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ARM7控制的自动灌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5704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ARM7控制的自动灌溉系统的结构,包括集水池、电气控制箱、控制系统、传感器、控制阀装置、歪头接管、水龙头、水阀、支管、过滤器、电磁阀、水泵、水位传感器;所述的控制阀装置上依次设有泄阀、止回阀、旋转接头,所述的泄阀还通过支管与水阀相连接,所述的直角导管与歪头接管相连接,所述的歪头接管接有水龙头,所述的水龙头侧面安装有水阀,所述的控制阀装置的左端安装有过滤器、电磁阀,所述的控制系统采用ARM7的控制器,控制阀装置、水阀、水泵,完成农作物的自动化、智能化灌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农作物的自动化、智能化灌溉,其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能够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An automatic irrigation system based on ARM7 contro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ructure of automatic irrigation system based on ARM7 control, including pool, electric control box, control system, sensor, control valves, pipe, tap water valve, water, pipes, filter, solenoid valve, pump control valve, water level sensor; the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vent valve, check valve, rotary joint, relief valve in the pipe and the water valve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rectangular duct and head over connected to the head pipe connected with a water tap, tap the side of the installation of a water valve control valve, the device is installed at the left end of the filter the electromagnetic valve, the control system adopts ARM7 controller, control valves, water valves, pumps, complete automation, intelligent irrigation of crops.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automatic and intelligent irrigation of crops,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control, and can produce good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ARM7控制的自动灌溉系统
本技术涉及温室大棚农作物的自动化灌溉技术的领域,涉及到传感器技术、工业自动化控制技术、微型计算机技术、灌溉技术、通讯网络技术等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基于ARM7控制的自动灌溉系统。
技术介绍
智能农业是目前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它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及时调整土壤状况和环境参数,较为典型的应用是大棚蔬菜水果的管理,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高的收益,改变了传统农业中必须依靠环境种植的弊端及粗放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我国对于温室控制系统的研究起步较晚,对温室里的大棚蔬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技术进行研究,其技术不成熟,一方面,客观环境制约了温度、湿度和光照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智能化推广技术受到严重的制约。以往的温室大棚里的农作物自动灌溉系统存在以下缺点:(一)以往的温室大棚里的农作物自动灌溉系统没有采用ARM7的控制器进行控制,其控制方式效果不佳、不易于实现温室大棚里农作物的自动化、智能化的灌溉控制;(二)以往的温室大棚里的农作物自动灌溉系统没有采用控制阀装置,不能高效地实现温室大棚里的农作物智能化灌溉控制;(三)、以往的温室大棚里的农作物自动灌溉系统,不能实现智能农业大棚里的农作物的自动化灌溉,其组合结构复杂、功能单一,不能节省了人力,不能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也不能够较为严格的控制温室指标,更不能够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给出了一种基于ARM7控制的自动灌溉系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基于ARM7控制的自动灌溉系统,包括集水池、电气控制箱、控制系统、传感器、控制阀装置、歪头接管、水龙头、水阀、支管、过滤器、电磁阀、水泵、水位传感器;所述的集水池为长2.5米、宽2米、深1.5米的带盖塑料集水池,所述的集水池下端安装有水位传感器,所述的集水池上端安装有水压表,所述的集水池右端与水泵;所述的电气控制箱上设有供电电源装置、控制电器电路,所述的电气控制箱的下端与水泵,所述的电气控制箱的右端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的传感器左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的左端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的传感器的下端与控制阀装置相连接;所述的控制阀装置上依次设有泄阀、止回阀、旋转接头,所述的泄阀与止回阀之间通过旋转接头相连接,所述的泄阀右端接有直角导管,所述的泄阀还通过支管与水阀相连接,所述的直角导管与歪头接管相连接,所述的歪头接管接有水龙头,所述的水龙头侧面安装有水阀,所述的水阀还包括水阀一、水阀二,所述的控制阀装置的左端安装有过滤器、电磁阀,所述的电磁阀包括电磁阀一、电磁阀二,所述的控制系统采用ARM7的控制器,控制阀装置、水阀、水泵,完成农作物的自动化、智能化灌溉。进一步地,所述的温度传感器的右端与控制系统的左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湿度传感器的右端与控制系统的左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水位传感器的右端与控制系统的左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水泵的右端与控制系统的左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水阀的左端与控制系统的右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水阀一的左端与控制系统的右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水阀二的左端与控制系统的右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泄阀的左端与控制系统的右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止回阀的左端与控制系统的右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电磁阀的左端与控制系统的右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电磁阀一的左端与控制系统的右端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的电磁阀二的左端与控制系统的右端相连接。