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4981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恒温房领域,具体为一种恒温控制系统,其能够保证恒温干燥室的温度和湿度维持恒定,满足加工要求,其包括冷冻转轮,所述冷冻转轮连接驱动电机,所述冷冻转轮为转盘式水分吸附体,所述冷冻转轮一部分位于处理空气区域、另一部分位于再生空气区域,在所述冷冻转轮前端,所述处理空气区域内顺次设置有第一新风入口、风阀、初效过滤器和前制冷器,所述再生空气区域设置有第一送风机;在所述冷冻转轮后端,所述处理空气区域内顺次设置有后制冷器、第二送风机、中效过滤器和恒温干燥空气出口,所述再生空气区域内顺次设置有第二新风入口、再生过滤网和再生加热器,所述恒温干燥空气出口连通恒温干燥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温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恒温房领域,具体为一种恒温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安全玻璃是一类经剧烈振动或撞击不破碎,即使破碎也不易伤人的玻璃。用于汽车、飞机和特种建筑物的门窗等,在加工安全玻璃记性喷涂一层镀膜溶液时,为了保证镀膜效果,需要保证车间内恒温恒湿,现有的车间无法很好满足上述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恒温控制系统,其能够保证恒温干燥室的温度和湿度维持恒定,满足加工要求。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恒温控制系统,其包括冷冻转轮,所述冷冻转轮连接驱动电机,所述冷冻转轮为转盘式水分吸附体,所述冷冻转轮一部分位于处理空气区域、另一部分位于再生空气区域,在所述冷冻转轮前端,所述处理空气区域内顺次设置有第一新风入口、风阀、初效过滤器和前制冷器,所述再生空气区域设置有第一送风机;在所述冷冻转轮后端,所述处理空气区域内顺次设置有后制冷器、第二送风机、中效过滤器和恒温干燥空气出口,所述再生空气区域内顺次设置有第二新风入口、再生过滤网和再生加热器,所述恒温干燥空气出口连通恒温干燥室。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处理空气区域的所述冷冻转轮面积与所述再生空气区域的所述冷冻转轮面积比为3:1;所述冷冻转轮直径为530-540mm,所述冷冻转轮风速为2-3m/s。采用本技术的系统后,新风经过第一新风入口送入处理空气区域,冷冻转轮在驱动电机带动下缓慢转动,当冷冻转轮在处理空气区域的部分吸附新风的水分达到饱和状态后,进入再生空气区域由再生加热器加热的高温空气进行脱附再生,这一过程不断周而复始,新风又经过前制冷器和后制冷器进行温度调节,干燥恒温的空气连续送入恒温干燥室,保证了恒温干燥室的温度和湿度维持恒定,满足了加工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系统框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所示,一种恒温控制系统,其包括冷冻转轮1,冷冻转轮1连接驱动电机,冷冻转轮1为转盘式水分吸附体,冷冻转轮1一部分位于处理空气区域2、另一部分位于再生空气区域3,在冷冻转轮1前端,处理空气区域2内顺次设置有第一新风入口4、风阀5、初效过滤器6和前制冷器7,再生空气区域3设置有第一送风机8;在冷冻转轮1后端,处理空气区域2内顺次设置有后制冷器9、第二送风机10、中效过滤器11和恒温干燥空气出口12,再生空气区域3内顺次设置有第二新风入口13、再生过滤网14和再生加热器15,恒温干燥空气出口12连通恒温干燥室16。处理空气区域2的冷冻转轮1面积与再生空气区域3的冷冻转轮1面积比为3:1;冷冻转轮1直径为530-540mm,冷冻转轮1风速为2-3m/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恒温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冷冻转轮,所述冷冻转轮连接驱动电机,所述冷冻转轮为转盘式水分吸附体,所述冷冻转轮一部分位于处理空气区域、另一部分位于再生空气区域,在所述冷冻转轮前端,所述处理空气区域内顺次设置有第一新风入口、风阀、初效过滤器和前制冷器,所述再生空气区域设置有第一送风机;在所述冷冻转轮后端,所述处理空气区域内顺次设置有后制冷器、第二送风机、中效过滤器和恒温干燥空气出口,所述再生空气区域内顺次设置有第二新风入口、再生过滤网和再生加热器,所述恒温干燥空气出口连通恒温干燥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冷冻转轮,所述冷冻转轮连接驱动电机,所述冷冻转轮为转盘式水分吸附体,所述冷冻转轮一部分位于处理空气区域、另一部分位于再生空气区域,在所述冷冻转轮前端,所述处理空气区域内顺次设置有第一新风入口、风阀、初效过滤器和前制冷器,所述再生空气区域设置有第一送风机;在所述冷冻转轮后端,所述处理空气区域内顺次设置有后制冷器、第二送风机、中效过滤器和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斌武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海达安全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