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微波加热烤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4966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6:45
一种多功能微波加热烤盘,包括相互盖合的盘盖组件和底座组件,彼此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食材的烹饪腔;所述盘盖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吸收微波发热的上加热组件,底座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吸收微波发热的下加热组件,两套加热组件分别设置于烹饪腔的上下部,形成上下加热层,以对烹饪腔内的食材实现烹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盘盖组件和底座组件通过设置加热组件可对微波进行吸收,然后产生热量,从而达到加热效果,其工作原理是将微波能量转换为红外能量进行加热,可有效避免微波直接作用食材,可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其适用于不同的烹饪方式;此外,由于盘盖组件和底座组件各自设置加热组件,所以彼此可单独工作,进一步达到多功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微波加热烤盘
本技术涉及家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波炉用的多功能微波加热烤盘。
技术介绍
传统的微波炉烹饪容器大多由玻璃,塑料或陶瓷制成,它们的工作原理一般都是利用微波能量穿透食物实现加热,此烹调方法导致食物失去其天然水分,影响烹调效果。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4987123U于2016年1月20日公开了一种新型可拆式微波炉烤盘,具体公开了包括分离式设置的上烤盘壳和下烤盘壳,上烤盘壳设有安装上烤盘的上烤盘端面,下烤盘壳设有安装下烤盘的下烤盘端面,通过上烤盘端面与下烤盘端面接触,使上烤盘与下烤盘合并成整体,使上烤盘与下烤盘连通;所述上烤盘和下烤盘的外侧面各设有微波吸收发热层。该结构的保温效果较差,而且功能单一,适用范围有限,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加热效率高、适用范围广、操作便捷、保温效果好的多功能微波加热烤盘,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多功能微波加热烤盘可用于烘烤、蒸煮、煎煮、爆炒、甚至油炸等烹饪方式。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多功能微波加热烤盘,包括相互盖合的盘盖组件和底座组件,彼此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食材的烹饪腔,烹饪腔空间可以通过配件支撑圈来调整,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盖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吸收微波发热的上加热组件,底座组件上设置有用于吸收微波发热的下加热组件,两套加热组件分别设置于烹饪腔的上下部,形成上下加热层;所述上加热组件与下加热组件结构相同,分别包括用于吸收微波发热的吸波陶瓷片,及设置于所述吸波陶瓷片上的隔热棉和云母片。所述吸波陶瓷片靠近烹饪腔设置,吸波陶瓷片、隔热棉和云母片依次叠置。所述盘盖组件包括彼此配合装配的上盖和烤板,彼此之间形成有上腔体,上加热组件设置于上腔体内,并固定于烤板上。所述烤板上设置有上固定圈,上固定圈装配有用于弹性按压上加热组件于烤板上的上压紧弹性件,上加热组件中的吸波陶瓷片与烤板相贴合。所述上盖与烤板之间设置有隔热圈,该隔热圈具有一定厚度,以有效防止烤板的高温直接传到上盖上;上盖设有若干散热孔,以排放加热彭胀的热气。所述底座组件包括彼此配合装配的内胆和底壳,彼此之间形成有下腔体,下加热组件设置于下腔体内,并固定于内胆上。所述内胆上设置有下固定圈,下固定圈装配有用于弹性按压下加热组件于内胆上的下压紧弹性件,下加热组件中的吸波陶瓷片与内胆之间设置有导热板,导热板由不锈钢、铝材、铜片、云母片或其他金属材料制成,其形状为圆形、方形或多边形,导热板上可设置若干通孔,以便导热。所述下加热组件与底壳之间设置有隔热层;底壳上设有若干散热孔,以排放加热彭胀的热气。烹饪腔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方形或多边形等。本技术中的盘盖组件和底座组件通过设置加热组件可对微波炉工作产生的微波进行吸收,然后产生热量,从而达到加热效果,其工作原理是将微波能量转换为远红外能量进行加热,可有效避免微波直接作用食材,可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其适用于不同的烹饪方式,适用范围较广;加热组件的结构使烹饪腔具备储热保温效果,有效提高持续式烹调的工作效率;此外,由于盘盖组件和底座组件各自设置加热组件,所以彼此可单独工作,进一步达到多功能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A-A方向的剖视图(使用状态一)。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盘盖组件的爆炸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中底座组件的爆炸图。图7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使用状态二的示意图(剖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6,本多功能微波加热烤盘供微波炉适用,用户可通过本烤盘烹调出原汁原味的食材,且其可适用于各种烹调方式,适用性强,功能多。