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气互锁平衡原理的新型动力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48237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空气互锁平衡原理的新型动力结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精度高、内部接触摩擦力小和使用寿命长的基于空气互锁平衡原理的新型动力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缸体、气缸前端盖、活塞杆、节流密封环和背压气嘴,所述气缸前端盖设置于所述缸体的一端,所述节流密封环设置于所述气缸前端盖内,所述活塞杆的一端适配安装于所述缸体的腔体内,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缸体、所述节流密封环和所述气缸前端盖,所述背压气嘴设置于所述气缸前端盖的一端且与所述节流密封环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动力结构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空气互锁平衡原理的新型动力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力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空气互锁平衡原理的新型动力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革命后的技术发展,气动系统、液压系统、电动系统等逐渐取代人力在工业生产中发挥重大的作用和意义。而三者各自的优缺点决定其主要适合的使用结构和使用场合,相比较而言,气压传动和控制是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化和机械化最直接有效手段,其工作媒介就是自然界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空气,成本低,无污染,且气动装置的结构简单、轻便、安全、可靠性高,而这几方面的优点是其成为现代工厂生产中最主要的设备运动动力来源的原因。但是,由于气动系统使用的气压一般在0.2-1.0MPA范围内,而输出力取决于活塞杆的前后压差,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很难实现1N以下轻载荷的持续输出,由于缸体内部摩擦,而轻载荷的输出活塞前后的压差较小,实现1N以下轻载荷的持续输出几乎不可能,而由于液压和电动、磁动等系统的特性,也同样难以实现低成本的轻载荷输出。因此,如何实现低成本轻载荷的稳定输出成为一个技术难题。由于使用伺服电机和步进电机无法现行稳定的低载荷输出,而市面上普通的输出力最小的气缸应该是微信笔形气缸,其中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空气互锁平衡原理的新型动力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空气互锁平衡原理的新型动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缸体(1)、气缸前端盖(2)、活塞杆(3)、节流密封环(4)和背压气嘴(5),所述气缸前端盖(2)设置于所述缸体(1)的一端,所述节流密封环(4)设置于所述气缸前端盖(2)内,所述活塞杆(3)的一端适配安装于所述缸体(1)的腔体内,所述活塞杆(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缸体(1)、所述节流密封环(4)和所述气缸前端盖(2),所述背压气嘴(5)设置于所述气缸前端盖(2)的一端且与所述节流密封环(4)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空气互锁平衡原理的新型动力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缸体(1)、气缸前端盖(2)、活塞杆(3)、节流密封环(4)和背压气嘴(5),所述气缸前端盖(2)设置于所述缸体(1)的一端,所述节流密封环(4)设置于所述气缸前端盖(2)内,所述活塞杆(3)的一端适配安装于所述缸体(1)的腔体内,所述活塞杆(3)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缸体(1)、所述节流密封环(4)和所述气缸前端盖(2),所述背压气嘴(5)设置于所述气缸前端盖(2)的一端且与所述节流密封环(4)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气互锁平衡原理的新型动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节流密封环(4)的环身上设有第一圆环槽(41),所述节流密封环(4)内设有与所述活塞杆(3)相适配的型腔(42),所述第一圆环槽(41)上均匀阵列有若干组排气孔组,所述排气孔组包括若干个相互平行且均与所述型腔(42)相连通的第一排气孔(4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空气互锁平衡原理的新型动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3)的杆身上设有与所述活塞杆(3)内腔相连通的通孔(31),所述活塞杆(3)位于所述缸体(1)的腔体内的一端设有若干个第二圆环槽(32),所述第二圆环槽(32)上均设有若干个均匀阵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伟健黄万演李东昆阮惠鹏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运泰利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