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动升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3705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1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传动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及固接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的连杆,第一立柱内设有第一升降臂,第一升降臂能够在第一立柱内相对移动,第二升降臂能够在第二立柱内相对移动,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中的任意一个设有电动推杆装置,电动推杆装置能够带动第一升降臂或者第二升降臂上升或者下降,第一升降臂下方设有第一滑轮,第二升降臂的下方设有第二滑轮,第一升降臂与第二升降臂之间连接有第一柔性传动条和第二柔性传动条,利用第一柔性传动条和第二柔性传动条的四端头、连杆及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分别给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提供向下和向上的力,使双立柱的单侧动力的升降机构可以平稳升降,不会出现卡顿。

Transmission lifting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ransmission lifting mechanism, including the first column and the second column and the connect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between the first column and the second column, the first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lifting arm, a lifting arm can move relative to the first in the first column, second lifting arm can move relatively in the second column, the first and second arbitrary lifting arm the lifting arm in a push rod is provided with an electric device, the electric push rod device can drive the first lift arm or second lifting arm rise or fall below the first lift arm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ulley, below second of the lifting arm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pulleys, between the first lifting arm and the lifting arm seco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flexible transmission and flexible transmission. The first flexible drive and second flexible drive a four end,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a pulley, pulley second respectively to the first rise The falling arm and the second lifting arm provide downward and upward force, so that the unilateral power lifting mechanism of the double column can smoothly rise and fall without Cat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传动升降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动机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传动升降机构。
技术介绍
人们在生活工作中使用的桌子大都为固定高度,不能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调节高度,长期使用高度不合适的桌子会带来许多危害,例如容易得颈椎病等职业病,为此,需要一种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桌面高度的升降桌,可以让人们坐着或者站着工作或者学习,以保持最佳的工作姿势。因此可以调节桌面高度的升降桌应运而生。现有的升降桌的传动升降机构一般为螺杆与立柱连接,通过螺杆的旋转来调节桌面的高度,升降桌的螺杆与立柱一般为螺纹连接,调节高度时需要通过螺杆与立柱的相对转动实现,导致升降桌的升降速度很慢,操作不方便。另外还有一种两个支撑脚和立柱的升降桌,如何保持两侧立柱同步平稳升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升降机构,其能够使两个立柱同时平稳升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传动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及固接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的连杆,第一立柱内设有第一升降臂,第一升降臂能够在第一立柱内相对移动,第二立柱内设有第二升降臂,第二升降臂能够在第二立柱内相对移动,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中的任意一个设有电动推杆装置,电动推杆装置能够带动第一升降臂或者第二升降臂上升或者下降,第一升降臂下方设有第一滑轮,第二升降臂的下方设有第二滑轮,第一升降臂与第二升降臂之间连接有第一柔性传动条和第二柔性传动条,第一柔性传动条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升降臂的下部,第一柔性传动条穿过连杆,绕过第二滑轮,第一柔性传动条的另外一端连接于第二升降臂的下部,第二柔性传动条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升降臂的下部,第二柔性传动条穿过连杆,绕过第一滑轮,第二柔性传动条的另外一端连接于第一升降臂的下部。进一步,连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具有两个滑道的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第一柔性传动条和第二柔性传动条均绕过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优选的,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均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连杆。进一步,电动推杆装置包括推杆本体,驱动推杆本体运动的电机,以及控制电机的控制装置及控制开关。进一步,第一立柱的下端固接有第一支撑脚,第一滑轮固接于第一支撑脚,第二立柱的下端固接有第二支撑脚,第二滑轮固接于第二支撑脚,推杆本体的一端固接于第一支撑脚或者第二支撑脚。进一步,第一柔性传动条与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的连接处均设有固定片,第二柔性传动条与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的连接处均设有固定片。优选的,第一柔性传动条和第二柔性传动条均为钢丝绳。进一步,连杆包括连杆盒和连杆盖,连杆盒固接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连杆盒和连杆盖扣合形成连杆。