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微波炉变频电源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7828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家用微波炉变频电源控制系统,包括整流器、变频器、驱动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信号处理模块、I/O电路和保护电路,所述整流器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相连接,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变频器,变频器的输出端连接微波炉,变频器还受到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家用微波炉变频电源控制系统通过电压检测和电流检测分别采集变频器的电压电流信号,并通过单片机对信号进行转换和处理,再通过驱动电路和变频器实现了对微波炉内部磁控管的频率转换控制,使被加热食品得到全方位均匀加热,所以烹任出来的食品口感更好,且营养流失少。变频技术通过提高电源部分的效率和减少了待机时的耗电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家用微波炉变频电源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频电源,具体是一种家用微波炉变频电源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微波炉,顾名思义,就是用微波来煮饭烧菜的。微波炉是一种用微波加热食品的现代化烹调灶具。微波是一种电磁波。微波炉由电源,磁控管,控制电路和烹调腔等部分组成。电源向磁控管提供大约4000伏高压,磁控管在电源激励下,连续产生微波,再经过波导系统,耦合到烹调腔内。在烹调腔的进口处附近,有一个可旋转的搅拌器,因为搅拌器是风扇状的金属,旋转起来以后对微波具有各个方向的反射,所以能够把微波能量均匀地分布在烹调腔内,从而加热食物。现有的微波炉大多使用普通电源控制,其电压频率固定,只能通过开/关的时间间隔长短来模拟控制,这样会出现被加热食品的某处被重复加热,而另一处却加热不足的不均匀现象,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家用微波炉变频电源控制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家用微波炉变频电源控制系统,包括整流器、变频器、驱动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信号处理模块、I/O电路和保护电路,所述整流器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相连接,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变频器,变频器的输出端连接微波炉,变频器还受到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控制,变频器和微波炉中间设有电流检测模块和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和电压检测模块分别采集电流和电压信号并传输给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还分别连接驱动电路、I/O电路和保护电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变压器绕组N1、二极管D1、电容C3和电阻R9,所述变压器绕组N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容C3、电容C4和芯片U1的引脚8,芯片U1的引脚6连接芯片U1的引脚7、电容C3的另一端和电容C4的另一端,芯片U1的引脚1连接电容C2和芯片U1的引脚1,芯片U1的引脚2连接电容C1和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电阻R1和电阻R5,电阻R3和电阻R2串联后连接变频器检测点P,电阻R1和电阻R5并联后的另一端连接变频器检测点N,芯片U2的引脚7连接电阻R6,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8、电容C6和芯片U3的引脚3,芯片U2的引脚6电阻R7,电阻R8和电容C6并联后接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连接芯片U3的引脚2、电容C7和电阻R9,芯片U3的引脚1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电位器RP1的另一个固定端与电阻R10串联后接地,电位器RP1的滑动端连接信号输出端VPN。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芯片U1的型号为78L05C。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芯片U2的型号为A784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芯片U3的型号为LF35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变压器绕组N1为交流变压器的次级端绕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整流模块为全桥整流电路,其型号为ASEMI。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电流检测模块采用电流互感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信号处理模块为单片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家用微波炉变频电源控制系统通过电压检测和电流检测分别采集变频器的电压电流信号,并通过单片机对信号进行转换和处理,再通过驱动电路和变频器实现了对微波炉内部磁控管的频率转换控制,使被加热食品得到全方位均匀加热,所以烹任出来的食品口感更好,且营养流失少。变频技术通过提高电源部分的效率和减少了待机时的耗电量。附图说明图1为家用微波炉变频电源控制系统的电路图;图2为电压检测模块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家用微波炉变频电源控制系统,包括整流器、变频器、驱动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信号处理模块、I/O电路和保护电路,所述整流器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相连接,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变频器,变频器的输出端连接微波炉,变频器还受到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控制,变频器和微波炉中间设有电流检测模块和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和电压检测模块分别采集电流和电压信号并传输给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还分别连接驱动电路、I/O电路和保护电路。