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弧室动触头及灭弧室及高压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76922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灭弧室动触头及灭弧室及高压断路器,灭弧室包括动触头以及与动触头导向移动配合的导电座,动触头和导电座共同围成气室,动触头的和导电座滑动配合的配合面上设有环形安装槽,环形安装槽中安装有密封环,动触头上还设有连通环形安装槽和气室的压气通道,压气通道通过环形安装槽的槽底与环形安装槽连通并在动触头分闸动作时使气室内的气体对密封环径向向外施压。在动触头进行分闸动作时,气室的内腔体积减小,内部气压相对外部气压较大,安装在环形安装槽中的密封环会受到来自槽底的、朝向导电座的气体压力,使得密封环与导电座配合更为紧密,在不增加零件数量以及摩擦力的前提下实现动触头与导电座之间的良好滑动密封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灭弧室动触头及灭弧室及高压断路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压开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灭弧室动触头及灭弧室及高压断路器。
技术介绍
高压断路器根据开断原理不同分为压气式、自能式及混合式等,但其结构中都存在气室这一结构,其作用是依靠动触头的运动压缩气室内腔的六氟化硫气体以便在开断时提供高速高压气流熄灭电弧,因此根据其原理决定其气室都需要密封结构以减小压缩时的气体泄漏损失。传统气室密封结构一般采用动触头上设置密封环或密封环加密封圈结构。单纯的采用密封环密封结构,在长期运行磨损后存在密封性能降低的隐患,而密封环加密封圈结构虽然可以补偿零件配合间隙以及密封环的磨损,密封效果相对好,但是使得零件数量较多,而且会增大动触头与导电座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进而增加断路器操作功,提高了断路器操作负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的灭弧室;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该灭弧室的动触头以及使用该灭弧室的高压断路器。本专利技术的灭弧室包括导电座以及安装在导电座中的动触头,动触头和导电座共同围成气室,动触头的和导电座滑动配合的配合面上设有环形安装槽,所述环形安装槽中安装有密封环,所述动触头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灭弧室动触头及灭弧室及高压断路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灭弧室,包括导电座以及安装在导电座中的动触头,动触头和导电座共同围成气室,动触头的和导电座滑动配合的配合面上设有环形安装槽,所述环形安装槽中安装有密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上还设有连通环形安装槽和气室的压气通道,压气通道通过环形安装槽的槽底与环形安装槽连通并在动触头分闸动作时使气室内的气体对密封环径向向外施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灭弧室,包括导电座以及安装在导电座中的动触头,动触头和导电座共同围成气室,动触头的和导电座滑动配合的配合面上设有环形安装槽,所述环形安装槽中安装有密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上还设有连通环形安装槽和气室的压气通道,压气通道通过环形安装槽的槽底与环形安装槽连通并在动触头分闸动作时使气室内的气体对密封环径向向外施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灭弧室为自能式灭弧室,所述动触头包括筒状触头基体,所述导电座包括筒状导电座基体,动触头通过筒状触头基体的外周面与导电座的筒状导电座基体的内周面导向配合,触头基体的筒底与导电座基体围成所述气室,触头基体在筒底边缘设置有朝向气室内腔延伸的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安装槽设于环形凸缘的外周面上,所述压气通道为径向贯通环形凸缘的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弧室,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有多个且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环形凸缘上。4.一种高压断路器,包括灭弧室,所述灭弧室包括导电座以及安装在导电座中的动触头,动触头和导电座共同围成气室,动触头的和导电座滑动配合的配合面上设有环形安装槽,所述环形安装槽中安装有密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头上还设有连通环形安装槽和气室的压气通道,压气通道通过环形安装槽的槽底与环形安装槽连通并在动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峰赵海翔张敬涛王鹏超张帆王中华张锐刘通辉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