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流装置及具备该节流装置的冷冻循环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7872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6:23
在节流装置中,导管(18)在靠近管主体(10)的一端(10E1)的端部具有弹簧座部(12),在靠近管主体(10)的另一端(10E2)的端部具有限位部件(22),在弹簧座部(12)与限位部件(22)之间具有针部件(20),在朝向限位部件(22)延伸的针部件(20)的尖细部(20P)的最前端部形成有具有比其圆柱部附近的直径大且比直径φ(D1)稍小的直径φ(D2)的大径部(20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节流装置及具备该节流装置的冷冻循环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节流装置及具备该节流装置的冷冻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在空调装置中的冷冻循环系统中,提出了代替作为节流装置的毛细管而具备差压式的节流装置。差压式的节流装置为了使压缩机根据外界温度而效率良好地动作,最佳地控制冷凝器出口与蒸发器入口之间的制冷剂的压力,并且在能够改变压缩机的转速的冷冻循环系统中,也从节能化的观点出发,最佳地控制与压缩机的转速对应的制冷剂的压力。节流装置例如在导入制冷剂的一端接合于与冷凝器连接的一次侧配管,在排出制冷剂的另一端接合于与蒸发器连接的二次侧配管。例如,如专利文献1所述,差压式的节流装置具备在与制冷剂的通路连接的阀体的内侧固定的筒状的外壳。该外壳具有制冷剂入口及制冷剂出口。外壳在制冷剂入口具有与阀孔及固定节流孔连通的过滤器。固定节流孔经由外壳的外周部与阀体的内周部之间而与制冷剂出口及阀体的下游侧出口连通。由此,即使在后述的阀芯落座于阀座而阀孔为闭合状态的情况下,融入制冷剂的压缩机用润滑油也以压缩机动作所需的最小的流量(排泄量)从制冷剂入口流到阀体的下游侧出口。在外壳的阻尼室能够移动地配置有与阀芯连结的轴及活塞。轴及活塞受弹簧施力,弹簧配置于活塞内,以使阀芯的前端相对于阀座形成闭合状态的方式施力。弹簧的作用力通过旋入外壳的端部的调整螺钉调整。上述的阀芯的前端面形成为大致圆锥面,以与形成于阀孔的开口端周缘的阀座抵接。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3881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如专利文献1所示,在通过上述的固定节流孔设定排泄量的情况下,设定好的排泄量在因各构成节流装置的零件的制造误差而产生了偏差时,存在为了将排泄量调整为合适的量而必须更换外壳的情况。另外,在万一未被过滤器捕捉到的制冷剂中的异物堵住固定节流孔的情况下,也不容易去除该异物,必须更换外壳。而且,在万一阀芯向使阀孔成为闭合状态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阀芯的大致圆锥面存在咬住在阀孔的开口端周缘形成的阀座的问题。考虑以上的问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节流装置及具备该节流装置的冷冻循环系统,该节流装置能够调整排泄量,而且,即使在万一阀芯向使阀孔成为闭合状态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咬住阀芯的阀座。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节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管主体,其接合于冷冻循环系统的配管,具有形成于比制冷剂流量调整部靠上游侧且导入制冷剂的一次室和形成于比制冷剂流量调整部靠下游侧且排出该制冷剂的二次室;阀座,其具有阀口,并划分一次室和二次室,且构成制冷剂流量调整部的一部分;针部件,其配置为能够与阀座的阀口接近或分离,具有对阀口的开口面积进行控制的尖细部,且构成制冷剂流量调整部的一部分;施力部件,其配置于在二次室内配置的施力部件支撑部与针部件之间,向接近阀座的阀口的方向对针部件施力;以及限位部件,其配置于管主体的一次室内,以在制冷剂的压力对针部件作用的力不超过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的情况下,阀口的开口面积成为预定的值的方式,对所抵接的针部件的尖细部的前端部进行支撑,针部件的尖细部的前端部具有比针部件的尖细部的最小径部分的直径大的大径部。限位部件也可以固定于朝向一次室侧延伸而与阀座形成为一体的圆筒部。另外,本专利技术的节流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导管,其配置于供给制冷剂的配管,在两端具有与该配管内连通的开口端部;阀座,其形成于导管,且具有阀口;至少一个连通路,其与导管的阀座相邻地形成,使该导管的内周部和外周部连通;针部件,其配置为能够与阀座的阀口接近或分离,具有对该阀口的开口面积进行控制的尖细部;施力部件,其配置于针部件与导管的一方的开口端部之间,向接近阀座的阀口的方向对针部件施力;以及限位部件,其配置于针部件与导管的另一方的开口端部之间,以在制冷剂的压力对针部件作用的力不超过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的情况下,在被施力部件施力的针部件的尖细部与阀口的周缘之间产生间隙的方式,对所抵接的针部件的尖细部的前端部进行支撑,针部件的尖细部的前端部具有比针部件的尖细部的最小径部分的直径大的大径部。限位部件也可以一部分或者全部由多孔材料形成,另外,导管也可以隔开预定间隔而配置在具有比导管的外径大的内径的管主体的内周部。而且,本专利技术的冷冻循环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蒸发器、压缩机以及冷凝器,上述的任一节流装置设置于在冷凝器的出口与蒸发器的入口之间配置的配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节流装置及具备该节流装置的冷冻循环系统,具备限位部件,其配置于管主体的一次室内,以在制冷剂的压力对针部件作用的力不超过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的情况下,阀口的开口面积成为预定的值的方式,对所抵接的针部件的尖细部的前端部进行支撑,针部件的尖细部的前端部具有比阀口的内径小且比针部件的尖细部的最小径部分的直径大的大径部,因此能够调整排泄量,而且,即使在万一阀芯向使阀孔成为闭阀状态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也能够避免阀芯咬住阀座。