的外部固设有两根相互垂直的定位杆;缓冲管的下端固设有封盖,缓冲管的内部设置有圆柱螺旋弹簧,调节管的侧壁设置有与锁紧螺钉相配合的螺孔。利用该辅助定位装置配合楼板厚度检测仪对楼板厚度进行检测时,检测操作省时省力、安全、方便、快捷,检测过程中无需进行登高作业,检测效率显著提高。

Auxiliary positioning device for floor thickness detect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uxiliary positioning device for a slab thickness tester, which comprises a sleeve, a buffer tube, an adjusting rod, a regulating tube, a locking screw, three supporting rods, the outer sleeve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rod two mutually perpendicular; the lower buffer tube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sealing, corrosion inside the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punch cylindrical helical spring, adjusting the side wall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screw hole matched with the locking screw. The auxiliary positioning device with the slab thickness detection instrument slab thickness detection, time-saving, saf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fast, without ascending operation in the process of detection, the detec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楼板厚度检测仪用辅助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楼板厚度检测仪用辅助定位装置,属于结构检测

技术介绍
在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对现浇板厚度的检测,明确规定检测位置在“悬挑板取距离支座0.1m处,沿宽度方向取包括中心位置在内的随机3点取平均值;其它楼板,在同一对角线上量测中间及距离两端各0.1m处”。现楼板厚度检测仪由主机、发射探头、接收探头、延长杆、对讲机组成。检测时,需要先在现浇板下部距离两端各0.1m处,做上标记,然后在标记处放置发射探头,接收探头放置在现浇板的上部,然后移动接收探头,当主机显示为最小值时,该最小值即为现浇板的厚度。上述测量过程中,不但在现浇板下部进行标记需要借助登高设施,操作繁琐;而且现浇板下方检测人员需要长时间手持延长杆将发射探头抵在现浇板下部的标记处,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测量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楼板厚度检测仪用辅助定位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楼板厚度检测仪用辅助定位装置,用来辅助定位楼板厚度检测仪中的发射探头,发射探头的下端设置有延长杆,所述楼板厚度检测仪用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套筒、缓冲管、调节杆、调节管、锁紧螺钉、三根支撑斜杆,所述套筒套设在发射探头的外部,所述套筒的外部固设有两根相互垂直的定位杆;所述延长杆的下端设置在缓冲管的内部,所述缓冲管的下端固设有封盖,所述缓冲管的内部设置有圆柱螺旋弹簧,所述圆柱螺旋弹簧的上端与延长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圆柱螺旋弹簧的下端与封盖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设置在封盖的下方,所述调节杆的上端与封盖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管套设在调节杆的外部,所述调节管的侧壁设置有与锁紧螺钉相配合的螺孔;三根支撑斜杆对称设置在调节管的外侧,所述支撑斜杆的上端与调节管固定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套筒的内部还固设有内衬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利用该辅助定位装置配合楼板厚度检测仪对楼板厚度进行检测时,检测操作省时省力、安全、方便、快捷,检测过程中无需进行登高作业,检测效率显著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楼板厚度检测仪用辅助定位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套筒结构示意图(俯视状态);图3为本技术所述缓冲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