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37285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升降装置,其包括有:一伸缩管组,该伸缩管组包括有由外至内依次套设的一外管、一中管及一内管,该外管设有一第一枢接部,且该中管处开设有一第二枢接部与一第三枢接部,该内管处开设有一第四枢接部;一上推弹性件,以上推杆枢接于该第四枢接部,另一端枢接于第三枢接部;一下推弹性件,以下推杆枢接于该第一枢接部,并由该下推弹性件邻近下推杆的一端枢接于该第二枢接部;以及一驱动装置,以一马达锁设于该外管处,且该轮盘绕设有一钢索并连接于内管,利用常态外推的上推弹性件、下推弹性件保持伸缩管组的伸长,再通过驱动装置的钢索拉动内管而控制其缩短量,进而兼具有构造简单、降低成本及轻量化的功效。

Lif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f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telescopic tube group, the telescopic tube group comprises a set of sequentially from outside to inside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tube and an inner tube of a tube, the outer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ivot part, and the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pin the connecting portion and a third pin joint part, the inner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fourth pivoted part; a push rod above the elastic member is pivoted on the fourth pivoted part, the other end is pivoted with the third pivoted part; a push elastic member below the push rod is pivoted with the first pivoting part. By the end of push down pivot elastic piece near the lower push rod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pivoted part; and a driving device, a motor lock is arranged in the outer tube, and the wheel is wound with a steel cable and connected to the inner tube, using normal extrapolation push elastic piece, push down elastic piece keep stretching tube elongation, recanalization The steel rope of the driving device pulls the inner pipe to control the shortening amount, a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low cost and light we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升降装置
本技术有关于一种升降装置,尤指一种兼具有构造简单、降低成本及轻量化的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提升生活质量,许多椅子、桌子等家具皆于达到稳定使用的前提下,会进一步改进令其更佳人性化与方便使用,而常见的改进方式是于桌脚或椅脚装设有高度调整机构,主要借由螺杆与固定的螺管座,供合齿轮组的游戏杆的转控,使其达到旋转升降的操控,而以类似的升降结构,实不仅结构复杂,整体组装成本高,而且以该等由游戏杆转控的升降设计,其不仅调整速度缓慢,更且费力,尤其因为螺合间隙的松动,极易产生桌面的晃动不稳定情形,其整体设计在成本及实用性受限的情形下,无法达到有效缩小体积与轻量化的功效,以现行的升降调整结构,其实有进一步加以设计开发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升降装置。本技术提供一种升降装置,包括有:一伸缩管组,该伸缩管组包括一外管、一中管及一内管,该外管上设有一第一枢接部,且该中管穿设于该外管内,并于中管上开设有一第二枢接部与一第三枢接部,该内管穿设于该中管内,且该内管上开设有一第四枢接部;一上推弹性件,该上推弹性件延伸有一上推杆,且该上推弹性件以上推杆枢接于该内管的第四枢接部,并由该上推弹性件远离上推杆的一端枢接于该中管的第三枢接部;一下推弹性件,该下推弹性件延伸有一下推杆,且该下推弹性件以下推杆枢接于该外管的第一枢接部,并由该下推弹性件邻近下推杆的一端枢接于该中管的第二枢接部;以及一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以一马达锁设于该外管上,且该马达延伸有一输出轴,并以输出轴连接有一轮盘,该轮盘绕设有一钢索,且由钢索连接于该内管。其中,该驱动装置以一插销将钢索的一端固定于内管上。其中,该驱动装置于内管处设置有一滚轮,且该钢索的一端绕过滚轮固定于外管上。其中,该上推弹性件和下推弹性件均为气弹簧或液压弹簧。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该马达旋转带动该轮盘对钢索进行卷绕动作,让钢索能拉动内管向外管端位移,即能同步压缩该上推弹性件、下推弹性件的上推杆、下推杆,借此达到伸缩管组缩短的使用目的,因此,利用常态外推的上推弹性件、下推弹性件保持伸缩管组的伸长,再通过驱动装置的钢索拉动内管而控制其缩短量,进而兼具有构造简单、降低成本及轻量化的功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二)。