附图说明图1是局部放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节流装置的一例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图。图2是概要性表示具备本专利技术的节流装置的一例的冷冻循环系统的一例的结构的图。图3是表示在图2所示的例中使用的弹簧部件的立体图。图4是局部放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节流装置的一例的主要部分的局部剖视图。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例中的节流部的与差压相对应的流量特性的特性图。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例中的限位部件的另一例的局部剖视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节流装置的另一例的结构的剖视图。图8是图7所示的例的用于动作说明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2表示应用于冷冻循环系统的一例的本专利技术的节流装置的一例的结构。如图2所示,节流装置例如配置于冷冻循环系统的配管中的冷凝器6的出口与蒸发器2的入口之间。节流装置在后述的管主体10的一端10E1接合于一次侧配管Du1,在排出制冷剂的管主体10的另一端10E2接合于二次侧配管Du2。一次侧配管Du1连接冷凝器6的出口和节流装置,二次侧配管Du2连接蒸发器2的入口和节流装置。如图2所示,在蒸发器2的出口与冷凝器6的入口之间,通过接合于蒸发器2的出口的配管Du3和接合于冷凝器6的入口的配管Du4连接有压缩机4。压缩机4受省略图示的控制部驱动控制。由此,冷冻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例如沿着图2所示的箭头循环。节流装置构成为,作为主要的单元,含有:与上述的冷冻循环系统的配管接合的管主体10;固定于管主体10的内周部的导管18;与导管18的靠近一次侧配管Du1的端部形成为一体且构成对制冷剂的流量进行调整的制冷剂流量调整部的阀座18V及针部件20;对针部件20向接近阀座18V的方向施力的盘簧16;支撑盘簧16的一端部的弹簧座部12;以及挡住后述的针部件20的大径部20PS的限位部件22。具有预定的长度及直径的管主体10由例如铜制管或铝制管制作,在导入制冷剂的一端10E1接合于与冷凝器6连接的一次侧配管Du1,在排出制冷剂的另一端10E2接合于与蒸发器2连接的二次侧配管Du2。在管主体10的内周部的与一端10E1分离预定距离的中间部固定有导管18的外周部。由利用铆接加工而得到的管主体10的下凹10CA1形成的突起陷入导管18的外周部,从而固定导管18。导管18例如由铜制管、黄铜制管、或者铝制管、或者不锈钢管等制作,且在靠近管主体10的另一端10E2的端部具有弹簧座部12,在靠近管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节流装置及具备该节流装置的冷冻循环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管主体,其接合于冷冻循环系统的配管,具有形成于比制冷剂流量调整部靠上游侧且导入制冷剂的一次室和形成于比该制冷剂流量调整部靠下游侧且排出该制冷剂的二次室;阀座,其具有阀口,并划分上述一次室和上述二次室,且构成上述制冷剂流量调整部的一部分;针部件,其配置为能够与上述阀座的阀口接近或分离,具有对该阀口的开口面积进行控制的尖细部,且构成上述制冷剂流量调整部的一部分;施力部件,其配置于在上述二次室内配置的施力部件支撑部与上述针部件之间,向接近上述阀座的阀口的方向对上述针部件施力;以及限位部件,其配置于上述管主体的上述一次室内,以在上述制冷剂的压力对上述针部件作用的力不超过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的情况下,上述阀口的开口面积成为预定值的方式,对所抵接的上述针部件的尖细部的前端部进行支撑,上述针部件的尖细部的前端部具有比上述针部件的尖细部的最小径部分的直径大的大径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11.12 JP 2014-2299231.一种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管主体,其接合于冷冻循环系统的配管,具有形成于比制冷剂流量调整部靠上游侧且导入制冷剂的一次室和形成于比该制冷剂流量调整部靠下游侧且排出该制冷剂的二次室;阀座,其具有阀口,并划分上述一次室和上述二次室,且构成上述制冷剂流量调整部的一部分;针部件,其配置为能够与上述阀座的阀口接近或分离,具有对该阀口的开口面积进行控制的尖细部,且构成上述制冷剂流量调整部的一部分;施力部件,其配置于在上述二次室内配置的施力部件支撑部与上述针部件之间,向接近上述阀座的阀口的方向对上述针部件施力;以及限位部件,其配置于上述管主体的上述一次室内,以在上述制冷剂的压力对上述针部件作用的力不超过上述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的情况下,上述阀口的开口面积成为预定值的方式,对所抵接的上述针部件的尖细部的前端部进行支撑,上述针部件的尖细部的前端部具有比上述针部件的尖细部的最小径部分的直径大的大径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限位部件固定于朝向上述一次室侧延伸并与上述阀座一体形成的圆筒部。3.一种节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导管,其配置于供给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田裕正当山雄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鹭宫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