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8493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雨水管,设置在建筑表面,用于收集雨水;雨水桶,设置在所述雨水管的出口下方,用于储存所述雨水管收集的雨水,所述雨水桶中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进水口与所述雨水桶的内部连通;花坛,设置在所述雨水桶的一侧,与所述溢流管的出水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雨水收集处理装置通过雨水管收集雨水,并将雨水储存在雨水桶中,雨水桶中的溢流管将雨水桶中的雨水输送至花坛中,通过收集的雨水来浇灌花坛,这样设置不仅可以有效利用雨水,还可以美化居住环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可以提高雨水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降低雨水年径流污染。

Multi layer building rainwater collecting and purifying flower bed combined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storey building rainwater collecting and purifying bed combination device includes at least one rain pipe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a building, used to collect rainwater; rain bucket, set under the rain water pipe outlet is used for storing the rainwater collected rainwater, the rain bucket is provided with an overflow pipe and the water inlet of the overflow pipe and the inner rain bucket is communicated; flower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rain bucket, is communicated with a water outlet of the overflow pipe. The invention of the rainwater collecting and processing device to collect rainwater through the rain water, and rain water stored in a bucket in the rain, rain in the bucket overflow pipe will rain bucket in the rain is transported to the flower bed, through the collected rainwater to irrigate the flower beds, this setting can not only effective utilization of rainwater, but also beautify the living environment, the present invention rainwater collecting and processing device can improve the rainwater runoff control rate, reduce rainwater runoff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雨水回收利用装置的结构设计
,尤指一种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旨在收集和利用雨水,在中国淡水资源不足的国情下,收集和利用雨水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国家正大力倡导海绵城市建设,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平时则将蓄存的雨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的建设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另一个是年径流污染控制率。针对小区海绵城市建设,控制年径流总量可采取下渗及储存利用雨水等方式。小区海绵城市建设中存在以下几个难点:小区绿化率低,一般仅为35%,集中绿化率仅为10%,可以直接利用植物吸收的雨水量较小。在用地紧张的区域,如上海、深圳等地区,一般为满铺地库,雨水下渗量有限。小区地面建筑布置紧凑,用于收集利用雨水系统的大空间用地少。另外,居民对住宅小区的美观要求较高,地面上直接放置的雨水桶难以被人接受。因此,本申请人致力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该装置可以收集雨水,后用于绿化浇灌、庭院冲洗,占用空间小,结合庭院中绿化花坛使整体外形美观,多层建筑特别是低层住宅每户均可配置,可以收集屋面干净雨水,减少传统自来水的使用,还可有效提高小区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雨水管,设置在建筑表面,用于收集雨水;雨水桶,设置在所述雨水管的出口下方,用于储存所述雨水管收集的雨水,所述雨水桶中设有一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进水口与所述雨水桶的内部连通;花坛,设置在所述雨水桶的一侧,与所述溢流管的出水口连通。优选地,所述雨水管的出口端设有滤网。优选地,所述雨水桶内设有给水管,所述给水管的出口与所述雨水桶的外部连通;和/或;所述雨水桶由S304不锈钢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花坛的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外部排水系统或外部储水系统连通。优选地,所述雨水桶的顶部具有与所述花坛连通的开口,当雨水充满所述雨水桶时,雨水通过所述雨水桶顶部的开口溢流至所述花坛中。优选地,所述花坛包括高位花坛和低位花坛,所述高位花坛设置在所述雨水桶的一侧,所述低位花坛位于所述高位花坛的一侧,且所述低位花坛低于所述高位花坛,所述高位花坛的底部设有与所述低位花坛连通的排水管。优选地,所述高位花坛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绿色植物层、第一级配土层、第一长丝土工布层、第一级配填料层、第一透水支撑板层、海绵体层、排水板层、PVC穿孔透水排水管层、第二级配填料层。