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耳袋装培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3550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6 09: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耳袋装培育方法,根据金耳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无菌条件下金耳栽培,自动控温,控湿,控气,控光,有效防止金耳栽培过程中受病虫害侵染,保证金耳的品质,达到了无公害栽培,绿色栽培的目的,其具体栽培步骤是:配置培养液、装袋、定型、灭菌、冷却、接种、培养、原基形成、子实体的分化、采收,解决了自然环境下金耳栽培容易受病虫害侵染的问题,其次解决了金耳受季节限制栽培的问题,根据金耳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无菌条件下金耳栽培,自动控温,控湿,控气,控光,自动化程度高,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生产效率高,具有推广价值。

Golden ear bag cultivation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ultivation method of gold ear bags were cultivated Tremella under sterile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old ear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 humidity control, air control, light control,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tremella cultivation process by pest infestation, ensure Tremella quality, achieve green pollution-free cultivation, cultivation the purpose of the specific steps are: the allocation of cultivation medium, bagging, shaping, sterilization, cooling, inoculation, cultivation, primordium and fruiting body of differentiation, harvest, solve the cultivation of Tremella in natural environment are vulnerable to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infection problem, then solve the golden ear season cultivation problems of cultivation, tremella under aseptic conditions according to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gold ear automatic temperature control, humidity control, air control, light control, high degree of automation, can save a lot of manpower,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with the promotion of price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耳袋装培育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
,特别涉及一种金耳袋装培育方法。
技术介绍
金耳学名为Tremellaaurantia,在真菌分类中隶属于银耳目,银耳科,银耳属,因其色泽金黄,又称金木耳、金银耳、黄金银耳,也因其形似人脑,又称脑耳、脑形银耳等。金耳含有丰富蛋白质、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多种维生素、金耳多糖和磷、硫、锰、铁、镁、钙、钾等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滋补品,既可食用,也可药用,是食药两用的珍稀食用菌。其营养价值优于银耳、黑木耳等胶质菌类,是一种理想的高级筳宴佳肴和保健佳品。正因为如此,国内专家曾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着手探讨、摸索和研究其栽培技术。经过十五年驯化栽培,在实验室制种及段木栽培和袋料栽培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金耳工厂化袋料栽培还未见报道。金耳栽培困难有三大原因。一是金耳生长需伴生菌(粗毛硬革菌)。二是金耳栽培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等才能正常生长。在云南,自然环境下金耳一般都是春天和秋天栽培,受季节的限制。三是金耳的病虫害多,尤其是菇蝇、蚊虫容易侵染原基和子实体,造成原基和子实体的腐烂,菇农在栽培过程中往往会使用农药,造成产品富含农药残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耳袋装培育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金耳袋装培育方法,具体栽培步骤是:第一步,配置培养液:阔叶树木屑40%,玉米芯23%,麦麸20%,米糠15%,糖1%,石膏1%,含水量65-70%,PH值为5.8-6.2;第二步,装袋:将上述混合料装入12*55*0.1cm低压聚乙烯塑料袋;第三步,定型:将装好的包装袋压平,套上颈圈,加上棉塞;第四步,灭菌:将定型好的包装袋封口后,用2kg/cm2高压灭菌,保持2-3h,然后将包装袋放在120℃下进行灭菌,持续2-3h;第五步,冷却:灭菌后及时出锅,再将包装袋放在20-30℃冷却室进行强制冷却;第六步,接种:待包装好的培养袋冷却到25℃左右,在无菌室内接种,菌种是金耳菌丝和子实体块混合种,在接种前需要充分搅拌均匀,每袋接250-300g;第七步,培养:将包装的培养袋送入菌丝培养室进行培养,放置在20-23℃的环境下培养至菌丝长至料深3/4,然后降温至15-20℃;第八步,原基形成:菌丝培养好后生成原基,将室内温度控制在17-20℃,空气相对湿度在70-85%,光照50-100lx,CO2≤2500PM,培育27-28天;第九步,子实体的分化:子实体分化需要在温度19-23℃,空气相对湿度90%-95%,光照200lx-500lx,CO2浓度≤2500PM,分化40-45天;第十步,采收:待子实体七至八成熟及时采收,采摘包装后置于1℃~2℃温度下进行冷却6h,在2℃~4℃下可保鲜一个月左右。