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管对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13007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管对接装置,其包括对接管,对接管沿轴向开设有贯通孔形成流道,对接管包括位于中间的连接管段、以及位于连接管段的两侧且用于与连续管卡接配合的卡接管段,卡接管段至少包括沿轴向设置于对接管外表面的至少一个环形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连续管对接装置,无需采用连续管焊接技术,通过滚轮压制工具即可将连续管紧紧的压入在连续管对接装置的环形卡槽内,从而完成两盘连续管的对接,有效的保证了连续管整体连接强度,并提高了两盘连续管对接的施工效率和对接后的连续管的使用强度,且采用连续管对接装置连接两盘连续管的方式,具有操作便利、安全可靠的优点。

Continuous pipe butt joint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ontinuous tube join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the takeover, takeover of the through hole is forme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open channel, including the takeover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of the connecting pipe, and position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onnecting pipe segments and connected with the continuous pipe clamp clamp pipe, pipe card includes at least at least a ring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nozzle groove arrange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Continuous tube dock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without using the continuous pipe welding technology, through the roller pressing tool can be tightly pressed into continuous tube in continuous annular tube jointing device of the card slot, thus completing the two consecutive tube docking, the effective guarantee of the whole continuous pipe connection strength, and improve the two consecutive tube docking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and docking after continuous tube use intensity, and the use of continuous tube dock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wo disc continuous tube,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operation, safe and reli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续管对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对接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连续管对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连续管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连续管作业设备已成为21世纪的“万能作业设备”。连续管作为设备的核心部件,其长短直接决定了连续管的施工能力。特别是在深井作业中,由于受连续管滚筒容积、运输条件的制约,滚筒上连续管的长度达不到设计的作业深度,为了增强连续管的作业能力,通常采用将多盘连续管焊接的方法将多段连续管连接成一体。但是在井场施工过程中,井场是严禁带火作业的,而且焊接后的连续管,与原有管柱相比,它的抗内压能力、抗拉强度、抗疲劳能力都会严重降低。此外,油气井连续管速度管柱起管过程中,如何实现连续管管管对接工作、之后通过连续管作业装备起出速度管柱也是作业中的一大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连续管对接效率和连接强度的连续管对接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管对接装置,其包括对接管,所述对接管沿轴向开设有贯通孔形成流道,所述对接管包括位于中间的连接管段、以及位于所述连接管段的两侧且用于与连续管卡接配合的卡接管段,所述卡接管段的外表面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卡槽。如上所述的连续管对接装置,其中,所述环形卡槽的横截面呈圆弧形或者倒置的等腰梯形。如上所述的连续管对接装置,其中,所述卡接管段的外表面等间隔设有三个环形卡槽。如上所述的连续管对接装置,其中,所述卡接管段自由端的外表面设有朝向所述连接管段延伸的插槽。如上所述的连续管对接装置,其中,所述插槽的横截面呈矩形。如上所述的连续管对接装置,其中,所述卡接管段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密封凹槽,且所述环形密封凹槽位于所述插槽与所述连接管段之间,所述环形密封凹槽内设有O形密封圈。如上所述的连续管对接装置,其中,所述连接管段的外径大于所述卡接管段的外径,所述连接管段的外表面沿轴向设有多个间隔且呈环状的弹性凹槽。如上所述的连续管对接装置,其中,各所述弹性凹槽内填充有弹性密封件。如上所述的连续管对接装置,其中,多个所述弹性凹槽等间隔设置。如上所述的连续管对接装置,其中,所述流道的内表面两端沿轴向均呈由外向内的渐缩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如下:本技术提供的连续管对接装置,通过在对接管上设置环形卡槽,无需采用连续管焊接技术,通过滚轮压制工具即可将连续管紧紧的压入在连续管对接装置的环形卡槽内,从而完成两盘连续管的对接,有效的保证了连续管整体连接强度,并提高了两盘连续管对接的施工效率和对接后的连续管的使用强度,且采用连续管对接装置连接两盘连续管的方式,具有操作便利、安全可靠的优点;本技术提供的连续管对接装置,通过在对接管上设置插槽,有效的解决了工具与连续管内毛刺的配合问题,减少了连续管内毛刺的修理工作,提高了施工效率,通过设置环形密封槽,并在环形密封槽内设置O形密封圈,提高了连接后连续管的抗内压能力和密封性能;本技术提供的连续管对接装置,通过在连接管段设置弹性凹槽,提高了连续管对接装置的柔性、抗拉强度和抗疲劳强度,通过在弹性凹槽内填充弹性密封件,避免密封凹槽通过防喷盒时,刮坏防喷盒密封组件,保证了通过连续管对接装置连接的连续管在起下作业时的高效性以及安全可靠性。