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74401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9 01: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减振装置,包括机壳、安装支架、减震圈和衬套,安装支架安装在机壳上,安装支架上设有安装孔,减震圈嵌套在安装孔里,减震圈上设有通孔,衬套嵌入通孔里,其特征在于:衬套的外壁面向外凸出若干个卡块,减震圈的内壁面上设置若干个凹槽,卡块与凹槽的个数相等,卡块嵌入到减震圈的凹槽,防止减震圈与衬套相对滑动,解决现有技术中衬套紧固在减震圈上容易脱落,减震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减振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机减振装置组件,如图1所示,包括机壳、安装支架1a、减震圈2a和衬套3a,安装支架1a安装在机壳上,安装支架1a上设有安装孔11a,减震圈2a嵌套在安装孔11a里,减震圈2a上设有通孔21a,衬套3a嵌入通孔21a里,衬套3a的外壁面向外凸出若干卡块31a,卡块31a嵌入到减震圈2a的通孔21a壁面上来实现衬套3a减振圈2a的配合,弹性挤压大安装困难,弹性挤压小安装便利但不能防衬套3a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减振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衬套紧固在减震圈上容易脱落,减震效果不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电机减振装置,包括机壳、安装支架、减震圈和衬套,安装支架安装在机壳上,安装支架上设有安装孔,减震圈嵌套在安装孔里,减震圈上设有通孔,衬套嵌入通孔里,衬套的外壁面向外凸出若干个卡块,减震圈的内壁面上设置若干个凹槽,或者衬套的外壁面设置若干个凹槽,减震圈的内壁面上凸出若干个卡块,卡块嵌入到凹槽,防止减震圈与衬套相对滑动。上述所述的凹槽是两端开口的通槽。上述所述凹槽包括包括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机减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减振装置,包括机壳(1)、安装支架(2)、减震圈(3)和衬套(4),安装支架(2)安装在机壳(1)上,安装支架(2)上设有安装孔(21),减震圈(3)嵌套在安装孔(21)里,减震圈(3)上设有通孔(31),衬套(4)嵌入通孔(31)里,其特征在于:衬套(4)的外壁面向外凸出若干个卡块(41),减震圈(3)的内壁面上设置若干个凹槽(32),卡块(41)嵌入到凹槽(32),防止减震圈(3)与衬套(4)相对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减振装置,包括机壳(1)、安装支架(2)、减震圈(3)和衬套(4),安装支架(2)安装在机壳(1)上,安装支架(2)上设有安装孔(21),减震圈(3)嵌套在安装孔(21)里,减震圈(3)上设有通孔(31),衬套(4)嵌入通孔(31)里,其特征在于:衬套(4)的外壁面向外凸出若干个卡块(41),减震圈(3)的内壁面上设置若干个凹槽(32),卡块(41)嵌入到凹槽(32),防止减震圈(3)与衬套(4)相对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槽(32)是两端开口的通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32)包括第一直线凹槽(321)、第二直线凹槽(322)和过渡凹槽(323),第一直线凹槽(321)与第二直线凹槽(322)相互平行但不在一条直线上,且通过过渡凹槽(323)连接,所述卡块(41)包括第一直线卡块(411)、第二直线卡块(412)和过渡卡块(413),第一直线卡块(411)、第二直线卡块(412)相互平行但不在一条直线上,且通过过渡卡块(413)连接,过渡凹槽(323)比过渡卡块(413)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渡凹槽(323)是弧形凹槽,所述的过渡卡块(413)是弧形卡块。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电机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减震圈(3)由橡胶制成,所述的衬套(4)是金属材料制成。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方廖海秀吴伟豪熊华云王忠周同灿周慧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洋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