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冷转移印花用哑光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61686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2:25
一种织物冷转移印花用哑光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哑光聚酯薄膜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20‑80%硅系聚酯切片,0.1‑40%全消光聚酯切片,10‑40%废旧聚酯料的再生粒子,5‑50%有光聚酯切片;所述硅系聚酯切片中氧化硅质量含量3000‑12000mg/kg,氧化硅粒径范围为2‑10μm,全消光聚酯切片中氧化钛质量百分含量2.0‑3.0%。本发明专利技术哑光聚酯薄膜,厚度薄、雾度高、光泽度低,在织物冷转移印花中作为转印载体,转印效果好,不会出现传统转印载体不可避免的印刷白点,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简单方便,原料来源广泛,哑光膜无需后续涂层涂覆过程,减少冗杂的涂覆工艺流程,降低成本。

A cold transfer printing fabric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matte polyester film

A cold transfer printing fabric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the matte matte polyester film, polyester film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weight percentage prepared: 20 Si 80% polyester, 0.1 40% full dull polyester chips, 10 40% renewable particles of waste polyester material, 5 50% light polyester; silica content of the silicon slice in 3000 polyester 12000mg/kg, silicon oxide particle size in the range of 10 m 2, full dull polyester chips in the titanium oxide content of 2 3%. The present invention matte polyester film, thin thickness, high haze, low gloss, in the fabric of the cold transfer printing transfer as the carrier, the transfer effect is good, no traditional transfer vector inevitable printing white spots, and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wide raw material sources, matte film without subsequent coating process, reduce the coating process of miscellaneous, reduc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物冷转移印花用哑光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分子材料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织物冷转移印花用哑光聚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哑光聚酯薄膜主要应用在热转移膜、烫金膜、烫布、皮革、转移纸、装饰板材型材、镀铝彩印包装、标牌等产品上。哑光聚酯薄膜从分类上根据光泽度的大小,通常分为低哑度、中哑度、高哑度三大类。目前市场上高哑度产品较少(高哑度薄膜定义:雾度大于95%,光泽度小于17%),大多数为低哑度、中哑度产品。高哑度哑光聚酯薄膜可以应用在高档化妆品包装、高档装饰板材型材、转移烟包内衬纸、烫皮革、烫布匹等转移产品上,这些高档产品对图案表面通常都会要求有很低的光泽度,甚至是无光泽。薄膜厂家或下游用户为了得到高哑度的哑光聚酯薄膜,需在中哑度哑光聚酯薄膜或光膜的表面进行一道降低表面光泽度的涂布处理工序。这样既降低生产效率、增加产品不良率,又增加产品成本。哑光聚酯薄膜产品,通常是采用加入高浓度的添加剂的方法,浓度越高,雾度越高,光泽度越低。但是,太多的添加剂含量的加入对生产、工艺以及下游企业的使用有很大影响,而且简单通过增加添加剂含量的方式制造的哑光聚酯薄膜只能达到中哑度。添加剂应控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因为随着添加剂浓度的提高,使薄膜机械强度下降,拉伸困难,容易出现不能成膜、破膜、拉伸厚度不均匀等现象。添加剂的浓度与产品雾度、光泽度存在着一条曲线的关系,随着添加剂含量的提高,制成的薄膜的雾度不断提高,光泽度不断降低。但是当添加剂含量达到一定浓度后,雾度、光泽度趋向稳定,不再变化,这时再提高添加剂含量已无效果。添加剂的类型、添加剂粒径的大小也会影响到曲线的斜率以及下游的应用。不同类型的添加剂取得的哑光效果各异,单一品种的添加剂已不能满足要求。此外,太大粒径的添加剂会造成薄膜表面过于粗糙,降低薄膜印刷性能,容易出现油墨附着困难的问题,因此要控制添加剂的粒径。具体解决方法是采用适当的不同粒径二氧化硅添加剂进行复配,并适量添加聚酯弹性体来配制母料,再使用该母料与普通中性切片进行配比作为原料,配套适宜的拉膜生产工艺,可在添加剂浓度增加不多、不影响薄膜正常生产的情况下,获得高哑度哑光聚酯薄膜。织物冷转移印花是采用水性色浆,首先将预先设计的花型图案印刷到转印载体上,其次在室温下通过压力作用和润湿作用将转印载体上的花型图案转移到织物上,再通过冷堆或蒸化进行固色,最后水洗去除浮色,烘干收卷,从而完成织物冷转移印花过程,获得预先设计好的花型图案的织物。传统的织物冷转移印花的转印载体多为转印纸或转印膜,对转印纸而言,必须在原纸上涂覆一层离型剂,既能阻止印刷时水性色浆的渗透,又能确保转印时水性色浆的脱离。对转印膜而言,必须涂覆一层隔离剂和若干层承墨剂,方可完成转印水性色浆的目的。离型剂、隔离剂、承墨剂等多为有机溶剂,对环境存在污染,而且这些溶剂的涂覆效果对织物的品质有着直接的影响,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和操作难度提高,并且下游客户在使用时易出现印刷白点缺陷,转移后织物表面也会出现白点,影响产品最终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织物冷转移印花领域现有转印载体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织物冷转移印花用哑光聚酯薄膜,该哑光聚酯薄膜除具有普通聚酯薄膜优异的性能外,还具有高雾度,低光泽度的特点,具有较好的镀铝和印刷性能,在织物冷转移印花中可以作为转印载体,转印效果好,并且可以改善印刷白点缺陷,减少转移印花工艺流程,降低操作难度。