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池仁淼专利>正文

一种手握式自旋转钢筋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4740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5: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手握式自旋转钢筋钩,解决了以往钢筋钩需要摇晃手腕使用,操作难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手握旋转,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一种手握式自旋转钢筋钩,包括手柄、装置盒、推压装置、齿条装置、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前端设置装置盒,装置盒上端设置推压装置,装置盒内部设置齿条装置和旋转装置。所述齿条装置包括齿条、上定位块、下定位块,齿条的右端面上端焊接连接上定位块,齿条的右端面下端焊接连接下定位块;所述上定位块的侧端面设置第一斜置滑槽,第一斜置滑槽贯穿上定位块的前后端面,第一斜置滑槽沿上定位块的左上角到右下角方向设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握式自旋转钢筋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手握式自旋转钢筋钩。
技术介绍
钢筋钩是建筑工地捆扎钢筋的常用工具,常用于金属绑线捆绑钢筋时的紧固工作。现有的钢筋钩材质、型号多种多样,但结构大都相似,由手柄、钩体等部件组成,通过弯曲的钩体间隙配合在手柄内,在操作者旋转作用下完成捆扎钢筋的工作。例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420187671.9的一种新型钢筋钩,该钢筋钩包括手柄、钩体及紧固件;所述的手柄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其外部前端为锥形,该手柄前端的内径小于末端的内径,两段不同内径的交汇处形成一环形的卡台,手柄末端的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的钩体为一体结构,分为钩头、钩身和连接杆三部分;其中所述的连接杆末端设有杆帽,该杆帽直径大于手柄前端内径;该连接杆套设于所述手柄内,并通过杆帽与所述的卡台相抵;所述的紧固件设有与上述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通过该外螺纹与手柄的末端固接;该新型钢筋钩具有结构简单、稳定,但是需要工人摇晃手腕进行旋转使用,操作难度大、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握式自旋转钢筋钩,解决了以往钢筋钩需要摇晃手腕使用,操作难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实现了手握旋转,本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手握式自旋转钢筋钩,包括手柄、装置盒、推压装置、齿条装置、旋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前端设置装置盒,装置盒上端设置推压装置,装置盒内部设置齿条装置和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设置在齿条装置的左端。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手握式自旋转钢筋钩所述装置盒包括后端盖板、上端盖板、插接盒、倒置的门字形框架、前端盖板、套管Ⅰ,后端盖板前端面上端焊接连接上端盖板,上端盖板上端面右端焊接连接插接盒,上端盖板下端焊接连接倒置的门字形框架,上端盖板和倒置的门字形框架的前端焊接连接前端盖板,所述后端盖板、上端盖板、倒置的门字形框架和前端盖板构成内部镂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前端盖板前端焊接连接套管Ⅰ;所述后端盖板上设置有轴座、矩形肋板,轴座设置在后端盖板前端面的中上端,轴座前端设置有轴孔Ⅰ,轴孔Ⅰ为圆形盲孔,矩形肋板竖直设置在后端盖板前端面的左上端;所述上端盖板上端面右端设置矩形插孔;所述插接盒为上下开口且内部镂空的矩形结构,插接盒后端面左端设置矩形插槽,矩形插槽与插接盒内部连通,所述矩形插槽与矩形插孔连通;所述倒置的门字形框架包括门字形板件、支撑柱、弹簧,门字形板件内部下端面右端焊接连接支撑柱,支撑柱外端套接弹簧;所述前端盖板左上端设置轴孔Ⅱ,轴孔Ⅱ前端与套管Ⅰ连通,轴孔Ⅱ后端与装置盒内部连通;所述后端盖板后端面中心与手柄的前端面通过焊接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手握式自旋转钢筋钩所述推压装置包括按压杆、连接轴、压板、下压连杆、定位附板、套管Ⅱ,按压杆前端焊接连接连接轴,连接轴前端焊接连接压板,压板下端面右端焊接连接套管Ⅱ,压板下端面左端焊接连接下压连杆,下压连杆右端焊接连接定位附板;所述下压