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发泡机高压混合头的并联双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6274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1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发泡机高压混合头的并联双油缸,包括油缸体,油缸体内水平设置一个上油腔,油缸体内水平设置一个下油腔,通路一的一端与油路一相连,通路一的另一端与下油腔的前端相连,通路二的一端与油路一相连,通路二的另一端与上油腔的后端相连,通路三的一端与油路二相连,通路三的另一端与下油腔的后端相连,通路四的一端与油路二相连,通路四的另一端与上油腔的前端相连,上油腔的后端安装一个上盖,上盖上水平设置一个上活塞杆,上活塞杆的前端固设一个上活塞,下油腔的后端安装一个下盖,下盖上水平设置一个下活塞杆,下活塞杆的前端固设一个下活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节省成本、工作可靠、精度高等优点。

Parallel double oil cylinder of high pressure mixing head of polyurethane foam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arallel polyurethane foaming machine high-pressure mixing head double cylinder, comprising a cylinder body, a cylinder body horizontal oil cavity is arranged, the oil cylinder body level of a lower oil cavity is arranged, one end and the oil path is in front of a passag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oil cavity is connected to the end with the oil passage two a connected path two and the other end connected with the back end of the oil cavity, and the two end oil passage three is connected via thre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oil cavity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ck end, and four of the two end of the oil passag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f the front cavity is connected with the oil passage four, oil the cavity is arranged at the back end of an upper cover arranged on a piston rod, the front end of the piston rod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piston, the lower oil cavity is arranged at the back end of a lower cover, lower cover arranged on a piston The lower end of the lower piston rod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lower piston.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st saving, reliable work, high precision,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氨酯发泡机高压混合头的并联双油缸
本技术涉及聚氨酯发泡机高压混合头的加工
,具体来说是一种聚氨酯发泡机高压混合头的并联双油缸。
技术介绍
