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射科上肢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8212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08: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射科上肢固定装置,包括检查床、固定座、第一固定套、伸缩杆、第二固定套、滑动杆、固定环、气垫圈、固定板、充气气囊、第一单向阀、气管,该放射科上肢固定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简单的操作,不仅能够对患儿手臂进行有效的约束固定,还避免了坚硬物体或约束带对患儿手臂造成伤害,对患儿起到保护作用,最终在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的同时,也实现了患儿的正常CT检测。

Upper arm fixing device for radiology depart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adiology upper limb fixing device, including check bed, a fixed seat, a first fixing sleeve, a telescopic rod, second fixing sleeve, a sliding rod, a fixing ring, air cushion ring, a fixed plate, an airbag, a first one-way valve, the trachea, the radiology upper limb fixing device, ingenious structure, function powerful, simple operation,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constraint on children with arm fixed, but also to avoid the harm to children with arm with hard objects or constraints, to protect the children, eventually reduce the medical staff labor intensity at the same time, also realized the normal children with CT de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射科上肢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放射科上肢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现临床放射科患儿在进行CT检查时,因儿童天性多动,上肢经常性肆意乱动,这样便影响了正常的CT检查,而目前传统的方式为医护人员通过外部约束带对儿童上肢进行约束,但该种方式,不仅极大的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负担,还因约束带容易对患儿手臂造成勒痕,从而给患儿身体造成伤害,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放射科上肢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放射科上肢固定装置,来解决目前患儿进行CT检查时,因上肢肆意乱动,影响CT检查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放射科上肢固定装置,包括检查床,还包括固定座、第一固定套、伸缩杆、第二固定套、滑动杆、固定环、气垫圈、固定板、充气气囊、第一单向阀、气管,所述的固定座位于检查床右侧上端,所述的固定座与检测床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固定套位于固定座前后两端,所述的第一固定套与固定座焊接相连,所述的伸缩杆贯穿第一固定套,所述的伸缩杆与第一固定套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固定套位于伸缩杆顶部,所述的第二固定套与伸缩杆焊接相连,所述的滑动杆贯穿第二固定套,所述的滑动杆与第二固定套滑动相连,所述的固定环位于滑动杆一端,所述的固定环与滑动杆焊接相连,所述的气垫圈位于固定环内壁,所述的气垫圈与固定环胶水相连,所述的固定板位于固定座右侧中端,所述的固定板与固定座螺纹相连,所述的充气气囊位于固定板顶部,所述的充气气囊与固定板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单向阀位于充气气囊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一单向阀与充气气囊螺纹相连,所述的气管位于第一单向阀顶部,所述的气管一端与第一单向阀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气管另一端与气垫圈胶水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座顶部左侧还设有软垫,所述的软垫与固定座胶水相连。进一步,所述的第一固定套中端还贯穿有第一螺杆,所述的第一螺杆与第一固定套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第二固定套右侧还贯穿有第二螺杆,所述的第二螺杆与第二固定套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气垫圈右侧上端还设有密封塞,所述的密封塞与气垫圈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充气气囊右侧下端还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的第二单向阀与充气气囊螺纹相连。