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邵小平专利>正文

一种茶水豆腐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11578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01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水豆腐及其制备工艺,所述茶水豆腐由以下主辅料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制成,大豆450~550份、水2250~2750份、绿茶7~11份、葛根粉2~5份、海盐7~9份、八角1~3份、味精1~3份、石碱4~8份;所述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主料包制备、(2)辅料包制备、(3)浸豆、(4)泡汁、(5)磨浆、(6)甩浆、(7)冲浆、(8)凝浆、(9)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主材料科学的选择和制备工艺的合理设计,将茶叶、葛根中对富含的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与豆腐进行了充分、均匀的融合,大幅度的提升了传统豆腐的营养物质在种类和含量,同时在味道、口感、营养等属于食品的主要指标上,均具有显著的积极效果。

Tea bean curd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tea bean curd and its preparing process, wherein the tea tofu made by the following main materials are shown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ratio of 450 to 550, soybean and water 2250 - 2750, 7 - 11, Green Tea pueraria powder 2 ~ 5, 7 ~ 9, salt 1 ~ 3 star 1 - 3, monosodium glutamate, soda 4 ~ 8; the preparation process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the main package preparation, (2) accessories package preparation, (3), (4) global soaked bean juice, grinding, (5) (6) (7, flinging pulp) red pulp, (8), (9) forming cement mortar. The reasonable design of the invention through the selection and preparation process of materials science, the nutrition of tea, Pueraria is rich in human body, and tofu are fused adequately and evenly, greatly enhance the traditional tofu nutrients in variety and content, at the same time, taste, nutrition and taste belong to the main index of the food, have a significant positiv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水豆腐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茶水豆腐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豆腐是我国西汉淮南王刘安专利技术的绿色健康食品,被誉为“植物肉”。豆腐高蛋白、低脂肪的成分特点,使其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的营养功效,并且生熟皆可食用、老幼皆宜,是一种深受喜爱的养生摄生、益寿延年的美食佳品。两千多年来,国人虽然继承了传统豆腐的制作工艺,但一成不变的工艺也使得豆腐这种食品制作至今仍未有任何营养学上的创新和进步。