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91102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1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帐篷,包括多根支杆和罩设在支杆上的罩布,所述支杆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上设有多个能与支杆相配合的插管的圆球,所述支杆连接在插管内;所述插管包括外插管、通过螺纹套设在外插管内的内套管,所述内套管伸入至外插管内的一端设置有尖刺部;由于连接件是球状的且在圆球的表面向内开设有多个插管,使用者可根据坡体的角度,将支杆伸入进不同的插管之中,使支杆与支杆之间的角度可调;其次,当坡体角度较大或户外条件恶劣时,可将其余支杆的两端固定在不相邻的两个连接件起到稳定结构的作用。

Ten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ent, which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support rods and covers on the cover cloth on a supporting rod, between the supporting rods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iece, the connecting piec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included with the support rod by intubation ball, the supporting rod connected to the cannula; including through intubation, intubation cannula is sleeved on the outer casing, wherein one end of the inner sleeve extends into the outer tube are arranged in spikes; the connecting pieces are spherical and inward on the surface of the spher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intubation, users can according to the slope angle, the supporting rod extends into different the cannula, between the supporting rod and the supporting rod with adjustable angle; secondly, when the slope angle is larger or the outdoor conditions, can be fixed on the supporting rod at both ends of the adjacent two connections to stabilize the structure of th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帐篷
本技术涉及户外生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帐篷。
技术介绍
帐篷是撑在地上遮蔽风雨﹑日光并供临时居住的棚子,多用帆布做成,连同支撑用的东西,可随时拆下转移。如公告号为“CN2040610U”的中国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帐篷,这种帐篷通过设置多个连接于框架主体侧端中部且沿周向间距均匀分布的分割构件来提高帐篷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且获得更大的立体空间,但是在野外宿营遇到斜坡时,在现有技术中,多是将支架塞进直角卡扣件进行搭建,如图1所示,但是这种搭设方法会造成帐篷整体歪斜,重心不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在斜坡上搭设的帐篷。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帐篷,包括多根支杆和罩设在支杆上的罩布,所述支杆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上设有多个能与支杆相配合的插管的圆球,所述支杆连接在插管内;所述插管包括外插管、通过螺纹套设在外插管内的内套管,所述内套管伸入至外插管内的一端设置有尖刺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连接件是球状的且在圆球的表面向内开设有多个插管,使用者可根据坡体的角度,将支杆伸入进不同的插管之中,使支杆与支杆之间的角度可调;其次,当坡体角度较大或户外条件恶劣时,可将其余支杆的两端固定在不相邻的两个连接件起到稳定结构的作用;在户外野营时,因为帐篷是搭设在户外的斜坡上的,所以帐篷两面需要的长度不同;插管分成两部分:外插管和内套管,使用时,根据需要将内套管从外插管中旋出,在将支杆固定在内套管中;当坡体的坡度较大时,可将内套管从外插管中多旋出一部分,若坡体的坡度较小时,可将内套管从外插管中少旋出一部分;因为帐篷时固定在土坡上且土坡具有一定的坡度,所以安设在坡体上的帐篷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可将内套管从外插管中旋转翻转后重新旋入进外插管中,将尖刺部向下固定在地面内,以此达到将帐篷稳固在坡面上。作为优选,所述插管内设置有螺纹,所述支杆端部设置有螺纹,所述支杆通过螺纹旋紧在插管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杆的两端与插管内部同时设置有可相互配合的螺纹,使用时,可将支杆通过螺纹旋紧在插管内部,使两者固定的更为牢靠。作为优选,所述插管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杆上设置有能与第一通孔配合的弹簧钢珠。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帐篷的搭建过程中,将支杆用力塞进插管,设置在支杆上的弹簧钢珠恰好卡嵌进第一通孔,使支杆与连接件之间牢靠的固定;在帐篷的拆卸过程中,向下按压弹簧钢珠,使弹簧钢珠从第一通孔中退出,完成支杆与连接件之间的固定,这样的固定方式不仅实现了支杆与连接件之间的可拆卸固定,其次因为操作简便还可增加使用者在搭设、拆卸帐篷时的速度。