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6668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深坑内支设有骨架结构,骨架结构预留出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设有筒模,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包括:设于筒模顶部的压梁,压梁的两端伸出筒模、且通过固定件固定于骨架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通过将压梁压设在筒模上,利用固定件将压梁固定在骨架结构上,从而筒模被压梁限制在骨架结构内,有效地抵消浮力对筒模定位的影响,解决了筒模上浮、偏位的技术问题。

Anti floating reinforcing system for deep pit di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it reinforcement system of anti floating cylinder die, pit support with a frame structure, frame structure for accommodating space, accommodating space is provided with a cylindrical mold, including deep pit anti floating barrel formwork system: reinforcement beam is on the top of the pressure tube mould, pressure beam extends out of the cylinder and fixed die in the skeleton structure through the fixed member. Anti floating reinforcement system by pressing beam is arranged in the cylinder mould of the utility model pit cylinder die, the fixed piece will pressure beam fixed on the frame structure, which is limited in cylinder die pressure beam skeleton structure, effectively counteracts the effects of buoyancy on the cylinder mold positioning,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cylinder die, partial b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
技术介绍
在建筑施工领域,超高层建筑设计有深基坑电梯井、集水井等结构。但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深基坑内的筒模往往因体积大,由于混凝土产生的浮力较大,会产生筒模上浮或偏位等问题,从而会造成模板上浮后深基坑电梯井的混凝土成型尺寸会与图纸有较大的偏差,大大增加返工所产生的人工、材料等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筒模上浮或偏位的问题。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提供一种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深坑内支设有骨架结构,所述骨架结构预留出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筒模,所述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包括:设于所述筒模顶部的压梁,所述压梁的两端伸出所述筒模、且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骨架结构。本技术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通过将压梁压设在筒模上,利用固定件将压梁固定在骨架结构上,从而筒模被压梁限制在骨架结构内,有效地抵消浮力对筒模定位的影响,解决了筒模上浮、偏位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操作简便,减少施工流程、降低施工损耗、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置于所述压梁的负重水箱。本技术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拉筋,竖向拉结于所述筒模内部和位于所述筒模底部的骨架结构。本技术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设于所述压梁的垫片;穿设于所述骨架结构、且箍设所述压梁的U型连接杆,所述U型连接杆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支脚,所述一对支脚穿设于所述垫片,以令U型连接杆和所述垫片之间形成供紧固所述压梁的紧固空间;以及套筒,螺合于所述支脚,以令所述垫片压设于所述压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纵向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A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阅图1,显示了本技术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纵向剖视图。参阅图2,显示了本技术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俯视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深坑内支设有骨架结构1,骨架结构1内部预留出容置空间,骨架结构1的容置空间内支设筒模2。本技术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包括:压梁3,压梁3设于筒模2的顶部,压梁3的两端伸出筒模2、且通过固定件4固定于骨架结构1。