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织物冷转移印花用哑光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本专利技术,一种织物冷转移印花用哑光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20-80%硅系聚酯切片,0.1-40%全消光聚酯切片,10-40%废旧聚酯料的再生粒子,5-50%有光聚酯切片;所述硅系聚酯切片中氧化硅质量含量3000-12000mg/kg,氧化硅粒径范围为2-10μm,全消光聚酯切片中氧化钛质量百分含量2.0-3.0%。其中,上述硅系聚酯切片,选用优质白炭黑,其氧化硅含量大于99%,平均粒径2-10μm,具有极好的比表面积和极好的分散性,采用DMT法(酯交换法)或者PTA法(直接合成法)合成不同质量含量氧化硅的硅系聚酯切片。其中,优质白炭黑质量指标包括:生产工艺为化学合成法,氧化硅含量>99%,平均粒径2-10μm,比表面积大于600m2/g。作为优选,所述硅系聚酯切片的性能指标包括:水分<0.5%(质量比),特性黏度0.645±0.025dL/g,最优为0.645±0.01dL/g,二甘醇≤1.5%(质量比)。其中,所述全消光聚酯切片,选用日本进口的二氧化钛,采用PTA法合成含二氧化钛的聚酯切片。作为优选,所述全消光聚酯切片的性能指标包括:水分≤0.4%(质量比),特性黏度0.692±0.025dL/g,最优为0.692±0.01dL/g,二甘醇<1.5%(质量比)。其中,所述有光聚酯切片的制备:采用大规模工业化的PTA法利用PTA(苯二甲酸)和EG(乙二醇)合成有光聚酯切片,即基础切片。进一步地,所述的废旧聚酯料的再生粒子由以下方法制得:将无杂质的回收废旧聚酯料,经过粉碎、加热后,在真空排气式再造粒挤出机进行脱水、干燥、去除低分子、过滤熔融挤出再造粒,然后干燥得到。作为优选,所述的废旧聚酯料的再生粒子的特性黏度>0.54dL/g,水分<0.7%(质量比)、二甘醇≤1.5%(质量比)。其中,所述哑光聚酯薄膜厚度10-18μm,雾度70-90%,45°光泽度10-4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织物冷转移印花用哑光聚酯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配比选取各组分,采用平面双向拉伸工艺,经结晶干燥、熔融挤出、铸膜、纵向拉伸、横向拉伸、横向定型、牵引收卷、分切工艺流程,制备出哑光聚酯薄膜。其中,所述结晶温度为170-190℃,干燥温度为145-165℃,挤出温度为270-290℃,纵向拉伸温度为90-115℃,纵向拉伸倍率为2.5-4.0,横向拉伸温度为90-120℃,横向拉伸倍率为3.0-4.0,横向定型温度210-240℃,横向松弛率5-10%。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织物冷转移印花用哑光聚酯薄膜在织物冷转移印花中作为转印载体的应用。其中,所述织物为锦纶、涤纶、棉或其混纺物中的任意一种。聚酯薄膜本身是一种无色透明的高分子塑料薄膜,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切片为主要原料,通过挤出法制成厚膜,再经平面双向拉伸制得聚酯薄膜。由于厚膜经历了纵、横两个方向的拉伸,改变了分子或链段的排列,因此,拉伸聚酯薄膜比非拉伸聚酯薄膜具有更优异的性能,主要体现在薄膜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明显增加,冲击强度和耐弯曲性增大,耐寒耐热性提高,折射率增加,表面光泽度提高,改善了薄膜的透明性,降低水蒸气、氧气及其他气体的渗透率等。哑光聚酯薄膜除具有普通聚酯薄膜优异的性能外,还具有高雾度,低光泽度的特点,具有较好的镀铝和印刷性能。本专利技术的哑光聚酯薄膜不用涂层,就可以作为转印载体,所以表面不存在涂层气泡,不存在印刷白点。对转印膜而言,必须涂覆一层隔离剂和若干层承墨剂等涂层,方可完成转印水性色浆的目的,涂覆过程中若出现涂层气泡,这个位置就会造成印刷时水性色浆的缺失或减量,宏观表现就是印刷白点缺陷;现有的转印膜,若水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织物冷转移印花用哑光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20‑80%硅系聚酯切片,0.1‑40%全消光聚酯切片,10‑40%废旧聚酯料的再生粒子,5‑50%有光聚酯切片;所述硅系聚酯切片中氧化硅质量含量3000‑12000mg/kg,氧化硅粒径范围为2‑10μm,全消光聚酯切片中氧化钛质量百分含量2.0‑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物冷转移印花用哑光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20-80%硅系聚酯切片,0.1-40%全消光聚酯切片,10-40%废旧聚酯料的再生粒子,5-50%有光聚酯切片;所述硅系聚酯切片中氧化硅质量含量3000-12000mg/kg,氧化硅粒径范围为2-10μm,全消光聚酯切片中氧化钛质量百分含量2.0-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织物冷转移印花用哑光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废旧聚酯料的再生粒子由以下方法制得:将无杂质的回收废旧聚酯料,经过粉碎、加热后,在真空排气式再造粒挤出机进行脱水、干燥、去除低分子、过滤熔融挤出再造粒,然后干燥得到。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物冷转移印花用哑光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系聚酯切片的特性黏度0.645±0.025dL/g,按质量比硅系聚酯切片中水分<0.5%、二甘醇≤1.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物冷转移印花用哑光聚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全消光聚酯切片的特性黏度0.692±0.025dL/g,按质量比全消光聚酯切片中水分≤0.4%、二甘醇<1.5%。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织物冷转移印花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家阳穆稚古谷厷周国防王影田欣桥川雄一倪建威
申请(专利权)人:仪化东丽聚酯薄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