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富硒辉白茶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67588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富硒辉白茶的生产方法,涉及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包括:种植——采摘——炒制——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茶树的种植方法,在茶树种植中对土壤进行改良,并在茶树管理中,采用叶片喷雾的方式施加生物纳米富硒营养液,有效的提高了茶叶鲜叶的硒含量;同时改良辉白茶的生产工艺,提高辉白茶的品质,同时也减少了在制作过程中,硒含量的流失,制备的富硒辉白茶,茶叶品质好,硒含量高且易于吸收。

Method for producing selenium enriched white tea

The production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e Hui white tea,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ea production, including: farming, picking - frying, finished products, through the optimization of tea planting method, to improve the soil in the tea plantation, and tea in the management, the leaf spraying method applied bio nano selenium the nutrient solutio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elenium content of tea fresh leaves;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improvement of Hui white tea, white tea improve Hui quality, but also reduce the content of selenium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the loss of the prepared se Hui white tea, tea of good quality, high content of selenium and easy to absor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富硒辉白茶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生产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富硒辉白茶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浙江绿茶辉白茶主产于绍兴市嵊州上坞山村,因所产成茶色泽绿翠起霜,故以“辉白”名之。辉白茶产地海拔500米左右,气候寒冷,云雾笼罩,土质肥沃,产茶自然条件甚佳。辉白茶品质特征:形如圆珠,盘花卷曲,紧结匀净,色白起霜,白中隐绿,汤色黄明,香气浓爽,滋味醇厚,叶底嫩黄,芽锋显露,完整成朵。辉白茶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近几年来,多次在省、市名茶评比中获奖。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中国营养学会也将硒列为人体必需的15种营养素之一,国内外大量临床实验明,人体缺硒可引起某些重要器官的功能失调,导致许多严重疾病发生,全世界40多个国家处于缺硒地区,中国22个省份的几亿人口都处于缺硒或低硒地带,这些地区的人口肿瘤、肝病、心血管疾病等发病率很高。研究表明,低硒或缺硒人群通过适量补硒不但能够预防肿瘤、肝病等的发生,而且可以提高机体免疫能力,维护心、肝、肺、胃等重要器官正常功能,预防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硒在人体内无法合成,所以要满足人体对硒的需求,就需要每天补充硒。辉白茶中所含的成份很多,主要有咖啡碱、茶碱、可可碱、儿茶素、酚类、醇类、醛类、酸类、酯类、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氨基酸等。茶中还含有钙、磷、铁、氟、碘、锰、钼、铜、锗、镁等多种矿物质,但硒含量的较低,因此,提供一种富硒辉白茶,不仅可以提高辉白茶的品质,也有利于人体对硒的吸收和促进人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富硒辉白茶的生产方法,采用该方法制备的辉白茶,不仅产品品质高,且硒含量高,有利于人体的吸收。