电压检测模块包括变压器绕组N1、二极管D1、电容C3和电阻R9,所述变压器绕组N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容C3、电容C4和芯片U1的引脚8,芯片U1的引脚6连接芯片U1的引脚7、电容C3的另一端和电容C4的另一端,芯片U1的引脚1连接电容C2和芯片U1的引脚1,芯片U1的引脚2连接电容C1和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电阻R1和电阻R5,电阻R3和电阻R2串联后连接变频器检测点P,电阻R1和电阻R5并联后的另一端连接变频器检测点N,芯片U2的引脚7连接电阻R6,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8、电容C6和芯片U3的引脚3,芯片U2的引脚6电阻R7,电阻R8和电容C6并联后接地,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连接芯片U3的引脚2、电容C7和电阻R9,芯片U3的引脚1连接电容C7的另一端、电阻R9的另一端和电位器RP1的一个固定端,电位器RP1的另一个固定端与电阻R10串联后接地,电位器RP1的滑动端连接信号输出端VPN。芯片U1的型号为78L05C。芯片U2的型号为A7840。芯片U3的型号为LF353。变压器绕组N1为交流变压器的次级端绕组。整流模块为全桥整流电路,其型号为ASEMI。电流检测模块采用电流互感器。信号处理模块为单片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信号处理电路以变频器的输出电压、电流检测电路的信号及变频器外部负载的非电量(速度、转矩等经检测电路转换为电信号)信号为电路的输入信号,并与信号处理电路给定的电流、电压信号进行比较运算,其差值作为驱动电路的输入信号,控制逆变器的输出电压、频率,本设计中优选单片机作为信号处理元件。驱动电路的功能是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产生足够功率的驱动信号使逆变主电路开关器件导通或关断,驱动电路是采用电隔离技术实现对驱动电路的控制。变频器的驱动电路一般有以下几种方式。1、分立插脚式元件组成的驱动电路:分立插脚式元件组成的驱动电路在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和台湾地区生产的变频器上被广泛使用,主要包括日本的富士(G2、G5)、三肯(SVS、SVF、MF)、春日、三菱Z系列K系列以及中国台湾的欧林、普传、台达、台安等一系列变频器。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及贴片工艺的出现,因这类驱动电路设计复杂,集成化程度低已逐渐被淘汰。2、光耦驱动电路:光耦驱动电路是现代变频器设计时被广泛采用的一种驱动电路,由于线路简单,可靠性高,开关性能好,因此被欧美及日本的多家变频器厂商所采用。由于驱动光耦的型号很多,所以选用的余地也很大。驱动光耦选用较多的主要由东芝的TLP系列、夏普的PC系列、惠普的HCPL系列等。以东芝TLP系列光耦为例,驱动IGBT模块主要采用的是TLP250、TLP251两个型号的驱动光耦。对于小电流(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家用微波炉变频电源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家用微波炉变频电源控制系统,包括整流器、变频器、驱动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信号处理模块、I/O电路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器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相连接,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变频器,变频器的输出端连接微波炉,变频器还受到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控制,变频器和微波炉中间设有电流检测模块和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和电压检测模块分别采集电流和电压信号并传输给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还分别连接驱动电路、I/O电路和保护电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家用微波炉变频电源控制系统,包括整流器、变频器、驱动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电压检测电路、信号处理模块、I/O电路和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器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相连接,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变频器,变频器的输出端连接微波炉,变频器还受到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控制,变频器和微波炉中间设有电流检测模块和电压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和电压检测模块分别采集电流和电压信号并传输给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还分别连接驱动电路、I/O电路和保护电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家用微波炉变频电源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检测模块包括变压器绕组N1、二极管D1、电容C3和电阻R9,所述变压器绕组N1的一端接地,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电容C3、电容C4和芯片U1的引脚8,芯片U1的引脚6连接芯片U1的引脚7、电容C3的另一端和电容C4的另一端,芯片U1的引脚1连接电容C2和芯片U1的引脚1,芯片U1的引脚2连接电容C1和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电阻R1和电阻R5,电阻R3和电阻R2串联后连接变频器检测点P,电阻R1和电阻R5并联后的另一端连接变频器检测点N,芯片U2的引脚7连接电阻R6,电阻R6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道祥吴道民黄莹张庆全冯奋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领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