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伏系统圆支柱的设备安装固定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47517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光伏系统圆支柱的设备安装固定结构,包括支柱抱箍、转换角钢、连接横梁及配套螺栓。所述支柱抱箍通过螺栓抗剪和螺栓预紧力转化的摩擦力固定在圆支柱上,并可根据设备背后开孔位置自由调节垂直距离;所述的转换角钢可灵活地固定在抱箍的耳部,并为上部横梁提供支座约束;所述的横梁角钢可根据设备背后开孔相应调节螺栓孔位置,保证设备的连接。此安装方式可较好的适用于各种小型电气设备的安装,如汇流箱、组串式逆变器等的安装,可牢固地将设备固定在圆支柱上,防止抱箍在圆支柱产生滑移,进而对设备支架造成附加内力,尤其可避免地震作用下设备的破坏塌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伏系统圆支柱的设备安装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光伏系统圆支柱的设备安装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光伏项目因其清洁无污染的特点,得到越来越多的推广和青睐。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多采用桩柱一体式基础,个别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也有采用圆钢管基础。一个15MWp的光伏电站,组串式逆变器、汇流箱等电气设备的数量可达200多个,这些电气设备的固定安装也是结构设计中需要特别考虑的。如今越来越多的光伏电站将组串式逆变器及汇流箱等电气设备直接安装在光伏圆支柱基础上,这样既节省成本,又方便施工。每个电气设备的厂家资料有所差别,安装开孔沿竖直方向有单排、双排和三排等,为了保证安装的准确,设备安装固定方式也应满足灵活调整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光伏系统圆支柱的设备安装固定方式,可根据设备背面预留孔洞位置灵活设计抱箍层数;可通过连接角钢实现抱箍和横梁的连接转换;可通过横梁将设备安装固定。此安装方式可较好解决各种小型电气设备的安装问题,如汇流箱、组串式逆变器等的安装,可牢固地将电气设备固定在圆支柱上,防止抱箍在光伏系统圆支柱产生滑移,进而对设备支架造成附加内力,尤其可避免地震作用下设备的破坏塌落。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光伏系统圆支柱的设备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柱抱箍、转换角钢、连接横梁及配套螺栓;所述支柱抱箍通过其端部的两个耳部经螺栓固定套在圆支柱上;所述支柱抱箍耳部上分别由多个所述螺栓同时连接固定一所述的转换角钢,所述转换角钢同时与连接横梁连接固定,为连接横梁提供支座约束;所述的连接横梁上还设置有与待固定的电气设备背后开孔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支柱抱箍设置为一层或多层,根据待固定的电气设备背后开孔位置调节各层支柱抱箍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支柱抱箍在其耳部及耳部对侧设置有螺栓,通过螺栓的抗剪力和螺栓预紧力转化的摩擦力将所述支柱抱箍固定在圆支柱上。所述转换角钢的其中一肢面上开设2个对称的圆孔,与支柱抱箍耳部上的开孔相对应,用于与支柱抱箍相连接;另一肢面上开设1个长圆孔,用于与连接横梁相连接。所述连接横梁采用不等边角钢。所述连接横梁上的长肢面上开设有2个分别与所述支柱抱箍连接的所述转换角钢其中一个肢面上的长圆孔相对应的长形圆孔,所述连接横梁上的短肢面上有设置所述安装孔。所述连接横梁的数量与待固定的电气设备背后开孔的行数相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牢固地将设备固定在圆支柱上,防止抱箍在圆支柱产生滑移,进而对设备支架造成附加内力,尤其可避免地震作用下设备的破坏塌落。同时,可根据设备背面预留孔洞位置灵活设计抱箍层数;可通过连接角钢实现抱箍和横梁的连接转换,既可保证设备安装的准确,又能满足灵活调整的要求,方便操作施工,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开展。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用于光伏系统圆支柱的设备安装固定结构立面图;图2是一种用于光伏系统圆支柱的设备安装固定结构的主视图。图3是支柱抱箍的主视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转换角钢的主视图。图6是图5的A向视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连接横梁,2-转换角钢,3-支柱抱箍,4-光伏系统圆支柱,h5-抱箍间距,6-电气设备,7-自然地坪。