3所示,所述楼板厚度检测仪用辅助定位装置,用来辅助定位楼板厚度检测仪中的发射探头1,发射探头1的下端设置有延长杆11,楼板厚度检测仪还包括主机、接收探头和对讲机;所述楼板厚度检测仪用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套筒2、缓冲管3、调节杆4、调节管5、锁紧螺钉6、三根支撑斜杆7,所述套筒2套设在发射探头1的外部,所述套筒2的外部固设有两根相互垂直的定位杆21;所述延长杆11的下端设置在缓冲管3的内部,所述缓冲管3的下端固设有封盖31,所述缓冲管3的内部设置有圆柱螺旋弹簧32,所述圆柱螺旋弹簧32的上端与延长杆1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圆柱螺旋弹簧32的下端与封盖31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4设置在封盖31的下方,所述调节杆4的上端与封盖31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管5套设在调节杆4的外部,所述调节管5的侧壁设置有与锁紧螺钉6相配合的螺孔;三根支撑斜杆7对称设置在调节管5的外侧,即三根支撑斜杆7以调节管5为中心呈对称分布设置在调节管5的外侧,所述支撑斜杆7的上端与调节管5固定连接。所述定位杆21的长度为x,所述套筒2的外径为D,x+D/2=100毫米。检测时,将套筒2套在发射探头1的外部,注意使发射探头1的顶部从套筒2中露出,延长杆11的上端与发射探头1的底部固定连接后,将成垂直角的两根定位杆21紧靠现浇板端部成垂直角的两根顶梁上,然后将调节杆4上提直至发射探头1的顶部紧贴现浇板下部,再利用锁紧螺钉6拧紧使得调节管5与调节杆4之间完成固定,此时由于圆柱螺旋弹簧32的存在,使得发射探头1的顶部能够始终紧贴现浇板下部,支撑斜杆7的下端与地面接触形成一个“三角架”的结构,在三根支撑斜杆7的支撑下,无需测量人员手持延长杆11;接收探头设置在现浇板上部,移动接收探头,当主机显示为最小值时,该最小值即为现浇板的厚度。上述测量过程中,由于定位杆21的长度以及套筒2的外径为定值,无需再做标记,定位杆21配合套筒2使得测量人员无需再登高进行标记作业,省时省力;并且,现浇板下方检测人员无需手持延长杆11即可将发射探头1抵在现浇板下部指定位置,省时省力,测量效率显著提高。在上述过程中,调节管5能够沿着调节杆4上下滑动来初步调节套筒2与地面的高度,再利用缓冲管3配合圆柱螺旋弹簧32来微调,保证发射探头1的顶部能够紧贴在现浇板下部。进一步地,所述套筒2的内部还固设有内衬套22。内衬套22可使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制成,内衬套22不但能够保证套筒2与发射探头1结合紧密,而且还能保护发射探头1。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楼板厚度检测仪用辅助定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楼板厚度检测仪用辅助定位装置,用来辅助定位楼板厚度检测仪中的发射探头(1),发射探头(1)的下端设置有延长杆(11),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厚度检测仪用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套筒(2)、缓冲管(3)、调节杆(4)、调节管(5)、锁紧螺钉(6)、三根支撑斜杆(7),所述套筒(2)套设在发射探头(1)的外部,所述套筒(2)的外部固设有两根相互垂直的定位杆(21);所述延长杆(11)的下端设置在缓冲管(3)的内部,所述缓冲管(3)的下端固设有封盖(31),所述缓冲管(3)的内部设置有圆柱螺旋弹簧(32),所述圆柱螺旋弹簧(32)的上端与延长杆(11)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圆柱螺旋弹簧(32)的下端与封盖(31)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4)设置在封盖(31)的下方,所述调节杆(4)的上端与封盖(31)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管(5)套设在调节杆(4)的外部,所述调节管(5)的侧壁设置有与锁紧螺钉(6)相配合的螺孔;三根支撑斜杆(7)对称设置在调节管(5)的外侧,所述支撑斜杆(7)的上端与调节管(5)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楼板厚度检测仪用辅助定位装置,用来辅助定位楼板厚度检测仪中的发射探头(1),发射探头(1)的下端设置有延长杆(11),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厚度检测仪用辅助定位装置包括套筒(2)、缓冲管(3)、调节杆(4)、调节管(5)、锁紧螺钉(6)、三根支撑斜杆(7),所述套筒(2)套设在发射探头(1)的外部,所述套筒(2)的外部固设有两根相互垂直的定位杆(21);所述延长杆(11)的下端设置在缓冲管(3)的内部,所述缓冲管(3)的下端固设有封盖(31),所述缓冲管(3)的内部设置有圆柱螺旋弹簧(3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然彭建和沈龙张杨陈兆勇阮剑侯高峰王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上海市图像数据通信有限公司] 2017年10月17日 11:00
    6
    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