作为优选,所述支杆端部设置有多个凸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在支杆端部的凸起可在帐篷的搭设和拆卸过程中,增加使用者人手与支杆之间的摩擦力,避免因人手与支杆打滑而不能将支杆与插管牢靠的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圆球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一根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转动连接在圆球内壁上,所述转轴上绕设有柔性连接件,所述柔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在转轴上,另一端连接在内套管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内套管从外插管中旋出时,可将柔性连接件扯出,再将内套管通过螺纹旋紧在其他连接件的外插管中,柔性连接件从帐篷内穿过,使用者可在柔性连接件上晾晒衣服或挂设光源;其次,在帐篷未使用时,可利用柔性连接件对支杆进行捆绑固定,方便携带。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有柔性连接件的内套管端部设置有挂钩。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柔性连接件从空腔中扯出之后,可利用内套管端部的挂钩,将挂钩挂设在其他支杆上,使柔性连接件横亘于帐篷内部,便于使用者在柔性连接件上挂设光源或晾晒衣物等,作为优选,所述转轴端部穿透过圆球外壁且设置有螺纹,所述转轴端部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内套管从外插管中旋出带处柔性连接件后,可将固定件通过设置在转轴端部的螺纹旋转抵接在连接件外壁,转轴无法转动,外放的柔性连接件长度固定。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连接件是球状的且在圆球的表面向内开设有多个插管,使用者可根据坡体的角度,将支杆伸入进不同的插管之中,使支杆与支杆之间的角度可调;其次,当坡体角度较大或户外条件恶劣时,可将其余支杆的两端固定在不相邻的两个连接件起到稳定结构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的示意图,用于体现现有技术中的帐篷在山坡上搭建后的情形;图2是实施例1中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支杆、罩布与连接件之间的位置关系;图3是实施例1中的连接件结构示意图,用于体现连接件结构;图4是实施例2中的连接件与支杆结构,用于体现设置在支杆上的弹簧钢珠、多个凸起;图5是实施例2中的连接件剖视图,用于体现连接件内部的空腔;图6是实施例1中的示意图,用于体现帐篷竖直搭建在山坡上;图7是实施例2中整体示意图,用于体现将柔性连接固定在其他支杆上。图中,1、支杆;2、罩布;126、圆球;127、插管;31、第一通孔;32、弹簧钢珠;41、凸起;51、外插管;52、内套管;53、尖刺部;61、空腔;62、转轴;63、柔性连接件;64、挂钩;65、固定件;11、帐篷;12、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1:一种帐篷,如图2所示,包括多根支杆1和罩设在支杆1上的罩布2,相邻支杆1之间通过连接件12连接,如图3所示,连接件12包括圆球126和设置在圆球126上的插管127,插管127包括外插管51和内套管52,外插管51内壁上设置有螺纹,内套管52外壁上同样设置有螺纹,可通过螺纹将内套管52旋紧在外插管51内;在内套管52内壁上也设置有螺纹,支杆1端部也设置有螺纹,可通过螺纹将支杆1固定在内套管52内;内套管52旋入在外插管51内部的一端上形成有尖刺部53。使用方法:使用时,先利用连接件12将支杆固定成一个方形框架,随后将方形框架放置在地面上,将其余未用到的连接在外插管51中的内套管52旋出翻转后重新旋紧进外插管51,露出设置在内套管52端部的尖刺部53,将尖刺部53插入进地面,在将其余支杆1根据坡体的角度不同,固定在连接件12中的不同插管127中,使支杆1竖直向上,在根据需要搭设帐篷11的其他部位,可将位于坡体下部的连接件12中的内套管52从外插管51中旋出后再固定支杆1,这样搭设的好处,如图6所示,可使帐篷11整体竖直向上,使结构更为稳固。实施例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结构基本相同,一种帐篷,如图4所示,在插管127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1,在支杆1侧壁上安设有弹簧钢珠32,可将弹簧钢珠32卡嵌在第一通孔31内实现支杆1与连接件12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在支杆1的端部上设置有多个凸起41,可增加使用者人手与支杆1之间的摩擦力。如图5所示,在圆球126内部开设有空腔61,在空腔61内安设有一根转轴62,转轴62通过轴承连接在圆球126侧壁上,转轴62的两端穿透过圆球126侧壁,在转轴62外壁上设置有螺纹,在转轴62上通过螺纹连接有固定件65,固定件65可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帐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帐篷,包括多根支杆(1)和罩设在支杆(1)上的罩布(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1)之间通过连接件(12)连接,所述连接件(12)包括上设有多个能与支杆(1)相配合的插管(127)的圆球(126),所述支杆(1)连接在插管(127)内;所述插管(127)包括外插管(51)、通过螺纹套设在外插管(51)内的内套管(52),所述内套管(52)伸入至外插管(51)内的一端设置有尖刺部(5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帐篷,包括多根支杆(1)和罩设在支杆(1)上的罩布(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1)之间通过连接件(12)连接,所述连接件(12)包括上设有多个能与支杆(1)相配合的插管(127)的圆球(126),所述支杆(1)连接在插管(127)内;所述插管(127)包括外插管(51)、通过螺纹套设在外插管(51)内的内套管(52),所述内套管(52)伸入至外插管(51)内的一端设置有尖刺部(5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127)内设置有螺纹,所述支杆(1)端部设置有螺纹,所述支杆(1)通过螺纹旋紧在插管(127)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帐篷,其特征在于:所述插管(127)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1),所述支杆(1)上设置有能与第一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维迪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青雀休闲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