优选的,所述第九步中,每天上午用小水喷水,并用散射阳光照射2-3小时。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的一种金耳袋装培育方法,根据金耳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无菌条件下金耳栽培,自动控温,控湿,控气,控光,有效防止金耳栽培过程中受病虫害侵染,保证金耳的品质,达到了无公害栽培,解决了自然环境下金耳栽培容易受病虫害侵染的问题,金耳在原基形成时,会产生一种沾液,容易引起病虫害侵染,菇农在栽培金耳的过程常常使用农药,造成产品富集农药残留;二是解决了金耳受季节限制栽培的问题,金耳的工厂化栽培可以常年栽培,常年为消费提供鲜金耳,丰富人们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三是根据金耳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无菌条件下金耳栽培,自动控温,控湿,控气,控光,自动化程度高,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生产效率高,具有推广价值。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第一步,配置培养液:阔叶树木屑40%,玉米芯23%,麦麸20%,米糠15%,糖1%,石膏1%,含水量65-70%,PH值为5.8-6.2;第二步,装袋:将上述混合料装入12*55*0.1cm低压聚乙烯塑料袋;第三步,定型:将装好的包装袋压平,套上颈圈,加上棉塞;第四步,灭菌:将定型好的包装袋封口后,用2kg/cm2高压灭菌,保持2-3h,然后将包装袋放在120℃下进行灭菌,持续2-3h;第五步,冷却:灭菌后及时出锅,再将包装袋放在20-30℃冷却室进行强制冷却;第六步,接种:待包装好的培养袋冷却到25℃左右,在无菌室内接种,菌种是金耳菌丝和子实体块混合种,在接种前需要充分搅拌均匀,每袋接250-300g;第七步,培养:将包装的培养袋送入菌丝培养室进行培养,放置在20-23℃的环境下培养至菌丝长至料深3/4,然后降温至15-20℃;第八步,原基形成:菌丝培养好后生成原基,将室内温度控制在17-20℃,空气相对湿度在70-85%,光照50-100lx,CO2≤2500PM,培育27-28天;第九步,子实体的分化:子实体分化需要在温度19-23℃,空气相对湿度90%-95%,光照200lx-500lx,CO2浓度≤2500PM,分化40-45天;第十步,采收:待子实体七至八成熟及时采收,采摘包装后置于1℃~2℃温度下进行冷却6h,在2℃~4℃下可保鲜一个月左右。优选的,所述第九步中,每天上午用小水喷水,并用散射阳光照射2-3小时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结构的一种金耳袋装培育方法,根据金耳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无菌条件下金耳栽培,自动控温,控湿,控气,控光,有效防止金耳栽培过程中受病虫害侵染,保证金耳的品质,达到了无公害栽培,解决了自然环境下金耳栽培容易受病虫害侵染的问题,金耳在原基形成时,会产生一种沾液,容易引起病虫害侵染,菇农在栽培金耳的过程常常使用农药,造成产品富集农药残留;二是解决了金耳受季节限制栽培的问题,金耳的工厂化栽培可以常年栽培,常年为消费提供鲜金耳,丰富人们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三是根据金耳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无菌条件下金耳栽培,自动控温,控湿,控气,控光,自动化程度高,可以节约大量人力,生产效率高,具有推广价值。以上所述的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耳袋装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栽培步骤是:第一步,配置培养液:阔叶树木屑40%,玉米芯23%,麦麸20%,米糠15%,糖1%,石膏1%,含水量65‑70%,PH值为5.8‑6.2;第二步,装袋:将上述混合料装入12*55*0.1cm低压聚乙烯塑料袋;第三步,定型:将装好的包装袋压平,套上颈圈,加上棉塞;第四步,灭菌:将定型好的包装袋封口后,用2kg/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耳袋装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栽培步骤是:第一步,配置培养液:阔叶树木屑40%,玉米芯23%,麦麸20%,米糠15%,糖1%,石膏1%,含水量65-70%,PH值为5.8-6.2;第二步,装袋:将上述混合料装入12*55*0.1cm低压聚乙烯塑料袋;第三步,定型:将装好的包装袋压平,套上颈圈,加上棉塞;第四步,灭菌:将定型好的包装袋封口后,用2kg/cm2高压灭菌,保持2-3h,然后将包装袋放在120℃下进行灭菌,持续2-3h;第五步,冷却:灭菌后及时出锅,再将包装袋放在20-30℃冷却室进行强制冷却;第六步,接种:待包装好的培养袋冷却到25℃左右,在无菌室内接种,菌种是金耳菌丝和子实体块混合种,在接种前需要充分搅拌均匀,每袋接250-300g;第七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顶安陈靖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顶兴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