在家电行业,尤其是冰箱,为了保证冰箱的保温性能,人们需要在冰箱门内设置一个保温层,目前,人们主要采用聚氨酯发泡机将两种聚氨酯材料作为保温材料挤入到聚氨酯发泡机高压混合头内,并由聚氨酯发泡机高压混合头喷射到冰箱门的保温层内。其中,油缸是聚氨酯发泡机高压混合头的重要部件,目前,市场上的聚氨酯发泡机高压混合头的油缸均为独立的油缸,而本混合头需两个油缸的活塞同步异向移动,因此需要两套液压系统,但是这样不仅成本高,增加成本,而且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两套液压系统会发生逐渐磨损,这样两个油缸内的活塞在发生异向移动时,会出现不同步的情况,从而造成聚氨酯发泡机高压混合头的混合精度变差,保温材料的混合效果也就变差,需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成本高以及精度变差的缺陷,提供一种聚氨酯发泡机高压混合头的并联双油缸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发泡机高压混合头的并联双油缸,包括油缸体,所述的油缸体内水平设置一个上油腔,所述的油缸体内水平设置一个下油腔,所述的油缸体上设置一个油路一,所述的油缸体内设置一个油路二,所述的油缸体内设置一个通路一,所述的通路一的一端与油路一相连,所述的通路一的另一端与下油腔的前端相连,所述的油缸体内设置一个通路二,所述的通路二的一端与油路一相连,所述的通路二的另一端与上油腔的后端相连,所述的油缸体内设置一个通路三,所述的通路三的一端与油路二相连,所述的通路三的另一端与下油腔的后端相连,所述的油缸体内设置一个通路四,所述的通路四的一端与油路二相连,所述的通路四的另一端与上油腔的前端相连,所述的上油腔的后端安装一个上盖,所述的上盖上水平设置一个能够前后摩擦滑动的上活塞杆,所述的上活塞杆的前端在上油腔内,所述的上活塞杆的后端在上盖的后方,所述的上活塞杆的前端固设一个上活塞,所述的上活塞在上油腔内,所述的上活塞的位置在通路二与上油腔的连接处的前方,所述的上活塞的位置在通路四与上油腔的连接处的后方,所述的下油腔的后端安装一个下盖,所述的下盖上水平设置一个能够前后摩擦滑动的下活塞杆,所述的下活塞杆的前端在下油腔内,所述的下活塞杆的后端在下盖的后方,所述的下活塞杆的前端固设一个下活塞,所述的下活塞在下油腔内,所述的下活塞的位置在通路三与下油腔的连接处的前方,所述的下活塞的位置在通路一与下油腔的连接处的后方。作为优选,所述的油路一的内壁做了光滑处理。作为优选,所述的油路二的内壁做了光滑处理。作为优选,所述的通路一的内壁做了光滑处理。作为优选,所述的通路二的内壁做了光滑处理。作为优选,所述的通路三的内壁做了光滑处理。作为优选,所述的通路四的内壁做了光滑处理。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一套液压系统即可实现了上活塞和下活塞的同步异向移动,节省成本;2、可有效保持上活塞和下活塞的同步异向移动,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聚氨酯发泡机高压混合头的并联双油缸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聚氨酯发泡机高压混合头的并联双油缸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聚氨酯发泡机高压混合头的并联双油缸的透视图。其中:1-油缸体;2-上油腔;3-下油腔;4-油路一;5-油路二;6-通路一;7-通路二;8-通路三;9-通路四;10-上活塞杆;11-上活塞;12-下活塞杆;13-下活塞;14-上盖;15-下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如图1-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聚氨酯发泡机高压混合头的并联双油缸,包括油缸体1,所述的油缸体1内水平设置一个上油腔2,所述的油缸体1内水平设置一个下油腔3,所述的油缸体1上设置一个油路一4,所述的油缸体1内设置一个油路二5,所述的油缸体1内设置一个通路一6,所述的通路一6的一端与油路一4相连,所述的通路一6的另一端与下油腔3的前端相连,所述的油缸体1内设置一个通路二7,所述的通路二7的一端与油路一4相连,所述的通路二7的另一端与上油腔2的后端相连,所述的油缸体1内设置一个通路三8,所述的通路三8的一端与油路二5相连,所述的通路三8的另一端与下油腔3的后端相连,所述的油缸体1内设置一个通路四9,所述的通路四9的一端与油路二5相连,所述的通路四9的另一端与上油腔2的前端相连,所述的上油腔2的后端安装一个上盖14,所述的上盖14上水平设置一个能够前后摩擦滑动的上活塞杆10,所述的上活塞杆10的前端在上油腔2内,所述的上活塞杆10的后端在上盖14的后方,所述的上活塞杆10的前端固设一个上活塞11,所述的上活塞11在上油腔2内,所述的上活塞11的位置在通路二7与上油腔2的连接处的前方,所述的上活塞11的位置在通路四9与上油腔2的连接处的后方,所述的下油腔2的后端安装一个下盖15,所述的下盖15上水平设置一个能够前后摩擦滑动的下活塞杆12,所述的下活塞杆12的前端在下油腔3内,所述的下活塞杆12的后端在下盖15的后方,所述的下活塞杆12的前端固设一个下活塞13,所述的下活塞13在下油腔3内,所述的下活塞13的位置在通路三8与下油腔3的连接处的前方,所述的下活塞13的位置在通路一6与下油腔3的连接处的后方。作为优选,所述的油路一4的内壁做了光滑处理。作为优选,所述的油路二5的内壁做了光滑处理。作为优选,所述的通路一6的内壁做了光滑处理。作为优选,所述的通路二7的内壁做了光滑处理。作为优选,所述的通路三8的内壁做了光滑处理。作为优选,所述的通路四9的内壁做了光滑处理。