本技术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突出性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基于ARM7控制的自动灌溉系统的结构,包括集水池、电气控制箱、控制系统、传感器、控制阀装置、歪头接管、水龙头、水阀、支管、过滤器、电磁阀、水泵、水位传感器;所述的集水池为长2.5米、宽2米、深1.5米的带盖塑料集水池,所述的集水池下端安装有水位传感器,所述的集水池上端安装有水压表,所述的集水池右端与水泵;所述的电气控制箱上设有供电电源装置、控制电器电路,所述的电气控制箱的下端与水泵,所述的电气控制箱的右端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的传感器左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的左端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的传感器的下端与控制阀装置相连接;所述的控制阀装置上依次设有泄阀、止回阀、旋转接头,所述的泄阀与止回阀之间通过旋转接头相连接,所述的泄阀右端接有直角导管,所述的泄阀还通过支管与水阀相连接,所述的直角导管与歪头接管相连接,所述的歪头接管接有水龙头,所述的水龙头侧面安装有水阀,所述的水阀还包括水阀一、水阀二,所述的控制阀装置的左端安装有过滤器、电磁阀,所述的电磁阀包括电磁阀一、电磁阀二,所述的控制系统采用ARM7的控制器,控制阀装置、水阀、水泵,完成农作物的自动化、智能化灌溉,其结构简单、控制方便;(2)、,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水池为长2.5米、宽2米、深1.5米的带盖塑料集水池,所述的集水池下端安装有水位传感器,所述的集水池上端安装有水压表,所述的集水池右端与水泵;(3)、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传感器左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的左端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的传感器的下端与控制阀装置相连接;(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控制阀装置上依次设有泄阀、止回阀、旋转接头,所述的泄阀与止回阀之间通过旋转接头相连接,所述的泄阀右端接有直角导管,所述的泄阀还通过支管与水阀相连接,所述的直角导管与歪头接管相连接,所述的歪头接管接有水龙头,所述的水龙头侧面安装有水阀;(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水阀还包括水阀一、水阀二,所述的控制阀装置的左端安装有过滤器、电磁阀,所述的电磁阀包括电磁阀一、电磁阀二,所述的控制系统采用ARM7的控制器,控制阀装置、水阀、水泵,完成农作物的自动化、智能化灌溉;(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温度传感器的右端与控制系统的左端相连接;所述的湿度传感器的右端与控制系统的左端相连接;所述的水位传感器的右端与控制系统的左端相连接;所述的水泵的右端与控制系统的左端相连接;所述的水阀的左端与控制系统的右端相连接;所述的水阀一的左端与控制系统的右端相连接;所述的水阀二的左端与控制系统的右端相连接;所述的泄阀的左端与控制系统的右端相连接;所述的止回阀的左端与控制系统的右端相连接;所述的电磁阀的左端与控制系统的右端相连接;所述的电磁阀一的左端与控制系统的右端相连接;所述的电磁阀二的左端与控制系统的右端相连接。除了以上这些,本专利技术实现了农作物的自动化、智能化灌溉,其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能够产生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它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ARM7控制的自动灌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注为:1、集水池,2、水压表,3、电气控制箱,4、导线,5、控制系统,6、传感器,7、温度传感器,8、湿度传感器,9、直角导管,10、泄阀,11、控制阀装置,12、歪头接管,13、水龙头,14、水阀,15、水阀一,16、水阀二,17、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ARM7控制的自动灌溉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ARM7控制的自动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池(1)、电气控制箱(3)、控制系统(5)、传感器(6)、控制阀装置(11)、歪头接管(12)、水龙头(13)、水阀(14)、支管(17)、过滤器(20)、电磁阀(24)、水泵(25)、水位传感器(26);所述的集水池(1)为长2.5米、宽2米、深1.5米的带盖塑料集水池,所述的集水池(1)下端安装有水位传感器(26),所述的集水池(1)上端安装有水压表(2),所述的集水池(1)右端与水泵(25);所述的电气控制箱(3)上设有供电电源装置、控制电器电路,所述的电气控制箱(3)的下端与水泵(25),所述的电气控制箱(3)的右端与控制系统(5)相连接;所述的传感器(6)左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7)、湿度传感器(8),所述的传感器(6)的左端与控制系统(5)相连接,所述的传感器(6)的下端与控制阀装置(11)相连接;所述的控制阀装置(11)上依次设有泄阀(10)、止回阀(19)、旋转接头(18),所述的泄阀(10)与止回阀(19)之间通过旋转接头(18)相连接,所述的泄阀(10)右端接有直角导管(9),所述的泄阀(10)还通过支管(17)与水阀(14)相连接,所述的直角导管(9)与歪头接管(12)相连接,所述的歪头接管(12)接有水龙头(13),所述的水龙头(13)侧面安装有水阀(14),所述的水阀(14)还包括水阀一(15)、水阀二(16),所述的控制阀装置(11)的左端安装有过滤器(20)、电磁阀(24),所述的电磁阀(24)包括电磁阀一(22)、电磁阀二(23),所述的控制系统(5)采用ARM7的控制器,控制阀装置(11)、水阀(14)、水泵(25),完成农作物的自动化、智能化灌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RM7控制的自动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池(1)、电气控制箱(3)、控制系统(5)、传感器(6)、控制阀装置(11)、歪头接管(12)、水龙头(13)、水阀(14)、支管(17)、过滤器(20)、电磁阀(24)、水泵(25)、水位传感器(26);所述的集水池(1)为长2.5米、宽2米、深1.5米的带盖塑料集水池,所述的集水池(1)下端安装有水位传感器(26),所述的集水池(1)上端安装有水压表(2),所述的集水池(1)右端与水泵(25);所述的电气控制箱(3)上设有供电电源装置、控制电器电路,所述的电气控制箱(3)的下端与水泵(25),所述的电气控制箱(3)的右端与控制系统(5)相连接;所述的传感器(6)左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7)、湿度传感器(8),所述的传感器(6)的左端与控制系统(5)相连接,所述的传感器(6)的下端与控制阀装置(11)相连接;所述的控制阀装置(11)上依次设有泄阀(10)、止回阀(19)、旋转接头(18),所述的泄阀(10)与止回阀(19)之间通过旋转接头(18)相连接,所述的泄阀(10)右端接有直角导管(9),所述的泄阀(10)还通过支管(17)与水阀(14)相连接,所述的直角导管(9)与歪头接管(12)相连接,所述的歪头接管(12)接有水龙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平王晶任世科张万军苟小平苟和平
申请(专利权)人:庆阳阳光惠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张万军苟小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