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储油胶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4431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携式储油胶囊,所述便携式储油胶囊包括形成储存胶状燃油腔体的囊身和与所述囊身连接的硬质刚性囊嘴,所述囊嘴用于通过导管与燃油消耗器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身为软胶材料制成,使得在燃油在手的直接挤压下从囊嘴排出,且在燃油排出后能在外界空气压力下处于收缩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提供的储油胶囊通过用手挤压储油胶囊的囊身就能将胶状燃油排出,不需要专门的辅助挤出机构,而且软体油囊能够发生形变,具有重量轻、可折叠、环境适应性强、携行方便、使用简单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携式储油胶囊
本技术涉及喷火燃烧设备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储油胶囊。
技术介绍
储油胶囊是一些燃油消耗器件经常采用的燃油储备方案,储油胶囊装的都是胶状油,流动性差,而目前的便携式储油罐都是采用在刚性结构体中带有辅助燃油挤出机构的方案,故而就增加了储油罐的体积和重量,而且燃油被挤出机构排出后,刚性结构的储油罐形状保持不变,外廓体积仍保持原状,空间占用大,携带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便携式储油胶囊,本技术第提供的便携式储油胶囊包括形成储存胶状燃油的腔体的囊身和与所述囊身连接的硬质刚性囊嘴,所述囊嘴用于通过导管与燃油消耗器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身为软胶材料制成,使得燃油在手的直接挤压下从囊嘴排出,且在燃油排出后能在外界空气压力下处于收缩状态。本技术的便携式储油胶囊为软体式,可装填备用的胶状燃油料,在使用时,仅仅通过用手挤压储油胶囊的囊身就能将胶状燃油排出,不需要专门的辅助挤出机构,而且软体油囊能够发生形变,在燃油排出后体积被压缩变小,具有重量轻、可折叠、环境适应性强、携行方便、使用简单的优点。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储油胶囊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便携式储油胶囊还包括用于封堵囊嘴的囊盖和用柔线体与所述囊盖连接的囊盖吊环,所述囊盖吊环固定在所述囊嘴外壁部。在储存燃油时未使用挤出的情况下,用于封堵囊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便携式储油胶囊还包括锥形的囊颈部,所述囊颈部为硬质刚性材料制成,所述囊颈部的大端与所述囊身连接,小端与所述囊嘴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囊身的软件材料为耐油胶布。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囊身的侧壁及底壁厚度范围在0.1-1.5mm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囊身由耐油胶布粘接而成的软体,所述耐油胶布包括骨架层和分别粘接在所述骨架层两侧面的第一耐油橡胶层和第二耐油橡胶层。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骨架层为特种锦丝绸层,所述第一耐油橡胶层和第二耐油橡胶层均为丁腈橡胶。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耐油胶布的厚度在0.5-2.5mm,第一耐油橡胶层和第二耐油橡胶层的厚度均在0.05-0.5mm。进一步的,第一耐油橡胶层和第二耐油橡胶层的厚度均在0.1-0.3mm。所述囊身由耐油胶布粘接而成的软体的过程包括以下过程:S1:先将骨架材料用胶粘剂进行刮涂处理;S2:然后采用三辊压延机将热炼好的耐橡胶材料压延于骨架材料上;S3:压延完成后用干净垫布卷取;S4:胶布经裁剪成型后,放入卧式蒸汽硫化罐进行硫化;S5:硫化完成后,经修剪成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储油胶囊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储油胶囊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储油胶囊第三种结构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储油胶囊的囊身材料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识名称对应关系为,10囊身,20囊嘴,30囊颈,40囊盖,50囊盖吊环,11囊周壁,12囊底壁,101骨架层,102第一耐油橡胶层,103第二耐油橡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思路