进一步,所述的第二单向阀右侧还设有进气管,所述的进气管与第二单向阀螺纹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放射科上肢固定装置,当患儿进行CT检查时,身体先平躺检查床,使自身头部处于软垫上方,然后根据患儿身材体型,医护人员先通过旋转第一螺杆,使第一螺杆从第一固定套内旋出,即第一螺杆对伸缩杆夹持力消失,使伸缩杆处于活动状态,再将伸缩杆顺着第一固定套进行上下滑动,当固定环达到所需高度后,便可将第一螺杆旋入第一固定套,即使第一螺杆对伸缩杆进行夹持,从而实现了伸缩杆的固定,然后医护人员将第二螺杆从第二固定套内旋转而出,即第二螺杆对滑动杆夹持力消失,即使滑动杆处于活动状态,再将滑动杆顺着第二固定套进行前后滑动,即使固定环位置与患儿两臂间距保持一致,然后便可将第二螺杆旋入第二固定套,通过第二螺杆的作用对滑动杆进行夹持,即实现了滑动杆的固定,此时通过上述方式,最终使得固定环位置达到患儿手臂放置所需位置,此时患儿便可将自身双臂插入固定环内,即使手臂与气垫圈贴合,然后医护人员便可按压充气气囊,使充气气囊内部气体通过气管进入到气垫圈内,即使得气垫圈膨胀,此时通过气垫圈膨胀的作用,对患儿手臂进行软夹持固定,从而在实现对患儿手臂约束固定的同时,也避免坚硬物体触碰患儿手臂,对患儿起到保护作用,然后医护人员便可对患儿进行正常CT检查,当CT检查完毕后,医护人员便可将密封塞从气垫圈上旋转而出,即使气垫圈处于打开状态,此时气垫圈内部气体便会排出,即实现了气垫圈的收缩,此时患儿将手臂从气垫圈内取出即可,该放射科上肢固定装置,结构巧妙,功能强大,通过简单的操作,不仅能够对患儿手臂进行有效的约束固定,还避免了坚硬物体或约束带对患儿手臂造成伤害,对患儿起到保护作用,最终在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的同时,也实现了患儿的正常CT检测,同时,软垫材质为海绵,具备良好的弹性效果以及柔软性,使其与患儿身体软接触,提高了患者使用的舒适性,第一单向阀是为了避免气垫圈内部气体通过气管回流到充气气囊,第二单向阀是为了避免充气气囊内部气体从进气管排出到外界,固定板是为了对充气气囊进行放置。附图说明图1是放射科上肢固定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放射科上肢固定装置的侧视图;图3是固定座局部放大剖视图。检查床1、固定座2、第一固定套3、伸缩杆4、第二固定套5、滑动杆6、固定环7、气垫圈8、固定板9、充气气囊10、第一单向阀11、气管12、软垫201、第一螺杆301、第二螺杆501、密封塞801、第二单向阀1001、进气管100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放射科上肢固定装置,包括检查床1、固定座2、第一固定套3、伸缩杆4、第二固定套5、滑动杆6、固定环7、气垫圈8、固定板9、充气气囊10、第一单向阀11、气管12,所述的固定座2位于检查床1右侧上端,所述的固定座2与检测床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固定套3位于固定座2前后两端,所述的第一固定套3与固定座2焊接相连,所述的伸缩杆4贯穿第一固定套3,所述的伸缩杆4与第一固定套3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固定套5位于伸缩杆4顶部,所述的第二固定套5与伸缩杆4焊接相连,所述的滑动杆6贯穿第二固定套5,所述的滑动杆6与第二固定套5滑动相连,所述的固定环7位于滑动杆6一端,所述的固定环7与滑动杆6焊接相连,所述的气垫圈8位于固定环7内壁,所述的气垫圈8与固定环7胶水相连,所述的固定板9位于固定座2右侧中端,所述的固定板9与固定座2螺纹相连,所述的充气气囊10位于固定板9顶部,所述的充气气囊10与固定板9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单向阀11位于充气气囊10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一单向阀11与充气气囊10螺纹相连,所述的气管12位于第一单向阀11顶部,所述的气管12一端与第一单向阀11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气管12另一端与气垫圈8胶水相连,所述的固定座2顶部左侧还设有软垫201,所述的软垫201与固定座2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固定套3中端还贯穿有第一螺杆301,所述的第一螺杆301与第一固定套3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固定套5右侧还贯穿有第二螺杆502,所述的第二螺杆502与第二固定套5螺纹相连,所述的气垫圈8右侧上端还设有密封塞801,所述的密封塞801与气垫圈8螺纹相连,所述的充气气囊10右侧下端还设有第二单向阀1001,所述的第二单向阀1001与充气气囊10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单向阀1001右侧还设有进气管1002,所述的进气管1002与第二单向阀1001螺纹相连。该放射科上肢固定装置,当患儿进行CT检查时,身体先平躺检查床1,使自身头部处于软垫201上方,然后根据患儿身材体型,医护人员先通过旋转第一螺杆301,使第一螺杆301从第一固定套3内旋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放射科上肢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射科上肢固定装置,包括检查床,其特征在还包括固定座、第一固定套、伸缩杆、第二固定套、滑动杆、固定环、气垫圈、固定板、充气气囊、第一单向阀、气管,所述的固定座位于检查床右侧上端,所述的固定座与检测床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固定套位于固定座前后两端,所述的第一固定套与固定座焊接相连,所述的伸缩杆贯穿第一固定套,所述的伸缩杆与第一固定套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固定套位于伸缩杆顶部,所述的第二固定套与伸缩杆焊接相连,所述的滑动杆贯穿第二固定套,所述的滑动杆与第二固定套滑动相连,所述的固定环位于滑动杆一端,所述的固定环与滑动杆焊接相连,所述的气垫圈位于固定环内壁,所述的气垫圈与固定环胶水相连,所述的固定板位于固定座右侧中端,所述的固定板与固定座螺纹相连,所述的充气气囊位于固定板顶部,所述的充气气囊与固定板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单向阀位于充气气囊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一单向阀与充气气囊螺纹相连,所述的气管位于第一单向阀顶部,所述的气管一端与第一单向阀螺纹相连,且所述的气管另一端与气垫圈胶水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射科上肢固定装置,包括检查床,其特征在还包括固定座、第一固定套、伸缩杆、第二固定套、滑动杆、固定环、气垫圈、固定板、充气气囊、第一单向阀、气管,所述的固定座位于检查床右侧上端,所述的固定座与检测床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固定套位于固定座前后两端,所述的第一固定套与固定座焊接相连,所述的伸缩杆贯穿第一固定套,所述的伸缩杆与第一固定套滑动相连,所述的第二固定套位于伸缩杆顶部,所述的第二固定套与伸缩杆焊接相连,所述的滑动杆贯穿第二固定套,所述的滑动杆与第二固定套滑动相连,所述的固定环位于滑动杆一端,所述的固定环与滑动杆焊接相连,所述的气垫圈位于固定环内壁,所述的气垫圈与固定环胶水相连,所述的固定板位于固定座右侧中端,所述的固定板与固定座螺纹相连,所述的充气气囊位于固定板顶部,所述的充气气囊与固定板胶水相连,所述的第一单向阀位于充气气囊左侧上端,所述的第一单向阀与充气气囊螺纹相连,所述的气管位于第一单向阀顶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娅郑敏文李娟王莹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