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逸凡专利>正文

一种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11989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16: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废弃混凝土块为原料,经破碎除杂后研磨制得再生骨料,随后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葡萄糖酸钠等配置成溶液后与再生骨料混合过滤,将滤渣风干制得强化再生骨料,再以废弃牡蛎壳、粉煤灰、硅灰等混磨制成混合粉料,最后将制得的混合粉料与强化再生骨料、普通硅酸盐水泥等搅拌后,再加入聚羧酸减水剂、去离子水混合出料,即可得再生透水混凝土,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透水混凝土在孔隙率、透水系数显著高于常规透水混凝土的前提下,其抗压强度仍高于常规透水混凝土,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了透水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

Preparation method of reclaimed pervious concret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reclaimed pervious concrete,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ilding material preparation. The invention uses waste concrete as raw material, after crushing the impurity after grinding to prepare recycled aggregate, followed by twelve sodium dodecyl sulfate, sodium gluconate and other configuration into solution and recycled aggregate mixed filter, the filter residue was dried to strengthen recycled aggregate, then discarded oyster shells, fly ash and silica fume mixed grinding made of mixed powder, mixing powder material and reinforced recycled aggregate and ordinary portland cement stirring after adding polycarboxylate superplasticizer and deionized water mixed material, can be recycled pervious concrete, the premise of the prepared porous concrete in porosity,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pervious concrete nex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pervious concrete, and has good corrosion resistance, improve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pervious concrete pav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制备

