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节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47094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5:30
一种自动节水器,其特征是:包括水箱,所述的水箱一侧设置有连通净水机废水管路的废水进口和连通净水机进水管路的混水出口;水箱内设置有与自来水管相连接的电子阀控制的补水器和浮球式液位控制器。当电子阀打开时,补水器开始补水,当电子阀关闭时,补水器停止补水。水箱内竖向设置有低于水箱高度的隔板,水箱内形成若干底部分开、顶部相通的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净水机排放的废水进行回收,并按照比例与自来水进行混合混匀形成混水,既可以将经过初级过滤的混水利用在洗菜、洗碗等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将混水经过多级过滤后形成直饮水。不仅节约水资源,还可减少反复循环水对反渗透膜的伤害,保证出水水质及机器的寿命,废水利用率达10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节水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净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节水器。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水污染环境越来越严重的现状,水质净化设备走进了千家万户,其中RO反渗透净水机以其过滤精度高、制出的水可直饮等优势,广泛用于居民家庭、住宅小区、酒店宾馆、企事业单位等。传统的RO反渗透净水机在保证人们饮水安全健康的同时,也存在着排放大量废水的弊端。按照目前行业1:3的废水比标准(制1升好水,产生3升废水)来计算废水量,一个五口之家每年要浪费水29.6立方。假设我国有50%的家庭安装使用RO反渗透净水机,那么全国每年浪费的水资源将达到41.5亿立方。通常情况下,会把RO反渗透净水机的废水管连接下水道将废水直接排掉,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为了解决这一浪费现象,现有的部分水质净化设备将产生的废水反复循环净化,会在反渗透膜表面形成高度浓缩结晶,对反渗透膜的净化效果产生影响,不仅降低了水质净化的质量,同时也缩短了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现有净水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自动节水器。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动节水器,其特征是:包括水箱,所述的水箱一侧设置有连通净水机废水管路的废水进口和连通净水机进水管路的混水出口;水箱内设置有与自来水管相连接的第一补水装置和第二补水装置;所述的水箱底部设置有电子排污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补水装置为与自来水管相连的电子阀控制的补水器,当电子阀打开时,补水器开始补水,当电子阀关闭时,补水器停止补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二补水装置为与自来水管相连的浮球式液位控制器,当水箱内的液面低于设定值时,液位控制器开启,开始补水;当水箱内的液面不低于设定值时,液位控制器关闭,停止补水。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废水进口处设置有引流槽板。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箱内竖向设置有低于水箱高度的隔板,水箱内形成若干底部分开、顶部相通的腔体。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引流槽板一端设置有防止水流反向飞溅的外延。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水箱上部设置有溢流口。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势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与净水设备连接使用可将净水机排放的废水进行回收,并按照比例与自来水进行混合混匀形成混水,混水经混水出口流出本装置后可再次进入净水器进行净化,既可以将经过初级过滤的混水利用在洗菜、洗碗等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将混水经过多级过滤后形成直饮水。本专利技术装置通过自来水与废水混合形成混水再循环,不仅节约水资源,还可有效降低废水的浓度,减少反复循环水对反渗透膜的伤害,保证出水水质及机器的寿命,废水利用率达100%,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彻底改变了RO反渗透净水机浪费水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时与相关装置的连接图。1-水箱、2-废水进口、3-混水出口、4-补水器、5-浮球式液位控制器、6-引流槽板、7-隔板、8-外延、9-溢流口、10-排污口、11-废水管路、12-混水管路、13-排污管路、14-溢流管路、15-自来水管路、16-第一补水管路、17-第二补水管路、18-净水管、19-纯水管、20-RO反渗透净水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一种自动节水器,包括水箱1,所述的水箱1一侧设置有连通净水机废水管路的废水进口2和连通净水机进水管路的混水出口3;水箱1内分别设置有与自来水管相连接的电子阀控制的补水器4和浮球式液位控制器5,且补水器4位于水箱1内部上端,浮球式液位控制器5位于水箱1内部下端;水箱1内竖向设置有一块低于水箱1高度的隔板7,使水箱1内形成若干底部分开、顶部相通的腔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废水进口2处设置有引流槽板6且引流槽板6一端设置有防止水流反向飞溅的外延8。进一步的,所述的水箱1上部设置有溢流口9,水箱1底部设置有排污口10;排污口10处设置有电子排污阀。本实施例中所采用的净水机为RO反渗透净水机20,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自动节水器的废水进口2与RO反渗透净水机20的废水管路11相连通,混水出口3与RO反渗透净水机20的进水管即混水管路12相连接,电子阀控制的补水器4和浮球式液位控制器5分别通过第一补水管路16和第二补水管路17与自来水管路15相连接。当净水机开始工作时,电子阀控制的补水器4同时开始补水工作,过滤产生的废水经废水管路11、废水进口2流入水箱1内,废水沿引流槽板6流到水箱1一侧与经补水器4流入水箱1内的自来水混合,为保证自来水与废水充分混合,特设置隔板7将水箱1分为两部分,只有自来水与废水充分混合且混合形成的混水液面高于隔板7时,混水才会流入隔板7的另一侧并经混水出口3流出再次进入净水机进行过滤净化,外延8的设置可以防止废水水流在下落过程中直接飞溅到隔板7另一侧,以防不经过混匀直接进入净水机中。当生活用水量较大时,容易引起水箱1内水量不足,一旦水箱1内的液面低于设定值时,浮球式液位控制器5开启,自来水经第二补水管路17流入水箱1内开始补水;当饮用水量较大时,容易造成水箱1内水量过多,超出溢流口9的水量经溢流管路14排出。水箱1底部还设有排污口10,排污口10处设有电子排污阀,如果长时间不用水时,可将水箱1里的微小颗粒经排污管路13排出。与自动节水器相连接的RO反渗透净水机可设置净水管18和纯水管19两条管路,流经纯水管19的水经过多级过滤达到直饮水的标准,而净水管18内的水经过初级过滤水质达到人们日常的洗刷用水要求。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与净水设备连接使用可将净水机排放的废水进行回收,并按照比例与自来水进行混合混匀形成混水,混水可再次进入净水器进行净化,既可以将经过初级过滤的混水利用在洗菜、洗碗等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将混水经过多级过滤后形成直饮水。本专利技术装置通过自来水与废水混合形成混水再循环,不仅节约水资源,还可有效降低废水的浓度,减少反复循环水对反渗透膜的伤害,保证出水水质及机器的寿命,废水利用率达100%,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彻底改变了RO反渗透净水机浪费水的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动节水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节水器,其特征是:包括水箱(1),所述的水箱(1)一侧设置有连通净水机废水管路的废水进口(2)和连通净水机进水管路的混水出口(3);水箱(1)内设置有与自来水管相连接的第一补水装置和第二补水装置;所述的水箱(1)底部设置有电子排污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节水器,其特征是:包括水箱(1),所述的水箱(1)一侧设置有连通净水机废水管路的废水进口(2)和连通净水机进水管路的混水出口(3);水箱(1)内设置有与自来水管相连接的第一补水装置和第二补水装置;所述的水箱(1)底部设置有电子排污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节水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补水装置为与自来水管相连的电子阀控制的补水器(4),当电子阀打开时,补水器(4)开始补水,当电子阀关闭时,补水器(4)停止补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节水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二补水装置为与自来水管相连的浮球式液位控制器(5),当水箱内的液面低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兆强侯圣军许效鹏蔡洪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兆强生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