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5427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9:00
一种移动电源,包括电源本体,所述电源本体上设有充电模块、放电模块、充电电池与无线耳机充电座:所述充电模块、所述放电模块、所述无线耳机充电座分别与所述充电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用于对所述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所述放电模块用于将所述充电电池的电能向外部用电设备输出;所述无线耳机充电座用于容纳无线耳机并对所述无线耳机进行充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同时对外部用电设备与无线耳机进行充电的移动电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电源
本技术属于电源
,具体地来说,是一种移动电源。
技术介绍
无线耳机是通过采用无线电波为传播介质,实现声音传递的耳机形式。相较于传统的有线耳机,无线耳机不需使用耳机线,有效地扩大了耳机的使用范围,且不会出现线路缠绕、牵绊等问题,提高了使用灵活性,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不可避免地,无线耳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无线耳机取消了耳机线,因而需要设置独立的供电电源。为了保证无线耳机的使用便利性与舒适度,只能采用小巧轻便的供电电源,因而供电电源的电量比较小,需要频繁充电。为了保证无线耳机的电量充足,用户多配合移动电源使用。移动电源也叫充电宝、旅行充电器等,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给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目前的移动电源多采用数据线方式充电,无法直接对无线耳机进行充电。随着无线耳机的小型化,数据线的方式更为不便,且容易造成无线耳机的脱落丢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电源,可同时对外部用电设备与无线耳机进行充电。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移动电源,包括电源本体,所述电源本体上设有充电模块、放电模块、充电电池与无线耳机充电座:所述充电模块、所述放电模块、所述无线耳机充电座分别与所述充电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用于对所述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所述放电模块用于将所述充电电池的电能向外部用电设备输出;所述无线耳机充电座用于容纳无线耳机并对所述无线耳机进行充电。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电源本体上设有用于显示所述充电电池的剩余电量的指示灯。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本体包括铰接的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包围而成一容纳空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本体上设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设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放电模块的输出端设于所述第二开口。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充电模块包括充电接口与充电控制电路:所述充电接口用于与外接电源连接;所述充电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充电电池的充电过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电模块包括放电接口与放电控制电路:所述放电接口用于与外接用电设备连接;所述放电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所述充电电池的放电过程。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本体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移动电源启闭的开关。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线耳机充电座包括感应模块与非接触充电模块:所述感应模块用于感应所述无线耳机;所述非接触充电模块用于对所述无线耳机进行充电。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无线耳机充电座包括用于与所述无线耳机连接的接口和/或接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源本体上设有LED手电照明模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充电模块、放电模块、充电电池与无线耳机充电座,充电模块用于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放电模块用于将充电电池的电能向外部用电设备输出,无线耳机充电座用于容纳无线耳机并进行充电,避免无线耳机脱落丢失,提供了一种可同时对外部用电设备与无线耳机进行充电的移动电源。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移动电源的结构第一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移动电源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移动电源的电源本体的结构第一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移动电源的电源本体的结构第二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移动电源的结构第二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移动电源的无线耳机充电座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0-移动电源,0100-电源本体,0110-上壳体,0111-卡扣,0112-按压部,0120-下壳体,0130-铰链,0140-第一开口,0150-第二开口,0160-第三开口,0170-第四开口,0200-充电模块,0210-充电接口,0220-充电控制电路,0300-放电模块,0310-放电接口,0320-放电控制电路,0400-充电电池,0500-无线耳机充电座,0510-充电座体,0520-座孔,0530-卡扣孔,0600-指示灯,0700-开关,2000-无线耳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移动电源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移动电源的优选实施例。但是,移动电源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移动电源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移动电源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实施例1请结合参阅图1与图2,移动电源1000包括电源本体0100,电源本体0100上设有充电模块0200、放电模块0300、充电电池0400与无线耳机充电座0500:充电模块0200、放电模块0300、无线耳机充电座0500分别与充电电池0400电性连接;充电模块0200用于对充电电池0400进行充电;放电模块0300用于将充电电池0400的电能向外部用电设备输出;无线耳机充电座0500用于容纳无线耳机2000并对无线耳机2000进行充电。由此,移动电源1000可同时对无线耳机2000与外部用电设备进行充电,互不干扰。无线耳机2000直接置入无线耳机充电座0500内,受到无线耳机充电座0500的限位固定,无需使用充电数据线,充电方式方便,又避免发生脱落晃动而造成丢失。请结合参阅图3与图4,优选地,电源本体0100包括铰接的上壳体0110与下壳体0120,上壳体0110与下壳体0120包围而成一容纳空间。具体而言,上壳体0110与下壳体0120通过铰链0130连接,使上壳体0110与下壳体0120可旋转开合。进一步,铰链0130上设有扭转弹簧,使上壳体0110与下壳体0120可自动复位。当上壳体0110与下壳体0120闭合时,容纳空间为封闭空间,使移动电源1000的各个部分被保护于容纳空间内。进一步优选,上壳体0110包括卡扣0111与按压部0112。其中,卡扣0111用于卡接上壳体0110与下壳体0120,使上壳体0110与下壳体0120得以紧紧闭合而对位于容纳空间内的零部件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移动电源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本体,所述电源本体上设有充电模块、放电模块、充电电池与无线耳机充电座:所述充电模块、所述放电模块、所述无线耳机充电座分别与所述充电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用于对所述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所述放电模块用于将所述充电电池的电能向外部用电设备输出;所述无线耳机充电座用于容纳无线耳机并对所述无线耳机进行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本体,所述电源本体上设有充电模块、放电模块、充电电池与无线耳机充电座:所述充电模块、所述放电模块、所述无线耳机充电座分别与所述充电电池电性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用于对所述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所述放电模块用于将所述充电电池的电能向外部用电设备输出;所述无线耳机充电座用于容纳无线耳机并对所述无线耳机进行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本体上设有用于显示所述充电电池的剩余电量的指示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本体包括铰接的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包围而成一容纳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本体上设有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设于所述第一开口,所述放电模块的输出端设于所述第二开口。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坚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阳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