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5698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1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温室大棚,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及顶棚,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首尾相连且均设置于地面上,所述顶棚同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使用能够折叠的侧壁来支撑能够折叠的顶棚,大棚可以随着用地的变化进行从新组装,使得设备能够重复利用,极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非常实用方便。

Greenhouse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a greenhouse, includ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side walls, third and fourth side walls and ceil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side walls, third side wall and four side walls and end to end are arranged on the ground at the same time, the ceiling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ide second, wall and third side walls and four side walls; the invention can be folded through the use of the side wall can be folded to support the ceiling, the greenhouse can be with the change of the new assembly, so that the device can be repeatedly used, greatly saves manpower and material resources, very practical and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室大棚
本专利技术涉及蔬菜种植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温室大棚。
技术介绍
现有的温室大棚一般是在地面上建筑固定的墙体,然后在墙体上搭建遮光网及透光膜,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如果场地变化,所有的墙体就被废弃,会浪费大量的财力物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温室大棚,通过使用能够折叠的侧壁来支撑能够折叠的顶棚,大棚可以随着用地的变化进行从新组装,使得设备能够重复利用,极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非常实用方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温室大棚,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及顶棚,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首尾相连且均设置于地面上,所述顶棚同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上进一步,所述顶棚包括顶部收缩架、设置于所述顶部收缩架上的顶部透光膜,所述顶部收缩架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壁包括第一收缩架及设于所述第一收缩架上的第一透光膜;所述第二侧壁包括第二收缩架及设于所述第二收缩架上的第二透光膜;所述第三侧壁包括第三收缩架及设于所述第三收缩架上的第三透光膜;所述第四侧壁包括第四收缩架及设于所述第四收缩架上的第四透光膜。进一步,所述第二收缩架及第四收缩架顶部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轨道及第二轨道,所述顶部收缩架的第二侧边及第四侧边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一滚轮,所述第二侧边及第四侧边均通过所述第一滚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轨道及第二轨道内。进一步,所述顶部收缩架的第二侧边及第四侧边上均设置有第三轨道及第四轨道,所述第四轨道位于所述第三轨道上方,所述顶部透光膜通过第二滚轮设置于所述第三轨道内,所述第四轨道内安装有带有第三滚轮的遮光网。进一步,所述第一收缩架、第二收缩架、第三收缩架及第四收缩架上均设置有通风窗,所述第二收缩架及第四收缩架上均设置有密封门。进一步,所述顶部收缩架上安装有S形轨道及多个横向喷淋架,所述S形轨道内安装有可沿所述S形轨道运动的农药喷头,每个所述喷淋架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头;所述农药喷头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喷水头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进一步,所述顶部透光膜、第一透光膜、第二透光膜、第三透光膜及第四透光膜均为可收缩、折叠的透光膜;所述第一透光膜、第二透光膜、第三透光膜及第四透光膜均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第一收缩架、第二收缩架、第三收缩架及第四收缩架上。更进一步,还包括自动控制系统,所述顶部透光膜连接有第一折叠结构,所述遮光网连接有第二折叠结构,所述农药喷头、喷水头、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第一折叠结构及第二折叠结构均与所述自动控制系统连接。本专利技术通过使用能够折叠的侧壁来支撑能够折叠的顶棚,大棚可以随着用地的变化进行从新组装,使得设备能够重复利用,极大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非常实用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一种温室大棚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温室大棚的第一侧壁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温室大棚的第二侧壁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温室大棚的第三侧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温室大棚的第四侧壁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温室大棚的顶棚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的温室大棚的自动控制系统与各个结构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7,一种温室大棚,包括: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第三侧壁3、第四侧壁4及顶棚5,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第三侧壁3及第四侧壁4首尾相连且均设置于地面上,顶棚5同时设置于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2、第三侧壁3及第四侧壁4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7,顶棚5包括顶部收缩架51、设置于顶部收缩架51上的顶部透光膜52,顶部收缩架51包括第一侧边511、第二侧边512、第三侧边513及第四侧边514;第一侧壁1包括第一收缩架11及设于第一收缩架11上的第一透光膜12;第二侧壁2包括第二收缩架21及设于第二收缩架21上的第二透光膜22;第三侧壁3包括第三收缩架31及设于第三收缩架31上的第三透光膜32;第四侧壁4包括第四收缩架41及设于第四收缩架41上的第四透光膜42。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7,第二收缩架21及第四收缩架41顶部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轨道23及第二轨道43,顶部收缩架5的第二侧边512及第四侧边514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一滚轮517,第二侧边512及第四侧边514均通过第一滚轮517分别设置于第一轨道23及第二轨道43内。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7,顶部收缩架51的第二侧边512及第四侧边514上均设置有第三轨道515及第四轨道516,第四轨道516位于第三轨道515上方,顶部透光膜52通过第二滚轮521设置于第三轨道515内,第四轨道516内安装有带有第三滚轮531的遮光网53。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7,第一收缩架11、第二收缩架21、第三收缩架31及第四收缩架41上均设置有通风窗,第二收缩架21及第四收缩架41上均设置有密封门。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7,顶部收缩架5上安装有S形轨道54及多个横向喷淋架55,S形轨道54内安装有可沿S形轨道54运动的农药喷头541,每个喷淋架55上设置有多个喷水头551;农药喷头541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542,喷水头551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552。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7,顶部透光膜52、第一透光膜12、第二透光膜22、第三透光膜32及第四透光膜42均为可收缩、折叠的透光膜;第一透光膜12、第二透光膜22、第三透光膜32及第四透光膜42均可拆卸地安装在第一收缩架11、第二收缩架21、第三收缩架31及第四收缩架41上。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见图1~图7,还包括自动控制系统6,顶部透光膜52连接有第一折叠结构522,遮光网53连接有第二折叠结构532,农药喷头541、喷水头551、第一驱动电机542、第二驱动电机552、第一折叠结构522及第二折叠结构532均与自动控制系统6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温室大棚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及顶棚,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首尾相连且均设置于地面上,所述顶棚同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第四侧壁及顶棚,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首尾相连且均设置于地面上,所述顶棚同时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及第四侧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包括顶部收缩架、设置于所述顶部收缩架上的顶部透光膜,所述顶部收缩架包括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及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壁包括第一收缩架及设于所述第一收缩架上的第一透光膜;所述第二侧壁包括第二收缩架及设于所述第二收缩架上的第二透光膜;所述第三侧壁包括第三收缩架及设于所述第三收缩架上的第三透光膜;所述第四侧壁包括第四收缩架及设于所述第四收缩架上的第四透光膜。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缩架及第四收缩架顶部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轨道及第二轨道,所述顶部收缩架的第二侧边及第四侧边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一滚轮,所述第二侧边及第四侧边均通过所述第一滚轮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轨道及第二轨道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收缩架的第二侧边及第四侧边上均设置有第三轨道及第四轨道,所述第四轨道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子辉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禾兴生态养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