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总功率的用户侧谐波源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7465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集总功率的用户侧谐波源定位方法,包括步骤:一、采集配电网公共连接PCC点处电压信号以及用户馈线首端处的电流信号;二、获取采集信号的谐波成分;三、计算用户侧馈线首端处各次谐波的集总功率和集总有功功率;四、定位用户侧谐波源及各谐波次数;五、用户侧谐波电流的显示输出。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发生电能质量问题时,谐波源精确定位到各用户,并准确计算出各用户谐波的含量及成分,公平的进行责任处罚,避免电能质量纠纷和谐波责任不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集总功率的用户侧谐波源定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谐波责任区分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集总功率的用户侧谐波源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分布式电源直接接入配电网,给配电网带来了新的谐波问题,大量的含电力电子器件的用电设备接入配电网,也使得用户电流发生畸变,谐波污染日趋严重。谐波电流使得配电网电能损耗大幅增加,用电设备过热而寿命缩短,甚至发生危险的谐振过电压,严重影响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已成为了配电网的一大公害。由于谐波用户数量较多、类型复杂,而不同谐波用户产生的谐波电流存在较强的耦合性,无法直接定位用户的谐波源,是当前智能电网的一大研究热点。现有的用户侧谐波源定位方法是负荷阻抗法,该方法只能定性判断用户是否为谐波源,而无法确定用户的谐波含量及谐波成分。配电网公共连接点(PointofCommonCoupling,PCC),即PCC点,接有多个用户,因为PCC点谐波电流水平无法代表各用户谐波的真实水平,这会导致电能质量纠纷和谐波责任不清,当发生电能质量问题时,无法进行责任处罚。根据我国“谁污染,谁治理”的谐波管理原则,谐波责任应准确定位到用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基于集总功率的用户侧谐波源定位方法

【技术保护点】
基于集总功率的用户侧谐波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集配电网公共连接PCC点处电压信号以及用户馈线首端处的电流信号:采集配电网公共连接PCC点的A相电压uPA(t)、B相电压uPB(t)、C相电压uPC(t),通过馈线电流互感器组(10)分别采集配电网m个用户侧馈线首端处三相电流iM.A(t)、iM.B(t)、iM.C(t),其中,m和M均为正整数且M=1,2,…,m;步骤二、获取采集信号的谐波成分:处理器(9)采用傅里叶变换分别提取uPA(t)、uPB(t)和uPC(t)的各个谐波分量的相量,得到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集总功率的用户侧谐波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采集配电网公共连接PCC点处电压信号以及用户馈线首端处的电流信号:采集配电网公共连接PCC点的A相电压uPA(t)、B相电压uPB(t)、C相电压uPC(t),通过馈线电流互感器组(10)分别采集配电网m个用户侧馈线首端处三相电流iM.A(t)、iM.B(t)、iM.C(t),其中,m和M均为正整数且M=1,2,…,m;步骤二、获取采集信号的谐波成分:处理器(9)采用傅里叶变换分别提取uPA(t)、uPB(t)和uPC(t)的各个谐波分量的相量,得到和同时采用傅里叶变换分别提取iM.A(t)、iM.B(t)和iM.C(t)的各个谐波分量的相量,得到和k为除基波外的谐波次数且k归为集合Nk;步骤三、计算用户侧馈线首端处各次谐波的集总功率和集总有功功率,过程如下:步骤301、根据公式计算第M个用户侧馈线首端处y次谐波的集总功率其中,y∈Nk,为的共轭,为的共轭,为的共轭;步骤302、根据公式计算第M个用户侧馈线首端处y次谐波的集总有功功率步骤303、多次循环步骤301至步骤302,获取集合Nk内每个用户侧馈线首端处各次谐波的集总功率和集总有功功率;步骤四、定位用户侧谐波源及各谐波次数:通过对用户侧馈线首端处各次谐波进行筛选定位,当时,通过该对应的用户编号M定位用户谐波源位置,通过该对应的y次谐波确定谐波源成分,将含有谐波源的用户编号M用Z表示,Z归为集合NZ,将y归为集合NL;当时,该对应的用户为非谐波源用户,将该对应的谐波次数y归为集合其中,步骤五、用户侧谐波电流的显示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亮牛倩秦洁胡正东李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