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80258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08:07
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提高分流效果。该方法包括:通信系统中的处理中心确定该通信系统包括的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确定通过该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中的第一接入端设备访问目标业务的用户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位置;根据该用户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位置和该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中的第二接入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确定该用户设备能够通过该第二接入端设备访问第一目标业务,其中,该第一接入端设备的通信制式与该第二接入端设备的通信制式相异,或该第一接入端设备使用的载频与该第二接入端设备使用的载频相异;向该用户设备发送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通过该第二接入端设备访问该第一目标业务的第一指示信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无线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增长,无线通信网络中的数据量激增,加速了对带宽的需求。网络运营商为了缓解移动蜂窝网络的拥塞,需要部署更多的基站来提高网络容量,但这势必会增加投资成本与维护成本。为了解决这一矛盾,越来越多的网络运营商选择了移动数据分流的方式,将移动网络中的部分数据分流到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LocalAreaNetwork)。目前,在某些标准中已支持通过无线局域网(WLAN,WirelessLocalAreaNetwork)为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MTS,UniversalMobileTelecommunicationSystem)或长期演进网络(LTE,LongTermEvolved)网络进行分流的方案,将业务数据分为两路,一路通过原有路径,即UMTS/LTE发送到用户设备,另一路则通过WLAN发送到用户设备。但是,该现有技术只能做到UMTS+WLAN或者LTE+WLAN的分流方式,分流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能够提高分流效果。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信系统中的处理中心确定该通信系统包括的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确定通过该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中的第一接入端设备访问目标业务的用户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位置;根据该用户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位置和该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中的第二接入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确定该用户设备能够通过该第二接入端设备访问第一目标业务,其中,该第一接入端设备的通信制式与该第二接入端设备的通信制式相异,或该第一接入端设备使用的载频与该第二接入端设备使用的载频相异;向该用户设备发送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通过该第二接入端设备访问该第一目标业务的第一指示信息。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该第一接入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接入端设备当前的通信状态;以及该根据该用户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位置和该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中的第二接入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确定该用户设备能够通过该第二接入端设备访问第一目标业务,包括:根据该用户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位置、该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中的第二接入端设备的覆盖范围和该第二指示信息,确定该用户设备能够通过该第二接入端设备访问第一目标业务。结合第一方面和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该第一接入端设备当前针对该目标业务的下行缓存状态、该第一接入端设备当前针对该目标业务的资源分配、该第一接入端设备当前的负载率和该用户设备当前的信号干扰噪声比。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和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该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当前的通信状态;以及该根据该用户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位置和该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中的第二接入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确定该用户设备能够通过该第二接入端设备访问第一目标业务,包括:根据该用户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位置、该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中的第二接入端设备的覆盖范围和该第三指示信息,确定该用户设备能够通过该第二接入端设备访问第一目标业务。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和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该用户设备当前针对该目标业务的上行缓存状态、该用户设备当前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该用户设备当前的信号干扰噪声比、该用户设备当前的信道质量、该用户设备能够支持的通信制式和该用户设备当前的剩余电量。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和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接收该第二接入端设备发送的第四指示信息,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二接入端设备当前的通信状态;以及该根据该用户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位置和该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中的第二接入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确定该用户设备能够通过该第二接入端设备访问第一目标业务,包括:根据该用户设备在该通信系统中的位置、该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中的第二接入端设备的覆盖范围和该第四指示信息,确定该用户设备能够通过该第二接入端设备访问第一目标业务。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和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该第二接入端设备当前的资源分配、该第二接入端设备当前的负载率。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和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二接入端设备能够通过第一网关设备的至少两个端口中的任一接口接入互联网络,以及该方法还包括:确定该至少两个端口的通信能力;接收该第一网关设备发送的第五指示信息,该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至少两个端口当前的通信状态;根据该至少两个端口的通信能力和该第五指示信息,从该至少两个端口中确定第一端口;向该第二接入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该第一端口的第六指示信息,以便于该第二接入端设备通过该第一端口传输该第一目标业务。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和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该至少两个端口当前的链路状态、该至少两个端口当前的负载率。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和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二接入端设备能够经由至少两个第二网关设备中的任一网关设备接入互联网,以及该方法还包括:确定该至少两个第二网关设备的端口的通信能力;接收该至少两个第二网关设备发送的第七指示信息,该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至少两个第二网关设备的端口当前的通信状态;根据该至少两个第二网关设备的端口的通信能力和该第七指示信息,从该至少两个第二网关设备中确定目标第二网关设备;向该第二接入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该目标第二网关设备的第八指示信息,以便于该第二接入端设备经由该目标第二网关设备传输该第一目标业务。结合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第八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和第九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该第二网关设备的端口当前的链路状态、该第二网关设备的端口当前的负载率。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接收处理中心发送的用于指示该用户设备通过该第二接入端设备访问该第一目标业务的第一指示信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无线通信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通信系统中的处理中心确定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的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确定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中的第一接入端设备访问目标业务的用户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位置;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位置和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中的第二接入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确定所述用户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访问第一目标业务,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通过同一网关设备接入互联网,所述第一接入端设备的通信制式与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的通信制式相异,或所述第一接入端设备使用的载频与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使用的载频相异;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访问所述第一目标业务的第一指示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通信系统中的处理中心确定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的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确定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中的第一接入端设备访问目标业务的用户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位置;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位置和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中的第二接入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确定所述用户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访问第一目标业务,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通过同一网关设备接入互联网,所述第一接入端设备的通信制式与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的通信制式相异,或所述第一接入端设备使用的载频与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使用的载频相异;向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访问所述第一目标业务的第一指示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接入端设备发送的第二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接入端设备当前的通信状态;以及所述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位置和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中的第二接入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确定所述用户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访问第一目标业务,包括: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位置、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中的第二接入端设备的覆盖范围和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访问第一目标业务。