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6572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20: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包括渗滤液收集井、渗滤液收集管、收集池、渗滤液处理装置及渗滤液回灌井或/和渗滤液回灌沟,渗滤液收集管位于渗滤液收集井内且其内设有潜污泵;渗滤液收集井与渗滤液收集管之间从上至下依次填充有封堵填料层和碎石填料层;渗滤液收集管下部为具有均匀开孔的花管段;花管段位于碎石填料层中;收集池连通渗滤液处理装置及渗滤液回灌井或/和渗滤液回灌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渗滤液收集井收集渗滤液至收集池再通过渗滤液处理装置处理后排放或者在好氧修复过程中,若垃圾湿度过低,需将渗滤液回灌至渗滤液回灌井或/和渗滤液回灌沟。

Leachate Collecting, processing and recharging device used for garbage landfill

Treatment of leachate collection recharge of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vice used in landfill, including leachate collection wells, leachate collection pipe, collecting tank, leachate treatment device and leachate recharge wells and / or leachate recirculation leachate collection pipe ditch, seepage in leachate collection and wells the inside is equipped with a submersible sewage pump; leachate collection wells and leachate collection pipe from top to bottom is filled with sealing filler layer and gravel packing layer; leachate collection pipe is to have a uniform opening flower tube; tube section is located in the gravel packing layer; collecting tank connected leachate treatment device and leachate recharge well or / and leachate recirculation ditch. The utility model can well collect leachate leachate collection to the collection tank through leachate treatment after discharge or repair in the aerobic process, if the garbage humidity is too low, the infiltration recharge well or / and leachate recirculation ditch recharge to leachate leach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属于垃圾填埋场治理及修复设施领域。
技术介绍
由于历史原因,在我国城市区域形成了数量巨大的垃圾填埋场,填埋场一般防渗工程措施不达标,且无渗滤液和填埋气收集系统,渗滤液无规排放,填埋场及周边的大气、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等生态环境污染严重,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目前,众多的垃圾填埋场已经成为制约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为解决城市用地紧张,实施该类型场地的治理修复,恢复土地开发高效利用,在国内各大城市中已经逐步实施。我国在垃圾填埋场及类似污染场地治理修复方面的技术基础较为薄弱,仍缺乏适用的技术和相关规范,亟需开发一批经济高效的修复技术、设备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环境修复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的上述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包括渗滤液收集井、渗滤液收集管、收集池、渗滤液处理装置及渗滤液回灌井或/和渗滤液回灌沟,所述渗滤液收集管位于所述渗滤液收集井内且其内设有第一潜污泵;所述渗滤液收集井与所述渗滤液收集管之间从上至下依次填充有封堵填料层和碎石填料层;所述渗滤液收集管下部为具有均匀开孔的花管段;所述花管段位于所述碎石填料层内侧;所述收集池内设有第二潜污泵或者其外设有连通其内部的自吸泵;所述渗滤液处理装置与所述收集池连通;所述渗滤液回灌井或/和渗滤液回灌沟与所述第二潜污泵或者自吸泵通过管道连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通过渗滤液收集井收集渗滤液至地面的收集池再通过渗滤液处理装置处理后排放或者在好氧修复过程中,若垃圾湿度过低,需将渗滤液回灌至渗滤液回灌井或/和渗滤液回灌沟。本技术所述的渗滤液处理装置可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深度处理”、“预处理+深度处理”或“生物处理+深度处理”,处理后达标排放。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本技术如上所述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进一步,所述渗滤液收集井内径500mm~1000mm。本技术如上所述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进一步,所述渗滤液收集管为PE管、UPVC管或钢管,其内径为300~800mm。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采用PE管、UPVC管或钢管耐用抗腐蚀且满足渗滤液的收集。本技术如上所述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进一步,所述渗滤液回灌沟内填充碎石,在碎石中埋设回灌花管,所述回灌花管与所述第二潜污泵或者自吸泵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渗滤液回灌井的孔径200mm~500mm,其内设有回灌井管,所述回灌井管包括上部0-10m高度的实壁管段,下部0.2-2m高度的开孔的回灌花管段;所述回灌井管与渗滤液回灌井之间从上至下依次填充有封堵填料层和碎石填料层;所述回灌花管段位于所述碎石填料层内侧。