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双药的杂合前药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6116597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1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负载双药的杂合前药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的纳米组合物包含两亲性聚合物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亲水性药物与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共价结合形成的两亲性前药,和包裹于上述两种两亲性材料形成的杂合的纳米胶束核中的疏水药物。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得的负载双药的杂合前药纳米组合物能够在血液循环中稳定存在,并且特异性聚集在肿瘤部位。到达肿瘤部位后在肿瘤软组织之间有较好的渗透性,能渗透到肿瘤内部。并且可以有效地聚集在耐药肿瘤细胞内部不被排出,可控地将所负载的药物在肿瘤细胞内释放出来,从而增强药物杀伤力,降低毒副作用。

Compound prodrug nano compound with dual drug loading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mpound prodrug nanometer compound loaded with two drugs,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n application thereof. Nano the composition comprises two amphipathic polymer two stearoyl 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 peg, the formation of two amphiphilic prodrugs with hydrophilic drugs and two stearic acyl 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covalent, and wrapped in the above two kinds of two amphiphilic materials for the formation of hybrid nano micelles in the nucleus of hydrophobic drugs. The prepared dual drug prodrugs of the prodrug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can stably exist in the blood circulation and are specifically clustered at the tumor site. After reaching the tumor site, there is better permeability between the soft tissues of the tumor, and it can penetrate into the tumor. And it can be effectively assembled in drug-resistant tumor cells, not excreted, and controlled to release the loaded drugs in tumor cells, thereby enhancing drug lethality and reducing toxic and side eff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负载双药的杂合前药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药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载双药的杂合前药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几十年来,纳米科学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生物医药等领域掀起了巨大的变革。纳米药物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小分子药物在体内的传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广义的说,纳米药物是指利用纳米技术,将药物活性成分装载到纳米材料中,制备出尺度为纳米级的药物,这些纳米药物可以输送药物活性成分至体内靶点位置,进而释放药物发挥其活性作用。相对小分子药物来说,纳米药物既提高了药物疗效,又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化疗药物联合治疗能提高单一药物的治疗效果,是目前临床肿瘤治疗的主要模式,但由于化疗药物特异性差、不良反应较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纳米给药系统共递送化疗药物能够联合多种治疗药物同时作用于靶点,发挥药物间的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并对抗肿瘤细胞的耐药性。纳米给药系统能够实现药物对肿瘤细胞的靶向传递,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并有效减轻不良反应,改善患者预后,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在设计、制备以及控制同步释放等问题上仍面临着诸多挑战。纳米药物载体在肿瘤中的分布直接影响其负载药物的治疗效果,纳米药物在血液循环中容易被免疫系统所识别进而排除体外,只有在血液循环中稳定存在的纳米颗粒才有可能通过渗透滞留效应靶向到肿瘤部位。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是一种安全,无毒,水溶性较高的,广泛用于生物医药高分子化合物,其重复单元为氧乙烯基,呈线性或支化链状结构.聚乙二醇聚合物是迄今为止已知聚合物中蛋白和细胞吸收水平最低的聚合物,能够避免免疫系统的识别。并且,肿瘤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特点限制了纳米材料在肿瘤中的深入渗透,限制纳米药物载体向内部的渗透,阻碍其均匀分布。在众多的纳米颗粒中,小粒径的纳米粒子在渗透方面表现出更强的优势。因为其在肿瘤基质中,有较弱的渗透阻碍,因而表现出较强的肿瘤穿透能力。以磷脂为疏水端的两亲性材料形成的纳米胶束粒径极小,并且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然而,在一个理想的给药系统中,给药系统通过对外界环境的细微刺激做出响应,并产生相应的物理结构或化学性质的变化来达到控释目的。两亲性磷脂类聚合物所形成的胶束在使用中药物控释性不良,而且亲水性与疏水性的药物的共同递送能力较差,因此其应用被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载双药的杂合前药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专利技术将亲水药物的结构适当通过化学敏感键进行亲脂化修饰,合成既亲水又亲脂的两亲性前药,进而制备环境响应的两亲性前药的纳米制剂,并且通过共组装制备PEG化的载双药的环境敏感型小粒径纳米药物。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负载双药的杂合前药纳米组合物,其包含:两亲性的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亲水性药物与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DSPE)共价结合(例如通过pH裂解的苯甲酰亚氨键)形成的两亲性前药(简称前药),和包裹于由上述两者即所述两亲性前药与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形成的杂合的纳米胶束核中的疏水药物。本专利技术所述亲水性药物与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DSPE)共价结合(例如通过pH裂解的苯甲酰亚氨键)形成的两亲性(即亲水性和亲油性)的前药,该前药可在体内环境(pH值5.0-6.8)中裂解苯甲酰亚氨键,从而释放亲水性药物。所述亲水性药物可选用带有氨基且能与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共价结合(例如通过pH裂解的苯甲酰亚氨键连接)的亲水药物,例如抗癌药物阿霉素(DOX)、吉西他滨等。