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韦凤艳专利>正文

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6049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石决明18‑22、白僵蚕9‑11、钩藤9‑11、天麻9‑11、刺蒺藜9‑11、罗布麻9‑11、北沙参9‑11、女贞子9‑11、百合9‑11、槠实子9‑11、熟地9‑11、白芍13‑17、桑葚9‑11、枸杞子9‑11、柴胡9‑11、香附4‑6、青皮4‑6、乌药4‑6、八月札9‑11、夏枯草9‑11、青葙子9‑11以及密蒙花9‑11。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无副作用,效果显著,对眩晕的治愈率达到90%以上。

Chinese medicinal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vertigo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vertigo, including raw material weight: 18 ormer 22, 11, 9 White Jiangcan 9 11, 9 Gouteng Tianma 11, 11, 9 Tribuli 11, 9 Apocynum littoralis 9 11, Ligustrum lucidum 9 11 lily, 9 11, 9, 11 zhuyeqi real 11, 13 Radix rehmannia 9 17, 11, 9 mulberry medlar 9 11, 9 11, 4 bupleurum, Cyperus 6 6, 4 4 Seedcases Lindera in 6 and August 9 Zagreb 11, 9 11 Xiakucao 9 and 11, semen Celosiae Mimeng spent 9 11.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has no side effect, the effect is remarkable, and the cure rate for vertigo is more than 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指中医药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眩即眼花,晕是头晕,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为“眩晕”,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眩晕在西医临床上多就诊于耳鼻咽喉科,病因很多,治疗见效慢。而中医普遍认为眩晕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风、火、痰、瘀上扰清空或精亏血少,清窍失养为基本病机。眩晕为临床常见病证,多见于中老年人,亦可发于青年人。本病可反复发作,妨碍正常工作及生活,严重者可发展为中风、厥证或脱证而危及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治疗眩晕。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石决明18-22、白僵蚕9-11、钩藤9-11、天麻9-11、刺蒺藜9-11、罗布麻9-11、北沙参9-11、女贞子9-11、百合9-11、槠实子9-11、熟地9-11、白芍13-17、桑葚9-11、枸杞子9-11、柴胡9-11、香附4-6、青皮4-6、乌药4-6、八月札9-11、夏枯草9-11、青葙子9-11以及密蒙花9-11。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石决明20、白僵蚕10、钩藤10、天麻10、刺蒺藜10、罗布麻10、北沙参10、女贞子10、百合10、槠实子10、熟地10、白芍15、桑葚10、枸杞子10、柴胡10、香附5、青皮5、乌药5、八月札10、夏枯草10、青葙子10以及密蒙花10。优选的是,所述的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备为口服液、散剂或颗粒剂。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中医五行及辨证理论,认为眩晕的病因多为情志不遂,烦恼大怒,肝失条达,从而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则肝阴受伤,故而肝风内动,上扰头目,出现眩晕,头目胀痛,耳鸣,口苦,多梦,脾气暴躁,心烦失眠,急躁,面目潮红,肢体麻木震颤等症状。本专利技术认为,肝风内动所以平肝息风,滋阴降火取以水涵木之用,有助于肝阴,肝气郁结化内热,解肝郁有助于平肝,肝开窍于目,眩晕亦有目眩的感觉,故清肝明目有助于眩晕的治疗。本专利技术通过多种中药合理配伍,平肝息风,滋阴降火,养护肝阴,解肝郁气滞,清肝明目,使眩晕得以治愈,效果显著,治愈率较高。本专利技术根据对临床100例患者观察统计,按照每7-10剂为一个疗程,以每天一剂的用量连续服用3-5个疗程,治愈率90%以上。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石决明18-22、白僵蚕9-11、钩藤9-11、天麻9-11、刺蒺藜9-11、罗布麻9-11、北沙参9-11、女贞子9-11、百合9-11、槠实子9-11、熟地9-11、白芍13-17、桑葚9-11、枸杞子9-11、柴胡9-11、香附4-6、青皮4-6、乌药4-6、八月札9-11、夏枯草9-11、青葙子9-11以及密蒙花9-11。