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对食品的营养和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营养学在饮食保健领域的细分,也对传统食品的创新发展也提出了现实的要求,在豆腐制作领域,虽然也存在一些对传统工艺的所谓改良和创新,但均主要表现在感观和品型方面,食品营养结构层次的改善和创新极少,其中如中国专利《一种绿茶豆腐的制备工艺》(公开号CN106343036A)提供了一种将绿茶水配合盐卤凝固制成绿茶豆腐的方法,该方法可将绿茶的营养固定于豆腐表面,难以渗透进内部;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6879745A所提供的“一种黑茶风味豆腐干”、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5994679A所提供的“茶香豆腐干的制作工艺”、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4642560A所提供的一种“采用了醋和茶作为豆腐的凝固剂,增加了豆腐的营养保健成分的豆腐及其制备工艺”,则均为通过在豆腐的后期加工,在将豆腐转制为豆腐干、豆腐乳等形式的过程中加入茶叶溶出物,这类方法很难保证在豆腐的二次加工过程中,茶叶内的活性成分能够保持不变性失活,因此营养价值加成大打折扣,甚至仅仅沦为噱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茶水豆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茶水豆腐由以下主辅料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制成,大豆450~550份、水2250~2750份、绿茶7~11份、葛根粉2~5份、海盐7~9份、八角1~3份、味精1~3份、石碱4~8份;就豆腐这一传统食品来说,人们也尝试过让豆腐变得更具营养价值,例如让蔬菜中的维生素溶入豆腐中,改变豆腐的营养结构。但由于豆腐制作需要高温冲浆,蔬菜中微量的维生素即被破坏,不能达到意想效果,只是在概念上有所创新;还有对已经成品的豆腐,在烹饪过程中加茶水烧制,名其为“茶水豆腐”,这种方式茶叶中的营养成分没有很好地和豆腐溶为一体,人们对其营养成分的摄取也不充分,并且存在口感等多方面的问题,故本茶水豆腐的制备工艺依据相互引带、均匀扩散的设计目的,其具体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主料包制备:将所述绿茶粉碎成粉沫、将所述葛根提炼出葛根粉、将所述八角粉碎成粉沫,然后将三者按上述重量份比例混合,制成主料包;所述葛根洗净粉碎,然后以50目筛过滤,滤渣加水捣汁后静置沉淀,晒干后以100目筛过滤,滤渣加水捣汁后静置沉淀,晒干后得葛根粉;绿茶、八角粉碎于粉碎机中进行;主料包中: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绿茶中的这些天然营养成份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是其他茶类所不及的。葛根内含葛根素、大豆黄酮苷、花生素等营养成分,既有药用价值,又有营养保健之功效。步骤(2)——辅料包制备:将所述海盐、味精按上述重量份比例混合,调制成辅料包;步骤(3)——浸豆:将所述大豆投入容器中浸泡3~6h;大豆浸泡时间具体为,夏秋季浸泡3h,冬春季浸泡6h;步骤(4)——泡汁:将步骤(1)制得的主料包投入容器中,按上述重量份比例向容器中加入所述水,用蒸汽冲开(冲开过程类似于用摩卡壶制作咖啡的过程,加热后,热水沸腾挥发的蒸汽会通过气压把热水从下壶中的导管经过主料包内的粉末过滤出浓郁的茶汁保留在上壶中,自己制作可以直接用摩卡壶来完成),至容器中的茶汁充分泡出;所述水为天然泉水;步骤(5)——磨浆:将步骤(3)浸泡好的大豆进行磨浆;步骤(6)——甩浆:将步骤(5)制备的大豆浆和将步骤(4)制备的主料汁混合后放入甩浆机进行甩浆;甩清里面的豆渣和茶未等杂质;步骤(7)——冲浆:将步骤(6)甩清的豆浆和主料汁混合液进行高温冲浆;步骤(8)——凝浆:向步骤(7)制得的浆液中,加入步骤(2)制得的辅料包和碱卤,静置凝固;步骤(9)——成型:将步骤(8)凝固完毕的豆浆进行模具成型,即得本茶水豆腐。豆腐的制备方法属于传统的制备工艺,工艺中的浸豆、泡汁、磨浆、甩浆、冲浆、凝浆等工艺都采用传统工艺,除详细介绍外均采用本领域的常规方法和参数,因此就不做赘述。本专利技术所用石碱、碱卤均指的是卤水。如此设计,本茶水豆腐在主料上选择绿茶与葛根搭配,葛根去纤维制粉后,其主要成分是淀粉,此外含有约12%的黄酮类化合物,包括大豆(黄豆)甙、大豆甙元、葛根素等10余种;并含有胡萝卜甙、氨基酸、香豆素类等;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和人体必需的铁、钙、铜、硒等矿物质,总体呈弱碱性,其有机营养成分和无机矿物营养成分能与茶汁很好的融合,其主要成分淀粉在与甩清后的豆浆混合后,能够通过高温冲浆将葛根中的营养成分带着茶汁均匀的融合如豆浆汁中,在利用碱性卤水的不中和消耗方式凝浆,将营养成分均匀的扩散到成型得豆腐内部。作为优选配比范围,所述茶水豆腐由以下主辅料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制成,大豆490~510份、水2450~2550份、绿茶8~10份、葛根粉3~4份、海盐7~9份、八角1~3份、味精1~3份、石碱5~7份。作为具体配比,所述茶水豆腐由以下主辅料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制成,大豆550份、水2250份、绿茶11份、葛根粉2份、海盐9份、八角2份、味精3份、石碱4份。作为具体配比,所述茶水豆腐由以下主辅料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制成,大豆450份、水2750份、绿茶7份、葛根粉5份、海盐7份、八角3份、味精1份、石碱8份。