图6为本技术另一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中:伸缩管组---10;外管-----11;第一枢接部--111;中管-----12;第二枢接部--121;第三枢接部--122;内管-----13;第四枢接部--131;上推弹性件--20;上推杆----21;下推弹性件--30;下推杆----31;驱动装置---40;马达-----41;输出轴----42;轮盘-----43;钢索-----44;插销-----45;滚轮-----4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先请由图1、图2与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升降装置,其包括有:一伸缩管组10、一上推弹性件20、一下推弹性件30及一驱动装置40,一伸缩管组10包括有由外至内依次套设的一外管11、一中管12及一内管13,该外管11上设有一第一枢接部111,且该中管12穿设于该外管13内,并于中管12上开设有一第二枢接部121与一第三枢接部122,该内管13穿设于该中管12内,且该内管13处开设有一第四枢接部131,一上推弹性件20延伸有一上推杆21,该上推弹性件20以上推杆21枢接于该内管13的第四枢接部131,并由该上推弹性件20远离上推杆21的一端枢接于该中管12的第三枢接部122,一下推弹性件30延伸有一下推杆31,且该下推弹性件30以下推杆31枢接于该外管11的第一枢接部111,并由该下推弹性件30邻近下推杆31的一端枢接于该中管12的第二枢接部121,而该上推弹性件20、下推弹性件30均可为气弹簧或液压弹簧,一驱动装置40以一马达41锁设于该外管11处,该马达41延伸有一输出轴42,并以输出轴42连接有一轮盘43,该轮盘43绕设有一钢索44,且由钢索44连接于该内管13,而该驱动装置40以一插销45将钢索44一端固定于内管13,通过上推弹性件20、下推弹性件30的上推杆21、下推杆31常态顶推内管13及中管12而伸长伸缩管组10,并由马达41带动钢索44拉动内管13达到收缩伸缩管组10的目的。其实际使用的功效,再请由图2连续至图5所示,该伸缩管组10的内管13以一端穿设于该中管12,并于内管13的第四枢接部131与中管12的第三枢接部122形成上推弹性件20两端的枢接,使内管13与中管12互相伸缩时能连动该上推弹性件20的上推杆21,该中管12远离该内管13的一端穿设于该外管11,并以下推弹性件30的下推杆31枢设于该第一枢接部111,而该下推弹性件30以邻近于下推杆31处锁至中管12的第二枢接部121,让外管11与中管12相对伸缩时能连动下推弹性件30的下推杆31,该驱动装置40的马达41固定于外管11,且该马达41带动轮盘43卷拉该钢索44,而该钢索44以插销45连接于内管13处,当欲伸长该伸缩管组10时,该马达41旋转放松该钢索44,使钢索44未拉紧该内管13,就能通过上推弹性件20、下推弹性件30的常态外推形成上推杆21与下推杆31的自动伸长,进而达到伸缩管组10调整伸长的目的,反之,当需要缩短该伸缩管组10时,以马达旋转带动该轮盘43对钢索44进行卷绕动作,让钢索44能拉动内管13向外管11端位移,即能同步压缩该上推弹性件20、下推弹性件30的上推杆21与下推杆31,借此达到伸缩管组10缩短的使用目的,因此,利用常态外推的上推弹性件20、下推弹性件30保持伸缩管组10的伸长,再通过驱动装置40的钢索44拉动内管13而控制其缩短量,进而兼具有构造简单、降低成本及轻量化的功效。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其包括有:一伸缩管组10、一上推弹性件20、一下推弹性件30及一驱动装置40,一伸缩管组10包括有一外管11、一中管12及一内管13,该外管11设有一第一枢接部111,且该中管12穿设于该外管11,并于中管12处开设有一第二枢接部121与一第三枢接部122,该内管13穿设于该中管12,且该内管13处开设有一第四枢接部131,一上推弹性件20延伸有一上推杆21,该上推弹性件20以上推杆21枢接于该内管13的第四枢接部131,并由该上推弹性件20远离上推杆21的一端枢接于该中管12的第三枢接部122,一下推弹性件30延伸有一下推杆31,且该下推弹性件30以下推杆31枢接于该外管11的第一枢接部111,并由该下推弹性件30邻近下推杆31的一端枢接于该中管12的第二枢接部121,一驱动装置40以一马达41锁设于该外管11处,该马达41延伸有一输出轴42,并以输出轴42连接有一轮盘43,该轮盘43绕设有一钢索44,且由钢索44连接于该内管13,而该驱动装置40于内管13处设置有一滚轮4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升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伸缩管组,该伸缩管组包括一外管、一中管及一内管,该外管上设有一第一枢接部,且该中管穿设于该外管内,并于中管上开设有一第二枢接部与一第三枢接部,该内管穿设于该中管内,且该内管上开设有一第四枢接部;一上推弹性件,该上推弹性件延伸有一上推杆,且该上推弹性件以上推杆枢接于该内管的第四枢接部,并由该上推弹性件远离上推杆的一端枢接于该中管的第三枢接部;一下推弹性件,该下推弹性件延伸有一下推杆,且该下推弹性件以下推杆枢接于该外管的第一枢接部,并由该下推弹性件邻近下推杆的一端枢接于该中管的第二枢接部;以及一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以一马达锁设于该外管上,且该马达延伸有一输出轴,并以输出轴连接有一轮盘,该轮盘绕设有一钢索,且由钢索连接于该内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伸缩管组,该伸缩管组包括一外管、一中管及一内管,该外管上设有一第一枢接部,且该中管穿设于该外管内,并于中管上开设有一第二枢接部与一第三枢接部,该内管穿设于该中管内,且该内管上开设有一第四枢接部;一上推弹性件,该上推弹性件延伸有一上推杆,且该上推弹性件以上推杆枢接于该内管的第四枢接部,并由该上推弹性件远离上推杆的一端枢接于该中管的第三枢接部;一下推弹性件,该下推弹性件延伸有一下推杆,且该下推弹性件以下推杆枢接于该外管的第一枢接部,并由该下推弹性件邻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凡
申请(专利权)人:捷世达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