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济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秸秆还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8016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12 08: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秸秆还田机,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秸秆还田机在工作时效率低,不容易更换刀具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机架、机壳、用于传递动力的传动装置、用于粉碎秸秆的工作装置和悬挂连接件。所述机壳与所述悬挂连接件铰接,所述悬挂连接件与拖拉机车尾连接。所述机架包括压棍、两个压辊连接架;所述机壳包括两个机壳侧板以及机壳上盖;所述用于传递动力的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变速箱、输出轴和大皮带轮;所述用于粉碎秸秆的工作装置包括小皮带轮、主动轴、刀具固定盘、Y型还田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成本低,其粉碎效果好,工作稳定性高。

Straw return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raw returning machine,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e,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straw returning machine has low efficiency and is difficult to replace a cutter when working.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frame, a casing, a transmission device used for transmitting power, a working device used for crushing straw and a hanging connecting piece. The casing is hinged with the suspension connecting piece, and the suspension connecting pie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ail of the tractor. The machine frame comprises a press roller, the two roller connecting frame; the shell comprises two side plates and a cover casing; the transmission device for power transmission includes a transmission shaft, a gear box, an output shaft and a belt wheel; the working device for crushing straw comprises a small belt pulley, active the cutter shaft, a fixed disk, type Y blade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rtful design and low cost, and the grinding effect is good and the work stability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还田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玉米秸秆还田机。
技术介绍
随着新型的农业生产耕作模式的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机得到了广泛应用,其结构不断被完善,但是目前秸秆还田机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如其工作效率低、换刀时,装拆不方便,严重阻碍了秸秆还田机的推广。为了改善这些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秸秆还田机,其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当还田刀受损时,更换还田刀十分方便,节省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技术方案为:一种秸秆还田机,包括机架、机壳、用于传递动力的传动装置、用于粉碎秸秆的工作装置和悬挂连接件。所述机壳与所述悬挂连接件铰接,所述悬挂连接件与拖拉机车尾连接。所述机架包括压棍、两个压辊连接架;所述机壳包括机壳的两侧板以及机壳上盖;所述用于传递动力的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变速箱、输出轴和大皮带轮;所述用于粉碎秸秆的工作装置包括小皮带轮、主动轴、刀具固定盘、Y型还田刀。所述压辊与所述压辊连接架连接,所述两个压辊连接架与所述机壳的两侧板连接,所述机壳的两侧板与所述机壳上盖连接,所述机壳上盖上安装有所述变速箱。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变速箱连接,所述变速箱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大皮带轮连接。所述小皮带轮与所述主动轴连接,所述主动轴上设置多个所述刀具固定盘,所述Y型还田刀与所述刀具固定盘连接。优选的,所述传动轴通过万向节连接拖拉机车尾的输出轴。优选的,在所述主动轴上所述刀具固定盘之间设有轴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一种秸秆还田机,粉碎秸秆的工作装置中一个主动轴上安装多个刀具固定盘,每两个还田刀固定盘可以安装四把Y型还田刀,Y型还田刀的数目多,工作效率高,且当Y型还田刀磨损时,可以有针对性的跟换磨损的Y型还田刀,不用将所有的Y型还田刀拆卸。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巧妙、成本低,能有效提高秸秆还田机的工作效率,方便跟换还田刀。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秸秆还田机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秸秆还田机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动轴上的左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主动轴上的正视示意图;图中:1-压辊连接架;2-压辊;3-机壳侧板;4-小皮带轮;5-大皮带轮;6-螺栓;7-输出轴;8-轴套;9-变速箱;10-传动轴;11-悬挂连接件;12-机壳上盖;13-Y型还田刀;14-刀具固定盘;15-主动轴。具体实施方式参照说明书附图1至附图4对本技术的一种秸秆还田机作以下详细地说明。一种秸秆还田机,包括机架、机壳、用于传递动力的传动装置和用于粉碎秸秆的工作装置、悬挂连接件11。所述机壳与所述悬挂连接件11铰接,所述悬挂连接件11与拖拉机车尾连接。所述机架包括压棍2、两个压辊连接架1;所述机壳包括两个机壳侧板3以及机壳上盖12;所述用于传递动力的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10、变速箱9、输出轴7和大皮带轮5;所述用于粉碎秸秆的工作装置包括小皮带轮4、主动轴15、刀具固定盘14、Y型还田刀13。所述压辊2与所述压辊连接架1连接,所述两个压辊连接架1与所述两个机壳侧板3连接,所述机壳侧板3与所述机壳上盖12连接,所述机壳上盖12上安装有所述变速箱9所述传动轴10与所述变速箱9连接,所述变速箱9与所述输出轴7连接,所述输出轴7与所述大皮带轮5连接。所述小皮带轮4与所述主动轴15连接,所述主动轴15上设置多个所述刀具固定盘14,所述Y型还田刀13与所述刀具固定盘14连接。优选的,所述传动轴10通过万向节连接拖拉机车尾的输出轴。优选的,在所述主动轴15上所述刀具固定盘14之间设有轴套。工作时,传动轴10通过万向节连接拖拉机车尾的输出轴,传递动力转动变速箱9,变速箱9带动输出轴7转动,输出轴7上的大皮带轮5也会转动,通过皮带传动,将动力传递给主动轴上15的小皮带轮4,主动轴15高速旋转。刀具固定盘14之间设有轴套,将刀具固定盘14固定在主动轴15上,通过螺栓6将四把Y型还田刀13固定在两个刀具固定盘14之间。所以在主动轴15高速旋转时,Y型还田刀13同样高速旋转,从而达到将秸秆打碎还田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秸秆还田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秸秆还田机,包括机架、机壳、用于传递动力的传动装置、用于粉碎秸秆的工作装置和悬挂连接件;所述机壳与所述悬挂连接件铰接,所述悬挂连接件与拖拉机车尾连接;所述机架包括压棍、两个压辊连接架;所述机壳包括两个机壳侧板以及机壳上盖;所述用于传递动力的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变速箱、输出轴和大皮带轮;所述用于粉碎秸秆的工作装置包括小皮带轮、主动轴、刀具固定盘、Y型还田刀;所述压辊与所述压辊连接架连接,所述两个压辊连接架与所述两个机壳侧板连接,所述机壳侧板与所述机壳上盖连接,所述机壳上盖上安装有所述变速箱;所述传动轴与所述变速箱连接,所述变速箱与所述输出轴连接,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大皮带轮连接;所述小皮带轮与所述主动轴连接,所述主动轴上设置多个所述刀具固定盘,所述Y型还田刀与所述刀具固定盘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还田机,包括机架、机壳、用于传递动力的传动装置、用于粉碎秸秆的工作装置和悬挂连接件;所述机壳与所述悬挂连接件铰接,所述悬挂连接件与拖拉机车尾连接;所述机架包括压棍、两个压辊连接架;所述机壳包括两个机壳侧板以及机壳上盖;所述用于传递动力的传动装置包括传动轴、变速箱、输出轴和大皮带轮;所述用于粉碎秸秆的工作装置包括小皮带轮、主动轴、刀具固定盘、Y型还田刀;所述压辊与所述压辊连接架连接,所述两个压辊连接架与所述两个机壳侧板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智祥曹树坤曹翀宋翔文申昊马令然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