作为优选配比,所述茶水豆腐由以下主辅料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制成,大豆510份、水2450份、绿茶10份、葛根粉3份、海盐9份、八角1份、味精3份、石碱5份。作为优选配比,所述茶水豆腐由以下主辅料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制成,大豆490份、水2550份、绿茶8份、葛根粉4份、海盐7份、八角3份、味精1份、石碱7份。作为最佳配比,所述茶水豆腐由以下主辅料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制成,大豆500份、水2500份、绿茶9份、葛根粉3.5份、海盐8.4份、八角2份、味精1.7份、石碱6份。本茶水豆腐的有效地把茶叶和葛根粉等其他产品的营养成分和豆腐固有的营养高度融合,充分补充人类生活所必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异黄酮等营养成分,具有抗衰老、防“三高”,美容养颜、防癌、抗癌,食疗等特殊功效。创新后的茶水豆腐中总黄酮含量每克豆腐中含量达0.8毫克,维生素总含量每克豆腐中约0.46毫克,并且含有对人体非常重要的硒、锌等微量元素。补充了传统豆腐营养元素量少和缺失的空白,将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健康养生食品。本专利技术一种茶水豆腐,通过对主材料科学的选择和制备工艺的合理设计,将茶叶、葛根中对富含的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与豆腐进行了充分、均匀的融合,大幅度的提升了传统豆腐的营养物质在种类和含量;另外,本茶水豆腐抛弃了传统点浆工艺所带来的豆腥和卤腥,并融入了茶香,从而口感细润、香醇,在味道、口感、营养等属于食品的主要指标上,均具有显著的积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水豆腐,其特征是:所述茶水豆腐由以下主辅料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制成,大豆450~550份、水2250~2750份、绿茶7~11份、葛根粉2~5份、海盐7~9份、八角1~3份、味精1~3份、石碱4~8份;所述茶水豆腐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主料包制备:将所述绿茶粉碎成粉沫、将所述葛根提炼出葛根粉、将所述八角粉碎成粉沫,然后将三者按上述重量份比例混合,制成主料包;步骤(2)——辅料包制备:将所述海盐、味精按上述重量份比例混合,调制成辅料包;步骤(3)——浸豆:将所述大豆投入容器中浸泡3~6h;步骤(4)——泡汁:将步骤(1)制得的主料包投入容器中,按上述重量份比例向容器中加入所述水,用蒸汽冲开,至容器中的茶汁充分泡出;步骤(5)——磨浆:将步骤(3)浸泡好的大豆进行磨浆;步骤(6)——甩浆:将步骤(5)制备的大豆浆和将步骤(4)制备的主料汁混合后甩浆;步骤(7)——冲浆:将步骤(6)甩清的豆浆和主料汁混合液进行高温冲浆;步骤(8)——凝浆:向步骤(7)制得的浆液中,加入步骤(2)制得的辅料包中的海盐和味精以及碱卤,静置凝固;步骤(9)——成型:将步骤(8)凝固完毕的豆浆进行模具成型,即得本茶水豆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水豆腐,其特征是:所述茶水豆腐由以下主辅料按照所示重量份比例制成,大豆450~550份、水2250~2750份、绿茶7~11份、葛根粉2~5份、海盐7~9份、八角1~3份、味精1~3份、石碱4~8份;所述茶水豆腐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主料包制备:将所述绿茶粉碎成粉沫、将所述葛根提炼出葛根粉、将所述八角粉碎成粉沫,然后将三者按上述重量份比例混合,制成主料包;步骤(2)——辅料包制备:将所述海盐、味精按上述重量份比例混合,调制成辅料包;步骤(3)——浸豆:将所述大豆投入容器中浸泡3~6h;步骤(4)——泡汁:将步骤(1)制得的主料包投入容器中,按上述重量份比例向容器中加入所述水,用蒸汽冲开,至容器中的茶汁充分泡出;步骤(5)——磨浆:将步骤(3)浸泡好的大豆进行磨浆;步骤(6)——甩浆:将步骤(5)制备的大豆浆和将步骤(4)制备的主料汁混合后甩浆;步骤(7)——冲浆:将步骤(6)甩清的豆浆和主料汁混合液进行高温冲浆;步骤(8)——凝浆:向步骤(7)制得的浆液中,加入步骤(2)制得的辅料包中的海盐和味精以及碱卤,静置凝固;步骤(9)——成型:将步骤(8)凝固完毕的豆浆进行模具成型,即得本茶水豆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水豆腐,其特征是:步骤(3)所述大豆浸泡时间具体为,夏秋季浸泡3h,冬春季浸泡6h。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水豆腐,其特征是:步骤(1)所述绿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邵小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