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空气净化能力的智能3D打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8170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0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空气净化能力的智能3D打印设备,包括横梁、立柱、底座、打印机构、进料机构、净化机构和中控机构,净化机构包括壳体、净化组件和气泵,净化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预过滤网层、甲醛过滤网层、过敏原过滤网层、活性炭过滤网层和HEPA过滤网层,工作电源模块包括工作电源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集成电路的型号为LT1074,该具有空气净化能力的智能3D打印设备中,通过净化组件中的各过滤层对密闭空间内部的有害气体进行可靠过滤,从而提高了3D打印设备的可靠性;在工作电源电路中,能够实现两路正负极性的电源输出,同时还具有反馈检测的功能,进一步提高了电源电路输出的稳定,提高了3D打印设备工作的可靠性。

An intelligent 3D printing device with air cleaning capabilit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3D printing equipment with air purification ability, including beam, column, a base, a printing mechanism, feeding mechanism, control mechanism and purification, purification, purification mechanism includes a housing assembly and the air pump, purification assembly comprises a pre filter layer, filter layer, formaldehyde allergen the filter layer, activated carbon filter layer and HEPA filter layer, power supply module includes a power supply circuit, the power supply circuit comprises an integrated circuit, integrated circuit type LT1074, intelligent 3D printing equipment with the air purification ability, reliable filtration purification by the filter layer component in the harmful gases the confined space inside, thus improving the reliability of 3D printing equipment; in the power supply circuit, can achieve two polarity output power supply with The utility model also has the function of feedback detection, further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the output of the power circuit and improves the reliability of the work of the 3D prin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能力的智能3D打印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3D打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空气净化能力的智能3D打印设备。
技术介绍
3D打印机(3DPrinters)简称(3DP)是一位名为恩里科·迪尼(EnricoDini)的专利技术家设计的一种神奇的打印机,它不仅可以“打印”一幢完整的建筑,甚至可以在航天飞船中给宇航员打印任何所需的物品的形状。2016年2月3日讯,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3D打印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林文雄课题组在国内首次突破了可连续打印的三维物体快速成型关键技术,并开发出了一款超级快速的连续打印的数字投影(DLP)3D打印机。该3D打印机的速度达到了创记录的600mm/s,可以在短短6分钟内,从树脂槽中“拉”出一个高度为60mm的三维物体,而同样物体采用传统的立体光固化成型工艺(SLA)来打印则需要约10个小时,速度提高了足足有100倍!3D打印实现太空工业化。在现有的3D打印设备中,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内部的料丝加热以后、产品在打印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但是由于缺少适当的空气净化机构,往往都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这样就会污染到周围的空气,给周围的工作人员带来的危害;不仅如此,在设备运行的时候,内部的工作电源电路都是采用了常规的稳压三极管,比如7805等,这些都是仅仅只能输出单一的工作电源,在需要输出多路或者正负极性的电压的时候,无法实现,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空气净化能力的智能3D打印设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空气净化能力的智能3D打印设备,包括横梁、立柱、底座、打印机构、进料机构、净化机构和中控机构,所述横梁通过立柱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立柱、底座和横梁之间形成了密闭空间,所述打印机构设置在横梁的下方且位于底座的上方,所述进料机构设置在横梁的上方且与打印机构连通,所述净化机构设置在横梁的上方且与密闭空间的内部连通,所述中控机构设置在立柱的一侧,所述打印机构、进料机构和净化机构均与中控机构电连接;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壳体、净化组件和气泵,所述气泵和净化组件均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气泵与密闭空间的内部连通,所述气泵通过净化组件与壳体的外部连通,所述净化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预过滤网层、甲醛过滤网层、过敏原过滤网层、活性炭过滤网层和HEPA过滤网层;其中,气泵对密闭空间内部的有害气体进行抽取,随后经过净化组件进行空气净化,再从壳体排出,从而防止了对于空气的污染,提高了3D打印设备的可靠性。其中,预过滤网层,内部设有预过滤网,可以有效清除掉大颗的灰尘和霉菌毛发,并起到保护其它过滤网的作用;甲醛过滤网层,内部设有甲醛过滤网,起到过滤、吸附空气中甲醛的作用;过敏原过滤网层,内部设有过敏原过滤网,过滤掉空气中的灰尘等过敏源;活性炭过滤网层,内部设有活性炭过滤网,用于除掉空气中的异味;HEPA过滤网层,内部设有HEPA过滤网,HEPA由非常细小的有机纤维交织而成,对微粒的捕捉能力较强,孔径微小,吸附容量大,净化效率高,并具备吸水性,针对0.3微米的粒子净化率为99.97%。所述中控机构包括面板和设置在面板内部的中控组件,所述中控组件包括中央控制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的加热控制模块、电机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气泵控制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按键控制模块、状态指示模块和工作电源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为PLC,所述气泵与气泵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工作电源模块包括工作电源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LT1074,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五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且外接9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三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一端分别与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四端通过第一电感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四端通过第三电容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四端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第七电容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第四电容、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分别与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第四电容、第二电阻和第五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第二电容、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第二电感和第六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其中,中央控制模块,用来对3D打印设备进行智能化控制的模块,在这里,中央控制模块是PLC,也能够是单片机,实现了对3D打印设备中的各个模块进行智能化控制,提高了3D打印设备的智能化;加热控制模块,用来进行加热控制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加热丝进行控制,从而实现能够进入的原料进行加热,输送到打印喷头中进行打印;电机控制模块,用来进行电机控制的模块,在这里,控制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实现了对打印喷头进行位置的调节,从而能够进行可靠打印;无线通讯模块,用来实现无线通讯的模块,在这里,通过与外部通讯终端进行远程无线数据传输,实现了对3D打印设备的信息进行远程监控,实现了3D打印设备的智能化;气泵控制模块,用来进行气泵控制的模块,在这里,对气泵进行智能化控制,从而实现对密闭空间内部的有害气体进行抽取;显示控制模块,用来实现显示控制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显示界面进行控制,能够对3D打印设备的工作信息进行实时显示,提高了3D打印设备的实用性;按键控制模块,用来进行按键控制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控制按键的操控信息进行采集,从而能够对3D打印设备进行实施现场操控,提高了3D打印设备的可操作性;状态指示模块,用来实现状态指示的模块,在这里,通过对状态指示灯的亮暗控制,能够对3D打印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显示,提高了其实用性;工作电源模块,用来提供稳定电源电压的模块,在这里,用来给3D打印设备内部的各个模块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提高了3D打印设备的可靠性。