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富硒辉白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茶树苗的种植:茶园管理:选择海拔300~600米左右的缓坡山地,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改良:将土地翻耕均匀,然后施加富硒土壤改良剂,改良剂用量为80~120kg/亩,并再次翻耕均匀,保持5-7天;然后施加富硒有机肥,富硒有机肥用量为200~300kg/亩,然后将土地耕细,即得改良土地;种植管理:将茶树苗按行列间距为100*100cm种植,种植坑深50cm、直径25cm,茶树苗选择直径在5cm以上的树苗;当茶树根部土壤中水分含量低于20%时,浇水一次;茶树生长期内,每隔一个月施加一次富硒营养液,每次采茶后再补施一次;(2)、采摘:选择在谷雨前后开始采摘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要求芽叶肥壮,多白毫;(3)、炒制:炒制工艺流程:鲜叶——晾青——杀青——初揉——初焙——复揉——复焙——辉小锅——辉二锅——辉大锅——包装;晾青:鲜叶采回后,进行挑选,达到芽叶洁净、大小匀嫩整齐,然后室温下晾青,晾青叶厚度3~6厘米,控制空气湿度65%~70%,时间为45~60分钟;杀青:杀青的锅温控制在225~250℃,每锅投叶量为1.5~2.0千克,时间为8~9分钟;初揉:将杀青叶趁热用双手滚揉,初揉时间为3~5分钟,揉至有粘手感即可;初焙:将初揉后的茶团打散,均匀摊开后,进行初烘,初烘温度80~90℃,时间为3~4分钟,经初烘后,含水量控制在25~30%;复揉:初焙后再进行复揉2~3分钟。复焙:复揉后茶团打散后摊匀,60~70℃下复焙8~10分钟,复焙后,茶叶含水量控制在15~20%;辉锅:采用三次辉锅工序,即:辉小锅:100℃,处理50~60分钟——辉二锅:70~80℃,处理30~45分钟——辉大锅:40~50℃,处理15~20分钟,辉锅后,茶叶含水量控制在5%以内;包装:将辉锅后制成的毛茶,经摊凉,筛去茶末,去除杂物,即可包装成成品。优选地:步骤(1)中,土壤优选表层土为黑色灰壤,底层土为油质红壤。步骤(1)中,富硒土壤改良剂选择北京中农硒科富硒农业技术研究院生产的富硒土壤改良剂,当然,作为替代的方案,也可以采用其他公司生产的如安徽硒无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富硒土壤改良剂。步骤(1)中,富硒富硒有机肥的制作方法如下:将硒矿石、动物粪便、玉米秸秆、大豆粉按重量比1:5:20:15的比例混合,加入有机肥微生物菌如EM菌,在温度45~60℃、湿度70%的条件下,堆肥、发酵而成。步骤(1)中,茶树的种植管理,每隔一个月对茶树进行一次修剪,使相邻茶树间的间距为30cm。步骤(1)中,所述富硒营养液采用中农硒科富硒农业技术研究院的生物纳米硒富硒营养液,施加方式采用叶面喷雾,更有利于茶树吸收。步骤(2)中,采摘后鲜叶硒含量为:5.8~6.2mg/kg步骤(3)中,经晾青后,鲜叶含水量下降到65~70%。晾青应注意摊放厚度和时间,摊放过厚或时间过长,容易使茶叶颜色发黄,影响茶叶的口感,摊放时间过短,茶叶含水量过高,影响后续的杀青和成型。步骤(3)中,杀青后,含水量控制在50~55%,手捏叶质柔软,略有黏性,梗可弯曲而不断,紧握则成团,略有弹性,青气消失,略带茶香。步骤(3)中,辉锅在斜锅内进行,方法是用双手轻轻推炒,一直炒到茶叶外形盘花卷曲,辉白起霜,步骤(3)中,将制得的辉白茶样品进行检测,硒含量为:2.8~4.2mg/kg。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优化茶树的种植方法,通过在茶树种植中对土壤进行改良,并在茶树管理中,采用叶片喷雾的方式施加生物纳米富硒营养液,有效的提高了茶叶鲜叶的硒含量;2、改良辉白茶的生产工艺,提高辉白茶的品质,同时也减少了在制作过程中,硒含量的流失。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富硒辉白茶的生产方法,包括:种植——采摘——炒制——成品。一、茶树苗的种植:1、茶园管理:辉白茶的品质特色的形成,是与茶叶的产地的地势、土质和茶树品种分不开的,也与鲜叶原料的严格要求和精湛的制茶工艺有直接关系。因此,并非每座茶山、每块茶地都能制作辉白茶。一般选择海拔300~600米左右的缓坡山地,这样,茶树经常处于云雾线中,长势旺盛,叶厚芽壮,银毫显露,为制作辉白茶提供了优质原料。土壤优选表层土为黑色灰壤,底层土为油质红壤,种植前,对土壤需进行改良:将土地翻耕均匀,然后施加富硒土壤改良剂,改良剂用量为80~120kg/亩,并再次翻耕均匀,保持5-7天;然后施加富硒有机肥,富硒有机肥用量为200~300kg/亩,然后将土地耕细,即得改良土地。本实施例中,富硒土壤改良剂选择北京中农硒科富硒农业技术研究院生产的土壤改良剂,当然,作为替代的方案,也可以采用其他公司生产的如安徽硒无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富硒土壤改良剂。本实施例中,富硒有机肥的制作方法如下:将硒矿石、动物粪便、玉米秸秆、大豆粉按重量比1:5:20:15的比例混合,加入有机肥微生物菌如EM菌,在温度45~60℃、湿度70%的条件下,堆肥、发酵而成。