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露地蔬菜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5685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8 15:32
一种露地蔬菜栽培方法,属于蔬菜种植技术领域,其特征是整地环节是先铺膜后浇水;出苗后在地膜上面铺一层厚度小于0.5cm的干土;田间管理环节架杆高度是1.7‑1.8米,每畦内相邻两行每4株搭人字形架,每4株1捆,架竿入土深度15厘米。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提高种子出苗率;出苗后,在地膜上覆盖一薄层土壤,防止了杂草顶破地膜同时起到遮光的作用,抑制了杂草生长,减去了人工锄草的工作;降低架杆高度,较常规方法提前落蔓,有效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中下部分枝并开花结荚,提高了开花结荚率,降低了采收的难度,增加了产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起到了高产高效的目的。

Open field vegetable cultivation method

A vegetable cultivation method,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vegetable planting,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preparation is the first link film after watering; after the emergence of plastic film covered in a dry soil layer thickness is less than 0.5cm; field management link rod height is 1.7 1.8 meters, each beds two adjacent line of each of the 4 strains of a herringbone frame each of the 4 strains, 1 bundles, pole depth of 15 cm. The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seed germination rate; after emergence, a thin layer of soil in the film, prevent weeds bursting and play the role of film shading,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weeds, minus the artificial weeding work; lower pole height than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of early pruning,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apical dominance, promote the lower part shoot and flowering and fruiting, improve the flowering and fruiting rate, reduce the difficulty of recovery, increase the yield,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to the purpose of high yield and high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露地蔬菜栽培方法
该专利技术属于蔬菜种植
,具体为一种露地蔬菜栽培方法,该方法还可应用于西葫芦、南瓜、番茄、辣椒等露地蔬菜的栽培,是一种可以广泛借鉴使用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菜豆是我国重要的露地蔬菜种植种类之一。目前生产上主要采用先施基肥后整地、浇水、然后播种、覆盖地膜,待出苗后及时放苗,锄草、搭架等常规田间管理。存在以下问题:早春地温低、吸水慢、易烂种,常造成严重缺苗;播种出苗后因覆盖地膜,要及时放苗,一旦放苗迟缓,一中午的时间幼苗就能被地膜烧死;苗期,在植株生长的同时,杂草疯长常常顶破地膜,必需人工锄草;使用架杆2米以上,长势旺盛,结荚集中在植株中上部,尤其是在1.7米以上的豆荚,对多数农民来讲采收位置太高难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生产现状,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露地菜豆栽培方法,本专利技术通过播种前先覆膜后浇水,然后播种,达到保墒、节水、提高地温,促进种子发芽的效果,出苗后在膜上覆盖一薄层土,起抑制杂草生长,减去人工锄草的作用;合理稀植,布置科学的株行距,选用高度较低架杆,达到适时放蔓,抑制营养生长,促进中下部分枝并开花结荚效果,进而降低采收难度,增加产量,实现了高产高效的目的。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露地蔬菜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做畦、铺膜、浇水。施入底肥进行翻地。东西向起垄做畦,每畦东西向长度为7米,南北向宽度为2.4米,垄背宽20厘米,垄高15厘米,畦内并排铺设两条1.2米宽,0.05厘米厚地膜。每畦设置4行种植穴,行距为60厘米,畦垄旁种植穴位于离畦垄20厘米处,株距50-60厘米,种植穴每相邻两行相互错位,用平头铲子在地膜上种植穴位处划开线形10-15厘米的口。于晴天上午进行漫灌浇水,水分通过种植穴及四周畦垄边缘下渗。(2)播种及出苗后管理。选用蔓生型菜豆品种。根据天气状况3-5个晴天后,地面表土2-3厘米处为干燥土壤,进行穴播,挖穴深度4-5厘米,每穴点播干种子2-3粒,覆盖畦垄内部潮土,用铲子轻轻拍打,稍加镇压,地膜口用土封严。7天左右出齐苗,出齐苗5天后地膜上撒土使其覆盖一薄层0.5厘米厚干土壤。出齐苗7-15天后定苗,每穴留2株壮苗。(3)田间管理:插架、引蔓,播种后25天,植株3-4片叶开始甩蔓时搭架,选用高度在1.7-1.8米的架杆,每畦内相邻两行的每4株搭人字形架,每4株1捆,架竿入土深15厘米。其余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均为常规管理。