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检修的地锚笼基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66714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于更换、检修的地锚笼基础,包括基础主体、地锚笼、地下室结构和垫层;所述基础主体中部开有上下贯穿其的检修通道,所述地锚笼埋设在所述基础主体内,并分布在所述检修通道四周;所述地下室结构设置在所述基础主体下端对应检修通道的位置,且其上端开口,所述地下室结构与基础主体下端之间形成基础空腔,所述检修通道与基础空腔连通;所述地锚笼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基础主体的下端端部,并伸入所述基础空腔内,所述地锚笼下端通过连接支撑件与所述地下室结构的底壁连接固定;所述垫层设置在所述基础主体下端端部,并包裹住所述地下室结构外壁。优点: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施工方便,利于后期对地锚笼锚栓的检修维护。

Ground anchor cage foundation convenient for replacing and overhaul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nvenient replac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the anchor cage foundation, including the basic body, anchor cage, basement structure and cushion; the base body is opened in the middle of the upper and lower through the maintenance channel, the anchor cage is buried in the base body, and distributed around the the maintenance channel; at a lower end of the main basis of the corresponding maintenance channel position is provided with the basement structure, and the upper opening, basic structure and foundation bottom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body of the basement, the maintenance channel and the ground anchor is communicated; the lower end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cage extends to the base the main body, and extends into the base of the cavity, the ancho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age through the bottom wall connected with the supporting piece and the basement structure; the cushion at the bottom of the base end part of the main body, and Enclosed the basement wall of the basemen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design is reasonable, the construction is convenient, and the utility model is favorable for the maintenance and repair of the anchor bolt and the anchor bolt in the later peri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检修的地锚笼基础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塔基础结构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更换、检修的地锚笼基础。
技术介绍
在钢筋混凝土基础中埋设基础环连接风力发电塔与基础时,基础环隔离其内外钢筋混凝土,两者结合性弱,受力整体性差。采用地锚笼连接塔筒与基础,基础钢筋可在锚栓之间很方便的穿插,锚栓与基础结合的整体性好,刚度均匀,锚栓施加预应力可提高连接区域混凝土的抗疲劳性能。目前的地锚基础,锚栓如果断裂或锈蚀严重,锚栓不能更换,留下较大安全隐患。而且,钢筋混凝土设计寿命为50年,而风机和地锚笼疲劳寿命为20年,风机和地锚笼达到疲劳寿命后,如果能更换锚栓,就能重复利用原有钢筋混凝土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更换、检修的地锚笼基础,有效的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于更换、检修的地锚笼基础,包括基础主体、地锚笼、地下室结构和垫层;上述基础主体中部开有上下贯穿其的检修通道,上述地锚笼埋设在上述基础主体内,并分布在上述检修通道四周;上述地下室结构设置在上述基础主体下端对应检修通道的位置,且其上端开口,上述地下室结构与基础主体下端之间形成基础空腔,上述检修通道与基础空腔连通;上述地锚笼的下端延伸至上述基础主体的下端端部,并伸入上述基础空腔内,上述地锚笼的下端通过连接支撑件与上述地下室结构的底壁连接固定;上述垫层设置在上述基础主体的下端端部,并包裹住上述地下室结构的外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施工方便,利于后期对地锚笼锚栓的检修维护。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上述地下室结构由混凝土浇筑形成。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取材生产,制作成本低,施工工艺简单。进一步,上述连接支撑件的下端埋设在上述地下室结构的底壁内,其上端通过螺栓与上述地锚笼的下端连接固定。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连接支撑件与混凝土层及地锚笼的连接强度较高,固定比较稳固。进一步,上述检修通道设置为圆柱形,且其下端扩口设置。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工作人员由检修通道移动至基础空腔内对地锚笼及基础主体进行检修。进一步,上述检修通道内壁上设有爬梯,上述爬梯上端向上延伸至检修通道的上端通道口处,下端向下延伸至上述地下室结构的底壁处。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工作人员进入检修。进一步,上述检修通道内壁上还固定有埋线管,上述埋线管下端伸入上述基础空腔内,且穿过上述地下室结构的侧壁及上述上述地下室结构侧壁包裹的垫层并伸至垫层外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该设计使得线缆隐藏在基础主体及基础空腔内,避免受环境的侵蚀而缩减使用寿命。进一步,上述基础主体内竖直埋设有通气管,上述通气管的下端与上述基础空腔连通,其上端伸至上述基础主体外。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利于对基础空腔内部进行换气,使得工作人员能在基础空腔内顺利的完成检修工作。