本技术如上所述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进一步,所述花管段、所述回灌花管及回灌花管段均用土工布包裹;所述碎石填料层与所述封堵填料层之间铺设有土工布。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防止花管段、所述回灌花管及回灌花管段堵塞;及防止上层封堵填料层的填料进入碎石填料层。本技术如上所述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进一步,所述封堵填料层包括上层填料层和下层填料,所述下层填料为渗透系数<10-7cm/s压实粘土或膨润土,所述上层填料层为混凝土层或渗透系数<10-7cm/s压实粘土或膨润土。本技术如上所述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进一步,所述渗滤液回灌井或/和渗滤液回灌沟与所述潜污泵或者自吸泵连通的管道上设有连通有渗滤液调理装置及阀门和流量计。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渗滤液调理装置自动调节渗滤液的pH值,同时还可以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和营养元素且可以通过阀门和流量计控制回灌或节流。本技术如上所述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进一步,所述碎石及所述碎石填料层的碎石为16~32mm级配碎石。本技术如上所述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进一步,还包括渗滤液导排沟,所述渗滤液导排沟设置于垃圾填埋场底部且通过管道及该管道上的第三排污泵与所述收集池连通。本技术上述所述花管段及所述回灌花管段可以设置在地下2~5m。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渗滤液收集井,2、渗滤液收集管,3、碎石填料层,4、下层填料层,5、混凝土层,6、第二潜污泵,7、渗滤液调理装置,8、渗滤液回灌井,9、渗滤液回灌沟,10、垃圾堆体,11、第一潜污泵,12、收集池,13、自然通风装置,14、渗滤液处理装置,15、渗滤液导排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包括渗滤液收集井1、渗滤液收集管2、收集池12、渗滤液处理装置14及渗滤液回灌井8或/和渗滤液回灌沟9,所述渗滤液收集管2位于所述渗滤液收集井1内且所述渗滤液收集管2内设有第一潜污泵11;所述渗滤液收集井7与所述渗滤液收集管2之间从上至下依次填充有封堵填料层和碎石填料层3;所述渗滤液收集管2下部为具有均匀开孔的花管段;所述花管段位于所述碎石填料层2内侧;所述收集池12内设有第二潜污泵6或者其外设有连通其内部的自吸泵,上述收集池12可以设置在地面上方,也可以设置在地面下方;所述渗滤液处理装置14与所述收集池12连通;所述渗滤液回灌井8或/和渗滤液回灌沟9与所述第二潜污泵或者自吸泵通过管道连通,用于回灌渗滤液。本技术渗滤液回灌井8或/和渗滤液回灌沟9与所述第二潜污泵或者自吸泵之间的管道上安装有阀门、流量计,再管道输送到回灌沟或回灌竖井;流量计用于统计回灌的渗滤液量,可按需定量控制回灌渗滤液数量。本技术上述所述收集池12上端设有自然通风装置13,防止填埋气富集风险。上述的第一潜污泵和第二潜污泵具有防爆功能;潜污泵根据井内渗滤液液位自动控制启停。在一些具体实施例,所述渗滤液收集井1内径500mm~1000mm;所述渗滤液收集管2可以选择为PE管、UPVC管或钢管,其内径为300~800mm。钢管为经过加强防腐处理的钢管。根据本技术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渗滤液回灌沟9内填充碎石,在碎石中埋设回灌花管,所述回灌花管与所述第二潜污泵或者自吸泵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渗滤液回灌井1的孔径200mm~500mm,其内设有回灌井管,所述回灌井管包括上部0-10m高度的实壁管段,下部0.2-2m高度的开孔的回灌花管段;所述回灌井管与渗滤液回灌井8之间从上至下依次填充有封堵填料层和碎石填料层;所述回灌花管段位于所述碎石填料层内侧;所述回灌井管及回灌花管均与所述第二潜污泵6或者自吸泵通过管道连通;上述的碎石及所述碎石填料层的碎石可以为16~32mm级配碎石,填充高度从井孔底部至最上段花管以上0.5m;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渗滤液收集井、渗滤液收集管、收集池、渗滤液处理装置及渗滤液回灌井或/和渗滤液回灌沟,所述渗滤液收集管位于所述渗滤液收集井内且其内设有第一潜污泵;所述渗滤液收集井与所述渗滤液收集管之间从上至下依次填充有封堵填料层和碎石填料层;所述渗滤液收集管下部为具有均匀开孔的花管段;所述花管段位于所述碎石填料层内侧;所述收集池内设有第二潜污泵或者其外设有连通其内部的自吸泵;所述渗滤液处理装置与所述收集池连通;所述渗滤液回灌井或/和渗滤液回灌沟与所述第二潜污泵或者自吸泵通过管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渗滤液收集井、渗滤液收集管、收集池、渗滤液处理装置及渗滤液回灌井或/和渗滤液回灌沟,所述渗滤液收集管位于所述渗滤液收集井内且其内设有第一潜污泵;所述渗滤液收集井与所述渗滤液收集管之间从上至下依次填充有封堵填料层和碎石填料层;所述渗滤液收集管下部为具有均匀开孔的花管段;所述花管段位于所述碎石填料层内侧;所述收集池内设有第二潜污泵或者其外设有连通其内部的自吸泵;所述渗滤液处理装置与所述收集池连通;所述渗滤液回灌井或/和渗滤液回灌沟与所述第二潜污泵或者自吸泵通过管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滤液收集井内径500mm~100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滤液收集管为PE管、UPVC管或钢管,其内径为300~800mm。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一种应用于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处理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滤液回灌沟内填充碎石,在碎石中埋设回灌花管,所述回灌花管与所述第二潜污泵或者自吸泵通过管道连通;所述渗滤液回灌井的孔径200mm~500mm,其内设有回灌井管,所述回灌井管包括上部0-10m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靖邦孟凡勇王盟阚霏朱彤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国环清华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