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接入端设备当前针对所述目标业务的下行缓存状态、所述第一接入端设备当前针对所述目标业务的资源分配、所述第一接入端设备当前的负载率和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信号干扰噪声比。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用户设备发送的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通信状态;以及所述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位置和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中的第二接入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确定所述用户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访问第一目标业务,包括: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位置、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中的第二接入端设备的覆盖范围和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访问第一目标业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用户设备当前针对所述目标业务的上行缓存状态、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信号干扰噪声比、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信道质量、所述用户设备能够支持的通信制式和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剩余电量。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发送的第四指示信息,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当前的通信状态;以及所述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位置和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中的第二接入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确定所述用户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访问第一目标业务,包括: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位置、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中的第二接入端设备的覆盖范围和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访问第一目标业务。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当前的资源分配、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当前的负载率。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能够通过第一网关设备的至少两个端口中的任一接口接入互联网络,以及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端口的通信能力;接收所述第一网关设备发送的第五指示信息,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端口当前的通信状态;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端口的通信能力和所述第五指示信息,从所述至少两个端口中确定第一端口;向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端口的第六指示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通过所述第一端口传输所述第一目标业务。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至少两个端口当前的链路状态、所述至少两个端口当前的负载率。10.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能够经由至少两个第二网关设备中的任一网关设备接入互联网,以及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网关设备的端口的通信能力;接收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网关设备发送的第七指示信息,所述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网关设备的端口当前的通信状态;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网关设备的端口的通信能力和所述第七指示信息,从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网关设备中确定目标第二网关设备;向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所述目标第二网关设备的第八指示信息,以便于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经由所述目标第二网关设备传输所述第一目标业务。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二网关设备的端口当前的链路状态、所述第二网关设备的端口当前的负载率。12.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设备接收处理中心发送的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通过第二接入端设备访问第一目标业务的第一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用户设备通过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中的第一接入端设备访问目标业务,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是所述处理中心在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的覆盖范围和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确定所述用户设备能够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中的第二接入端设备访问第一目标业务后发送的,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通过同一网关设备接入互联网,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的通信制式相异,或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所使用的载频相异;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访问所述第一目标业务。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处理中心发送第九指示信息,所述第九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位置,以便于所述处理中心根据所述第九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位置。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处理中心发送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通信状态,以便于所述处理中心根据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的覆盖范围、所述用户设备的位置和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访问所述第一目标业务。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用户设备当前针对所述目标业务的上行缓存状态、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信号干扰噪声比、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信道质量、所述用户设备能够支持的通信制式和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剩余电量。16.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通信系统中的第三接入端设备向处理中心发送第十指示信息,所述第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接入端设备当前的通信状态,以便于所述处理中心根据用户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位置、所述第三接入端设备或所述通信系统中的第四接入端设备的覆盖范围和所述第十指示信息控制所述用户设备对目标业务的访问,其中,所述第三接入端设备与所述第四接入端设备的通信制式相异,或所述第三接入端设备与所述第四接入端设备所使用的载频相异;所述第三接入端设备和第四接入设备通过同一网关设备接入互联网。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三接入端设备访问目标业务,则所述第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第三接入端设备当前针对所述目标业务的下行缓存状态、所述第三接入端设备当前针对所述目标业务的资源分配、所述第三接入端设备当前的负载率和所述用户设备当前的信号干扰噪声比;如果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三接入端设备访问目标业务,则所述第十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三接入端设备当前的负载率。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四接入端设备访问目标业务,所述第三接入端设备通过第一网关设备的至少两个端口接入互联网络,以及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处理中心发送的用于指示第一端口的第六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第一端口是所述处理中心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端口的通信能力和所述第一网关设备的端口当前的通信状态确定的;根据所述第六指示信息,通过所述第一端口传输所述目标业务。19.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设备通过所述第四接入端设备访问目标业务,所述第三接入端设备能够经由至少两个第二网关设备中的任一网关设备接入互联网络,以及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处理中心发送的用于指示目标第二网关设备的第八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第二网关设备是所述处理中心根据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网关设备的端口的通信能力和所述至少两个第二网关设备的端口当前的通信状态确定的;根据所述第八指示信息,经由所述目标第二网关设备传输所述目标业务。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口当前的通信状态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端口当前的链路状态、所述端口当前的负载率。21.一种无线通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通信系统中的网关设备向处理中心发送第十一指示信息,所述第十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网关设备的端口当前的通信状态,以便于所述处理中心根据通过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的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中的第一接入端设备访问目标业务的用户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位置、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中的第二接入端设备的覆盖范围、所述网关设备的端口能力和所述第十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用户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经由所述网关设备访问第一目标业务,其中,所述第一接入端设备和第二接入端设备均通过所述网关设备接入互联网,所述第二接入端设备通过所述网关设备接入互联网络,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的通信制式相异,或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所使用的载频相异。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一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网关设备的端口当前的链路状态,所述网关设备的端口当前的负载率。23.一种无线通信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处理单元,用于使通信系统中的处理中心确定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的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用于确定通过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中的第一接入端设备访问目标业务的用户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位置;用于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在所述通信系统中的位置和所述至少两个接入端设备中的第二接入端设备的覆盖范围,确定所述用户设备能够通过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建伟陈卫民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