本技术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通过将压梁压设在筒模上,利用固定件将压梁固定在骨架结构上,从而筒模被压梁限制在骨架结构内,有效地抵消浮力对筒模定位的影响,解决了筒模上浮、偏位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操作简便,减少施工流程、降低施工损耗、提高工作效率。结合图1和图2所示,骨架结构1包括:横向钢筋网和竖向筋,其中横向钢筋网包括间隔设置的横向筋和交叉连接于横向筋的多个纵向筋,竖向筋竖向连接于横向钢筋网。在搭建骨架结构1时,预先留设出供筒模2放置的容置空间,在本实施例中,筒模2为木模板围合连接而成的立体结构,在后续施工中,需要在筒模2的外围、钢筋搭建而成的骨架结构1中浇筑混凝土,形成建筑结构主体。在此过程中,筒模2受到浮力作用,容易产生上浮或者偏移等问题,造成浇筑形成的建筑结构主体的质量不达标的问题。为防止筒模2受到浮力作用而上浮或者偏移,利用压梁3和固定件4将筒模2压设固定在骨架结构1内。在本实施例中,压梁3为槽钢,采用多个槽钢间隔压设在筒模2的顶部。压梁3的两端伸出筒模2、位于骨架结构1上,利用固定件4将压梁3的两端与对应处的骨架结构1相连接。参阅图3,显示了图1的A的放大示意图。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固定件4包括:垫片40、U型连接杆41以及套筒42,其中垫片40设于压梁3上,U型连接杆41穿设于骨架结构1、且箍设压梁3,U型连接杆41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支脚,一对支脚穿设于垫片40,以令U型连接杆41和垫片40之间形成供紧固压梁3的紧固空间,套筒42螺合于支脚,以令垫片40压设于压梁3。在本实施例中,垫片40上开设有供一对支脚穿设的通孔。采用钢筋弯折制成U型连接杆41,U型连接杆41的相对设置的一对支脚上设有螺纹。U型连接杆41开口向上,一对支脚从纵向筋和竖向筋的连接点处向上穿设,箍设住压梁3并穿设垫片40,将套筒42套设并螺合在支脚上。进一步地,为了利用U型连接杆41将压梁3紧固在骨架结构1上,将垫片40向下压设在压梁3上,将套筒42向下移动直至垫片40紧贴在压梁3上,将套筒42螺合紧固于支脚处,从而完成固定件4的安装施工。为了防止筒模2在浇筑施工过程中出现变形等现象,在筒模2的内部支设内支撑结构20,在本实施例中,内支撑结构20由钢筋横向纵向交叉连接而成。为防止筒模2上浮,还可以从筒模2的底部将筒模2拉结固定于骨架结构1。具体地,将拉筋5竖向拉结于内支撑结构20和位于筒模2底部的横向钢筋网。多层横向钢筋网之间通过斜拉筋6斜向拉结连接,通过竖向拉结和斜向拉结防止横向钢筋网出现损坏,防止筒模2上浮。除了上述的压梁3和固定件4从筒模2的顶部将筒模2拉结限制在骨架结构1中,还可以在压梁3上放置水箱7。在实际施工时,可根据筒模2的浮力的大小向水箱7内注水,使筒模2受到向下的压力,从而抵消浮力的作用。结合图1和图2所示,开挖土方形成深坑,将骨架结构1支设在深坑内。在施工骨架结构1的过程中,在骨架结构1内预留出容置空间,将筒模2设于骨架结构1的容置空间内,从而在筒模2的外部形成浇筑空间。为防止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筒模2受到浮力作用而上浮,将压梁3设于筒模2的顶部,使得压梁3的两端伸出筒模2,利用固定件4将压梁3固定于骨架结构1,从而压梁3和固定件4就将筒模2限位在骨架结构1中,不容易出现上浮或者偏位等问题。作为本技术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施工方法的一个较佳实施例:除了上述的压梁3和固定件4从筒模2的顶部将筒模2拉结限制在骨架结构1中,还可以在压梁3上放置水箱7。在实际施工时,可根据筒模2的浮力的大小向水箱7内注水,使筒模2受到向下的压力,从而抵消浮力的作用。作为本技术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施工方法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4包括:垫片40、U型连接杆41和套筒42,U型连接杆41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支脚。在利用固定件4将压梁3固定于骨架结构1的施工过程中,先将垫片40设于压梁3的端部上,将U型连接杆41开口朝上,从压梁3的底部处穿设骨架结构1、箍设于压梁3,且一对支脚从垫片40的底部穿设垫片40,使得U型连接杆41和垫片40之间形成供紧固压梁3的紧固空间。为了将U型连接杆41紧紧箍住压梁3,将套筒42螺合于支脚,以将垫片40压设于压梁3。作为本技术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的施工方法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骨架结构1包括:横向钢筋网和竖向筋,其中横向钢筋网包括间隔设置的横向筋和交叉连接于横向筋的多个纵向筋,竖向筋竖向连接于横向钢筋网,将钢筋按照这样的方式搭接形成纵横交错的骨架结构1。在将U型连接杆穿设骨架结构1的施工过程中,将U型连接杆41从纵向筋和竖向筋的连接点处穿设骨架结构1,从而将U型连接杆41和骨架结构1连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深坑内支设有骨架结构,所述骨架结构预留出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筒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包括:设于所述筒模顶部的压梁,所述压梁的两端伸出所述筒模、且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骨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深坑内支设有骨架结构,所述骨架结构预留出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内设有筒模,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包括:设于所述筒模顶部的压梁,所述压梁的两端伸出所述筒模、且通过固定件固定于所述骨架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置于所述压梁的负重水箱。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坑筒模抗浮加固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威刘昕宇杨勇张远翟新鹏周景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