(4)采收:菜豆7-10月份陆续采收,结荚前期和后期一般每隔2-3天采收,盛荚期1-2天采收1次。10月上旬拉秧。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先铺膜,在膜上定植穴位置处划开线形口,然后漫灌浇水,水分通过种植穴口下渗,浇水均匀,在随后播种之前的3-5天,定植穴及其附近表面土壤水分蒸发,其余部位受地膜覆盖防止了水分蒸发,提高了地温,对于春天干旱、风大、地温低的条件下播种,能提高种子出苗率,抗旱、节水、省工等。(2)出苗后,在地膜上覆盖一薄层土壤,防止了杂草顶破地膜同时起到遮光的作用,抑制了杂草生长,减去了人工锄草的工作。(3)合理稀植,设置每两行相互错开并且较常规种植较宽的株距、行距,同时降低架杆高度,较常规方法提前落蔓,不影响下部枝条叶片通风透光,有效抑制顶端优势,促进生殖生长,促进侧枝再生和开花结荚,提高了开花结荚率,同时高效降低了采收的难度,增加了产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起到了高产高效的目的。(4)该方法具有可实施性,可大面积推广应用。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是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和核心内容。实施例1(1)整地、做畦、铺膜、浇水。2015年4月11日施入底肥进行翻地,亩施底肥:充分腐熟有机肥4000千克+硫酸钾20千克,撒施后深翻30厘米,耙细耙平。东西向起垄做畦,每畦东西向长度为7米,南北向宽度为2.4米,垄背宽20厘米,垄高15厘米,畦内并排铺设两条1.2米宽,0.05厘米厚地膜。每畦设置4行种植穴,行距为60厘米,畦垄旁种植穴为离畦垄20厘米处,株距50厘米,种植穴每相邻两行相互错位,用平头铲子在地膜上种植穴位处划开线形15厘米的口。4月16日上午进行漫灌浇水,水分通过种植穴及四周畦垄边缘下渗。(2)播种及出苗后管理。选用蔓生型菜豆品种“晋菜豆3号”,4月20日进行大田干种穴播,挖穴深度5厘米左右,每穴点播干种子3粒,覆盖畦垄内部潮土,用铲子轻轻拍打,稍加镇压,地膜口用土封严。4月27日出齐苗,5月2日地膜上覆盖一薄层约0.5厘米厚干土壤。5月8日定苗,每穴留2株壮苗。(3)田间管理:5月15日搭架,选用高度在1.7米左右的架杆,架杆入土20厘米左右,每畦内相邻两行的每4株搭人字形架,每4株1捆。其余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均为常规管理。(4)采收:菜豆6月28日-9月20日初陆续采收,9月20日拉秧。本实施例设置有常规露地菜豆栽培方法的对比例。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相与常规方法比较:先覆膜后浇水防止了水分大量蒸发,提高了地温,播种后出苗率明显提高;出苗后膜上覆土防止了田间杂草顶破地膜并起到遮光作用,抑制了杂草生长,减去了人工锄草的工作;合理稀植,设置每两行相互错开并且较常规种植较宽的株距、行距,同时降低架杆高度,有效抑制顶端优势,促进生殖生长,促进侧枝再生和开花结荚,提高了开花结荚率,同时高效降低了采收的难度,增加了产量,提高了工作效率,起到了高产高效的目的。经详细计算试验结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栽培方法,出苗率提高了5%,减少耗水量18%,节约用工25%,产量增加15%。实施例2(1)整地、做畦、铺膜、浇水。2015年4月19日施入底肥进行翻地,亩施底肥:4方鸡粪+50千克复合肥+15千克硫酸钾,撒施后深翻30厘米,耙细耙平。东西向起垄做畦,每畦东西向长度为5米,南北向宽度为2.4米,垄背宽20厘米,垄高15厘米,畦内并排铺设两条1.2米宽,0.05厘米厚地膜。每畦设置4行种植穴,行距为60厘米,畦垄旁种植穴为离畦垄20厘米处,株距50厘米,种植穴每相邻两行相互错位,用平头铲子在地膜上种植穴位处划开线形12-15厘米的口。4月20日上午进行漫灌浇水,水分通过种植穴及四周畦垄边缘下渗。(2)播种及出苗后管理。选用蔓生型菜豆品种“泰国架豆王”,4月25日进行大田干种穴播,挖穴深度5厘米左右,每穴点播干种子3粒,覆盖畦垄内部潮土,用铲子轻轻拍打,稍加镇压,地膜口用土封严。5月1日出齐苗,5月5日地膜上覆盖一薄层约0.5厘米厚干土壤。5月9日定苗,每穴留2株壮苗。(3)田间管理:5月15日搭架,选用高度在1.7-1.8米左右的架杆,架杆入土15厘米左右,每畦内相邻两行的每4株搭人字形架,每4个1捆。其余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均为常规管理。(4)采收:菜豆7月1日-9月22日初陆续采收,9月23日拉秧。本实施例设置有常规露地菜豆栽培方法的对比例。结果表明,本专利技术相与常规方法比较:先覆膜后浇水防止了水分大量蒸发,提高了地温,播种后出苗率明显提高;出苗后膜上覆土防止了田间杂草顶破地膜并起到遮光作用,抑制了杂草生长,减去了人工锄草的工作;合理稀植,设置每两行相互错开并且较常规种植较宽的株距、行距,同时降低架杆高度,有效抑制顶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露地蔬菜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整地环节是先铺膜后浇水;出苗后在地膜上面铺一层厚度小于0.5cm的干土;田间管理环节架杆高度是1.7‑1.8米,每畦内相邻两行每4株搭人字形架,每4个1捆,架竿入土深度15厘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露地蔬菜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整地环节是先铺膜后浇水;出苗后在地膜上面铺一层厚度小于0.5cm的干土;田间管理环节架杆高度是1.7-1.8米,每畦内相邻两行每4株搭人字形架,每4个1捆,架竿入土深度15厘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露地蔬菜栽培方法,其特征是种植穴行距为60厘米,株距是50-60厘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露地蔬菜栽培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整地、做畦、铺膜、浇水:施入底肥进行翻地;东西向起垄做畦,每畦东西向长度为7米,南北向宽度为2.4米,垄背宽20厘米,垄高15厘米,畦内并排铺设两条1.2米宽,0.05厘米厚地膜;每畦设置4行种植穴,行距为60厘米,畦垄旁种植穴位于离畦垄20厘米处,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如霞詹海仙郭伟民王静阎世江柴文臣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