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1257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喷射器、气液分离器、节流装置、第一换向组件以及第二换向组件以及第三换向组件;通过第二换向组件以及第三换向组件配合第一换向组件,能够使热泵系统在制冷、制热、喷射制冷以及喷射制热工况之间方便切换,使得热泵系统可以根据运行工况选择适宜的运行工况,使得系统运行更高效,比如根据热泵系统运行的高低压差来决定运行模式的选择。

Heat pump system

A heat pump system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a compressor, a first heat exchanger, a second heat exchanger, injector, gas-liquid separator, a throttling device, a first reversing component and a second component and third component commutation commutation; commutation by second component and a third reversing component with the first reversing component, can make the heat pump system in refrigeration system thermal spray, switching between refrigeration and heating conditions of jet pump system can make convenient,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ng conditions to choose the appropriate operating conditions, makes the system more efficient, such as high and low pressure pump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difference to determine the selection of operation m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泵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度调节
,特别是涉及一种热泵系统。
技术介绍
喷射器在多个行业内都有应用,在制冷上喷射器作为膨胀功回收的有效工具,可以降低压缩机的压缩比,提高吸气压力,进而降低功耗。但是由于喷射器进出口方向固定不变,不像电子膨胀阀或者毛细管一样可以反向工作,且喷射器产品是定工况设计,在实际使用环境下无法自动优化喷射器设计参数,使喷射器在热泵系统中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专利申请CN200980162048.X公开了在常规的热泵系统中增加喷射器,实现多种循环控制,但其制冷制热的实现不完全是依靠喷射器,其喷射器的应用主要在于某些工况下的高效应用,而非全工况的使用。专利申请CN201410319864.X公开了通过1个四通阀+4个电磁阀+1个单向阀实现喷射制冷和普通制热,但并不能利用喷射循环提高制热能效。但某些运行工况下,喷射循环的效果甚至比常规的热泵循环要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热泵系统无法充分利用喷射器提高制热能效问题,提供一种热泵系统。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热泵系统,其中,包括压缩机、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喷射器、气液分离器、节流装置、第一换向组件第二换向组件以及第三换向组件;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口通过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喷射器的引射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第二换向组件分别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所述喷射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口通过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喷射器的引射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第二换向组件分别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所述喷射器的入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入口与所述喷射器的出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液口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入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的出液口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入口之间设有定向阀门;所述第二换向组件通过所述第三换向组件与所述喷射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换向组件还通过所述第三换向组件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入口连通。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包括第一四通阀,所述第一四通阀的四个阀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一端口以及所述喷射器的引射口连通。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向组件包括第二四通阀,所述第二四通阀的四个阀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口、所述喷射器的入口以及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连通。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向组件包括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以及第四阀门;所述第一阀门的入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一阀门的出口与所述喷射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阀门的入口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阀门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三阀门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口连通,所述第三阀门的出口与所述喷射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四阀门的入口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出口连通,所述第四阀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端口连通。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阀门为电磁阀或单向阀;所述第二阀门为电磁阀或单向阀;所述第三阀门为电磁阀或单向阀;以及所述第四阀门为电磁阀或单向阀。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换向组件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三个阀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换向组件、所述喷射器的入口以及所述节流装置的入口连通。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换向组件包括第五阀门以及第六阀门;所述第五阀门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换向组件连通,所述第五阀门的出口与所述喷射器的入口连通;所述第六阀门的入口与所述第二换向组件连通,所述第六阀门的出口与所述节流装置的入口连通。在其中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五阀门为电磁阀;以及所述第六阀门为电磁阀。上述热泵系统,通过第二换向组件配合第一换向组件以及第三换向组件,能够使热泵系统在制冷、制热、喷射制冷以及喷射制热工况之间方便切换,使得热泵系统可以根据运行工况选择适宜的运行工况,使得系统运行更高效,比如根据热泵系统运行的高低压差来决定运行模式的选择。