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肥混料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6381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28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有机肥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有机肥混料筒。其技术方案包括:混料筒体和入料箱,入料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板,且入料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入料软管,入料软管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板,混料筒体顶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打散电机,且打散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混料筒体固定连接有打散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各种结构的组合使得本混料筒可以对机肥进行均匀打散分散处理,从而可以对均匀分散后的有机肥进行快速搅拌混合,从而降低了对有机肥搅拌混料时的时间,且本混料筒可以对有机肥进行筛分过滤处理,可以对有机肥中较大的颗粒进行过滤去除,使得混料筒更加便于使用,扩大了适用范围。用范围。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肥混料筒


[0001]本技术涉及有机肥加工
,具体为一种有机肥混料筒。

技术介绍

[0002]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碳物料,有机肥在加工时需要对其与其他的肥料进行混料处理,其中申请号为:“CN211098687U”所公开的“一种生物有机肥混料装置”,其已经解决了无法对作业时产生的气体进行排出的技术弊端,再经进一步检索发现,其申请号为“CN205797146U”所公开的“一种有机肥自动混料装置”,其中通过及具体的技术结构设置,切实解决了混合时无法精准配比的缺点,但在实际使用时类似结构的装置还存在诸多缺陷,如,效率较低,在使用时需要长时间对有机肥进行搅拌才能达到混料均匀的情况;同时在入料前不具备对有机肥进行预过滤的功能,当有机肥中含有较大的颗粒会降低了有机肥的质量,也会增加混料时的时间,所以需要设计一种实用性强的有机肥混料筒。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肥混料筒,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肥混料筒,包括混料筒体和入料箱,所述入料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板,且入料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入料软管,所述入料软管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板,所述混料筒体顶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打散电机,且打散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混料筒体固定连接有打散轮,所述打散轮的顶部等距离设置有多组散料凸板,所述混料筒体底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混合电机,且混合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混料筒体固定安装有混合浆,所述混料筒体底部的中央位置处的固定安装有排料槽,且排料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料管,所述下料管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排出管。
[0005]使用本技术方案的一种有机肥混料筒,入料箱便于有机肥进入到混料筒体内,且入料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板,通过过滤网板可以对通过入料箱入料的有机肥进行过滤筛分处理,避免了有机肥中较大的颗粒进入到混料筒体内,入料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入料软管,且入料软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混料筒体顶部的中央位置处的,从而入料软管可以对过滤网板过滤完成后的有机肥排入到混料筒体内,混料筒体顶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打散电机,打散电机的型号可为:IK型,打散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混料筒体固定连接有打散轮,打散电机带动打散轮转动可以对进入到混料筒体内的有机肥均布分散,从而可以对有机肥之间进行均匀交汇,打散轮的顶部等距离设置有多组散料凸板,散料凸板增加了打散轮顶部的摩擦力,混料筒体底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混合电机,混合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混料筒体固定连接有混合浆,混合电机带动混合浆转动可以对混料筒体内均匀交汇的有机肥进行搅拌混合,从而便于对有机肥之间进行快速混料搅拌,提高了对有机肥混料时的效率与质量,混料筒体底部的中央位置处的杆有排料槽,且排料槽的底部固定
安装有下料管,下料管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排出管,通过下料管与排出管可以对混料完成后有机肥排出。
[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四周固定安装有支撑弹簧,且入料箱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振动电机。支撑弹簧可以对入料箱进行弹性支撑,同时通过振动电机可以对入料箱进行振动,从而可以对加速过滤网板对有机肥筛分过滤的速度。
[0007]优选的,所述混料筒体顶部的前侧与后侧固定安装有暖风机,且暖风机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进风罩。暖风机可以对混料筒体的内部吹暖风处理,避免了混料筒体内湿度较大造成有机肥受潮的情况,进风罩便于暖风机作业时进风。
[0008]优选的,所述下料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下料电机,且下料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下料管固定安装有下料轮。下料电机带动下料轮转动可以对混料筒体内混料完成后的有机肥进行驱动排出,同时下料电机带动下料轮的转速进行调节可以对有机肥的下料速度进行控制。
[0009]优选的,所述混料筒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攀爬梯,且攀爬梯上等距离固定安装有多组爬杆。攀爬梯与爬杆配合便于工作人员攀爬混料筒的顶部进行检修维护。
[0010]优选的,所述混料筒体底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两组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脚板。支撑腿可以对混料筒放置使用时的底部进行支撑,同时脚板增加了支撑腿底部的受力面积。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通过设置混料筒体与打散电机、打散轮、混合电机、混合浆配合,混合筒体可以对有机肥进行存放,同时打散电机带动打散轮转动可以对进入到混合筒体内的有机肥进行打散分散,从而有对有机肥之间进行均匀分散在混料筒体的内部,通过对有机肥进行预均匀分散便于混合电机与混合浆对其进行快速搅拌混合,从而降低了对有机肥搅拌混料时的时间,提高了混料的效率与质量。
[0013]2、通过设置入料箱与过滤网板、入料软管、支撑弹簧、振动电机、下料管、下料电机、下料轮配合,入料箱便于有机肥进入到混料筒体内,同时过滤网板可以对进入到混料筒体内的有机肥进行筛分过滤处理,可以对有机肥中较大的颗粒进行过滤去除,同时支撑弹簧对入料箱进行弹性支撑,通过振动电机可以对入料箱在入料时进行振动,驾驶有机肥入料过滤时的速度,下料电机带动下料轮转动与下料管配合可以对混料完成后的有机肥进行驱动排出,使得混料筒更加便于使用,扩大了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支撑弹簧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支撑腿;101、脚板;2、下料电机;201、下料轮;3、下料管;301、排出管;4、混料筒体;401、排料槽;5、攀爬梯;501、爬杆;6、暖风机;601、进风罩;7、打散电机;8、振动电机;9、入料箱;901、过滤网板;902、入料软管;10、混合电机;1001、混合浆;11、打散轮;1101、散料凸板;12、固定板;1201、支撑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有机肥混料筒,包括混料筒体4和入料箱9,入料箱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板901,且入料箱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入料软管902,入料软管902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板12,混料筒体4顶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打散电机7,且打散电机7的输出端贯穿混料筒体4固定连接有打散轮11,打散轮11的顶部等距离设置有多组散料凸板1101,混料筒体4底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混合电机10,且混合电机10的输出端贯穿混料筒体4固定安装有混合浆1001,混料筒体4底部的中央位置处的固定安装有排料槽401,且排料槽4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料管3,下料管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排出管301。
[0022]基于实施例1的有机肥混料筒工作原理是:入料箱9便于有机肥进入到混料筒体4内,且入料箱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板901,通过过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肥混料筒,包括混料筒体(4)和入料箱(9),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箱(9)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过滤网板(901),且入料箱(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入料软管(902),所述入料软管(902)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板(12),所述混料筒体(4)顶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打散电机(7),且打散电机(7)的输出端贯穿混料筒体(4)固定连接有打散轮(11),所述打散轮(11)的顶部等距离设置有多组散料凸板(1101),所述混料筒体(4)底部的两侧固定安装有混合电机(10),且混合电机(10)的输出端贯穿混料筒体(4)固定安装有混合浆(1001),所述混料筒体(4)底部的中央位置处的固定安装有排料槽(401),且排料槽(40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料管(3),所述下料管(3)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排出管(3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肥混料筒,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亚宁马晓颖白利鹏郭飞
申请(专利权)人:庆阳阳光惠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