技术介绍
现代城市建设中,大多路面都采用石板材、水泥及水泥方砖铺设硬化路面,虽然硬化路面整齐耐用,但是其缺乏呼吸性、吸收热量和渗透雨水的能力,这样一来,随之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诸如降雨时雨水对地下水的补充被阻断,使地下水位难以回升。随着雨水的流失,城市地表干燥加剧,加重城市扬尘污染等危害;另一方面,降雨量大时,城市排水不畅,易造成城市水灾,交通不畅的严重后果。其次,硬化路面还会引起诸多环境和生态负效应,如使路面的空气交换和空气湿度降低,与城市中日益加重的空气污染相结合,加剧了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对本地植物和动物的生态十分有害。透水混凝土是一种生态型环保混凝土,是通过材料研选、经过特殊工艺制成的具有连续空隙的混凝土,其既具有一定的强度,又具有一定的透气透水性。因此,透水混凝土是一种既满足路面性能,又与自然环境协调的路面铺装材料,对改善地表的热量平衡,增强地表上下水的流通,对城市增加地下水资源、缓解热岛效应以及改善气候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的透水混凝土一般是以水泥为胶凝材料,通常强度及耐盐的腐蚀性较差,从而导致其耐久性不佳,相较于普通的混凝土路面需要更频繁的养护,且现有透水混凝土初始透水效果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雨水冲刷而带入的泥沙、尘土、垃圾等会逐渐堵塞住透水混凝土的孔隙,使其失去了渗水作用,目前,这些透水混凝土已无法满足人们使用要求。因此,寻求一种耐久性好、渗水系数高、连续孔隙率高的透水混凝土材料成为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透水混凝土存在强度及耐盐的腐蚀性较差,耐久性不佳,且透水作用持续时间较短,孔隙易堵塞的缺陷,提供一种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取废弃混凝土块破碎、磁选、水洗、风干和粉碎后筛选出5~20mm的碎粒,再将碎粒装入卧式研磨机中研磨2~3h,得再生骨料;(2)将十二烷基硫酸钠、葡萄糖酸钠、硅酸钠、聚丙烯酰胺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加入再生骨料,搅拌20~30min后静置1~2h,过滤得滤渣,将滤渣自然风干,得强化再生骨料;(3)取废弃牡蛎壳水洗干燥后粉碎,得牡蛎壳粉,取粉煤灰粉碎干燥后球磨至比表面积为300~400m2/kg,再与硅灰、牡蛎壳粉混合后继续球磨至比表面积为400~500m2/kg,得混合粉料;(4)取强化再生骨料与去离子水装入拌料桶中搅拌混合20~30s,再加入混合粉料、普通硅酸盐水泥和聚乙烯纤维,继续搅拌30~40s后,加入聚羧酸减水剂,搅拌1~2min后出料,得再生透水混凝土。步骤(2)所述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葡萄糖酸钠、硅酸钠、聚丙烯酰胺、去离子水的重量份为0.3~0.5份十二烷基硫酸钠,0.1~0.3份葡萄糖酸钠,0.4~0.6份硅酸钠,0.8~1.2份聚丙烯酰胺,150~200份去离子水。步骤(3)所述的粉煤灰、硅灰、牡蛎壳粉的重量份为18~25份粉煤灰、10~12份硅灰、10~12份牡蛎壳粉。步骤(4)所述的原料的重量份为70~80份强化再生骨料,15~20份去离子水,8~10份混合粉料,15~25份普通硅酸盐水泥,1~2份聚乙烯纤维,0.3~0.6份聚羧酸减水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以废弃混凝土块为原料,经破碎除杂后装入研磨机中,利用骨料和骨料之间的碰撞以及磨削等机械作用,去除骨料表面附着的棱角和砂浆,再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葡萄糖酸钠,硅酸钠,聚丙烯酰胺等配置成溶液,清洗骨料表面并改善骨料的比表面积和透水性能,同时强化再生粗骨料和新砂浆的粘结性,随后以废弃牡蛎壳、粉煤灰、硅灰为原料,混合球磨成混合粉料作为改善混凝土耐腐蚀性能的辅助胶凝材料,再通过制得的混合粉料的高比表面积,辅助普通硅酸盐水泥密实强化再生骨料,最后加入聚羧酸减水剂混合出料,即可得具有较高的连续孔隙率及渗透系数的再生透水混凝土,本专利技术制得的透水混凝土在孔隙率、透水系数显著高于常规透水混凝土的前提下,其抗压强度仍高于常规透水混凝土,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显著提高了透水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列举实施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不应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限制。称取200~300kg废弃混凝土块,加入颚式破碎机中破碎,碎料经磁选除铁后浸泡在水中,除去漂浮的杂质,随后过滤得滤渣,自然风干后将滤渣加入粉碎机中粉碎,筛选出粒径为5~10mm的碎粒,再将筛选出的碎粒加入卧式研磨机中研磨2~3h,得再生骨料,取0.3~0.5kg十二烷基硫酸钠,0.1~0.3kg葡萄糖酸钠,0.4~0.6kg硅酸钠,0.8~1.2kg聚丙烯酰胺,加入150~200L去离子水中,以200~300r/min搅拌10~20min,再加入80~100kg再生骨料,继续搅拌20~30min后静置1~2h,随后过滤得滤饼,将滤饼自然风干,得强化再生骨料,称取15~20kg废弃牡蛎壳,用水洗涤干净后,置于干燥箱中,在105~110℃下干燥至恒重,随后转入粉碎机中粉碎,过80目筛,得牡蛎壳粉,称取20~25kg粉煤灰加入粉碎机中粉碎,过100目筛,将过筛后的粉煤灰置于干燥箱中,在105~110℃下干燥至恒重,再将其转入球磨机中球磨至比表面积为300~400m2/kg,随后加入10~12kg硅灰,10~12kg牡蛎壳粉,继续球磨至比表面积为400~500m2/kg,得混合粉料,最后称量70~80kg强化再生骨料,8~10L去离子水装入拌料桶中搅拌混合20~30s,再加入8~10kg混合粉料,15~25kg普通硅酸盐水泥,1~2kg聚乙烯纤维,继续搅拌30~40s,再加入0.3~0.6kg聚羧酸减水剂,搅拌1~2min后出料,得再生透水混凝土。实例1称取200kg废弃混凝土块,加入颚式破碎机中破碎,碎料经磁选除铁后浸泡在水中,除去漂浮的杂质,随后过滤得滤渣,自然风干后将滤渣加入粉碎机中粉碎,筛选出粒径为5mm的碎粒,再将筛选出的碎粒加入卧式研磨机中研磨2h,得再生骨料,取0.3kg十二烷基硫酸钠,0.1kg葡萄糖酸钠,0.4kg硅酸钠,0.8kg聚丙烯酰胺,加入150L去离子水中,以200r/min搅拌10min,再加入80kg再生骨料,继续搅拌20min后静置1h,随后过滤得滤饼,将滤饼自然风干,得强化再生骨料,称取15kg废弃牡蛎壳,用水洗涤干净后,置于干燥箱中,在105℃下干燥至恒重,随后转入粉碎机中粉碎,过80目筛,得牡蛎壳粉,称取20kg粉煤灰加入粉碎机中粉碎,过100目筛,将过筛后的粉煤灰置于干燥箱中,在105℃下干燥至恒重,再将其转入球磨机中球磨至比表面积为300m2/kg,随后加入10kg硅灰,10kg牡蛎壳粉,继续球磨至比表面积为400m2/kg,得混合粉料,最后称量70kg强化再生骨料,8L去离子水装入拌料桶中搅拌混合20s,再加入8kg混合粉料,15kg普通硅酸盐水泥,1kg聚乙烯纤维,继续搅拌30s,再加入0.3kg聚羧酸减水剂,搅拌1min后出料,得再生透水混凝土。首先利用型钢对待铺设路面进行分隔立模,随后将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再生透水混凝土倒入混凝土搅拌车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取废弃混凝土块破碎、磁选、水洗、风干和粉碎后筛选出5~20mm的碎粒,再将碎粒装入卧式研磨机中研磨2~3h,得再生骨料;(2)将十二烷基硫酸钠、葡萄糖酸钠、硅酸钠、聚丙烯酰胺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加入再生骨料,搅拌20~30min后静置1~2h,过滤得滤渣,将滤渣自然风干,得强化再生骨料;(3)取废弃牡蛎壳水洗干燥后粉碎,得牡蛎壳粉,取粉煤灰粉碎干燥后球磨至比表面积为300~400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透水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1)取废弃混凝土块破碎、磁选、水洗、风干和粉碎后筛选出5~20mm的碎粒,再将碎粒装入卧式研磨机中研磨2~3h,得再生骨料;(2)将十二烷基硫酸钠、葡萄糖酸钠、硅酸钠、聚丙烯酰胺和去离子水混合均匀后加入再生骨料,搅拌20~30min后静置1~2h,过滤得滤渣,将滤渣自然风干,得强化再生骨料;(3)取废弃牡蛎壳水洗干燥后粉碎,得牡蛎壳粉,取粉煤灰粉碎干燥后球磨至比表面积为300~400m2/kg,再与硅灰、牡蛎壳粉混合后继续球磨至比表面积为400~500m2/kg,得混合粉料;(4)取强化再生骨料与去离子水装入拌料桶中搅拌混合20~30s,再加入混合粉料、普通硅酸盐水泥和聚乙烯纤维,继续搅拌30~40s后,加入聚羧酸减水剂,搅拌1~2min后出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逸凡杨阳孙冬
申请(专利权)人:汪逸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