优选地,所述高位花坛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绿色植物层、第一级配土层、第一长丝土工布层、第一级配填料层、第一透水支撑板层、土工布层、排水板层、PVC穿孔透水排水管层、第二级配填料层。优选地,所述第一绿色植物层为耐涝植物层;和/或;所述第一级配土层包括营养土、沙、秸秆;和/或;所述第一级配填料层和所述第二级配填料层均包括碎石;和/或;所述第一透水支撑板为防腐木层或透水塑料板层;和/或;所述PVC穿孔透水排水管两侧的接口包裹透水土工布。优选地,所述低位花坛内从上到下设有第二绿色植物层、第二级配土层、第二长丝土工布层、第二透水支撑板层、第三级配填料层。优选地,所述第二绿色植物层为耐涝植物层;和/或;所述第二级配土层包括营养土、沙、秸秆;和/或;所述第三级配填料层包括碎石;和/或;所述第二透水支撑板为防腐木层或透水塑料板层。优选地,所述雨水桶通过一放空管与所述低位花坛直接连通,所述放空管的进水口位于所述雨水桶的底部,所述放空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低位花坛的上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雨水收集处理装置通过雨水管收集雨水,并将雨水储存在雨水桶中,雨水桶中的溢流管将雨水桶中的雨水输送至花坛中,通过收集的雨水来浇灌花坛,另外,雨水桶中储存的雨水还可以用于其他用处,这样设置不仅可以有效利用雨水,提高雨水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另外,雨水管可以铺着在墙壁表面,也可以根据建筑的要求设置外立管,雨水桶可以设置在建筑物的角落处,整个装置占用空间很小,且不会影响建筑物整体美观度,雨水桶结合花坛共同设置还可以美化居住环境。2、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雨水管出口端设置滤网可以初步过滤掉雨水中杂质,将雨水桶通过给水管与外部连通,从而利用雨水桶中收集的雨水清洗庭院、清洗地坪、洗车、浇灌其他位置的绿植或者作为其他用途,这样可以对收集的雨水进行更充分的利用。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花坛底部设置排水管,可以避免雨水量过大时,进入到花坛中的雨水过多,造成绿植过分灌溉,另外,当需要维修或者清洗雨水桶时,还可以通过该排空管放空雨水桶内的存储水。4、本专利技术在雨水桶的顶部设置开口,从而使雨水桶中的溢流管来不及排放的雨水从顶部溢流至花坛中,从而充分利用雨水,还可以避免雨水过多造成庭院内积水。5、本专利技术将花坛分为高低位花坛,通过高位花坛中过量的雨水来浇灌低位花坛,既可以有效利用雨水,还可以避免高位花坛中的绿植过分灌溉,另外,这样设置还可以有效利用空间,使整个装置更为美观。6、本专利技术对高低位花坛中的结构进行了特殊多层设置,当雨水量较小时,绿植可以通过收集的雨水的灌溉生长,当雨水量较大时,雨水经过高低位花坛后排出,高低位花坛中的多层结构会截留雨水中的污染物或杂质,排出较为洁净的雨水,这样设置可以有效降低雨水的年径流污染。7、本专利技术将雨水桶通过放空管与低位花坛直接连通,这样设置可以保证在雨水量较少时,低位花坛中的绿植可以得到足够的灌溉。附图说明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雨水管10,滤网11,雨水桶20,溢流管21,给水管22,放空管23,高位花坛30,第一绿色植物层31,第一级配土层32,第一长丝土工布层33,第一级配填料层34,第一透水支撑板层35,海绵体层36,排水板层37,PVC穿孔透水排水管层38,第二级配填料层39,低位花坛40,第二绿色植物层41,第二级配土层42,第二长丝土工布层43,第二透水支撑板层44,第三级配填料层45。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仅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本具体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包括:多个雨水管10,设置在建筑表面,雨水管10紧贴外墙边固定,用于收集雨水;雨水桶20,设置在雨水管10的出口下方,用于储存雨水管10收集的雨水,雨水桶20中设有溢流管21,溢流管21的进水口与雨水桶20的内部连通;花坛,设置在雨水桶20的一侧,与溢流管21的出水口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雨水管,设置在建筑表面,用于收集雨水;雨水桶,设置在所述雨水管的出口下方,用于储存所述雨水管收集的雨水,所述雨水桶中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进水口与所述雨水桶的内部连通;花坛,设置在所述雨水桶的一侧,与所述溢流管的出水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雨水管,设置在建筑表面,用于收集雨水;雨水桶,设置在所述雨水管的出口下方,用于储存所述雨水管收集的雨水,所述雨水桶中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进水口与所述雨水桶的内部连通;花坛,设置在所述雨水桶的一侧,与所述溢流管的出水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管的出口端设有滤网。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桶内设有给水管,所述给水管的出口与所述雨水桶的外部连通;和/或;所述雨水桶由S304不锈钢材料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坛的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外部排水系统或外部储水系统连通;和/或;所述雨水桶的顶部具有与所述花坛连通的开口,当雨水充满所述雨水桶时,雨水通过所述雨水桶顶部的开口溢流至所述花坛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花坛包括高位花坛和低位花坛,所述高位花坛设置在所述雨水桶的一侧,所述低位花坛位于所述高位花坛的一侧,且所述低位花坛低于所述高位花坛,所述高位花坛的底部设有与所述低位花坛连通的排水管。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层建筑雨水收集及净化花坛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位花坛内从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绿色植物层、第一级配土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蓉熊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