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大颗粒的废水与制冷剂相变的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32330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22: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大颗粒的废水与制冷剂相变的换热装置,该装置应用于以原生污水、冲渣水、其它工业废水等含有大颗粒的废水作为冷热源的热泵中,通过该换热装置,来实现废水与制冷剂换热,满足热泵的工况要求,由左主体(1)、左清扫口A(2)、左清扫口B(3)、左后管箱(4)、后联箱(5)、右后管箱(6)、右清扫口(7)、底座(8)、废水进水口(9)、前联箱(10)、右前管箱(11)、左前管箱(12)、右制冷剂进出口A(13)、右制冷剂进出口B(14)、左制冷剂进出口A(15)、左制冷剂进出口B(16)、右主体(17)、废水出水口(18)、左侧废水换热通道(19)、右侧废水换热通道(20)、废水通道隔板(21)、换热管(22)、前连接通道(23)、连接通道隔板(24)、后连接通道(25)、清扫口隔板(26)、管箱隔板(27)组成。

Heat exchanger for phase change of wastewater containing large particles and refrigerant

\u672c\u5b9e\u7528\u65b0\u578b\u6d89\u53ca\u4e00\u79cd\u542b\u5927\u9897\u7c92\u7684\u5e9f\u6c34\u4e0e\u5236\u51b7\u5242\u76f8\u53d8\u7684\u6362\u70ed\u88c5\u7f6e\uff0c\u8be5\u88c5\u7f6e\u5e94\u7528\u4e8e\u4ee5\u539f\u751f\u6c61\u6c34\u3001\u51b2\u6e23\u6c34\u3001\u5176\u5b83\u5de5\u4e1a\u5e9f\u6c34\u7b49\u542b\u6709\u5927\u9897\u7c92\u7684\u5e9f\u6c34\u4f5c\u4e3a\u51b7\u70ed\u6e90\u7684\u70ed\u6cf5\u4e2d\uff0c\u901a\u8fc7\u8be5\u6362\u70ed\u88c5\u7f6e\uff0c\u6765\u5b9e\u73b0\u5e9f\u6c34\u4e0e\u5236\u51b7\u5242\u6362\u70ed\uff0c\u6ee1\u8db3\u70ed\u6cf5\u7684\u5de5\u51b5\u8981\u6c42\uff0c\u7531\u5de6\u4e3b\u4f53(1)\u3001\u5de6\u6e05\u626b\u53e3A(2)\u3001\u5de6\u6e05\u626b\u53e3B(3)\u3001\u5de6\u540e\u7ba1\u7bb1(4)\u3001\u540e\u8054\u7bb1(5)\u3001\u53f3\u540e\u7ba1\u7bb1(6)\u3001\u53f3\u6e05\u626b\u53e3(7)\u3001\u5e95\u5ea7(8)\u3001\u5e9f\u6c34\u8fdb\u6c34\u53e3(9)\u3001\u524d\u8054\u7bb1(10)\u3001\u53f3\u524d\u7ba1\u7bb1(11)\u3001\u5de6\u524d\u7ba1\u7bb1(12)\u3001\u53f3\u5236\u51b7\u5242\u8fdb\u51fa\u53e3A(13)\u3001\u53f3\u5236\u51b7\u5242\u8fdb\u51fa\u53e3B(14)\u3001\u5de6\u5236\u51b7\u5242\u8fdb\u51fa\u53e3A(15)\u3001\u5de6\u5236\u51b7\u5242\u8fdb\u51fa\u53e3B(16)\u3001\u53f3\u4e3b\u4f53(17)\u3001\u5e9f\u6c34\u51fa\u6c34\u53e3(18)\u3001\u5de6\u4fa7\u5e9f\u6c34\u6362\u70ed\u901a\u9053(19)\u3001\u53f3\u4fa7\u5e9f\u6c34\u6362\u70ed\u901a\u9053(20)\u3001\u5e9f\u6c34\u901a\u9053\u9694\u677f(21) The heat exchange pipe (22), the front connecting channel (23), the connecting channel partition (24), the back connecting passage (25), the cleaning opening partition board (26) and the pipe box partition board (2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大颗粒的废水与制冷剂相变的换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含大颗粒的废水与制冷剂相变的换热装置,该装置应用于以原生污水、冲渣水、其它工业废水等含有大颗粒的废水作为冷热源的热泵中,通过该换热装置,来实现废水与制冷剂换热,满足热泵的工况要求。