其中,在工作电源电路中,集成电路的型号为LT1074,外围加入了两个电感(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第三电容,组成了一个单输入宽范围变化的电压变为±15V双输出电源。同时经过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对输出电压进行取样,再经过集成电路的第一端对取样电压进行采集,从而实现了对输出电压的实时监控,进一步实现了电源的稳定性,提高了3D打印设备工作的可靠性。具体的,所述面板上还设有显示界面、控制按键和若干状态指示灯,所述显示界面与显示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按键与按键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状态指示灯与状态指示模块电连接。其中,显示界面,用来对设备的工作信息进行实时显示;控制按键,便于工作人员或者用户对设备进行实施操控;状态指示灯,能够对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显示。具体的,所述面板的内部还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工作电源模块电连接。具体的,所述打印机构包括纵向移动组件、横向移动组件和打印组件,所述纵向移动组件设置在横梁的下端面且通过横向移动组件与打印组件传动连接。具体的,所述纵向移动组件包括两个纵向移动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能力的智能3D打印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能力的智能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立柱、底座、打印机构、进料机构、净化机构和中控机构,所述横梁通过立柱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立柱、底座和横梁之间形成了密闭空间,所述打印机构设置在横梁的下方且位于底座的上方,所述进料机构设置在横梁的上方且与打印机构连通,所述净化机构设置在横梁的上方且与密闭空间的内部连通,所述中控机构设置在立柱的一侧,所述打印机构、进料机构和净化机构均与中控机构电连接;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壳体、净化组件和气泵,所述气泵和净化组件均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气泵与密闭空间的内部连通,所述气泵通过净化组件与壳体的外部连通,所述净化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预过滤网层、甲醛过滤网层、过敏原过滤网层、活性炭过滤网层和HEPA过滤网层;所述中控机构包括面板和设置在面板内部的中控组件,所述中控组件包括中央控制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的加热控制模块、电机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气泵控制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按键控制模块、状态指示模块和工作电源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为PLC,所述气泵与气泵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工作电源模块包括工作电源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LT1074,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五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且外接9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三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一端分别与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四端通过第一电感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四端通过第三电容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四端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第七电容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第四电容、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分别与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第四电容、第二电阻和第五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第二电容、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第二电感和第六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空气净化能力的智能3D打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立柱、底座、打印机构、进料机构、净化机构和中控机构,所述横梁通过立柱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立柱、底座和横梁之间形成了密闭空间,所述打印机构设置在横梁的下方且位于底座的上方,所述进料机构设置在横梁的上方且与打印机构连通,所述净化机构设置在横梁的上方且与密闭空间的内部连通,所述中控机构设置在立柱的一侧,所述打印机构、进料机构和净化机构均与中控机构电连接;所述净化机构包括壳体、净化组件和气泵,所述气泵和净化组件均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所述气泵与密闭空间的内部连通,所述气泵通过净化组件与壳体的外部连通,所述净化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预过滤网层、甲醛过滤网层、过敏原过滤网层、活性炭过滤网层和HEPA过滤网层;所述中控机构包括面板和设置在面板内部的中控组件,所述中控组件包括中央控制模块、与中央控制模块连接的加热控制模块、电机控制模块、无线通讯模块、气泵控制模块、显示控制模块、按键控制模块、状态指示模块和工作电源模块,所述中央控制模块为PLC,所述气泵与气泵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工作电源模块包括工作电源电路,所述工作电源电路包括集成电路、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集成电路的型号为LT1074,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五端通过第一电容接地且外接9V直流电压电源,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三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二端通过第一电阻和第二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一端分别与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四端通过第一电感接地,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四端通过第三电容与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集成电路的第四端与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通过第七电容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第四电容、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分别与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第四电容、第二电阻和第五电容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通过第二电容、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组成的串联电路接地,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鸣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智德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