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上定位轴、下定位轴,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为前后相对设置的矩形杆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中上端通过焊接连接上定位轴,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下端焊接连接下定位轴,第一连杆右端面中端焊接连接定位附板,所述定位附板侧面设置矩形定位槽;所述压板、下压连杆、定位附板、套管Ⅱ插接在插接盒内,压板与插接盒形成间隙配合,连接轴插接在矩形插槽内形成间隙配合,所述矩形定位槽内插接连接矩形肋板形成间隙配合,所述套管Ⅱ内部下端插接连接支撑柱形成间隙配合,支撑柱外端的弹簧压缩在套管Ⅱ与门字形板件内部下端面之间。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手握式自旋转钢筋钩所述齿条装置包括齿条、上定位块、下定位块,齿条的右端面上端焊接连接上定位块,齿条的右端面下端焊接连接下定位块;所述上定位块的侧端面设置第一斜置滑槽,第一斜置滑槽贯穿上定位块的前后端面,第一斜置滑槽沿上定位块的左上角到右下角方向设置;所述下定位块的侧端面设置第二斜置滑槽,第二斜置滑槽贯穿下定位块的前后端面,第二斜置滑槽沿下定位块的左上角到右下角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斜置滑槽内插接连接上定位轴,第一斜置滑槽与上定位轴间隙配合,所述第二斜置滑槽内插接连接下定位轴,第二斜置滑槽与下定位轴间隙配合,所述上定位块和下定位块均插接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形成间隙配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手握式自旋转钢筋钩所述第一斜置滑槽下端为圆弧状结构,第一斜置滑槽与第二斜置滑槽的结构和倾斜角度均相同。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手握式自旋转钢筋钩所述第一斜置滑槽上端到第二斜置滑槽上端的距离与上定位轴到下定位轴的距离相同。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手握式自旋转钢筋钩所述旋转装置包括齿轮、转轴、定位套筒,齿轮通过键连接在转轴上,转轴上设置定位套筒,定位套筒安装在齿轮前端;所述转轴上设置有定位轴肩,定位套筒安装在定位轴肩的后端,转轴前端设置绕线钩;所述转轴后端通过轴承连接在轴座的轴孔Ⅰ内,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所述转轴从后到前依次穿过轴孔Ⅱ、套管Ⅰ形成间隙配合,所述定位轴肩的前端与前端盖板的后端面接触。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手握式自旋转钢筋钩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处涂有润滑脂,转轴与轴孔Ⅱ、套管Ⅰ配合连接处涂有润滑脂。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专利技术一种手握式自旋转钢筋钩所述矩形肋板在矩形定位槽内的滑动行程小于齿条与齿轮的啮合行程。本专利技术一种手握式自旋转钢筋钩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手握式自旋转钢筋钩,通过齿条装置与旋转装置的齿轮传动,使手握动力产生转轴的旋转,从而解决工人需要摇晃手腕使用钢筋钩,操作麻烦、效率低下的问题;通过上定位轴、下定位轴上下运动使上定位块、下定位块带动齿条向左或向右移动,实现齿轮与齿条的分离或啮合,下压推压装置实现转轴的旋转,弹簧用于使推压装置向上回位,不断下压推压装置可以实现转轴的连续旋转,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本专利技术除去前端盖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装置盒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后端盖板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上端盖板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插接盒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倒置的门字形框架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前端盖板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推压装置结构示意图一;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推压装置结构示意图二;图12是本专利技术的下压连杆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的定位附板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