技术介绍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寻找和利用新的可再生能源是解决能源紧张的一种有效途径,开发利用城市原生污水作为热泵低位冷热源,为建筑物供暖、供冷具有重要的节能与环保价值,对缓解能源消耗紧张、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但原生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杂物以及纤维和毛发,如不经过任何处理或不采取防堵措施的情况下,直接进入热交换设备进行换热,很容易堵塞热交换设备,无法正常运行。钢厂生产中的高炉冲渣水蕴含着大量的能量,通过热泵提取后,可由清水直接对建筑物进行供热,对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高炉冲渣水中含有大量的杂质,进入换热器后易造成堵塞,清洗难度很高。其它工业废水中也含有大量的热量,难以利用的主要原因是含有大量的杂物,容易堵塞换热设备,增大维修难度和降低运营稳定性。普通宽通道换热器,如果直接作为热泵换热器进行应用,制冷剂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含大颗粒的废水与制冷剂相变的换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大颗粒的废水与制冷剂相变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左主体(1)、左清扫口A(2)、左清扫口B(3)、左后管箱(4)、后联箱(5)、右后管箱(6)、右清扫口(7)、底座(8)、废水进水口(9)、前联箱(10)、右前管箱(11)、左前管箱(12)、右制冷剂进出口A(13)、右制冷剂进出口B(14)、左制冷剂进出口A(15)、左制冷剂进出口B(16)、右主体(17)、废水出水口(18)、左侧废水换热通道(19)、右侧废水换热通道(20)、废水通道隔板(21)、换热管(22)、前连接通道(23)、连接通道隔板(24)、后连接通道(25)、清扫口隔板(26)、管箱隔板(27)组成,左主体(1)上设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大颗粒的废水与制冷剂相变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左主体(1)、左清扫口A(2)、左清扫口B(3)、左后管箱(4)、后联箱(5)、右后管箱(6)、右清扫口(7)、底座(8)、废水进水口(9)、前联箱(10)、右前管箱(11)、左前管箱(12)、右制冷剂进出口A(13)、右制冷剂进出口B(14)、左制冷剂进出口A(15)、左制冷剂进出口B(16)、右主体(17)、废水出水口(18)、左侧废水换热通道(19)、右侧废水换热通道(20)、废水通道隔板(21)、换热管(22)、前连接通道(23)、连接通道隔板(24)、后连接通道(25)、清扫口隔板(26)、管箱隔板(27)组成,左主体(1)上设有左清扫口A(2)和左清扫口B(3),左清扫口A(2)和左清扫口B(3)与左侧废水换热通道(19)相通,左制冷剂进出口A(15)、左制冷剂进出口B(16)与左前管箱(12)相连;右主体(17)上设有右清扫口(7),右清扫口(7)与右侧废水换热通道(20)相通,右制冷剂进出口A(13)、左制冷剂进出口B(14)与右前管箱(11)相连,废水进水口(9)、废水出水口(18)分别连接在右主体(17)的壳体上,与右侧废水换热通道(20)相通;左主体(1)与右主体(17)由前联箱(10)和后联箱(5)连接成一体,废水通道隔板(21)将左主体(1)分隔成n个左侧废水换热通道(19),换热管(22)成排排列,布置于废水通道隔板(21)之下,换热管(22)管底距下一层废水通道隔板(21)高度h≥30mm,废水通道隔板(21)将右主体(17)分隔成n个右侧废水换热通道(20),换热管(22)成排排列,布置于废水通道隔板(21)之下,换热管(22)管底距下一层废水通道隔板(21)高度h≥30mm,连接通道隔板(24)将前联箱(10)分隔成n个前连接通道(23),前连接通道(23)两侧分别与左侧废水换热通道(19)和右侧废水换热通道(20)错层连接,连接通道隔板(24)将后联箱(5)分隔成n个后连接通道(25),后连接通道(25)两侧分别与左侧废水换热通道(19)和右侧废水换热通道(20)同层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大颗粒的废水与制冷剂相变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废水与制冷剂蒸发换热流程为:废水换热流程:废水由废水进水口(9)进入右主体(17)由上至下第一排右侧废水换热通道(20),沿换热管(22)管外向后连接通道(25)方向流动,流到后连接通道(25)后,沿由上至下第一层后连接通道(25)水平流向左主体(1)第一层左侧废水换热通道(19),沿换热管(22)管外向前连接通道(23)流动,与换热管(22)内制冷剂进行换热,流到前连接通道(23)后,沿前连接通道(23)流入第二层右侧废水换热通道(20),沿换热管(22)管外向后连接通道(25)方向流动,与换热管(22)内制冷剂进行换热,流到后连接通道(25)后,沿第二层后连接通道(25)水平流向左主体(1)第二层左侧废水换热通道(19),沿换热管(22)管外向前连接通道(23)流动,与换热管(22)内制冷剂进行换热,流到前连接通道(23)后,由前连接通道(23)流入第三层右侧废水换热通道(20),沿换热管(22)管外向后连接通道(25)方向流动,与换热管(22)内制冷剂进行换热,流到后连接通道(25)后,沿第n层后连接通道(25)水平流向左主体(1)第n层左侧废水换热通道(19),沿换热管(22)管外向前连接通道(23)流动,与换热管(22)内制冷剂进行换热,流到前连接通道(23)后,由前连接通道(23)流入第n+1层右侧废水换热通道(20),最终由废水出水口(18)流出;工质蒸发工况换热流程:右主体(17)制冷剂吸热蒸发过程:管箱隔板(27)将右前管箱(11)、右后管箱(6)、右主体(17)内的换热管(22)分隔成n个流程,液态制冷剂由右制冷剂进出口A(13)进入由下至上第一个流程的换热管(22)内,沿换热管(22)流动与换热管(22)管外废水进行换热不断蒸发,通过右后管箱(6)折流进入第二个流程的换热管(22)内,沿换热管(22)流动与换热管(22)管外废水进行换热不断蒸发,通过右前管箱(11)折流进入第三个流程的换热管(22)内,沿换热管(22)流动与换热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胜东曲玉秀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瑞宝利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