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胎生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4271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轮胎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胎生产装置,包括:下底板、上底板和设置在所述上底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间的主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底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间的下模结构,及设置在所述下模结构上的模芯结构,所述模芯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模结构上的下模,设置在所述下模上的第一模芯,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模芯上的第二模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生产结构紧凑、生产效率较高及生产效果较好等特点。

Tyre produ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ire production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tire manufacturing device includes: a bottom plate, the upper plate disposed on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main body bottom between the main body, including: setting the die structure between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floor, and set in the mold structure on the core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core structure: setting the mould in the mould structure under the first set in the core mould, and set in the first core on the second cor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mpact production structure,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good production effect, et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胎生产装置
本技术涉及轮胎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轮胎生产装置。
技术介绍
轮胎生产过程中,需要模具硫化成型,传统的轮胎生产模具分活络模具和两半模具,所述活络模具由花纹圈,模套,上下侧板组成,所述两半模具由上模,下模两片组成。传统的轮胎生产模具每一模具设备对应生产一轮胎,生产效率比较低,另外,传统的轮胎生产模具生产出的每一轮胎之间的误差比较大,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轮胎生产装置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轮胎生产装置,具有生产结构紧凑、生产效率较高及生产效果较好等特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轮胎生产装置,包括:下底板、上底板和设置在所述上底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间的主体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底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间的下模结构,及设置在所述下模结构上的模芯结构,所述模芯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模结构上的下模,设置在所述下模上的第一模芯,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模芯上的第二模芯。优选地,所述下模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底板上、且设置在所述下底板左右两侧的第一模脚,设置在两所述第一模脚之间的第二模脚,和与所述第二模脚卡合连接的顶出板。优选地,所述上底板上开设有流道,所述流道呈“X”型。优选地,所述下模上开设有成型孔位,每一所述成型孔位的内侧边上设置有成型纹。优选地,所述第一模芯包括第一支撑柱,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上端的第一支撑件。优选地,所述第二模芯包括:第二支撑柱,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柱上端的第二支撑件。优选地,所述第一模芯内开设有第一通孔。优选地,所述第二模脚的厚度大于所述顶出板的厚度。优选地,所述顶出板的宽度小于或等于两所述第一模脚之间的距离。本技术的一种轮胎生产装置,设置所述上底板、所述下底板及在所述上底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间设置所述主体机构,在所述主体机构上设置所述下模结构和所述模芯结构,使得本技术具有结构设置紧凑和结构设置合理的特特点,另外,将所述模芯结构设置成所述下模、所述第一模芯和所述第二模芯,使用时,物料通过所述上底板进入所述模芯结构,通过所述第一模芯、所述第二模芯和所述下模成型轮胎,生产效率比较高,另外,还具有生产质量较好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轮胎生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轮胎生产装置的结构分解图。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模芯和第二模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具体阐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附图仅供参考和说明使用,不构成对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请参考图1至图3,本技术一种轮胎生产装置,包括:上底板1、下底板2和主体机构3,其中,所述主体机构3设置在所述上底板1和所述下底板2之间。所述上底板1呈方型,所述上底板1上开设有流道11,所述流道11呈“X”型。生产过程中,物料通过所述流道11输送至所述主体机构3中。所述下底板2呈方型,用于支撑固定所述主体机构2和所述上底板1。所述主体机构3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底板1和所述下底板2之间的下模结构31,及设置在所述下模结构31上的模芯结构32,所述模芯结构32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模结构31上的下模321,设置在所述下模321上的第一模芯322,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模芯322上的第二模芯323,所述下模321上开设有成型孔位,每一所述成型孔位的内侧边上设置有成型纹3211。所述下模结构31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底板2上、且设置在所述下底板2左右两侧的第一模脚311,设置在两所述第一模脚311之间的第二模脚312,和与所述第二模脚312卡合连接的顶出板313,所述第二模脚312的厚度大于所述顶出板313的厚度,所述顶出板313的宽度小于或等于两所述第一模脚311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模芯322包括第一支撑柱3221,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柱3221上端的第一支撑件3222,所述第一模芯322内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模芯323包括:第二支撑柱3231,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撑柱3231上端的第二支撑件3232。需要说明的是,将所述第二模脚312的厚度设置为大于所述顶出板313的厚度,所述顶出板313的宽度设置为小于或等于两所述第一模脚311之间的距离,使得本技术的所述下模结构31具有稳固性更好的特点,确保了本技术的生产质量。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物料通过所述上底板1上的所述流道11输送至所述模芯结构32上的下模321上,结合所述第一模芯322和所述第二模芯323以及所述下模321内侧壁上的成型纹3211成型轮胎,通过将所述流道11设置呈“X”型,使得物料能均匀地输送至4个所述模芯结构32,进而使得本技术同时成型质量一样的轮胎,生产效率较高及生产质量较好。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技术的一种轮胎生产装置,设置所述上底板1、所述下底板2及在所述上底板1和所述下底板2之间设置所述主体机构3,在所述主体机构3上设置所述下模结构31和所述模芯结构32,使得本技术具有结构设置紧凑和结构设置合理的特特点,另外,将所述模芯结构32设置成所述下模321、所述第一模芯322和所述第二模芯323,使用时,物料通过所述上底板1进入所述模芯结构32,通过所述第一模芯322、所述第二模芯323和所述下模321成型轮胎,生产效率比较高,另外,还具有生产质量较好的特点。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因此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技术所涵盖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轮胎生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生产装置,包括:下底板、上底板和设置在所述上底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间的主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底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间的下模结构,及设置在所述下模结构上的模芯结构,所述模芯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模结构上的下模,设置在所述下模上的第一模芯,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模芯上的第二模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胎生产装置,包括:下底板、上底板和设置在所述上底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间的主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底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间的下模结构,及设置在所述下模结构上的模芯结构,所述模芯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模结构上的下模,设置在所述下模上的第一模芯,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模芯上的第二模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底板上、且设置在所述下底板左右两侧的第一模脚,设置在两所述第一模脚之间的第二模脚,和与所述第二模脚卡合连接的顶出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板上开设有流道,所述流道呈“X”型。4.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耿晓东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建东橡胶制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