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光伏项目的汇流箱及组串式逆变器等电气设备6较多,如何将其牢固地固定在PHC管桩或钢柱等光伏系统圆支柱4上,并需满足灵活安装的要求;如何防止支柱抱箍3在光伏系统圆支柱4上产生滑移,减少可能对设备支架造成的附加内力,尤其在地震作用下设备的破坏塌落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4,支柱抱箍3通过连接螺栓牢靠地固定在光伏系统圆支柱4上;可根据设备背面预留孔洞位置灵活设计支柱抱箍的层数,相邻支柱抱箍的抱箍间距h5对应电气设备6上的安装开孔的竖向间距;可通过转换角钢2实现支柱抱箍3和连接横梁1的连接;可通过连接横梁1将电气设备6安装固定。此安装方式可较好解决各种小型电气设备的安装问题,如汇流箱、组串式逆变器等的安装。可用于重量不超过1.5t、宽度不超过1m的电气设备。支柱抱箍3通过连接螺栓抗剪及螺栓预紧力转化的摩擦力固定在光伏系统圆支柱4上,并可根据电气设备背后开孔位置自由调节垂直距离。支柱抱箍厚度为5mm,宽度为70mm,直径可根据光伏系统圆支柱4而定,支柱抱箍的层数和间距可根据电气设备6安装开孔位置而定,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支柱抱箍耳部31长度为125mm,耳部31上开有2个孔311,开孔间距为50mm,孔311直径为16mm;支柱抱箍耳部的对侧开有一个孔32,孔32直径为16mm。支柱抱箍3的两个耳部31之间的间距为16mm。每个耳部31上对应连接一转换角钢2,因此,1个支柱抱箍3上对应连接2个转换角钢2。结合图5和图6,转换角钢2可灵活地固定在支柱抱箍3的耳部,并为上部连接横梁1提供支座约束;转换角钢2采用2个等边角钢70*4,长度均为100mm;角钢两肢面21、22分别沿中心线开孔,其中一肢面21上开有2个圆孔211,与支柱抱箍3耳部上的开孔对应,圆孔211直径为16mm,用于分别与一支柱抱箍3上的两个耳部31相连接;另一肢面22上开有1个长圆孔221,长圆孔221尺寸为14*22mm,用于与连接横梁1连接。连接横梁1本实施例中采用的是角钢,可根据电气设备背后开孔位置调节螺栓孔位置,保证电气设备的连接。采用不等边角钢75*50*5,长肢面与转换角钢2连接,短肢面与电气设备6连接。1个支柱抱箍3上对应连接2个转换角钢2,这2个转换角钢2用于支撑连接同一根连接横梁1,为连接横梁1提供支座约束。可根据电气设备6的安装开孔方式决定连接横梁1及对应的支柱抱箍3和转换角钢2所用数量,连接横梁的数量与待固定的电气设备背后开孔的行数相配合。连接横梁1的不等边角钢的长肢面距离肢背50mm处开2个长圆孔,长圆孔与转换角钢2上的长圆孔221相对应,2个长圆孔的中心距为96mm,尺寸为14*30mm,连接横梁1上的长圆孔与转换角钢2上的长圆孔221由于具有一定长度,可实现连接横梁1与转换角钢2相互连接固定时位置的可调节性,相对位置调节好后再通过螺栓等紧固件进行紧固固定。短肢面上的开孔根据电气设备6的安装开孔方式决定。本实例既能满足灵活调整的要求,又方便操作施工,可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开展。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光伏系统圆支柱的设备安装固定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光伏系统圆支柱的设备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柱抱箍、转换角钢、连接横梁及配套螺栓;所述支柱抱箍通过其端部的两个耳部经螺栓固定套在圆支柱上;所述支柱抱箍耳部上分别由多个所述螺栓同时连接固定一所述的转换角钢,所述转换角钢同时与连接横梁连接固定,为连接横梁提供支座约束;所述的连接横梁上还设置有与待固定电气设备背后开孔相对应的安装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伏系统圆支柱的设备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柱抱箍、转换角钢、连接横梁及配套螺栓;所述支柱抱箍通过其端部的两个耳部经螺栓固定套在圆支柱上;所述支柱抱箍耳部上分别由多个所述螺栓同时连接固定一所述的转换角钢,所述转换角钢同时与连接横梁连接固定,为连接横梁提供支座约束;所述的连接横梁上还设置有与待固定电气设备背后开孔相对应的安装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系统圆支柱的设备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抱箍设置为一层或多层,根据待固定的电气设备背后开孔位置调节各层支柱抱箍之间的垂直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伏系统圆支柱的设备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抱箍在其耳部及耳部对侧设置有螺栓,通过螺栓的抗剪力和螺栓预紧力转化的摩擦力将所述支柱抱箍固定在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万彭秀芳吉春明王磊刘欣良胡煜张源李素良黄万山王泽国王广兵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