本专利技术利用中医五行及辨证理论,认为眩晕的病因多为情志不遂,烦恼大怒,肝失条达,从而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则肝阴受伤,故而肝风内动,上扰头目,出现眩晕,头目胀痛,耳鸣,口苦,多梦,脾气暴躁,心烦失眠,急躁,面目潮红,肢体麻木震颤等症状。本专利技术认为,肝风内动所以平肝息风,滋阴降火取以水涵木之用,有助于肝阴,肝气郁结化内热,解肝郁有助于平肝,肝开窍于目,眩晕亦有目眩的感觉,故清肝明目有助于眩晕的治疗。本专利技术通过多种中药合理配伍,平肝息风,滋阴降火,养护肝阴,解肝郁气滞,清肝明目,使眩晕得以治愈,效果显著,治愈率较高。具体药理为:石决明:平肝潜阳,清肝明目。白僵蚕:息风止痉,祛风止痛。钩藤:息风止痉,清热平肝。天麻:平肝潜阳,息风止痉。刺蒺藜:平肝疏肝,祛风。罗布麻:平肝清热,降血压,利水。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女贞子:滋阴清热,凉血补血,降火。百合:养阴,清心安神,清热利尿。槠实子:滋阴,清肝明目。熟地:滋阴补肾,生化精血,潜阳息风,去肝肾阴虚虚火,养肝护肝。白芍:养护肝阴,平肝,敛阴止汗。桑葚配合枸杞子:滋阴补肾,养血,有滋阴降火之功,以水涵木之意,养肝护肝。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香附:气香,解郁,清上焦郁气气滞。青皮:解肝郁理气,清中焦郁气气滞。乌药:理气,清下焦郁气气滞。八月札:疏肝理气,散结,解肝郁。夏枯草:清肝明目,散郁结。青葙子:祛风热,清肝火,明目。密蒙花:祛风明目,凉血润肝清肝。所述的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中,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石决明20、白僵蚕10、钩藤10、天麻10、刺蒺藜10、罗布麻10、北沙参10、女贞子10、百合10、槠实子10、熟地10、白芍15、桑葚10、枸杞子10、柴胡10、香附5、青皮5、乌药5、八月札10、夏枯草10、青葙子10以及密蒙花10。此为治疗眩晕的最佳配方。所述的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中,所述中药组合物制备为口服液、散剂或颗粒剂。实施例11、称取石决明18克、白僵蚕9克、钩藤克11克、天麻克11克、刺蒺藜9克、罗布麻9克、北沙参9克、女贞子9克、百合9克、槠实子11克、熟地9克、白芍14克、桑葚9克、枸杞子9克、柴胡11克、香附4克、青皮4克、乌药4克、八月札9克、夏枯草9克、青葙子9克以及密蒙花9克。2、加入2-3倍体积的水浸泡15分钟,煮沸后文火熬制20-25分钟,滤出药液,得到第一滤液;3、向药渣中重新加入1-2倍体积的水,煮沸后文火熬制30-35分钟,滤出药液得到第二滤液;4、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混合,每日一剂,每剂分两次分两次服用,每8剂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5个疗程。实施例21、称取石决明20克、白僵蚕10克、钩藤10克、天麻10克、刺蒺藜10克、罗布麻10克、北沙参10克、女贞子10克、百合10克、槠实子10克、熟地10克、白芍15克、桑葚10克、枸杞子10克、柴胡10克、香附5克、青皮5克、乌药5克、八月札10克、夏枯草10克、青葙子10克以及密蒙花10克。2、加入2-3倍体积的水浸泡20分钟,煮沸后文火熬制20-25分钟,滤出药液,得到第一滤液;3、向药渣中重新加入1-2倍体积的水,煮沸后文火熬制30-35分钟,滤出药液得到第二滤液;4、将第一滤液和第二滤液混合,每日一剂,每剂分两次分两次服用,每8剂为一个疗程,连续服用4个疗程。为进一步证明本专利技术的药物的临床疗效,选择100位患者进行临床观察。100例患者中,年龄最小者35岁,年龄最大者75岁,按照每7-10剂为一个疗程,以每天一剂的用量连续服用3-5个疗程。1、疗效评价标准:治愈:眩晕症状消失。显效:眩晕症状明显减轻。有效:眩晕症状较治疗前减轻。无效:病情无任何改善的表现。2、治疗方案:处方:称取石决明20克、白僵蚕10克、钩藤10克、天麻10克、刺蒺藜10克、罗布麻10克、北沙参10克、女贞子10克、百合10克、槠实子10克、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石决明18‑22、白僵蚕9‑11、钩藤9‑11、天麻9‑11、刺蒺藜9‑11、罗布麻9‑11、北沙参9‑11、女贞子9‑11、百合9‑11、槠实子9‑11、熟地9‑11、白芍13‑17、桑葚9‑11、枸杞子9‑11、柴胡9‑11、香附4‑6、青皮4‑6、乌药4‑6、八月札9‑11、夏枯草9‑11、青葙子9‑11以及密蒙花9‑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眩晕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石决明18-22、白僵蚕9-11、钩藤9-11、天麻9-11、刺蒺藜9-11、罗布麻9-11、北沙参9-11、女贞子9-11、百合9-11、槠实子9-11、熟地9-11、白芍13-17、桑葚9-11、枸杞子9-11、柴胡9-11、香附4-6、青皮4-6、乌药4-6、八月札9-11、夏枯草9-11、青葙子9-11以及密蒙花9-11。2.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凤艳
申请(专利权)人:韦凤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