本技术是这样实施的:油路一4和油路二5与一套液压系统相连接,以油路一4先进油为例,液压油进入到油路一4内,油路一4内的液压油进入到通路一6和通路二7内,通路一6内的液压油进入到下油腔3内部的前端,此时液压油在下活塞13的前方,随着下油腔3内部前端的液压油的增多,液压油会推动下活塞13向后移动,下活塞13也就推动下活塞杆12向后移动,与此同时,油路一4内的液压油会同时进入到通路二7内,进一步通路二7内的液压油会进入到上油腔2内部的后端,此时液压油在上活塞11的后方,随着上活塞11后方的液压油的增多,液压油会推动上活塞11向前移动,上活塞11则带动上活塞杆10向前移动,这样即实现了控制上活塞11和下活塞13同步异向移动的目的,这样不仅一套液压系统即完成,不用再使用两套液压系统,因此比较节省成本,而且避免了两套液压系统控制时,两个油缸内活塞异向移动时发生时间误差,不能同步异向移动,因此本技术在采用一套液压系统控制上活塞11和下活塞13同步异向移动的精度更高,效果更好,同理,液压油从油路二5进入时,油路二5内的液压油会进入到通路三8和通路四9内,通路三8内的液压油会进入到下油腔3的内部后端,液压油会推动下活塞13向前移动,下活塞13将下油腔3内部的在下活塞13前方的液压油挤压进通路一6内,然后液压油从通路一6内回流回油路一4内,与此同时油路二5内的液压油进入到通路四9内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聚氨酯发泡机高压混合头的并联双油缸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氨酯发泡机高压混合头的并联双油缸,包括油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体(1)内水平设置一个上油腔(2),所述的油缸体(1)内水平设置一个下油腔(3),所述的油缸体(1)上设置一个油路一(4),所述的油缸体(1)内设置一个油路二(5),所述的油缸体(1)内设置一个通路一(6),所述的通路一(6)的一端与油路一(4)相连,所述的通路一(6)的另一端与下油腔(3)的前端相连,所述的油缸体(1)内设置一个通路二(7),所述的通路二(7)的一端与油路一(4)相连,所述的通路二(7)的另一端与上油腔(2)的后端相连,所述的油缸体(1)内设置一个通路三(8),所述的通路三(8)的一端与油路二(5)相连,所述的通路三(8)的另一端与下油腔(3)的后端相连,所述的油缸体(1)内设置一个通路四(9),所述的通路四(9)的一端与油路二(5)相连,所述的通路四(9)的另一端与上油腔(2)的前端相连,所述的上油腔(2)的后端安装一个上盖(14),所述的上盖(14)上水平设置一个能够前后摩擦滑动的上活塞杆(10),所述的上活塞杆(10)的前端在上油腔(2)内,所述的上活塞杆(10)的后端在上盖(14)的后方,所述的上活塞杆(10)的前端固设一个上活塞(11),所述的上活塞(11)在上油腔(2)内,所述的上活塞(11)的位置在通路二(7)与上油腔(2)的连接处的前方,所述的上活塞(11)的位置在通路四(9)与上油腔(2)的连接处的后方,所述的下油腔(2)的后端安装一个下盖(15),所述的下盖(15)上水平设置一个能够前后摩擦滑动的下活塞杆(12),所述的下活塞杆(12)的前端在下油腔(3)内,所述的下活塞杆(12)的后端在下盖(15)的后方,所述的下活塞杆(12)的前端固设一个下活塞(13),所述的下活塞(13)在下油腔(3)内,所述的下活塞(13)的位置在通路三(8)与下油腔(3)的连接处的前方,所述的下活塞(13)的位置在通路一(6)与下油腔(3)的连接处的后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氨酯发泡机高压混合头的并联双油缸,包括油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体(1)内水平设置一个上油腔(2),所述的油缸体(1)内水平设置一个下油腔(3),所述的油缸体(1)上设置一个油路一(4),所述的油缸体(1)内设置一个油路二(5),所述的油缸体(1)内设置一个通路一(6),所述的通路一(6)的一端与油路一(4)相连,所述的通路一(6)的另一端与下油腔(3)的前端相连,所述的油缸体(1)内设置一个通路二(7),所述的通路二(7)的一端与油路一(4)相连,所述的通路二(7)的另一端与上油腔(2)的后端相连,所述的油缸体(1)内设置一个通路三(8),所述的通路三(8)的一端与油路二(5)相连,所述的通路三(8)的另一端与下油腔(3)的后端相连,所述的油缸体(1)内设置一个通路四(9),所述的通路四(9)的一端与油路二(5)相连,所述的通路四(9)的另一端与上油腔(2)的前端相连,所述的上油腔(2)的后端安装一个上盖(14),所述的上盖(14)上水平设置一个能够前后摩擦滑动的上活塞杆(10),所述的上活塞杆(10)的前端在上油腔(2)内,所述的上活塞杆(10)的后端在上盖(14)的后方,所述的上活塞杆(10)的前端固设一个上活塞(11),所述的上活塞(11)在上油腔(2)内,所述的上活塞(11)的位置在通路二(7)与上油腔(2)的连接处的前方,所述的上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保亮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启恒工艺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