同时,能够通过喷射器提高热泵系统的能效。特别是在低温条件下制热时,通过喷射器回收膨胀功,提高压缩机的吸气压力,降低压缩机的压缩比,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从而降低压缩机的功率,整体提高热泵系统的能效。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热泵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热泵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热泵系统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100、第一换热器200、第二换热器300、喷射器400、气液分离器500、节流装置600、第一换向组件、第二换向组件以及第三换向组件。其中,实线箭头表示制热工况时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制冷工况时制冷剂的流动方向。请继续参阅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热泵系统实施例一中,第一换热器200的第一端口通过第一换向组件分别与压缩机100的排气口、喷射器400的引射口连通,第一换热器200的第二端口通过第二换向组件分别与节流装置600的出口、喷射器400的入口连通;第二换热器300的第一端口通过第一换向组件分别与压缩机100的排气口、喷射器400的引射口连通,第二换热器300的第二端口通过第二换向组件分别与节流装置600的出口、喷射器400的入口连通;气液分离器500的入口与喷射器400的出口连通,气液分离器500的出气口与压缩机100的吸气口连通,气液分离器500的出液口与节流装置600的入口连通。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节流装置600选用膨胀阀。在其他实施例中,节流装置600还可以选用毛细管等具有节流功能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200和第二换热器300均选用风冷换热器,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选用不同结构的换热器。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喷射器400具有混合部和扩散部,喷射器400的入口和引射口接入混合部,喷射器400的出口接入扩散部。高压制冷剂通过入口进入喷射器400,并将低压制冷剂通过引射口吸入喷射器400中,高压制冷剂与低压制冷剂在混合室中混合,继而在扩散室减速升压后通过出口喷出。热泵系统制热时,压缩机100排气口排出的制冷剂通过第一换向组件进入第一换热器200,在第一换热器200中换热后通过第二换向组件进入喷射器400的入口,再通过喷射器400进入气液分离器500中气液分离。分离出的气态制冷剂通过与气液分离器500的出气口连通的压缩机100吸气口进入压缩机100中;分离出的液态制冷剂通过气液分离器500的出液口进入节流装置600,再通过第二换向组件进入第二换热器300,在第二换热器300换热后通过第一换向组件进入喷射器400的引射口,与在第一换热器200中换热后直接通过第二换向组件进入喷射器400的制冷剂混合增压后进入气液分离器500,提高了进入气液分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热泵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00)、第一换热器(200)、第二换热器(300)、喷射器(400)、气液分离器(500)、节流装置(600)、第一换向组件、第二换向组件以及第三换向组件;所述第一换热器(200)的第一端口通过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分别与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口、所述喷射器(400)的引射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200)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第二换向组件分别与所述节流装置(600)的出口、所述喷射器(400)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300)的第一端口通过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分别与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口、所述喷射器(400)的引射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300)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第二换向组件分别与所述节流装置(600)的出口、所述喷射器(400)的入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500)的入口与所述喷射器(400)的出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500)的出气口与所述压缩机(100)的吸气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500)的出液口与所述节流装置(600)的入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500)的出液口与所述节流装置(600)的入口之间设有定向阀门(510);所述第二换向组件通过所述第三换向组件与所述喷射器(400)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换向组件还通过所述第三换向组件与所述节流装置(600)的入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00)、第一换热器(200)、第二换热器(300)、喷射器(400)、气液分离器(500)、节流装置(600)、第一换向组件、第二换向组件以及第三换向组件;所述第一换热器(200)的第一端口通过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分别与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口、所述喷射器(400)的引射口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200)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第二换向组件分别与所述节流装置(600)的出口、所述喷射器(400)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300)的第一端口通过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分别与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口、所述喷射器(400)的引射口连通;所述第二换热器(300)的第二端口通过所述第二换向组件分别与所述节流装置(600)的出口、所述喷射器(400)的入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500)的入口与所述喷射器(400)的出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500)的出气口与所述压缩机(100)的吸气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500)的出液口与所述节流装置(600)的入口连通,所述气液分离器(500)的出液口与所述节流装置(600)的入口之间设有定向阀门(510);所述第二换向组件通过所述第三换向组件与所述喷射器(400)的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换向组件还通过所述第三换向组件与所述节流装置(600)的入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组件包括第一四通阀(700),所述第一四通阀(700)的四个阀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100)的排气口、所述第一换热器(200)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二换热器(300)的第一端口以及所述喷射器(400)的引射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向组件包括第二四通阀(800),所述第二四通阀(800)的四个阀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器(200)的第二端口、所述第二换热器(300)的第二端口、所述喷射器(4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玉优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