的齿条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5是本专利技术的旋转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手柄1;装置盒2;后端盖板2-1;轴座2-1-1;矩形肋板2-1-2;上端盖板2-2;矩形插孔2-2-1;插接盒2-3;矩形插槽2-3-1;倒置的门字形框架2-4;门字形板件2-4-1;支撑柱2-4-2;弹簧2-4-3;前端盖板2-5;轴孔Ⅱ2-5-1;套管Ⅰ2-6;推压装置3;按压杆3-1;连接轴3-2;压板3-3;下压连杆3-4;第一连杆3-4-1;第二连杆3-4-2;上定位轴3-4-3;下定位轴3-4-4;定位附板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手握式自旋转钢筋钩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握式自旋转钢筋钩,包括手柄(1)、装置盒(2)、推压装置(3)、齿条装置(4)、旋转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1)前端设置装置盒(2),装置盒(2)上端设置推压装置(3),装置盒(2)内部设置齿条装置(4)和旋转装置(5),所述旋转装置(5)设置在齿条装置(4)的左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握式自旋转钢筋钩,包括手柄(1)、装置盒(2)、推压装置(3)、齿条装置(4)、旋转装置(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1)前端设置装置盒(2),装置盒(2)上端设置推压装置(3),装置盒(2)内部设置齿条装置(4)和旋转装置(5),所述旋转装置(5)设置在齿条装置(4)的左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握式自旋转钢筋钩,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盒(2)包括后端盖板(2-1)、上端盖板(2-2)、插接盒(2-3)、倒置的门字形框架(2-4)、前端盖板(2-5)、套管Ⅰ(2-6),后端盖板(2-1)前端面上端焊接连接上端盖板(2-2),上端盖板(2-2)上端面右端焊接连接插接盒(2-3),上端盖板(2-2)下端焊接连接倒置的门字形框架(2-4),上端盖板(2-2)和倒置的门字形框架(2-4)的前端焊接连接前端盖板(2-5),所述后端盖板(2-1)、上端盖板(2-2)、倒置的门字形框架(2-4)和前端盖板(2-5)构成内部镂空的长方体结构,所述前端盖板(2-5)前端焊接连接套管Ⅰ(2-6);所述后端盖板(2-1)上设置有轴座(2-1-1)、矩形肋板(2-1-2),轴座(2-1-1)设置在后端盖板(2-1)前端面的中上端,轴座(2-1-1)前端设置有轴孔Ⅰ,轴孔Ⅰ为圆形盲孔,矩形肋板(2-1-2)竖直设置在后端盖板(2-1)前端面的左上端;所述上端盖板(2-2)上端面右端设置矩形插孔(2-2-1);所述插接盒(2-3)为上下开口且内部镂空的矩形结构,插接盒(2-3)后端面左端设置矩形插槽(2-3-1),矩形插槽(2-3-1)与插接盒(2-3)内部连通,所述矩形插槽(2-3-1)与矩形插孔(2-2-1)连通;所述倒置的门字形框架(2-4)包括门字形板件(2-4-1)、支撑柱(2-4-2)、弹簧(2-4-3),门字形板件(2-4-1)内部下端面右端焊接连接支撑柱(2-4-2),支撑柱(2-4-2)外端套接弹簧(2-4-3);所述前端盖板(2-5)左上端设置轴孔Ⅱ(2-5-1),轴孔Ⅱ(2-5-1)前端与套管Ⅰ(2-6)连通,轴孔Ⅱ(2-5-1)后端与装置盒(2)内部连通;所述后端盖板(2-1)后端面中心与手柄(1)的前端面通过焊接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握式自旋转钢筋钩,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装置(3)包括按压杆(3-1)、连接轴(3-2)、压板(3-3)、下压连杆(3-4)、定位附板(3-5)、套管Ⅱ(3-6),按压杆(3-1)前端焊接连接连接轴(3-2),连接轴(3-2)前端焊接连接压板(3-3),压板(3-3)下端面右端焊接连接套管Ⅱ(3-6),压板(3-3)下端面左端焊接连接下压连杆(3-4),下压连杆(3-4)右端焊接连接定位附板(3-5);所述下压连杆(3-4)包括第一连杆(3-4-1)、第二连杆(3-4-2)、上定位轴(3-4-3)、下定位轴(3-4-4),第一连杆(3-4-1)、第二连杆(3-4-2)为前后相对设置的矩形杆件,第一连杆(3-4-1)和第二连杆(3-4-2)之间中上端通过焊接连接上定位轴(3-4-3),第一连杆(3-4-1)和第二连杆(3-4-2)之间下端焊接连接下定位轴(3-4-4),第一连杆(3-4-1)右端面中端焊接连接定位附板(3-5),所述定位附板(3-5)侧面设置矩形定位槽(3-5-1);所述压板(3-3)、下压连杆(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仁淼
申请(专利权)人:池仁淼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