进一步,上述地下室结构的底壁内埋设有排水管,上述排水管的一端与上述基础空腔连通,另一端穿过上述地下室结构侧壁包裹的垫层并伸至垫层外部。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排水管可及时排出进入到基础空腔内的雨水等液体,避免雨水等液体对基础空腔内部的侵蚀、损坏。进一步,上述检修通道的上端通道口处可拆卸的设有盖板。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盖板可一定程度上阻止杂物及雨水等液体由检修通道进入基础空腔内,保持基础空腔内部环境的良好。进一步,上述基础主体由混凝土浇筑形成。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基础主体结构强度较好,利于施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便于更换、检修的地锚笼基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基础主体,2、地锚笼,3、垫层,4、连接支撑件,5、基础空腔,6、爬梯,7、埋线管,8、通气管,9、排水管,11、检修通道,31、下凹结构,111、盖板,311、地下室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便于更换、检修的地锚笼基础包括基础主体1、地锚笼2、地下室结构311和垫层3;上述基础主体1中部开有上下贯穿其的检修通道11,上述地锚笼2埋设在上述基础主体1内,并分布在上述检修通道11四周;上述地下室结构311设置在上述基础主体1下端对应检修通道11的位置,且其上端开口,上述地下室结构311与基础主体1下端之间形成基础空腔5,上述检修通道11与基础空腔5连通;上述地锚笼2的下端延伸至上述基础主体1的下端端部,并伸入上述基础空腔5内,上述地锚笼2的下端通过连接支撑件4与上述地下室结构311的底壁连接固定;上述垫层3设置在上述基础主体1的下端端部,并包裹住上述地下室结构311的外壁。检修过程中,工作人员由检修通道进入到基础空腔5内,通过对地锚笼2下端的下锚板进行拆卸,即可实现对地锚笼2内锚栓的更换及检修工作,整个结构内部基础空腔5的形成使得检修工作能快速、方便的进行。上述垫层3包裹在地下室结构311外壁的部分整体形成下凹结构31,与地下室结构311之间紧密连接,两者之间没有间隙,结构比较紧凑。优选的,上述地下室结构311由混凝土在基础主体下端浇筑形成,其制作成本低,取材方便,制作工艺简单。上述连接支撑件4的下端埋设在上述地下室结构311的底壁内,其上端通过螺栓与上述地锚笼2的下端连接固定,地锚笼2一般由上锚板、下锚板和多根锚栓组成,上锚板和下锚板设置为圆环形,多根锚栓呈圆周分布,且每根锚栓的上端均通过螺栓与上锚板固定连接,下端通过螺栓与下锚板连接固定,下锚板设置在上述基础主体1下端端面上,连接支撑件4的上端通过螺栓与上述地锚笼2下端的下锚板连接固定,拆装时,只需接触下锚板与锚栓之间的连接,即可将锚栓由下锚板下方拉出进行更换,操作比较方便。优选的,上述检修通道11设置为圆柱形,且其下端扩口设置,该设计使得检修通道11内壁光滑,工作人员进入检修通道11时可避免误操作下与检修通道11内壁的棱角式碰撞,降低工作人员进入的难度,同时,检修通道11下端扩口设置,可避免工作人员由检修通道11进入基础空腔5后与检修通道11下端通道口处的碰撞,较大程度的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检修的难度。优选的,上述检修通道11内壁上设有爬梯6,上述爬梯6上端向上延伸至检修通道11的上端通道口处,下端向下延伸至上述地下室结构311的底壁处,检修时,工作人员通过爬梯6可直接由检修通道11进入基础空腔5内,降低检修上下移动的难度。优选的,上述检修通道11内壁上还固定有埋线管7,上述埋线管7下端伸入上述基础空腔5内,且穿过上述地下室结构311的侧壁及上述上述地下室结构311侧壁包裹的垫层3并伸至垫层3外部,因整个基础主体1上方后期会架设风力发电塔,风力发电塔会涉及线缆的连接,因此,将线缆在埋线管7内走线,可降低线缆在整个结构外部架设引发的不安全事故发生。优选的,考虑到,基础空腔5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比较困难,工作人员进入基础空腔5内进行检修时容易导致呼吸困难或存在呼吸到污浊空气的风险,因此在上述基础主体1内竖直埋设有通气管8,上述通气管8的下端与上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更换、检修的地锚笼基础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更换、检修的地锚笼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主体(1)、地锚笼(2)、地下室结构(311)和垫层(3);所述基础主体(1)中部开有上下贯穿其的检修通道(11),所述地锚笼(2)埋设在所述基础主体(1)内,并分布在所述检修通道(11)四周;所述地下室结构(311)设置在所述基础主体(1)下端对应检修通道(11)的位置,且其上端开口,所述地下室结构(311)与基础主体(1)下端之间形成基础空腔(5),所述检修通道(11)与基础空腔(5)连通;所述地锚笼(2)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基础主体(1)的下端端部,并伸入所述基础空腔(5)内,所述地锚笼(2)的下端通过连接支撑件(4)与所述地下室结构(311)的底壁连接固定;所述垫层(3)设置在所述基础主体(1)的下端端部,并包裹住所述地下室结构(311)的外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检修的地锚笼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主体(1)、地锚笼(2)、地下室结构(311)和垫层(3);所述基础主体(1)中部开有上下贯穿其的检修通道(11),所述地锚笼(2)埋设在所述基础主体(1)内,并分布在所述检修通道(11)四周;所述地下室结构(311)设置在所述基础主体(1)下端对应检修通道(11)的位置,且其上端开口,所述地下室结构(311)与基础主体(1)下端之间形成基础空腔(5),所述检修通道(11)与基础空腔(5)连通;所述地锚笼(2)的下端延伸至所述基础主体(1)的下端端部,并伸入所述基础空腔(5)内,所述地锚笼(2)的下端通过连接支撑件(4)与所述地下室结构(311)的底壁连接固定;所述垫层(3)设置在所述基础主体(1)的下端端部,并包裹住所述地下室结构(311)的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检修的地锚笼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结构(311)由混凝土浇筑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检修的地锚笼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撑件(4)的下端埋设在所述地下室结构(311)的底壁内,其上端通过螺栓与所述地锚笼(2)的下端连接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检修的地锚笼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检修通道(11)设置为圆柱形,且其下端扩口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新翔周俊杰万莉莎张艳江吕祥云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江西电力有限公司新能源发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