本结构包括相互盖合的盘盖组件1和底座组件2,彼此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食材的烹饪腔,该烹饪腔的空间可以通过配件支撑圈22来调整;盘盖组件1上设置有用于吸收微波发热的上加热组件,底座组件2上设置有用于吸收微波发热的下加热组件,盘盖组件1和底座组件2可分别独立完成加热工作,也可同时工作;两套加热组件分别设置于烹饪腔的上下部,形成上下加热层,以对烹饪腔内的食材实现上下加热烹调。本结构中的加热组件可将微波能量转换为红外能量进行加热,有效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而且适用于不同的烹饪方式;此外,盘盖组件1和底座组件2同时工作,可对食材实现上下加热效果,有效提高加热效率,其加热温度可达240-260℃,较传统结构的170℃有明显的提升,如:烤牛排只需要6分钟;盘盖组件1和底座组件2相互盖合,且通过加热组件使烹饪腔具有较好的储热保温效果。持续式烘烤面包片时效率提高,即:每次可以烤2块,第一次需要3分钟,第二次需要1分钟,第三次开始则只需要30秒;由于盘盖组件1和底座组件2分别可独立工作,因此,用户可根据需要,单独使用盘盖组件1或底座组件2。进一步说,所述上加热组件与下加热组件结构相同,分别包括用于吸收微波发热的吸波陶瓷片11,及设置于吸波陶瓷片11上的隔热棉10和云母片9。吸波陶瓷片11靠近烹饪腔设置,吸波陶瓷片11、隔热棉10和云母片9依次叠置。吸波陶瓷片11将微波能量转换为远红外能量进行加热,可有效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提高烹饪效果,而且可适应不同的烹饪方式;隔热棉10具有良好的隔热作用,防止高温影响其他零部件,且对烹饪腔的储热效果又一定帮助。进一步说,所述盘盖组件1包括彼此配合装配的上盖4和烤板13,彼此之间形成有上腔体1.1,上加热组件设置于上腔体1.1内,并固定于烤板13上;上腔体1.1为上加热组件的安装提供所需空间。进一步说,为实现上加热组件的定位固定,所述烤板13上设置有上固定圈12,上固定圈12装配有用于弹性按压上加热组件于烤板13上的上压紧弹性件8,上压紧弹性件8为具有一定弹性金属条,其折弯呈V形,两端部和折弯部分别连接于上固定圈12上,其余部分弧形设置,以弹性按压上加热组件;上加热组件中的吸波陶瓷片11与烤板13相贴合,以便传送热量。进一步说,所述上盖4与烤板13之间设置有隔热圈14,该隔热圈14具有一定厚度,以有效防止烤板13的高温直接传到上盖4上;上盖4表面设有多个小散热孔,以排放加热彭胀的热气。进一步说,上盖4设置有把手3,上盖4顶部设置有用于使上盖4倒置于平面上的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为平面。把手3通过螺钉6拆卸连接,螺钉6由塑料制成,螺钉6与上盖4之间设置有防松硅胶垫5,螺钉6的头部表面包覆有硅胶套7;上盖4可配置一普通器皿组成可单独使用的加热设备。进一步说,所述底座组件2包括彼此配合装配的内胆15和底壳20,彼此之间形成有下腔体2.1,下加热组件设置于下腔体2.1内,并固定于内胆15上,下腔体2.1为下加热组件的安装提供所需空间。进一步说,为实现下加热组件的定位固定,所述内胆15上设置有下固定圈16,下固定圈16装配有用于弹性按压下加热组件于内胆15上的下压紧弹性件18,下压紧弹性件18为具有一定弹性金属条,其折弯呈V形,两端部和折弯部分别连接于下固定圈16上,其余部分弧形设置,以弹性按压下加热组件;下加热组件中的吸波陶瓷片11与内胆15之间设置有导热板17,导热板17由由不锈钢、铝材、铜片、云母片或其他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功能微波加热烤盘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微波加热烤盘,包括相互盖合的盘盖组件(1)和底座组件(2),彼此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食材的烹饪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盖组件(1)上设置有用于吸收微波发热的上加热组件,底座组件(2)上设置有用于吸收微波发热的下加热组件,两套加热组件分别设置于烹饪腔的上下部,形成上下加热层;所述上加热组件与下加热组件结构相同,分别包括用于吸收微波发热的吸波陶瓷片(11),及设置于所述吸波陶瓷片(11)上的隔热棉(10)和云母片(9);所述吸波陶瓷片(11)靠近烹饪腔设置,吸波陶瓷片(11)、隔热棉(10)和云母片(9)依次叠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微波加热烤盘,包括相互盖合的盘盖组件(1)和底座组件(2),彼此之间形成有用于容纳食材的烹饪腔,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盖组件(1)上设置有用于吸收微波发热的上加热组件,底座组件(2)上设置有用于吸收微波发热的下加热组件,两套加热组件分别设置于烹饪腔的上下部,形成上下加热层;所述上加热组件与下加热组件结构相同,分别包括用于吸收微波发热的吸波陶瓷片(11),及设置于所述吸波陶瓷片(11)上的隔热棉(10)和云母片(9);所述吸波陶瓷片(11)靠近烹饪腔设置,吸波陶瓷片(11)、隔热棉(10)和云母片(9)依次叠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功能微波加热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盖组件(1)包括彼此配合装配的上盖(4)和烤板(13),彼此之间形成有上腔体(1.1),上加热组件设置于上腔体(1.1)内,并固定于烤板(13)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多功能微波加热烤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烤板(13)上设置有上固定圈(12),上固定圈(12)装配有用于弹性按压上加热组件于烤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嵇文武吴浩李宪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骞特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