2、种植管理:种植:将茶树苗按行列间距为100*100cm种植,种植坑深50cm、直径25cm,茶树苗选择直径在5cm以上的树苗。管理:每隔一个月对茶树进行一次修剪,使相邻茶树间的间距为30cm。当茶树根部土壤中水分含量低于20%时,浇水一次。茶树生长期内,每隔一个月施加一次富硒营养液,每次采茶后再补施一次。富硒营养液采用中农硒科富硒农业技术研究院的生物纳米硒富硒营养液(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富硒辉白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茶树苗的种植:茶园管理:选择海拔300~600米左右的缓坡山地,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改良:将土地翻耕均匀,然后施加富硒土壤改良剂,改良剂用量为80~120kg/亩,并再次翻耕均匀,保持5‑7天;然后施加富硒有机肥,富硒有机肥用量为200~300 kg/亩,然后将土地耕细,即得改良土地;种植管理:将茶树苗按行列间距为 100*100cm种植,种植坑深50cm、直径25 cm,茶树苗选择直径在5 cm以上的树苗;当茶树根部土壤中水分含量低于20%时,浇水一次;茶树生长期内,每隔一个月施加一次富硒营养液,每次采茶后再补施一次;(2)、采摘:选择在谷雨前后开始采摘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要求芽叶肥壮,多白毫;(3)、炒制:炒制工艺流程:鲜叶——晾青——杀青——初揉——初焙——复揉——复焙——辉小锅——辉二锅——辉大锅——包装;晾青:鲜叶采回后,进行挑选,达到芽叶洁净、大小匀嫩整齐,然后室温下晾青,晾青叶厚度3~6厘米,控制空气湿度65%~70%,时间为45~60分钟;杀青:杀青的锅温控制在225~250℃,每锅投叶量为1.5~2.0千克,时间为8~9分钟;初揉:将杀青叶趁热用双手滚揉,初揉时间为3~5分钟,揉至有粘手感即可;初焙:将初揉后的茶团打散,均匀摊开后,进行初烘,初烘温度80~90℃,时间为3~4分钟,经初烘后,含水量控制在25~30%;复揉:初焙后再进行复揉2~3分钟;复焙:复揉后茶团打散后摊匀,60~70℃下复焙8~10分钟,复焙后,茶叶含水量控制在15~20%;辉锅:采用三次辉锅工序,即:辉小锅:100℃,处理50~60分钟——辉二锅:70~80℃,处理30~45分钟——辉大锅:40~50℃,处理15~20分钟,辉锅后,茶叶含水量控制在5%以内;包装:将辉锅后制成的毛茶,经摊凉,筛去茶末,去除杂物,即可包装成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富硒辉白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茶树苗的种植:茶园管理:选择海拔300~600米左右的缓坡山地,种植前,对土壤进行改良:将土地翻耕均匀,然后施加富硒土壤改良剂,改良剂用量为80~120kg/亩,并再次翻耕均匀,保持5-7天;然后施加富硒有机肥,富硒有机肥用量为200~300kg/亩,然后将土地耕细,即得改良土地;种植管理:将茶树苗按行列间距为100*100cm种植,种植坑深50cm、直径25cm,茶树苗选择直径在5cm以上的树苗;当茶树根部土壤中水分含量低于20%时,浇水一次;茶树生长期内,每隔一个月施加一次富硒营养液,每次采茶后再补施一次;(2)、采摘:选择在谷雨前后开始采摘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初展,要求芽叶肥壮,多白毫;(3)、炒制:炒制工艺流程:鲜叶——晾青——杀青——初揉——初焙——复揉——复焙——辉小锅——辉二锅——辉大锅——包装;晾青:鲜叶采回后,进行挑选,达到芽叶洁净、大小匀嫩整齐,然后室温下晾青,晾青叶厚度3~6厘米,控制空气湿度65%~70%,时间为45~60分钟;杀青:杀青的锅温控制在225~250℃,每锅投叶量为1.5~2.0千克,时间为8~9分钟;初揉:将杀青叶趁热用双手滚揉,初揉时间为3~5分钟,揉至有粘手感即可;初焙:将初揉后的茶团打散,均匀摊开后,进行初烘,初烘温度80~90℃,时间为3~4分钟,经初烘后,含水量控制在25~30%;复揉:初焙后再进行复揉2~3分钟;复焙:复揉后茶团打散后摊匀,60~70℃下复焙8~10分钟,复焙后,茶叶含水量控制在15~20%;辉锅:采用三次辉锅工序,即:辉小锅:100℃,处理50~60分钟——辉二锅:70~80℃,处理30~45分钟——辉大锅:40~50℃,处理15~20分钟,辉锅后,茶叶含水量控制在5%以内;包装:将辉锅后制成的毛茶,经摊凉,筛去茶末,去除杂物,即可包装成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富硒辉白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东吕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盛世大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