当所述亲水性药物选用阿霉素时,阿霉素与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共价结合(通过pH裂解的苯甲酰亚氨键)形成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阿霉素,其结构式如下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的结构式如下:优选地,所述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中聚乙二醇链段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Da。本专利技术所述疏水药物可选用紫杉醇、粉防己碱(TET)等。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亲水药物为阿霉素,所述疏水药物为粉防己碱;在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亲水药物为吉西他滨,所述疏水药物为粉防己碱;在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亲水药物为吉西他滨,所述疏水药物为紫杉醇。本专利技术所述负载双药的杂合前药纳米组合物中所述两亲性前药与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0.5-1:2,例如1:0.6,1:0.8,1:1,1:1.2,1:1.6或1:1.8,优选为1:1。本专利技术所述负载双药的杂合前药纳米组合物中所述亲水药与疏水药的质量比为1:1-5:1,例如1:1,2:1,3:1或4:1,优选为4:1。在本专利技术所述负载双药的杂合前药纳米组合物中亲水药的包封率为70.00-95.00%,例如73.75%、74.60%、80.89%、83.00%、84.00%、87.92%、82.00%、84.17%、90.00%、92.00%或95.00%,优选为85.43%。在本专利技术所述负载双药的杂合前药纳米组合物中疏水药的包封率为60.00-85.00%,例如63.75%、64.60%、60.89%、63.00%、64.00%、67.92%、72.00%、74.17%、80.00%、82.00%或85.00%,优选为76.48%。本专利技术所述包封率是指杂合的纳米胶束中亲水药或疏水药的含量占原始投药量的比率。主要是指被杂合的纳米胶束包进去的药物含量与初始投药量之比。本专利技术所述负载双药的杂合前药纳米组合物(形成的纳米粒子)的粒径分布为15-40nm,平均粒径为28nm。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负载双药的杂合前药纳米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与对苯二甲醛发生缩合反应(缩合反应后进行浓缩,沉淀,过滤,干燥等处理),得到活化的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反应历程如下所示:2)将所述活化的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与所述亲水药物反应(所述亲水药物中的氨基与所述活化的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中的醛基基团反应生成苯甲酰亚氨键,反应后进行透析,冻干等处理),制成两亲性的前药;3)将所得两亲性的前药、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溶液-聚乙二醇和疏水药物溶于有机溶剂,旋膜,水化,即得负载双药的杂合前药纳米组合物。上述制备方法步骤1)中,优选地,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与对苯二甲醛的摩尔比为1:5-1:50,进一步优选为1:20;优选所述缩合反应的溶剂为无水二氯甲烷;优选所述缩合反应温度为25-50℃,进一步优选为40℃;优选所述缩合反应时间为4-48小时,进一步优选为24小时;优选采用旋转蒸发浓缩(所用仪器为旋转蒸发仪);优选所述沉淀使用乙醚为沉淀剂。上述制备方法步骤2)中,优选地,所述活化的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与所述亲水药物(例如阿霉素)的摩尔比为1:1=1:1.5,进一步优选为1:1.2;优选所述反应温度为25-50℃,进一步优选为40℃;优选所述反应时间为4-48小时,进一步优选为24小时;优选地,所述反应溶剂为二甲基亚砜;优选地透析所用试剂首先为甲醇,然后改成中性去离子水。所述活化的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与阿霉素反应生成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阿霉素(DSPE-DOX),其反应历程如下所示:上述制备方法步骤3)中,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为三氯甲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负载双药的杂合前药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载双药的杂合前药纳米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两亲性的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亲水性药物与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共价结合形成的两亲性前药,和包裹于由所述两亲性前药与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形成的杂合的纳米胶束核中的疏水药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双药的杂合前药纳米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两亲性的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亲水性药物与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共价结合形成的两亲性前药,和包裹于由所述两亲性前药与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形成的杂合的纳米胶束核中的疏水药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载双药的杂合前药纳米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药物为带有氨基且能与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共价结合的亲水药物,包括阿霉素、吉西他滨;和/或,所述疏水药物包括紫杉醇、粉防己碱;和/或,所述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中聚乙二醇链段的重均分子量为2000Da。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载双药的杂合前药纳米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双药的杂合前药纳米组合物中所述两亲性前药与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的摩尔比为1:0.5-1:2,优选为1:1;或,所述负载双药的杂合前药纳米组合物中所述亲水药与疏水药的质量比为1:1-5:1,优选为4: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载双药的杂合前药纳米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双药的杂合前药纳米组合物中亲水药的包封率为70.00-95.00%,优选为85.43%;和/或,所述负载双药的杂合前药纳米组合物中疏水药的包封率为60.00-85.00%,优选为76.48%。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负载双药的杂合前药纳米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双药的杂合前药纳米组合物的粒径分布为15-40nm,平均粒径为28nm。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负载双药的杂合前药纳米组合物,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雁赵彩艳王君妍袁梦吴宇轩李昱廷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