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49838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6: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源热泵空调,包括地埋管,热泵装置,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进水管路包括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回水管路包括第一回水管和第二回水管,所述地埋管与热泵装置之间分别通过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一回水管路连通,所述第一、第二进水管上设有冷却循环泵,第一、第二进水管分别与压力罐连通,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还包括承压水箱,承压水箱与热泵装置通过第三进水管和第三回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回水管上设有自动排气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能够使系统内部压力更稳定,从而使循环更稳定,供暖供热更平稳;同时,能够避免空调系统管道杂质堆积,防止堵塞。此外,地埋管布置更稳固,防止地面震动造成管道移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地源热泵空调技术是利用地表浅层水源土壤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而形成的低温低位热能,采用热泵原理,通过少量的电能输出,实现低位热能向高位热能转移的一种技术。地源热泵空调利用全新再生能源地热源,进行能量转换。开辟了一条利用清洁能源的新途径。相比常规中央空调,效果更为稳定,只通过少量的电能输出,就可以实现低位能向高位能的转换,更清洁环保,且实现制冷、地板采暖和供应生活热水,一机多用,性能方面稳定,且运行寿命长。地源热泵空调的工作原理是,在制冷状态下,地源热泵机组内的压缩机对冷媒做功,使其进行汽-液转化的循环。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内冷媒的蒸发将室内空气循环所携带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媒/水热交换器内冷媒的冷凝,由水路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吸收,最终由水路循环转移至地下水或土壤里。在室内热量不断转移至地下的过程中,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以冷风的形式为房供冷。在制热状态下,地源热泵机组内的压缩机对冷媒做功,并通过四通阀将冷媒流动方向换向。由地下的水路循环吸收地下水或土壤里的热量,通过冷媒/水热交换器内冷媒的蒸发,将水路循环中的热量吸收至冷媒中,在冷媒循环的同时再通过冷媒/空气热交换器内冷媒的冷凝,由空气循环将冷媒所携带的热量吸收。在地下的热量不断转移至室内的过程中,以热风的形式向室内供暖。热泵系统主要由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和节流阀组成。压缩机起着压缩和输送循环工质从低温低压处到高温高压处的作用;蒸发器是输出冷量的设备,它的作用是使经节流阀流入的制冷剂液体蒸发,以吸收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达到制冷的目的;冷凝器是输出热量的设备,从蒸发器中吸收的热量连同压缩机消耗功所转化的热量在冷凝器中被冷却介质带走,达到制热的目的;膨胀阀或节流阀对循环工质起到节流降压作用,并调节进入蒸发器的循环工质流量。现有技术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缺陷在于内部压力不稳,导致系统不稳定;此外,空调系统的进出通道经常堵塞,降低了空调系统的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使压力更平稳,空调系统效率更高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地埋管,热泵装置,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进水管路包括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回水管路包括第一回水管和第二回水管,所述地埋管与热泵装置之间分别通过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一回水管路连通,所述第一、第二进水管上设有冷却循环泵,第一、第二进水管分别与压力罐连通,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还包括承压水箱,承压水箱与热泵装置通过第三进水管和第三回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回水管上设有自动排气阀。以下为本技术的附属技术方案。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地埋管包括水平管和竖直管,竖直管包括竖直回水管和竖直进水管,竖直回水管和竖直进水管之间通过多个支架固定,多个支架间隔设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回水管分别与空调系统和热泵装置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空调系统包括风机盘管组件,风机盘管组件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上设有电动阀,第二通道上设有Y型过滤器。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通道包括第一软接头,第二通道包括第二软接头,第一软接头一端与电动阀连通,第二软接头一端与Y型过滤器连通。本技术的技术效果:本技术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能够使系统内部压力更稳定,从而使循环更稳定,供暖供热更平稳;同时,能够避免空调系统管道杂质堆积,防止堵塞。此外,地埋管布置更稳固,防止地面震动造成管道移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楼层分布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地埋管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风机盘管组件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例对本技术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100可对多个楼层提供冷热风及地暖,地源热泵空调系统100包括地埋管1,热泵装置2,进水管路3和回水管路4,3进水管路包括第一进水管31和第二进水管32,回水管路4包括第一回水管41和第二回水管42,所述地埋管1与热泵装置2之间分别通过第一进水管路31和第一回水管路41连通。所述第一、第二进水管31、32上设有冷却循环泵5,从而对第一、第二进水管中的流体进行加压,提升压力。第一、第二进水管31、32分别与压力罐6连通,通过设置压力罐,从而缓冲系统的压力波动,不让系统压力升高太快也不让系统压力下降过猛,让系统在一个相对平稳的压力下运行。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还包括承压水箱7,承压水箱7与热泵装置2通过第三进水管33和第三回水管43连通,通过承压水箱7可对系统进行补水,同时能够调整系统压力平衡。所述第一回水管31上设有自动排气阀8,从而释放管路中的氢气、氧气等气体,避免损坏系统及降低热效应。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压力更稳定,从而避免压力波动过大导致水循环不稳定,影响供暖供热。本实施例所采用的热泵装置可采用特灵地源热泵,型号为HWWD20,热泵装置通常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从而实现热交换循环。如图1至图5所示,进一步的,所述地埋管1包括水平管11和竖直管12,竖直管12包括竖直回水管121和竖直进水管122,竖直回水管121和竖直进水管122之间通过多个支架13固定,多个支架13间隔设置,通过多个支架13使得竖直进水管和竖直回水管固定在一起,增强竖直管的稳定性。所述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回水管分别与空调系统和热泵装置连接。所述空调系统包括风机盘管组件9,风机盘管组件9包括第一通道91和第二通道92,第一通道91上设有电动阀911,第二通道92上设有Y型过滤器921,通过设置Y型过滤器,可以过滤管道中的杂质,避免堵塞,同时便于排污。所述第一通道91包括第一软接头912,第二通道92包括第二软接头922,第一软接头912一端与电动阀911连通,第二软接头922一端与Y型过滤器921连通,通过设置第一、第二软接头,可便于外部管道连接。本实施例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能够使系统内部压力更稳定,从而使循环更稳定,供暖供热更平稳;同时,能够避免空调系统管道杂质堆积,防止堵塞。此外,地埋管布置更稳固,防止地面震动造成管道移位。需要指出的是,上述较佳实施例仅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地埋管,热泵装置,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进水管路包括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回水管路包括第一回水管和第二回水管,所述地埋管与热泵装置之间分别通过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一回水管路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进水管上设有冷却循环泵,第一、第二进水管分别与压力罐连通,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还包括承压水箱,承压水箱与热泵装置通过第三进水管和第三回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回水管上设有自动排气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包括地埋管,热泵装置,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进水管路包括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回水管路包括第一回水管和第二回水管,所述地埋管与热泵装置之间分别通过第一进水管路和第一回水管路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进水管上设有冷却循环泵,第一、第二进水管分别与压力罐连通,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还包括承压水箱,承压水箱与热泵装置通过第三进水管和第三回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回水管上设有自动排气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埋管包括水平管和竖直管,竖直管包括竖直回水管和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洁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众达鑫城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