作进一步的阐述,但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便携式储油胶囊包括形成储存胶状燃油腔体的囊身10和与所述囊身10连接的硬质刚性囊嘴20,所述囊嘴20通过导管与燃油消耗器件连接,其中所述囊身10包括周壁11及底壁12,周壁11及底壁12为软胶材料制成,使得在燃油在手的直接挤压下从囊嘴排出,且在燃油排出后能在外界空气压力下处于收缩状态。在使用便携式储油胶囊向燃油消耗器件加注燃油时,用手挤压囊身的底部或/和侧部,囊身由于是软胶材质,囊身发生变形,燃油腔体受挤压空间缩小,燃油从囊嘴处被挤出再通过导管加注到燃油消耗器件的金属油料腔中;在加注完后,储油胶囊内燃油减少,整个储油胶囊体积变小,占用空间小,更容易携带,在往储油胶囊内补充燃油时,在外界压力下,储油胶囊的囊身在燃油挤压下腔体空间膨大,可以装满燃油进行储备。因此储油胶囊不需要专门的辅助挤出机构,而且软体囊身能够发生形变,具有重量轻、可折叠、环境适应性强、携行方便、使用简单的优点。一个实施例,如图3所示,所述便携式储油胶囊还包括用于封堵囊嘴20的囊盖30和用柔线体与所述囊盖30连接的囊盖吊环50,所述囊盖吊环50不可脱离的连接在所述囊嘴20外壁部,也就是囊盖吊环50即可以固定连接在囊嘴20外壁上也可以是围绕在囊嘴20的外壁部旋转但不会脱离。在储存燃油时未使用挤出的情况下,囊盖30用于堵住囊嘴20,封存囊身腔体中的燃油,避免倒出,且在使用挤出燃油时,囊盖30脱离囊嘴20,通过柔线体挂于囊盖吊环50上,避免遗失。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进一步的,所述便携式储油胶囊还包括锥形的囊颈部4,所述囊颈部40为硬质刚性材料制成,所述囊颈部的大端与所述囊身连接,小端与所述囊嘴连接。具体的,硬质刚性材料为不绣钢,当然也可以是塑料,在挤压囊身向燃油消耗器件加注燃油时,通过硬质的锥形的囊颈部4,可以将燃油更集中的导向囊嘴20。再以上三个实施例方案中,所述囊身的软件材料为耐油胶布。耐油胶布耐油腐蚀性好,不会被燃油腐蚀,且柔韧性好,抗撕裂强度高。更进一步的具体实施例,所述囊身的侧壁及底壁厚度范围在0.1-1.5mm间,具体选用0.3mm、0.5mm、0.8mm、1mm、1.2mm中的具体尺寸,根据囊身形成的腔体空间由小到大选用的囊身的侧壁和底壁的厚度由薄向厚变化,薄的比厚的柔软性更好,当抗撕裂强度要有所降低。以上实施例所述的携式储油胶囊通过以下制造方法制得,所述储油胶囊包括囊嘴20和与囊嘴20粘接成一体的囊身10,所述囊身10由耐油胶布粘接而成的软体。对耐油胶布通过粘接方式形成囊身,可以避免用其它机械固定件连接固定耐油胶布出现的应力集中导致的撕裂,粘接方式使得接口的结合力更均匀,适合软体的耐油胶布形成一体,在搭接部位起到强化密封的效果。一个实施例如图4所示,耐油胶布包括骨架层101和分别粘接在所述骨架层101两侧面的第一耐油橡胶层102和第二耐油橡胶层103。通过骨架层101使得耐油胶布的抗撕列强度大,而骨架层101两侧面的第一耐油橡胶层102和第二耐油橡胶层103,提升了耐油胶布的耐油腐蚀性,同时使得耐油胶布整体上具有柔软性,在制成囊身后可以具有更强的变形性。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所述骨架层为特种锦丝绸层,所述第一耐油橡胶层和第二耐油橡胶层均为丁腈橡胶。特种锦丝绸抗拉强度高,拉延性好,变形性好,柔性高,丁腈橡胶耐油腐蚀性能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所述耐油胶布的厚度在0.5-2.5mm,第一耐油橡胶层和第二耐油橡胶层的厚度均在0.05-0.5mm。在保证耐油性能和使用要求的前提下,通过此优化厚度尺寸设计方案,可以减轻产品重量,保证其柔软程度。进一步的,第一耐油橡胶层和第二耐油橡胶层的厚度均在0.1-0.3mm。在既可保证产品的耐油要求,又能保证产品的轻便柔软的情况下,又可以提升制造工艺稳定性,提高制造效率。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囊身10由耐油胶布粘接而成的软体的过程包括以下过程:S1:先将骨架101用胶粘剂进行刮涂处理;S2:然后采用三辊压延机采用三辊压延机将热炼好的耐橡胶材料压延于骨架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便携式储油胶囊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储油胶囊,包括形成储存胶状燃油的腔体的囊身和与所述囊身连接的硬质刚性囊嘴,所述囊嘴用于通过导管与燃油消耗器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身为软胶材料制成,使得燃油在手的直接挤压下从囊嘴排出,且在燃油排出后能在外界空气压力下处于收缩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储油胶囊,包括形成储存胶状燃油的腔体的囊身和与所述囊身连接的硬质刚性囊嘴,所述囊嘴用于通过导管与燃油消耗器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囊身为软胶材料制成,使得燃油在手的直接挤压下从囊嘴排出,且在燃油排出后能在外界空气压力下处于收缩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储油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储油胶囊还包括用于封堵囊嘴的囊盖和用柔线体与所述囊盖连接的囊盖吊环,所述囊盖吊环固定在所述囊嘴外壁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储油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储油胶囊还包括锥形的囊颈部,所述囊颈部为硬质刚性材料制成,所述囊颈部的大端与所述囊身连接,小端与所述囊嘴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明明陶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化工集团曙光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