总的说来,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一种传动升降机构,利用第一柔性传动条和第二柔性传动条的四端头、连杆及第一滑轮、第二滑轮分别给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提供向下和向上的力,使双立柱的单侧动力的升降机构可以平稳升降,电动推杆装置带动第一升降臂或者第二升降臂其中之一上升或者下降的同时,第一柔性传动条和第二柔性传动条在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之间起主动牵引和被动牵引作用,第一柔性传动条靠近第一升降臂的一端始终对第一升降臂施加向上的力,第一柔性传动条靠近第二升降臂的一端始终对第二升降臂施加向下的力;第二柔性传动条靠近第二升降臂的一端始终对第二升降臂施加向上的力,第二柔性传动条靠近第一升降臂的一端始终对第一升降臂施加向下的力,使第一升降臂与第二升降臂始终可以平稳升降,不会出现卡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传动升降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传动升降机构的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图2中包括有:1——第一立柱、2——第二立柱、3——连杆、4——第一升降臂、5——第二升降臂、6——第一滑轮、7——第二滑轮、8——第一钢丝绳、9——第二钢丝绳、10——第三滑轮、11——第四滑轮、12——工作台面、13——推杆本体、14——电机、15——控制装置、16——控制开关、17——第一支撑脚、18——第二支撑脚、19——固定片、20——连杆盒、21——连杆盖、22——轴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来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我们以升降桌为具体示例说明一种传动升降机构,包括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及固接于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之间的连杆3,连杆3包括连杆盒20和连杆盖21,连杆盒20固接于第一立柱1和第二立柱2,连杆盒20和连杆盖21扣合形成连杆3。便于组装、维护。维护时只需拆下连杆盖21即可。第一立柱1内设有第一升降臂4,第一升降臂4能够在第一立柱1内相对移动,第二立柱2内设有第二升降臂5,第一升降臂4和第二升降臂5的顶端设有工作台面12。第二升降臂5能够在第二立柱2内相对移动,第一升降臂4和第二升降臂5中的任意一个设有电动推杆装置,电动推杆装置能够带动第一升降臂4或者第二升降臂5上升或者下降。电动推杆装置包括推杆本体13,驱动推杆本体13运动的电机14,以及控制电机14的控制装置15及控制开关16。使用者可通过控制开关16控制推杆本体13的升降,进而控制第一升降臂4和第二升降臂5的升降。第一升降臂4下方设有第一滑轮6,第二升降臂5的下方设有第二滑轮7,第一升降臂4与第二升降臂5之间连接有第一柔性传动条和第二柔性传动条,第一柔性传动条和第二柔性传动条均为钢丝绳。钢丝绳为本机构较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三滑轮10和第四滑轮11均分别通过轴承22转动连接于连杆3。连杆3用于给第一钢丝绳8和第二钢丝绳9提供支撑。第一钢丝绳8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升降臂4的下部,第一钢丝绳8穿过连杆3,绕过第二滑轮7,第一钢丝绳8的另外一端连接于第二升降臂5的下部,第二钢丝绳9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升降臂5的下部,第二钢丝绳9穿过连杆3,绕过第一滑轮6,第二钢丝绳9的另外一端连接于第一升降臂4的下部。连杆3的两端分别设有具有两个滑道的第三滑轮10和第四滑轮11,第一钢丝绳8和第二钢丝绳9均绕过第三滑轮10和第四滑轮11。使第一钢丝绳8和第二钢丝绳9滑动的更为流畅。第一立柱1的下端固接有第一支撑脚17,第一滑轮6固接于第一支撑脚17,第二立柱2的下端固接有第二支撑脚18,第二滑轮7固接于第二支撑脚18,推杆本体13的一端固接于第一支撑脚17或者第二支撑脚18。使第一立柱1及第二立柱2更为稳固,第一滑轮6、第二滑轮7及推杆本体13有位置固定。第一钢丝绳8与第一升降臂4和第二升降臂5的连接处均设有固定片19,第二钢丝绳9与第一升降臂4和第二升降臂5的连接处均设有固定片19。使第一钢丝绳8和第二钢丝绳9与第一升降臂4和第二升降臂5连接的更为稳固,便于组装。总的说来,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一种传动升降机构,电动推杆装置带动第一升降臂4或者第二升降臂5其中之一上升或者下降的同时,第一钢丝绳8和第二钢丝绳9在第一升降臂4和第二升降臂5之间起主动牵引和被动牵引作用,第一钢丝绳8靠近第一升降臂4的一端始终对第一升降臂4施加向上的力,第一钢丝绳8靠近第二升降臂5的一端始终对第二升降臂5施加向下的力;第二钢丝绳9靠近第二升降臂5的一端始终对第二升降臂5施加向上的力,第二钢丝绳9靠近第一升降臂4的一端始终对第一升降臂4施加向下的力,使第一升降臂4与第二升降臂5始终可以平稳升降,不会出现卡顿。本装置的具体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传动升降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传动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及固接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的连杆,第一立柱内设有第一升降臂,第一升降臂能够在第一立柱内相对移动,第二立柱内设有第二升降臂,第二升降臂能够在第二立柱内相对移动,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中的任意一个设有电动推杆装置,电动推杆装置能够带动第一升降臂或者第二升降臂上升或者下降,第一升降臂下方设有第一滑轮,第二升降臂的下方设有第二滑轮,第一升降臂与第二升降臂之间连接有第一柔性传动条和第二柔性传动条,第一柔性传动条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升降臂的下部,第一柔性传动条穿过连杆,绕过第二滑轮,第一柔性传动条的另外一端连接于第二升降臂的下部,第二柔性传动条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升降臂的下部,第二柔性传动条穿过连杆,绕过第一滑轮,第二柔性传动条的另外一端连接于第一升降臂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动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及固接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的连杆,第一立柱内设有第一升降臂,第一升降臂能够在第一立柱内相对移动,第二立柱内设有第二升降臂,第二升降臂能够在第二立柱内相对移动,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中的任意一个设有电动推杆装置,电动推杆装置能够带动第一升降臂或者第二升降臂上升或者下降,第一升降臂下方设有第一滑轮,第二升降臂的下方设有第二滑轮,第一升降臂与第二升降臂之间连接有第一柔性传动条和第二柔性传动条,第一柔性传动条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升降臂的下部,第一柔性传动条穿过连杆,绕过第二滑轮,第一柔性传动条的另外一端连接于第二升降臂的下部,第二柔性传动条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升降臂的下部,第二柔性传动条穿过连杆,绕过第一滑轮,第二柔性传动条的另外一端连接于第一升降臂的下部。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传动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连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具有两个滑道的第三滑轮和第四滑轮,第一柔性传动条和第二柔性传动条均绕过第三滑轮和第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迪赛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