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连续管对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现有技术中连续管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对接管;11-流道;12-连接管段;121-弹性凹槽;13-卡接管段;131-环形卡槽;132-插槽;133-环形密封凹槽;2-连续管;21-毛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管对接装置,其包括横截面呈圆形的对接管1,对接管1沿轴向开设有贯通孔形成流道11,流道11能与连接于对接管1两侧的两盘连续管相连通,使得在作业时,流体能够由一侧的连续管通过流道11进入另一侧连续管内,对接管1包括位于中间的连接管段12、以及位于连接管段12的两侧且用于与连续管卡接配合的卡接管段13,卡接管段13的外表面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卡槽131,通过待接连续管与环形卡槽131的卡接配合,将待接连续管与连续管对接装置相接,从而将至少两盘连续管连接成一体。其中,为了减少连续管在作业过程中流体的局部压力损失,流道11的内表面两端沿轴向呈由外向内的渐缩状。在使用时,将两个待接连续管分别套设在连续管对接装置的两个卡接管段13外部,使用滚轮环压工具分别将两盘连续管压入与两盘连续管对应的环形卡槽131内,即可通过连续管对接装置将两盘连续管对接,其中,滚轮环压工具的结构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对接管1的两卡接管段13外径需要分别与两待接连续管内径大致相同,优选的,在待接连续管套设在卡接管段13外部时,待接连续管的内表面与卡接管段13的外表面紧密贴合,针对不同的规格内径的连续管,对接管1的两卡接管段13外径可以有不同配合类型,即对接管1的两卡接管段13的外径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等。本技术提供的连续管对接装置,无需采用连续管焊接技术,通过滚轮环压工具即可将连续管紧紧的压入在连续管对接装置的环形卡槽131内,从而完成两盘连续管的对接,有效的保证了连续管整体连接强度,并提高了两盘连续管对接的施工效率和对接后的连续管的使用强度,且采用连续管对接装置连接两盘连续管的方式,具有操作便利、安全可靠的优点。进一步,为了确保待接连续管与对接管1之间连接的可靠性,同时保证对接管1本身的强度,如图1所示,卡接管段13的外表面等间隔设有三个环形卡槽131,环形卡槽131的横截面呈圆弧形或者倒置的等腰梯形,这样,在将连续管压入环形卡槽131内时,使得环形能够对滚轮起到限位和导向作用,从而使得操作人员能够更容易的通过滚轮压制工具将连续管紧紧的压入在连续管对接装置的环形卡槽131内。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考虑到连续管2内表面上的毛刺21会影响待接连续管2与连续管对接装置之间的连接,在连接时,需要将待接连续管2与对接管1结合处的毛刺21清除,为了降低清除毛刺21的工作量,卡接管段13自由端的外表面设有朝向连接管段12延伸的插槽132,插槽132的横截面形状与连续管2内表面上的毛刺21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如图3所示,通常连续管2内表面上的毛刺21的横截面为矩形,因此,如图2所示,优选插槽132的横截面形状也为矩形,在连接时,只需将毛刺21插入插槽132内即可,从而有效的解决了连续管2对接装置与待接连续管2内毛刺21的配合问题,大大减少了修理连续管2内毛刺21的工作量,进而有效提高了连续管2对接的施工效率。进一步,为了保证对接的连续管的密封性能,如图1所示,卡接管段13的外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密封凹槽133,且环形密封凹槽133位于插槽132与连接管段12之间,环形密封凹槽133内设有O形密封圈(图中未示出),连续管与对接管1的结合处通过O形密封圈进行密封,进一步提升了连续管对接装置与待接连续管之间的密封性能,优选的,在插槽132与连接管段12之间设置两个环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连续管对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管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管对接装置包括对接管,所述对接管沿轴向开设有贯通孔形成流道,所述对接管包括位于中间的连接管段、以及位于所述连接管段的两侧且用于与连续管卡接配合的卡接管段,所述卡接管段的外表面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卡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管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管对接装置包括对接管,所述对接管沿轴向开设有贯通孔形成流道,所述对接管包括位于中间的连接管段、以及位于所述连接管段的两侧且用于与连续管卡接配合的卡接管段,所述卡接管段的外表面沿轴向设有至少一个环形卡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管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卡槽的横截面呈圆弧形或者倒置的等腰梯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管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管段的外表面等间隔设有三个环形卡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管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管段自由端的外表面设有朝向所述连接管段延伸的插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管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横截面呈矩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峰盖志亮赵金陈智辛永安张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钻井工程技术研究院江汉机械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